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楓辦事效率很高,次日下午就給陸晏廷遞了消息,查出了指示那一伙伺機伏擊的人的背后主使正是穆王——周為庸。
消息傳到陸晏廷這里的時候,他正和三皇子周宣文對坐于亭中。
“穆王?”周宣文聞言著實一愣,“我以為這比較像是五弟會做的事。況且他在五弟的別府下手對付你是什麼意思,狗急跳墻嗎?”
陸晏廷不語,只專心致志地泡著茶,末了將盛著茶湯的杯盞遞于周宣文,方才開了口。
“馬鞍藏針的事我還沒同五殿下清算呢,他在等我回應,不會這麼快出后手的。”說著他便輕輕一笑,“穆王……興許確實是走投無路了。”
周宣文接過茶盞舉杯未品,只饒有興趣地看著面前相識多年的摯友道,“如此說來,我倒覺得陸大人最近事的方式有些激進急躁了。”
“請殿下賜教。”陸晏廷抬眼看了看周宣文,一臉虛心教的樣子。
“天家做并非你所屬之人,我知道你肯定是不會娶萬寧的,但其實你拒絕萬寧的法子有千百種,可收個外室自損清譽,這做法倒有些多此一舉。”
見陸晏廷聞言開口想要反駁,周宣文抬手止了他的心思,立刻繼續道,“好,或許外室一事自有你的考量,但南楚賑災的這個案子早就在你書桌上都快要落了灰了,你早不提,晚不提,偏偏現在拿出來想要敲打五弟和四皇叔,這可真不太像是我們首輔大人的世之道啊。”
周宣文口中的四皇叔就是穆王。
“那依殿下之見,下的世之道是什麼?”陸晏廷又問。
“伺機而,一招致勝。”
“下還不夠伺機而嗎?”陸晏廷笑了笑,將杯中茶湯一飲而盡,“至于一招致勝嘛,南楚賑災那個案子牽扯太廣,我也不敢保證每個結果都在意料之中,這不,殿下和我都沒猜到,穆王竟會在五殿下的地盤上對我發難。”
“真的不是為了你那個滴滴的外室?”周宣文笑著試探,萬寧刁難一個婢的事兒,傳來傳去也不算什麼空來風了。
陸晏廷挑了眉,“下惶恐。”
周宣文被陸晏廷驚訝的樣子逗笑了,“無妨,是不是為什麼人,首輔大人自己心中肯定是有數的,不過你說,四皇叔到底想做什麼?”
“穆王想做什麼并不重要,殿下只要記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此番,不論是扳倒穆王還是五殿下,都能讓殿下您暫時口氣。”
與此同時,穆王府的書房忽然傳出一聲怒罵。
雙目圓瞪的五殿下一掌拍在了高腳茶幾上,震得沒有放穩的茶碗蓋“咕嚕嚕”轉了個圈后徑直跌落在地,“咔嚓”一聲碎了幾瓣。
“周為庸你這算盤可是打的真好!”五殿下罵上了頭,對面自己的皇叔已是直呼其名了,“在我的地盤上我請的人,皇叔你這是要把我往火坑里推啊!”
可穆王也不是柿子,聞言也毫不怯懦地冷笑一聲,著滿腔的不滿道,“皇侄說這話謙虛了,若非你三番五次回絕本王,本王又豈會鋌而走險出此下策?皇侄可別忘記了,本王有多把柄在你的手上,你就有多把柄在本王的手上,咱們半斤八兩,誰都別想在這趟渾水中干干凈凈的全而退!”
周為庸眼中的憤懣顯而易見。
他現在完全是腳的不怕穿鞋的,想他一把年紀竟人生底,眼下沒有什麼能比保住王府保住自己的腦袋更重要的事了。
南楚賑災這個案子很明顯是陸晏廷故意挑在太子即將監國之前沖自己發作的,不管陸晏廷最終的用意是什麼,但南楚賑災這件事已經過去好幾年了,說句不好聽的,當時他從中謀利的那點銀子眼下連渣渣都不剩了,可五殿下倒好,為了摘清自己,轉頭就把他這個當時只是幫著牽線搭橋的“引子”給賣了。
三百萬兩雪花白銀啊,圣上讓他在一個月之籌集完整整三百萬兩雪花銀上繳國庫,否則就要對他依法查辦褫奪封號罪連滿門。
而出事之后,五皇子作為始作俑者,竟對他數次的登門避而不見,又或者只是說些冠冕堂皇的話敷衍潦草地將他隨意打發。
本他還把一線希寄托在兒萬寧郡主的上,想讓萬寧去說太后娘娘,讓太后娘娘在圣上面前替他們穆王一門求個。
但偏偏圣上以太后大病初愈只能靜養為由,臨時替太后娘娘謝絕了一切宮外的訪客,連萬寧這個素日里進出后宮皆暢通無阻的郡主都被攔在了太后寢宮永壽殿之外。
一時之間,穆王簡直是天天不應,地地不靈。
無奈之下,他才買通了疆外的一個刺殺組織,想在陸晏廷外出時神不知鬼不覺地將他拿下。
假如此舉能威利他站在自己這邊固然好,即便不能,殺了一個陸晏廷,也自然會有人站出來替他周為庸呼聲喝彩。
可誰知,他終究是小看了陸晏廷的能耐,萬萬沒想到陸晏廷竟然如此命大,幾十個人圍剿他都沒能拿下他這條命。
周為庸這才后知后覺地害怕了起來。
“四皇叔死到臨頭還想要拉我做墊背?”眼看兩人之間的關系已徹底談崩毫無轉圜,五皇子當下便是連裝都不愿再裝一下,狠狠地拂了寬袖道,“只可惜皇叔你棋錯一招被陸晏廷抓住了把柄,接下來我倒要看看,你如此大費周章想保住的榮華富貴到底還留不留得住!”
