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 33 章 沈觀為什麽好像認識很……
幾個叔公聽聞此事, 都是大驚失,往日看沈觀的眼神也變了,相遇時再沒了囂張氣焰。
傷筋骨一百天, 沈府的幾個公子沒好全前也沒法再出來惹人嫌。
沈觀將分家一事同姜清杳說過,又修書兩封, 分別寄往溪金和。
自立門戶先得看宅子,冷臉侍衛自來京後,看了幾符合沈觀要求的宅子, 給沈觀來選擇。
沈觀將宅子的圖紙給姜清杳看。
“清杳, 你喜歡哪一?”
沈觀有些苦惱的指指圖紙上兩比較大的宅子。
“我中意這宅子,這個庭院後一大片竹林, 正好到了夏天涼快,可以在這兒給清杳紮一個秋千, 擺一涼榻納涼。”
雖有冰鑒, 但沈觀總覺著冰塊用多了,寒氣重,容易傷了子基。若有這一天然納涼之地,姜清杳夏日時候也好舒服些。
沈觀將自己的思慮和姜清杳說了, 又道:“清杳這樣的怕熱, 這最適合。”
兩人婚不到一年, 相識起已是深秋冬之時了, 姜清杳從未和他提過怕熱一說, 倒是畏寒得很。
可姜清杳看沈觀那樣篤定,只兀自在思考這一酷夏時能否納涼, 心裏那點霧蒙蒙的古怪又浮現了出來。
從前不在意。
真當細想了,便覺得沈觀似乎對了解,好像和相識很久一般, 對的小習慣,格,往事都了若指掌。
可分明在婚前都不認識他。
姜清杳很肯定自己以前從未見過沈觀這個人,只因為他這樣的姿樣貌,姜清杳若見過了,肯定或多或都會有印象的。
沈觀為什麽好像認識很久的樣子?
姜清杳總覺得有什麽被忽略了。
正想著,沈觀問:“是不是這幾個宅子都不合清杳的意?”
“我再其它的。”
姜清杳細細看過那宅子,搖搖頭:“這很好,就這宅子吧。”
沈觀打量神,沒見有格外喜悅或滿意的表,便固執的搖頭。
“沒有合清杳的意。”
“我重新選。”
盡管姜清杳拽著他袖子說自己剛才走神了,不是不喜歡。可沈觀還是不信,說姜清杳若是喜歡,眼睛會亮亮的,會笑,那才是真的喜歡。
沈觀果真如他說的,重新去挑宅子,這回沒讓旁人代手,自個兒去看了幾。
終于挑到滿意的了,和姜清杳說過,帶也去看了一遍。
三進三出的大宅子,坐落在京城西北角那塊兒,鬧中取靜,出了宅邸拐個彎就是熱鬧的街巷,四都是吆喝來往的小販,人來人往,卻不會吵鬧到鄰邊巷子深的宅子。
沈觀興致很高:“清杳若是平日在府裏待悶了,隨時都可以出來走走玩玩。”
“清杳喜歡院子裏有花,這一待府邸建,請花匠專門來打理。一年四季都會好看。”
沈觀牽著姜清杳的手,又帶往裏院去,得意洋洋的和炫耀。
“我瞧中這宅子裏院的格局,清杳你看,左二房到時和正屋打一個小拱門,一整個屋子都擺上櫃,專用來放清杳四季的裳,右一房也打通,做我和清杳的書房。”
“我在左側,清杳在右側看話本,屆時在這兒,給清杳專豎一個書架。”
他說了許多,半句都不離姜清杳。
姜清杳聽著聽著,也很高興,他說的都是喜歡的,想要的。
只是姜清杳想了想,好奇問他:“你選這宅子的時候,都是為著我想的嗎?都沒聽到你的喜好。”
姜清杳掃一眼整個院落,又想起在的時候,那時也是這樣。
沈觀怔了一瞬,很快笑說:“清杳的喜好便是我的喜好。”
這話他說過不止一遍,換了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乍一聽似空無的大話,可沈觀確確實實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沈觀似猜到姜清杳的心思,半晌,又補充:“而且此離皇宮路程近,待我仕,也方便些。”
