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137章 大結局

天還沒亮,安嬤嬤就來催著小夫妻起床了。

蕭玉困得眼睛都睜不開,雖然昨晚顧九辭已經十分克制了,還是覺得累得不行。

今日是新人第一天宮,榮貴老太妃可是在宮里等著他們去磕頭呢!

顧九辭看著嗜睡的模樣于心不忍,但門外安嬤嬤可沒停了催促。

于是,蕭玉的睡意也漸漸也吵醒了。

幫著服穿好,顧九辭才去開了門。

門一開,安嬤嬤、顧嬤嬤和花嬤嬤三個嬤嬤都一起進來了!臉上都堆滿了笑容,顧嬤嬤更是從袖子里拿出一個件,輕聲給另外兩個人解釋著什麼。

三個人神兮兮地相互看了一眼,笑了一朵花。

暗香和盈袖帶著人進來,已經備下了熱水,準備侍候兩人更

蕭玉掃了一眼顧嬤嬤,臉上變得有些不可思議。

“嬤嬤,你不會是……”

“傻姑娘,我可仔細著呢!這可關系著你的名聲!哪能大意,你放心,上次你和王爺那事之后,我去鋪床,就把東西收起來了,保存得妥妥的!”

蕭玉的臉迅速紅了!趕跑開了!

兩人用過早膳,便帶著人進宮了。

老太妃只在宮里呆這一天,等他們磕了頭之后,自己也還回暢華園去。

見兩人進了殿,老太妃臉上的笑意更深了些,真是越看越滿意,越看越覺得兩人實在般配!

春嬤嬤端著茶進來,暖嬤嬤各拿了一杯遞給兩人。

“新人給老太妃敬茶!”

老太妃很快便接了茶,心里極是欣,輕抿了一口,立刻便道,“賞!”

賞賜是早就備下的,而且老太妃還備下了三份!金銀各一份,綾羅綢緞各一百匹,金都有,擺的殿里占了大半地方。

“我有幸,代你們父皇母妃了你們的孝敬,想來他們看到你們夫妻,也是極開心的,所以,我就想著,這禮也得替他們一同賞了!”

“還有這個!”

老太妃上前拿起最上面一個致的紫檀木盒,遞給蕭玉。

“你們母妃留下的東西我都放在了九王府,都是留給你的,唯獨這一件,我要親手給你。”

蕭玉打開一看,那是一大盒南珠,顆顆瑩潤亮澤,不止這南珠,連這木盒都是最名貴的小葉紫檀所制作而,上面的花紋極其繁瑣,甚至有些是蕭玉都沒有見過的。

“這小葉紫檀木盒是素素的心,連里面的南珠一起,不是皇家賞賜的,而是當年在游歷江湖的時候無意中得到的,一直珍藏著,就是打算留給未來的兒媳婦的,雖然沒等到這一天,但好在我沒有辜負的托付,替了這項差事。”

蕭玉聽了,對那個未曾有緣見面的婆母心生向往。

一個江湖子,曾經天高云闊,也曾經坐井一方,想來的心志也非普通人一般,那樣的人生也定然是十分彩的。

顧九辭上前握了蕭玉的手,眼尾也悄然泛紅,他也是到如今才知道,母親還留了這件東西給他的王妃。

聽說顧九辭進宮來敬茶,皇上也派了人來請,說要叔侄敘話。

顧九辭便去了,蕭玉也順便去拜了皇后。

皇后如今也沒那麼有敵意了,想來見到皇上的態度改變,或許是他們夫妻倆達了共識。

兩人最后又回到老太妃殿里,陪用了午膳才回府。

回府的路上,顧九辭便提起了家的事。

“方才我和陛下敘話的時候說了兩件事,一件便是你外祖父家的事,明日便會有人呈上證據,辰王府牽涉的案子還有些尾,從那些往來的信件中,揪出一點蛛馬跡不難,難的是從中找到恭順太妃害先皇的證據,陛下很心痛,那畢竟是他的父皇,因此,他會下旨去查清楚的。”

蕭玉點頭,說了自己的想法。

“宮中的太醫院應該也有當時的脈案,再加上我母親也曾找過太醫診治過,找到相同之就會說明兩人中的是同一種毒,再由懂的太醫找出這種毒的癥狀說明,事就能功一半。”

“辰王府還有一些老人,有幾個還曾伺候過恭順太妃的,們的口供也是一方面,至于那毒,毒醫谷最有發言權。”

“這件事就給公孫先生,到時證據會慢慢尋到,一樣一樣遞上去,最后先帝、你母親和家的事就會大白于天下了。”

想想那個時刻,蕭玉就覺得如釋重負,這是最想為母親和外祖父家做的事了。

“謝謝你,阿辭。”

顧九辭的頭發,眼里盡是寵溺。

“傻!如今我是你的夫君,我們夫妻一,你的事就是我的事,還要說謝嗎?”

