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13章 珊瑚石還可以蓋房子?

說來奇怪,這座大厝至二十年沒住過人,門一開,卻并沒有季微瀾預想中的氣與霉味。

順手一抹,發現墻壁也不像招待所那樣,就簌簌掉灰。

“當然不能比啦,砌這種老屋用的都是珊瑚。珊瑚有孔會呼吸,蓋出來的房子冬暖夏涼,也特別好。”馬友似乎看出的疑

季微瀾早就注意到,村里有些房子如季家老屋這樣,所用的建筑材料十分特別。大小不均,形狀各異,或深或淺,從赭石到生褐都有,還間雜著一些灰白

“珊瑚石還可以蓋房子?”

印象中的珊瑚,要麼是首飾盒里的一點殷紅;要麼是廳堂中寶的裝飾。

再有,就是這兩天才見識過的神奇生麗而脆弱。

想不到珊瑚竟有這樣的大塊頭。

“早年間,我們村的房子都是珊瑚砌的。”馬友說,“你別看現在的保護區劃了一千多公頃,這麼大片范圍里珊瑚最多的還數我們南極村。南極這里別的沒有,就數珊瑚最多。從前一到海邊就能見著珊瑚。從沙灘往下走幾步,紅紅綠綠的跟花開似的,特別好看哩。”

說著,他嘆了口氣:“現在可見不著咯。”

“是因為捕魚?”季微瀾回憶起高磊口中的那個說法,“過度捕撈?”

“不只是捕魚。“馬友又是一聲嘆息。

“那時候珊瑚太多,就不稀奇。沒辦法,人就是這樣的。那時候魚也多,所以賣不起價。老村長他們愁白了頭發,后來就想學桂省的合浦養海水珍珠。小季你大概不知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海水珍珠賣得可貴哩。國最高的,就是南珠。”

馬友說,當時村里辦了養珠場,還特意去合浦以及南洋幾個出產珍珠的地方學習考察,又花大價錢引種了珠貝。

季微瀾一怔。

聽說過“南珠”的鼎鼎大名,也知道“合浦還珠”的故事。不過眼下想起的,卻是一件往事。

十六歲那年,有幅畫參加國家級比賽,最后以年紀最小的選手份榮獲銀獎。媽媽獎勵了一條項鏈,鏈墜就是顆海水珍珠,渾圓玉潤,紫瑩瑩。

當時媽媽似乎說過:“可惜,不是南極產的南珠。”

把這個故事告訴馬友后,村支書搖搖頭:“嗐,花枝姐不知道,村里早就不產珠了!”

“也是因為珊瑚保護區嗎?”

“的確和珊瑚有關。”馬友告訴,養海水珍珠對環境要求很高,必須是有適量淡水注的海灣,風浪不能大,浮游生還要多,為了放養貝的竹筏,海底還要是平整的沙泥。

“為了養珠貝,當初村里組織青壯年勞力,特地把村尾這片海都清理了一番,主要就是清理珊瑚。造孽喲,靠岸兩三米水深的這一片全都平了。”

盡管他沒有細說,季微瀾仍是聽得心頭一

想象那些茁壯優雅的鹿角,被暴地摧殘丟棄,死亡后的珊瑚如森森白骨堆積在灘涂上,何等凄涼,何等可惜!

“然后呢?”

“然后養出來的珠子雖然多,能達到珠寶級別的幾乎沒有,只能作為材料提供給藥廠和化妝品公司,本賺不到什麼錢。知道為什麼嗎?”

季微瀾搖搖頭。

馬友笑笑:“我們好多年也不知道,村里有人說風水不好,有人說海龍王不賞飯吃。最后能弄清楚原因,還多虧了小高。”

“高磊?”