他又說了些他喜歡的,姜清杳才放下心來。
不希沈觀一味的遷就,就連自己的喜好也不顧了。
宅子定好買下,請了一批匠人來翻新,待過了一個旬日,便籌劃著搬進去了。
沈思菀和沈竹雨聽聞這個消息的時候很驚訝,又不舍。
好不容易才上的朋友呢,姜清杳也有點不舍,雖然分家了不會因此斷了聯系,但總沒有這樣都在沈府來往的方便。
姜清杳和們說過新宅邸的街巷,沈竹雨反倒高興了,興道:“那兒不遠,且有許多珠寶裳鋪呢,去找清杳玩的時候還可以一起逛鋪子。”
沈思菀也湊過來瞧,點點頭,笑起來。
“是不遠的。”
幾個姑娘約好搬了新宅子就一起互相下帖子邀著玩。
五月的時候,沈觀得了翰林院編修一職,算是正式邁仕途。這是個漂亮,平日裏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
大多為天子近臣,得皇上喜歡的文臣,進了翰林院,便是半只腳邁了閣,等資歷政績表現都做出來了,仕之路便是一路坦途。
連姜縣令聽了這事,都高興的洋洋灑灑寫了三頁紙來祝賀沈觀。
看得姜清杳都有些嫉妒了。畢竟那封信裏,姜縣令過問的話才短短兩行,姜清杳可是每個旬日都要寄好幾封信回去給姜縣令說的每日見聞。
沈觀給姜縣令寫回信的時候,姜清杳在一旁搗。
新宅邸的書房很寬敞,沈觀特地選了一個寬些的桌案,并行著坐兩人都綽綽有餘。
沈觀修讀史書的時候,旁邊同樣有個椅子,拉著姜清杳坐在一旁陪著看書,又或是辨香料。
沈觀誇姜清杳聰明,短短時日已經能辨明將近百種的香料,比他當初學時快了兩倍不止,姜清杳心花怒放,原本只是三分鐘熱度的人都興致的堅持下來了。
這會兒沈觀寫著信,先是洋洋灑灑謝過姜縣令的一些關懷,稱自己這些日子吃得好睡得好,還長高了。
說到這個姜清杳就有點忿忿了,原本能到沈觀的下呢,剛好頭頂比著沈觀的下,可前些日子突然發現比以前差了小半截,仔細打量沈觀,才發現他竟長了些個子。
在一旁盯著沈觀寫,看到這裏的時候,突然手去按沈觀的頭頂,往下。
沈觀笑得見牙不見眼,把反手拉到懷裏抱著,埋著腦袋在頸窩側吻了吻,笑道:“我的傻清杳,已經長了,你莫不是還能回去,不如日日早起些我教你幾式活筋骨。”
他一邊說,一邊接著寫。
姜清杳想從他懷裏下去,沈觀攔著沒讓,下搭在肩上,離耳側很近。
“清杳,可有什麽要同岳父說的,一同隨信寄過去。”
沈觀給姜清杳代筆,姜清杳還是很想念爹姜縣令的,原本沈觀春闈結束時,也提過想回,後來放榜沈觀進了殿試,瑣事纏,更不能同意姜清杳獨自一人回去,這事兒就暫時擱置了。
還是姜縣令知道消息,隨信來,讓姜清杳好好待在京城,他也很忙,眼下上頭有個流寇逃竄到的案子要查。
因著周圍都是高山峻嶺,且地形複雜極了,流寇往山裏一躲,任你大羅神仙也找不到。
便是在山邊住慣了的獵戶,也是不敢往深山裏去,怕迷了路的。
因此流寇一案是難案,棘手難辦的案子,但國之邊境逃竄進來的流寇事關重大,辦得不好了,那便是要革職掉腦袋都難說的。
更別提這案子,是婁知府派給姜縣令的,其中能有幾分好居心。
姜清杳十分擔心,可姜縣令料到似的,又說雖辦不好是難差,可若是辦好了,這樣的大案子,經著姜縣令的手辦了,屆時來京城述職,保不齊就升,也升個京當當。
姜縣令不是沒有抱負的,眼下有個機會了,正兒八經的機會,他自然會竭盡全力。
姜清杳也就不再多說什麽。只是常常問及姜縣令案子的近況。
沈觀問寫什麽,姜清杳只說讓爹姜縣令不要再辦起案子來沒日沒夜的,三餐也不吃。