蕭玉笑著搖搖頭,將頭依靠在他的前,覺得十分踏實。

“第二件事,如今陛下暫時有了悔改之意,我決定給他一個機會,我已經跟他說卸任了監督朝政的事,他也同意了,回去后我會正式上奏折,等你外祖父家的事塵埃落定之后,我想帶著你四走走。”

蕭玉心里明白,顧九辭的心自由,實在是不愿被那方天地困住的。

“真的?”

聽說要去四走走,蕭玉的眼中一下子燃起了熱,想到懷胎十月要在府里度過漫長的時間,就有點悶,眼下聽顧九辭這麼說,的心一下子就激起來了。

“當然是真的,我曾無意中聽玉錦說過,可以將馬車改良一下,走起來就不會那麼顛,我已經讓玄影在著手試驗了,等改良功,咱們可以試試,到時候路上沒那麼辛苦。”

“那太好了,到時候我們一路走一路游玩,到一個地方,便看看當地的風土人,風景名勝,呀,想想都令人興!”

看著蕭玉高興的模樣,顧九辭的心里也泛起一陣喜悅,自小他便向往母親里那個自由的江湖,自由的人生,如今他有了重要的人,還能帶們去看看母親口中的世界,才是他心目中最向往的生活。

他兀自沉思著,蕭玉已經在掰著指頭想要帶哪些人隨行,要去哪些地方等等,越想越多,只恨不得趕回到府里,將能想到的事都寫下來,制定個詳細的計劃。

三日回門之時,仍舊是將蕭家人請到了長公主府,但蕭玉準備的回門禮卻是直接送到了蕭府。

令秦氏十分意外。

“收著吧!玉兒這子,我最是清楚不過,畢竟是蕭家出去的,如今你能敞開心,徹底接納,父母慈,兄恭弟友,姐妹和諧,自然也是希蕭家過得好的。”

秦氏聽了心十分復雜,旁的蕭言蕭錦兩夫妻和蕭蘭聽了,都是眸復雜,他們也不傻,經過了這麼多事,自然明白家族中興,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

父親馬上便要致仕,家中還指長兄蕭撐起門楣,他們若只是一味地拖后,父親是真的會拋棄他們,回老家榮養的,屆時蕭家便是一盤散沙。

幸好母親審時度勢,關鍵時候懸崖勒馬,蕭言蕭錦兩兄弟也已經下定決心,開始用心鉆研學問,希也能拼出點功名來。

蕭蘭已經許定了人家,是老威國公林鎮南夫人白氏的娘家子侄,年紀輕輕已經大有所為,如今已在翰林院謀了差事,蕭蘭知道,這門親事能訂下,全托了長姐蕭玉的福,十分滿意,并且很珍惜,兩家打算不日便定下親事。

回門之后,上景開始起程回南楚,顧九辭派了暗衛隨行護送,屆時再與他們出游會合。

景已同蕭玉夫妻商量好,他們一路慢慢游玩,待到孩子即將生產之時,就去南楚公主府,他會安排好一切。

不過幾天的時間,朝堂上有關先皇之死,家大兒子與氏之死也漸漸有了眉目,蕭行之作為氏的夫君,自然也了證人之一。

最終,安帝下旨,將恭順太妃的從皇陵“請”了出來,另行下葬,這樣惡毒的人不配給先皇殉葬,虧得當初朝中的老臣們還覺得忠貞大義呢!

原來就是蛇蝎婦人!

安帝又為家大兒子勇無辜害做了恤,追封為忠勇伯,賜忠勇伯府,蕭玉的母親氏封為安國夫人。

君聽說蕭玉夫妻要遠行,最起碼要一年才能回來,鼓足了勇氣來找蕭玉。

“玉姐姐,我……我能跟你們一塊兒去嗎?”