馬友說,三年前高磊來管理局報到,第一天就帶著奇奇怪怪的儀下海,這里一點那里一點地取海水和泥沙做實驗。

當時管理局也剛立幾年,連現在這棟小樓都沒有,只能在聆城租套房子作為辦公地點。在高磊來之前,統共只有在編干部兩人,帶領三個村里招聘的協管人員勉強運營。

村民們對剛升級為國家級保護區的這片海也毫無認知,只知道管理局帶來各種條條框框,一時埋怨很多。

當時村里已經沒什麼人養珍珠了,只有兩三戶人家還在堅持。一聽管理局說要養,也是大鬧一場。

最后,是高磊拿出一堆圖片和數據,告訴大家:“為什麼你們辛辛苦苦養出來的珠子賣不出高價,賺不到錢?因為南極村這片海,就不適合養珍珠。”

乍一看,這里的氣候和海灣環境同合浦差不多,然而海域中的水流、線、溫度,乃至浮游生度和種類都不一樣。所以幾乎養不出珠寶級的珍珠。

困擾了村民二十多年的難題終于解開。

那幾戶養珠人家欣然簽署協議,退珠場還珊瑚,這件事還上過新聞,刊登在《粵省日報》和《今日聆城》的要聞版。

“就這麼簡單?”季微瀾有些驚訝。

馬友剛說到記者采訪自己,臉上掛著與有榮焉的笑意:“小高可是海洋研究所派來的研究員,是大科學家哩!“

大花臂科學家麼……季微瀾一時默然。

馬友笑笑:“你別看昨天在管理局門口鬧那樣,小高在村里可是很尊重。我們村的人都是講道理的,會去鬧的只是數人。其實大家都明白,科學家說的都是對的,只不過道理歸道理……”

他自責地說,現在村子發展得不好,留守的村民過得都很艱難。季微瀾要開民宿是件好事,希能幫助部分困難戶解決就業問題。

想起水魚嫂家飯桌上那道珍貴的芥蘭,季微瀾心中微酸,低聲道:“我會盡力的。”

兩人說話間,馬友已幫將屋里門窗打開通風,又挨個檢查了房間,確認建筑足夠牢固可以住人后才離開。

“我們村五年前通電,去年才鋪管通氣,這邊應該都沒有。先湊合住著,一定盡快給你安排上。鍋碗瓢盆之類,缺什麼盡管去我家拿。”

他看看簡陋的室,又問還有什麼要添置的。

季微瀾搖搖頭。屋子雖空,但床和桌椅都是現的,至不是木箱拼湊。

思及這里,忽然問馬友:“高磊為什麼會住在燈塔里?”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89章

日出珊瑚海

第13章 珊瑚石還可以蓋房子?

說來奇怪,這座大厝至二十年沒住過人,門一開,卻并沒有季微瀾預想中的氣與霉味。

順手一抹,發現墻壁也不像招待所那樣,就簌簌掉灰。

“當然不能比啦,砌這種老屋用的都是珊瑚。珊瑚有孔會呼吸,蓋出來的房子冬暖夏涼,也特別好。”馬友似乎看出的疑

季微瀾早就注意到,村里有些房子如季家老屋這樣,所用的建筑材料十分特別。大小不均,形狀各異,或深或淺,從赭石到生褐都有,還間雜著一些灰白

“珊瑚石還可以蓋房子?”

印象中的珊瑚,要麼是首飾盒里的一點殷紅;要麼是廳堂中寶的裝飾。

再有,就是這兩天才見識過的神奇生麗而脆弱。

想不到珊瑚竟有這樣的大塊頭。

“早年間,我們村的房子都是珊瑚砌的。”馬友說,“你別看現在的保護區劃了一千多公頃,這麼大片范圍里珊瑚最多的還數我們南極村。南極這里別的沒有,就數珊瑚最多。從前一到海邊就能見著珊瑚。從沙灘往下走幾步,紅紅綠綠的跟花開似的,特別好看哩。”

說著,他嘆了口氣:“現在可見不著咯。”

“是因為捕魚?”季微瀾回憶起高磊口中的那個說法,“過度捕撈?”

“不只是捕魚。“馬友又是一聲嘆息。

“那時候珊瑚太多,就不稀奇。沒辦法,人就是這樣的。那時候魚也多,所以賣不起價。老村長他們愁白了頭發,后來就想學桂省的合浦養海水珍珠。小季你大概不知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海水珍珠賣得可貴哩。國最高的,就是南珠。”

馬友說,當時村里辦了養珠場,還特意去合浦以及南洋幾個出產珍珠的地方學習考察,又花大價錢引種了珠貝。

季微瀾一怔。

聽說過“南珠”的鼎鼎大名,也知道“合浦還珠”的故事。不過眼下想起的,卻是一件往事。

十六歲那年,有幅畫參加國家級比賽,最后以年紀最小的選手份榮獲銀獎。媽媽獎勵了一條項鏈,鏈墜就是顆海水珍珠,渾圓玉潤,紫瑩瑩。

當時媽媽似乎說過:“可惜,不是南極產的南珠。”

把這個故事告訴馬友后,村支書搖搖頭:“嗐,花枝姐不知道,村里早就不產珠了!”