沈觀寫好,等墨跡晾幹,才整齊的塞信封裏。
他瞧出姜清杳的惆悵來。
姜清杳自就是姜縣令帶大的,姜縣令對更可以說是百依百順,初來這個世界的時候,姜清杳想,是天底下最幸運的人。
沈觀沉一會兒,喚了冷臉侍衛進來,將信封給他。
“這封信,你親自快馬送到,代清杳問岳父安好。”
冷臉侍衛是沈觀的親信,有他親自去一趟,了解姜縣令什麽況,沈觀也可以幫上些忙。
沈觀又道:“我記得祖父在時,在山中建的那山莊,留了一些人看守莊子,應當在山莊中生活了幾十年。”
侍衛回:“是,幾個老管家還有家生子,幾十年都在山莊裏,對周圍山林的境況很了解。”
沈觀點點頭:“你去,將那些能派上用場的人手,調給縣令,看能不能幫上忙。”
不管能不能派上用場,姜清杳總覺得心安一點,眉眼稍霽。
沈觀將姜清杳弄了順序的香料擺回原味,對說:“那山莊你也去過,裏頭的溫泉便是祖父早年間發現的,為圖樂,後來攢了不銀錢建起來。”
姜清杳用手將灑在桌案上,抖落得香一點一點聚起來,都是沈觀教辨香時,拿小香勺舀一點出來的時候不小心弄掉的,七八糟的香料的末都有。
一邊弄聚起來,一邊撚在指尖輕嗅,問:“祖父怎麽會想到去那樣的深山裏?的山裏可有白額大蟲的。”
姜清杳聞了聞手上混了不知道幾種的香料,竟意外有些好聞,不由得輕咦一聲。
沈觀將香盒擺好了。
“祖父從醫,早年是宮廷醫,後來年紀大了致仕,卻也閑不住,便又做了赤腳大夫四雲游問診,偶有些時候會進深山尋草藥,深山老林中,有不妙藥,他待得時日便長些。”
“那些早幾年跟在他山莊裏的,大多也跟著他在山裏四尋藥過。”
姜清杳眼睛亮起來:“竟有這樣的淵源,那說不準真能找著流寇呢。”
沈觀見高興,也笑:“或許吧。時候不早了,回屋休息吧。”
姜清杳取了一個小瓷盒,將桌案上那點不明白的香料收集起來,湊過去給沈觀聞:“方才抖落的餘香,混在一起竟然格外的好聞,晚間換這個熏香試試好不好?”
沈觀低下頭,輕嗅了一下,眼神微有閃爍,很快笑著答應了。
“好。”
第33章 第 33 章 沈觀為什麽好像認識很……
幾個叔公聽聞此事, 都是大驚失,往日看沈觀的眼神也變了,相遇時再沒了囂張氣焰。
傷筋骨一百天, 沈府的幾個公子沒好全前也沒法再出來惹人嫌。
沈觀將分家一事同姜清杳說過,又修書兩封, 分別寄往溪金和。
自立門戶先得看宅子,冷臉侍衛自來京後,看了幾符合沈觀要求的宅子, 給沈觀來選擇。
沈觀將宅子的圖紙給姜清杳看。
“清杳, 你喜歡哪一?”
沈觀有些苦惱的指指圖紙上兩比較大的宅子。
“我中意這宅子,這個庭院後一大片竹林, 正好到了夏天涼快,可以在這兒給清杳紮一個秋千, 擺一涼榻納涼。”
雖有冰鑒, 但沈觀總覺著冰塊用多了,寒氣重,容易傷了子基。若有這一天然納涼之地,姜清杳夏日時候也好舒服些。
沈觀將自己的思慮和姜清杳說了, 又道:“清杳這樣的怕熱, 這最適合。”
兩人婚不到一年, 相識起已是深秋冬之時了, 姜清杳從未和他提過怕熱一說, 倒是畏寒得很。
可姜清杳看沈觀那樣篤定,只兀自在思考這一酷夏時能否納涼, 心裏那點霧蒙蒙的古怪又浮現了出來。
從前不在意。
真當細想了,便覺得沈觀似乎對了解,好像和相識很久一般, 對的小習慣,格,往事都了若指掌。
可分明在婚前都不認識他。
姜清杳很肯定自己以前從未見過沈觀這個人,只因為他這樣的姿樣貌,姜清杳若見過了,肯定或多或都會有印象的。
沈觀為什麽好像認識很久的樣子?
姜清杳總覺得有什麽被忽略了。
正想著,沈觀問:“是不是這幾個宅子都不合清杳的意?”