蕭玉眼神閃了閃,往門外瞟了一眼。

“那可不行,我們這一大家子的,你要是去,要以什麼名義隨行呢?”

“哎呀!”

君急得直跺腳,但始終是孩子,不好意思說出口。

門外的顧林可急了,聽說李君上了門,他早就躲在一旁聽了。

“唉!你說我們這出門,至要一年才能回來,到時候我們要一年后再見了!也不知道那時候你會不會訂親?”

“王妃!”

這下,顧林可聽不下去了,急得一下子就竄了進來,“撲通”跪在地上。

“王妃呀,請為屬下去提親吧!一年時間,要是來不及可麻煩了,到手的鴨子就飛了!”

蕭玉捂笑,這比喻也是真是絕了。

“你看上哪家姑娘了?”

顧林眼瞧了一旁臉紅撲撲的李君,手沖一指,李君頓時笑了,就說嘛,顧林也沒那麼呆的,還到手的鴨子,看他就是一頭呆鵝!

“那我等你去提親,你盡快!”

說完,李君便跑出了門。

這下,蕭玉心也定了,其實顧林提親的禮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明日就去定遠侯府了,他們走之前,肯定要把顧林這事定下來的,若是李君愿意,訂了親之后,自然也可以跟著蕭玉去遠游,多個人也多個伴呢!

于是,李君與顧林的親事也定了下來,兩府都走了相應的流程,蕭玉便以李君陪同為名,邀請一同出游。

九月,秋高氣爽。

九王府一行人踏上了遠游的行程。

改良過的馬車太舒服了,一點都不顛。

九王府的四大衛隊,隨行的有追風為首的風衛在明,流火和云痕為首的火衛云衛在暗,剩下的人都留在京都。

自然,公孫先生和玉錦都要留下的,府里可有一大堆產業要他理呢!清涼山要等下了第一場雪的時候正式開始營業,玉錦可是要負責開業籌備的,因此,不能離開。

這段時間,與公孫先生相得極有默契,蕭玉覺得公孫先生的良緣怕是不遠了!

安嬤嬤和花嬤嬤也隨行,顧嬤嬤留在府里看家,暗香盈袖也是跟著一塊走的,還有玉為首的錦繡隊,留下三人在府里,其余都跟著一塊去。

還有扶風和他的師兄妹三人,這次的行程,兩人還想去毒醫谷拜訪一下扶風的師父,想當初顧九辭上的失魂癥,扶風的師父也沒出力,自然應該去探一番。

毒醫谷位置特別,離南楚也近,更是四季如春,算算他們不不慢的行程,顧九辭打算新年索就在毒醫谷過了。

自此,一行人遇山游山,遇水游水,好不樂乎!

過了新年,迎著春暖花開,去往南楚,次年四月初,蕭玉產下一對龍胎,分別取名為顧子詹和顧清淺。

南楚以太子為首,齊齊恭賀。

顧九辭夫妻倆在南楚住到孩子百天,才開始返程,等天氣漸熱時方返回東臨。

去時夫妻新婚,回來時一家歡樂,讓人羨煞不已!

兩年后,蕭玉又生下一子,取名顧子瑜。

安佑二十七年,北狄鐵蹄踏足大齊,彼時大齊攝政王君臨已經不在世,大齊新皇無力抵抗,特遣使臣拿著來國書向東臨求助,顧九辭的兒子顧子詹領兵出征,將北狄人趕出流霞關外。

隨后,南楚、東臨、大齊三足鼎立,以東臨的國土最為廣闊。

一年后,一家命名為“四海”的商行憑空出現,幾年間分號遍布天下,專門搜尋天下奇珍異寶,為此東臨的京都城中專門建造了一座奇珍樓,供需要的人挑選觀賞。

它所出現的地方,旁邊必有一家妝閣和杏林堂,這樣的搭配不由讓人浮想聯翩。

據說,顧家長子文武雙全,次是杏林奇才,最小的兒子則備了經商天分!