“也是因為珊瑚保護區嗎?”

“的確和珊瑚有關。”馬友告訴,養海水珍珠對環境要求很高,必須是有適量淡水注的海灣,風浪不能大,浮游生還要多,為了放養貝的竹筏,海底還要是平整的沙泥。

“為了養珠貝,當初村里組織青壯年勞力,特地把村尾這片海都清理了一番,主要就是清理珊瑚。造孽喲,靠岸兩三米水深的這一片全都平了。”

盡管他沒有細說,季微瀾仍是聽得心頭一

想象那些茁壯優雅的鹿角,被暴地摧殘丟棄,死亡后的珊瑚如森森白骨堆積在灘涂上,何等凄涼,何等可惜!

“然后呢?”

“然后養出來的珠子雖然多,能達到珠寶級別的幾乎沒有,只能作為材料提供給藥廠和化妝品公司,本賺不到什麼錢。知道為什麼嗎?”

季微瀾搖搖頭。

馬友笑笑:“我們好多年也不知道,村里有人說風水不好,有人說海龍王不賞飯吃。最后能弄清楚原因,還多虧了小高。”

“高磊?”

馬友說,三年前高磊來管理局報到,第一天就帶著奇奇怪怪的儀下海,這里一點那里一點地取海水和泥沙做實驗。

當時管理局也剛立幾年,連現在這棟小樓都沒有,只能在聆城租套房子作為辦公地點。在高磊來之前,統共只有在編干部兩人,帶領三個村里招聘的協管人員勉強運營。

村民們對剛升級為國家級保護區的這片海也毫無認知,只知道管理局帶來各種條條框框,一時埋怨很多。

當時村里已經沒什麼人養珍珠了,只有兩三戶人家還在堅持。一聽管理局說要養,也是大鬧一場。

最后,是高磊拿出一堆圖片和數據,告訴大家:“為什麼你們辛辛苦苦養出來的珠子賣不出高價,賺不到錢?因為南極村這片海,就不適合養珍珠。”

乍一看,這里的氣候和海灣環境同合浦差不多,然而海域中的水流、線、溫度,乃至浮游生度和種類都不一樣。所以幾乎養不出珠寶級的珍珠。

困擾了村民二十多年的難題終于解開。

那幾戶養珠人家欣然簽署協議,退珠場還珊瑚,這件事還上過新聞,刊登在《粵省日報》和《今日聆城》的要聞版。

“就這麼簡單?”季微瀾有些驚訝。

馬友剛說到記者采訪自己,臉上掛著與有榮焉的笑意:“小高可是海洋研究所派來的研究員,是大科學家哩!“

大花臂科學家麼……季微瀾一時默然。

馬友笑笑:“你別看昨天在管理局門口鬧那樣,小高在村里可是很尊重。我們村的人都是講道理的,會去鬧的只是數人。其實大家都明白,科學家說的都是對的,只不過道理歸道理……”

他自責地說,現在村子發展得不好,留守的村民過得都很艱難。季微瀾要開民宿是件好事,希能幫助部分困難戶解決就業問題。

想起水魚嫂家飯桌上那道珍貴的芥蘭,季微瀾心中微酸,低聲道:“我會盡力的。”

兩人說話間,馬友已幫將屋里門窗打開通風,又挨個檢查了房間,確認建筑足夠牢固可以住人后才離開。

“我們村五年前通電,去年才鋪管通氣,這邊應該都沒有。先湊合住著,一定盡快給你安排上。鍋碗瓢盆之類,缺什麼盡管去我家拿。”

他看看簡陋的室,又問還有什麼要添置的。

季微瀾搖搖頭。屋子雖空,但床和桌椅都是現的,至不是木箱拼湊。

思及這里,忽然問馬友:“高磊為什麼會住在燈塔里?”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