“我再其它的。”
姜清杳細細看過那宅子,搖搖頭:“這很好,就這宅子吧。”
沈觀打量神,沒見有格外喜悅或滿意的表,便固執的搖頭。
“沒有合清杳的意。”
“我重新選。”
盡管姜清杳拽著他袖子說自己剛才走神了,不是不喜歡。可沈觀還是不信,說姜清杳若是喜歡,眼睛會亮亮的,會笑,那才是真的喜歡。
沈觀果真如他說的,重新去挑宅子,這回沒讓旁人代手,自個兒去看了幾。
終于挑到滿意的了,和姜清杳說過,帶也去看了一遍。
三進三出的大宅子,坐落在京城西北角那塊兒,鬧中取靜,出了宅邸拐個彎就是熱鬧的街巷,四都是吆喝來往的小販,人來人往,卻不會吵鬧到鄰邊巷子深的宅子。
沈觀興致很高:“清杳若是平日在府裏待悶了,隨時都可以出來走走玩玩。”
“清杳喜歡院子裏有花,這一待府邸建,請花匠專門來打理。一年四季都會好看。”
沈觀牽著姜清杳的手,又帶往裏院去,得意洋洋的和炫耀。
“我瞧中這宅子裏院的格局,清杳你看,左二房到時和正屋打一個小拱門,一整個屋子都擺上櫃,專用來放清杳四季的裳,右一房也打通,做我和清杳的書房。”
“我在左側,清杳在右側看話本,屆時在這兒,給清杳專豎一個書架。”
他說了許多,半句都不離姜清杳。
姜清杳聽著聽著,也很高興,他說的都是喜歡的,想要的。
只是姜清杳想了想,好奇問他:“你選這宅子的時候,都是為著我想的嗎?都沒聽到你的喜好。”
姜清杳掃一眼整個院落,又想起在的時候,那時也是這樣。
沈觀怔了一瞬,很快笑說:“清杳的喜好便是我的喜好。”
這話他說過不止一遍,換了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乍一聽似空無的大話,可沈觀確確實實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沈觀似猜到姜清杳的心思,半晌,又補充:“而且此離皇宮路程近,待我仕,也方便些。”
他又說了些他喜歡的,姜清杳才放下心來。
不希沈觀一味的遷就,就連自己的喜好也不顧了。
宅子定好買下,請了一批匠人來翻新,待過了一個旬日,便籌劃著搬進去了。
沈思菀和沈竹雨聽聞這個消息的時候很驚訝,又不舍。
好不容易才上的朋友呢,姜清杳也有點不舍,雖然分家了不會因此斷了聯系,但總沒有這樣都在沈府來往的方便。
姜清杳和們說過新宅邸的街巷,沈竹雨反倒高興了,興道:“那兒不遠,且有許多珠寶裳鋪呢,去找清杳玩的時候還可以一起逛鋪子。”
沈思菀也湊過來瞧,點點頭,笑起來。
“是不遠的。”
幾個姑娘約好搬了新宅子就一起互相下帖子邀著玩。
五月的時候,沈觀得了翰林院編修一職,算是正式邁仕途。這是個漂亮,平日裏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
大多為天子近臣,得皇上喜歡的文臣,進了翰林院,便是半只腳邁了閣,等資歷政績表現都做出來了,仕之路便是一路坦途。
連姜縣令聽了這事,都高興的洋洋灑灑寫了三頁紙來祝賀沈觀。
看得姜清杳都有些嫉妒了。畢竟那封信裏,姜縣令過問的話才短短兩行,姜清杳可是每個旬日都要寄好幾封信回去給姜縣令說的每日見聞。
沈觀給姜縣令寫回信的時候,姜清杳在一旁搗。
新宅邸的書房很寬敞,沈觀特地選了一個寬些的桌案,并行著坐兩人都綽綽有餘。
沈觀修讀史書的時候,旁邊同樣有個椅子,拉著姜清杳坐在一旁陪著看書,又或是辨香料。
沈觀誇姜清杳聰明,短短時日已經能辨明將近百種的香料,比他當初學時快了兩倍不止,姜清杳心花怒放,原本只是三分鐘熱度的人都興致的堅持下來了。
這會兒沈觀寫著信,先是洋洋灑灑謝過姜縣令的一些關懷,稱自己這些日子吃得好睡得好,還長高了。