天下太平,百姓安樂,是一片繁榮景象。

可這天下,從來都沒有太久的平靜,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乃是自然規律。

《全文完》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37章

王爺要休妻,我搬空王府另謀高嫁

第137章 大結局

天還沒亮,安嬤嬤就來催著小夫妻起床了。

蕭玉困得眼睛都睜不開,雖然昨晚顧九辭已經十分克制了,還是覺得累得不行。

今日是新人第一天宮,榮貴老太妃可是在宮里等著他們去磕頭呢!

顧九辭看著嗜睡的模樣于心不忍,但門外安嬤嬤可沒停了催促。

于是,蕭玉的睡意也漸漸也吵醒了。

幫著服穿好,顧九辭才去開了門。

門一開,安嬤嬤、顧嬤嬤和花嬤嬤三個嬤嬤都一起進來了!臉上都堆滿了笑容,顧嬤嬤更是從袖子里拿出一個件,輕聲給另外兩個人解釋著什麼。

三個人神兮兮地相互看了一眼,笑了一朵花。

暗香和盈袖帶著人進來,已經備下了熱水,準備侍候兩人更

蕭玉掃了一眼顧嬤嬤,臉上變得有些不可思議。

“嬤嬤,你不會是……”

“傻姑娘,我可仔細著呢!這可關系著你的名聲!哪能大意,你放心,上次你和王爺那事之后,我去鋪床,就把東西收起來了,保存得妥妥的!”

蕭玉的臉迅速紅了!趕跑開了!

兩人用過早膳,便帶著人進宮了。

老太妃只在宮里呆這一天,等他們磕了頭之后,自己也還回暢華園去。

見兩人進了殿,老太妃臉上的笑意更深了些,真是越看越滿意,越看越覺得兩人實在般配!

春嬤嬤端著茶進來,暖嬤嬤各拿了一杯遞給兩人。

“新人給老太妃敬茶!”

老太妃很快便接了茶,心里極是欣,輕抿了一口,立刻便道,“賞!”

賞賜是早就備下的,而且老太妃還備下了三份!金銀各一份,綾羅綢緞各一百匹,金都有,擺的殿里占了大半地方。

“我有幸,代你們父皇母妃了你們的孝敬,想來他們看到你們夫妻,也是極開心的,所以,我就想著,這禮也得替他們一同賞了!”

“還有這個!”

老太妃上前拿起最上面一個致的紫檀木盒,遞給蕭玉。

“你們母妃留下的東西我都放在了九王府,都是留給你的,唯獨這一件,我要親手給你。”

蕭玉打開一看,那是一大盒南珠,顆顆瑩潤亮澤,不止這南珠,連這木盒都是最名貴的小葉紫檀所制作而,上面的花紋極其繁瑣,甚至有些是蕭玉都沒有見過的。

“這小葉紫檀木盒是素素的心,連里面的南珠一起,不是皇家賞賜的,而是當年在游歷江湖的時候無意中得到的,一直珍藏著,就是打算留給未來的兒媳婦的,雖然沒等到這一天,但好在我沒有辜負的托付,替了這項差事。”

蕭玉聽了,對那個未曾有緣見面的婆母心生向往。

一個江湖子,曾經天高云闊,也曾經坐井一方,想來的心志也非普通人一般,那樣的人生也定然是十分彩的。

顧九辭上前握了蕭玉的手,眼尾也悄然泛紅,他也是到如今才知道,母親還留了這件東西給他的王妃。

聽說顧九辭進宮來敬茶,皇上也派了人來請,說要叔侄敘話。

顧九辭便去了,蕭玉也順便去拜了皇后。

皇后如今也沒那麼有敵意了,想來見到皇上的態度改變,或許是他們夫妻倆達了共識。

兩人最后又回到老太妃殿里,陪用了午膳才回府。

回府的路上,顧九辭便提起了家的事。

“方才我和陛下敘話的時候說了兩件事,一件便是你外祖父家的事,明日便會有人呈上證據,辰王府牽涉的案子還有些尾,從那些往來的信件中,揪出一點蛛馬跡不難,難的是從中找到恭順太妃害先皇的證據,陛下很心痛,那畢竟是他的父皇,因此,他會下旨去查清楚的。”

蕭玉點頭,說了自己的想法。

“宮中的太醫院應該也有當時的脈案,再加上我母親也曾找過太醫診治過,找到相同之就會說明兩人中的是同一種毒,再由懂的太醫找出這種毒的癥狀說明,事就能功一半。”