說到這個姜清杳就有點忿忿了,原本能到沈觀的下呢,剛好頭頂比著沈觀的下,可前些日子突然發現比以前差了小半截,仔細打量沈觀,才發現他竟長了些個子。
在一旁盯著沈觀寫,看到這裏的時候,突然手去按沈觀的頭頂,往下。
沈觀笑得見牙不見眼,把反手拉到懷裏抱著,埋著腦袋在頸窩側吻了吻,笑道:“我的傻清杳,已經長了,你莫不是還能回去,不如日日早起些我教你幾式活筋骨。”
他一邊說,一邊接著寫。
姜清杳想從他懷裏下去,沈觀攔著沒讓,下搭在肩上,離耳側很近。
“清杳,可有什麽要同岳父說的,一同隨信寄過去。”
沈觀給姜清杳代筆,姜清杳還是很想念爹姜縣令的,原本沈觀春闈結束時,也提過想回,後來放榜沈觀進了殿試,瑣事纏,更不能同意姜清杳獨自一人回去,這事兒就暫時擱置了。
還是姜縣令知道消息,隨信來,讓姜清杳好好待在京城,他也很忙,眼下上頭有個流寇逃竄到的案子要查。
因著周圍都是高山峻嶺,且地形複雜極了,流寇往山裏一躲,任你大羅神仙也找不到。
便是在山邊住慣了的獵戶,也是不敢往深山裏去,怕迷了路的。
因此流寇一案是難案,棘手難辦的案子,但國之邊境逃竄進來的流寇事關重大,辦得不好了,那便是要革職掉腦袋都難說的。
更別提這案子,是婁知府派給姜縣令的,其中能有幾分好居心。
姜清杳十分擔心,可姜縣令料到似的,又說雖辦不好是難差,可若是辦好了,這樣的大案子,經著姜縣令的手辦了,屆時來京城述職,保不齊就升,也升個京當當。
姜縣令不是沒有抱負的,眼下有個機會了,正兒八經的機會,他自然會竭盡全力。
姜清杳也就不再多說什麽。只是常常問及姜縣令案子的近況。
沈觀問寫什麽,姜清杳只說讓爹姜縣令不要再辦起案子來沒日沒夜的,三餐也不吃。
沈觀寫好,等墨跡晾幹,才整齊的塞信封裏。
他瞧出姜清杳的惆悵來。
姜清杳自就是姜縣令帶大的,姜縣令對更可以說是百依百順,初來這個世界的時候,姜清杳想,是天底下最幸運的人。
沈觀沉一會兒,喚了冷臉侍衛進來,將信封給他。
“這封信,你親自快馬送到,代清杳問岳父安好。”
冷臉侍衛是沈觀的親信,有他親自去一趟,了解姜縣令什麽況,沈觀也可以幫上些忙。
沈觀又道:“我記得祖父在時,在山中建的那山莊,留了一些人看守莊子,應當在山莊中生活了幾十年。”
侍衛回:“是,幾個老管家還有家生子,幾十年都在山莊裏,對周圍山林的境況很了解。”
沈觀點點頭:“你去,將那些能派上用場的人手,調給縣令,看能不能幫上忙。”
不管能不能派上用場,姜清杳總覺得心安一點,眉眼稍霽。
沈觀將姜清杳弄了順序的香料擺回原味,對說:“那山莊你也去過,裏頭的溫泉便是祖父早年間發現的,為圖樂,後來攢了不銀錢建起來。”
姜清杳用手將灑在桌案上,抖落得香一點一點聚起來,都是沈觀教辨香時,拿小香勺舀一點出來的時候不小心弄掉的,七八糟的香料的末都有。
一邊弄聚起來,一邊撚在指尖輕嗅,問:“祖父怎麽會想到去那樣的深山裏?的山裏可有白額大蟲的。”
姜清杳聞了聞手上混了不知道幾種的香料,竟意外有些好聞,不由得輕咦一聲。
沈觀將香盒擺好了。
“祖父從醫,早年是宮廷醫,後來年紀大了致仕,卻也閑不住,便又做了赤腳大夫四雲游問診,偶有些時候會進深山尋草藥,深山老林中,有不妙藥,他待得時日便長些。”
“那些早幾年跟在他山莊裏的,大多也跟著他在山裏四尋藥過。”
姜清杳眼睛亮起來:“竟有這樣的淵源,那說不準真能找著流寇呢。”
沈觀見高興,也笑:“或許吧。時候不早了,回屋休息吧。”
姜清杳取了一個小瓷盒,將桌案上那點不明白的香料收集起來,湊過去給沈觀聞:“方才抖落的餘香,混在一起竟然格外的好聞,晚間換這個熏香試試好不好?”
沈觀低下頭,輕嗅了一下,眼神微有閃爍,很快笑著答應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