“辰王府還有一些老人,有幾個還曾伺候過恭順太妃的,們的口供也是一方面,至于那毒,毒醫谷最有發言權。”

“這件事就給公孫先生,到時證據會慢慢尋到,一樣一樣遞上去,最后先帝、你母親和家的事就會大白于天下了。”

想想那個時刻,蕭玉就覺得如釋重負,這是最想為母親和外祖父家做的事了。

“謝謝你,阿辭。”

顧九辭的頭發,眼里盡是寵溺。

“傻!如今我是你的夫君,我們夫妻一,你的事就是我的事,還要說謝嗎?”

蕭玉笑著搖搖頭,將頭依靠在他的前,覺得十分踏實。

“第二件事,如今陛下暫時有了悔改之意,我決定給他一個機會,我已經跟他說卸任了監督朝政的事,他也同意了,回去后我會正式上奏折,等你外祖父家的事塵埃落定之后,我想帶著你四走走。”

蕭玉心里明白,顧九辭的心自由,實在是不愿被那方天地困住的。

“真的?”

聽說要去四走走,蕭玉的眼中一下子燃起了熱,想到懷胎十月要在府里度過漫長的時間,就有點悶,眼下聽顧九辭這麼說,的心一下子就激起來了。

“當然是真的,我曾無意中聽玉錦說過,可以將馬車改良一下,走起來就不會那麼顛,我已經讓玄影在著手試驗了,等改良功,咱們可以試試,到時候路上沒那麼辛苦。”

“那太好了,到時候我們一路走一路游玩,到一個地方,便看看當地的風土人,風景名勝,呀,想想都令人興!”

看著蕭玉高興的模樣,顧九辭的心里也泛起一陣喜悅,自小他便向往母親里那個自由的江湖,自由的人生,如今他有了重要的人,還能帶們去看看母親口中的世界,才是他心目中最向往的生活。

他兀自沉思著,蕭玉已經在掰著指頭想要帶哪些人隨行,要去哪些地方等等,越想越多,只恨不得趕回到府里,將能想到的事都寫下來,制定個詳細的計劃。

三日回門之時,仍舊是將蕭家人請到了長公主府,但蕭玉準備的回門禮卻是直接送到了蕭府。

令秦氏十分意外。

“收著吧!玉兒這子,我最是清楚不過,畢竟是蕭家出去的,如今你能敞開心,徹底接納,父母慈,兄恭弟友,姐妹和諧,自然也是希蕭家過得好的。”

秦氏聽了心十分復雜,旁的蕭言蕭錦兩夫妻和蕭蘭聽了,都是眸復雜,他們也不傻,經過了這麼多事,自然明白家族中興,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

父親馬上便要致仕,家中還指長兄蕭撐起門楣,他們若只是一味地拖后,父親是真的會拋棄他們,回老家榮養的,屆時蕭家便是一盤散沙。

幸好母親審時度勢,關鍵時候懸崖勒馬,蕭言蕭錦兩兄弟也已經下定決心,開始用心鉆研學問,希也能拼出點功名來。

蕭蘭已經許定了人家,是老威國公林鎮南夫人白氏的娘家子侄,年紀輕輕已經大有所為,如今已在翰林院謀了差事,蕭蘭知道,這門親事能訂下,全托了長姐蕭玉的福,十分滿意,并且很珍惜,兩家打算不日便定下親事。

回門之后,上景開始起程回南楚,顧九辭派了暗衛隨行護送,屆時再與他們出游會合。

景已同蕭玉夫妻商量好,他們一路慢慢游玩,待到孩子即將生產之時,就去南楚公主府,他會安排好一切。

不過幾天的時間,朝堂上有關先皇之死,家大兒子與氏之死也漸漸有了眉目,蕭行之作為氏的夫君,自然也了證人之一。

最終,安帝下旨,將恭順太妃的從皇陵“請”了出來,另行下葬,這樣惡毒的人不配給先皇殉葬,虧得當初朝中的老臣們還覺得忠貞大義呢!

原來就是蛇蝎婦人!

安帝又為家大兒子勇無辜害做了恤,追封為忠勇伯,賜忠勇伯府,蕭玉的母親氏封為安國夫人。

君聽說蕭玉夫妻要遠行,最起碼要一年才能回來,鼓足了勇氣來找蕭玉。

“玉姐姐,我……我能跟你們一塊兒去嗎?”

蕭玉眼神閃了閃,往門外瞟了一眼。

“那可不行,我們這一大家子的,你要是去,要以什麼名義隨行呢?”

“哎呀!”

君急得直跺腳,但始終是孩子,不好意思說出口。

門外的顧林可急了,聽說李君上了門,他早就躲在一旁聽了。

“唉!你說我們這出門,至要一年才能回來,到時候我們要一年后再見了!也不知道那時候你會不會訂親?”

“王妃!”

這下,顧林可聽不下去了,急得一下子就竄了進來,“撲通”跪在地上。

“王妃呀,請為屬下去提親吧!一年時間,要是來不及可麻煩了,到手的鴨子就飛了!”

蕭玉捂笑,這比喻也是真是絕了。

“你看上哪家姑娘了?”

顧林眼瞧了一旁臉紅撲撲的李君,手沖一指,李君頓時笑了,就說嘛,顧林也沒那麼呆的,還到手的鴨子,看他就是一頭呆鵝!

“那我等你去提親,你盡快!”

說完,李君便跑出了門。

這下,蕭玉心也定了,其實顧林提親的禮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明日就去定遠侯府了,他們走之前,肯定要把顧林這事定下來的,若是李君愿意,訂了親之后,自然也可以跟著蕭玉去遠游,多個人也多個伴呢!

于是,李君與顧林的親事也定了下來,兩府都走了相應的流程,蕭玉便以李君陪同為名,邀請一同出游。

九月,秋高氣爽。

九王府一行人踏上了遠游的行程。

改良過的馬車太舒服了,一點都不顛。

九王府的四大衛隊,隨行的有追風為首的風衛在明,流火和云痕為首的火衛云衛在暗,剩下的人都留在京都。

自然,公孫先生和玉錦都要留下的,府里可有一大堆產業要他理呢!清涼山要等下了第一場雪的時候正式開始營業,玉錦可是要負責開業籌備的,因此,不能離開。

這段時間,與公孫先生相得極有默契,蕭玉覺得公孫先生的良緣怕是不遠了!

安嬤嬤和花嬤嬤也隨行,顧嬤嬤留在府里看家,暗香盈袖也是跟著一塊走的,還有玉為首的錦繡隊,留下三人在府里,其余都跟著一塊去。

還有扶風和他的師兄妹三人,這次的行程,兩人還想去毒醫谷拜訪一下扶風的師父,想當初顧九辭上的失魂癥,扶風的師父也沒出力,自然應該去探一番。

毒醫谷位置特別,離南楚也近,更是四季如春,算算他們不不慢的行程,顧九辭打算新年索就在毒醫谷過了。

自此,一行人遇山游山,遇水游水,好不樂乎!

過了新年,迎著春暖花開,去往南楚,次年四月初,蕭玉產下一對龍胎,分別取名為顧子詹和顧清淺。

南楚以太子為首,齊齊恭賀。

顧九辭夫妻倆在南楚住到孩子百天,才開始返程,等天氣漸熱時方返回東臨。

去時夫妻新婚,回來時一家歡樂,讓人羨煞不已!

兩年后,蕭玉又生下一子,取名顧子瑜。

安佑二十七年,北狄鐵蹄踏足大齊,彼時大齊攝政王君臨已經不在世,大齊新皇無力抵抗,特遣使臣拿著來國書向東臨求助,顧九辭的兒子顧子詹領兵出征,將北狄人趕出流霞關外。

隨后,南楚、東臨、大齊三足鼎立,以東臨的國土最為廣闊。

一年后,一家命名為“四海”的商行憑空出現,幾年間分號遍布天下,專門搜尋天下奇珍異寶,為此東臨的京都城中專門建造了一座奇珍樓,供需要的人挑選觀賞。

它所出現的地方,旁邊必有一家妝閣和杏林堂,這樣的搭配不由讓人浮想聯翩。

據說,顧家長子文武雙全,次是杏林奇才,最小的兒子則備了經商天分!

天下太平,百姓安樂,是一片繁榮景象。

可這天下,從來都沒有太久的平靜,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乃是自然規律。

《全文完》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