錦帛之裂只在一瞬,看似堅不可摧的結黨之營其實往往敗于里。
據悉,那日傍晚五殿下回宮后在養心殿前長跪不起,夜后,孝帝將其喚進殿,隨后還一并傳召了太子、三皇子和六皇子三人。
長夜漫漫,無人知曉當晚的養心殿,那他們父子五人究竟談了些什麼,眾人只知殿的宮燈亮了一整夜。
翌日,宮中傳出消息,圣上有意主與北遼好,愿與北遼行聯姻之禮,派大周朝公主和親北遼,以修兩國之睦,共謀太平之勢。
這消息一出,前朝后宮暗波躁,眾人都在猜究竟是哪一位公主“有幸”被圣人選中和親。
結果三日之后,皇太后出宮親臨穆王府,懿封萬寧郡主為萬寧公主,擇日啟程,和親北遼!
薛承楓辦事效率很高,次日下午就給陸晏廷遞了消息,查出了指示那一伙伺機伏擊的人的背后主使正是穆王——周為庸。
消息傳到陸晏廷這里的時候,他正和三皇子周宣文對坐于亭中。
“穆王?”周宣文聞言著實一愣,“我以為這比較像是五弟會做的事。況且他在五弟的別府下手對付你是什麼意思,狗急跳墻嗎?”
陸晏廷不語,只專心致志地泡著茶,末了將盛著茶湯的杯盞遞于周宣文,方才開了口。
“馬鞍藏針的事我還沒同五殿下清算呢,他在等我回應,不會這麼快出后手的。”說著他便輕輕一笑,“穆王……興許確實是走投無路了。”
周宣文接過茶盞舉杯未品,只饒有興趣地看著面前相識多年的摯友道,“如此說來,我倒覺得陸大人最近事的方式有些激進急躁了。”
“請殿下賜教。”陸晏廷抬眼看了看周宣文,一臉虛心教的樣子。
“天家做并非你所屬之人,我知道你肯定是不會娶萬寧的,但其實你拒絕萬寧的法子有千百種,可收個外室自損清譽,這做法倒有些多此一舉。”
見陸晏廷聞言開口想要反駁,周宣文抬手止了他的心思,立刻繼續道,“好,或許外室一事自有你的考量,但南楚賑災的這個案子早就在你書桌上都快要落了灰了,你早不提,晚不提,偏偏現在拿出來想要敲打五弟和四皇叔,這可真不太像是我們首輔大人的世之道啊。”
周宣文口中的四皇叔就是穆王。
“那依殿下之見,下的世之道是什麼?”陸晏廷又問。
“伺機而,一招致勝。”
“下還不夠伺機而嗎?”陸晏廷笑了笑,將杯中茶湯一飲而盡,“至于一招致勝嘛,南楚賑災那個案子牽扯太廣,我也不敢保證每個結果都在意料之中,這不,殿下和我都沒猜到,穆王竟會在五殿下的地盤上對我發難。”
“真的不是為了你那個滴滴的外室?”周宣文笑著試探,萬寧刁難一個婢的事兒,傳來傳去也不算什麼空來風了。
陸晏廷挑了眉,“下惶恐。”
周宣文被陸晏廷驚訝的樣子逗笑了,“無妨,是不是為什麼人,首輔大人自己心中肯定是有數的,不過你說,四皇叔到底想做什麼?”
“穆王想做什麼并不重要,殿下只要記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此番,不論是扳倒穆王還是五殿下,都能讓殿下您暫時口氣。”
與此同時,穆王府的書房忽然傳出一聲怒罵。
雙目圓瞪的五殿下一掌拍在了高腳茶幾上,震得沒有放穩的茶碗蓋“咕嚕嚕”轉了個圈后徑直跌落在地,“咔嚓”一聲碎了幾瓣。
“周為庸你這算盤可是打的真好!”五殿下罵上了頭,對面自己的皇叔已是直呼其名了,“在我的地盤上我請的人,皇叔你這是要把我往火坑里推啊!”
可穆王也不是柿子,聞言也毫不怯懦地冷笑一聲,著滿腔的不滿道,“皇侄說這話謙虛了,若非你三番五次回絕本王,本王又豈會鋌而走險出此下策?皇侄可別忘記了,本王有多把柄在你的手上,你就有多把柄在本王的手上,咱們半斤八兩,誰都別想在這趟渾水中干干凈凈的全而退!”
周為庸眼中的憤懣顯而易見。
他現在完全是腳的不怕穿鞋的,想他一把年紀竟人生底,眼下沒有什麼能比保住王府保住自己的腦袋更重要的事了。
南楚賑災這個案子很明顯是陸晏廷故意挑在太子即將監國之前沖自己發作的,不管陸晏廷最終的用意是什麼,但南楚賑災這件事已經過去好幾年了,說句不好聽的,當時他從中謀利的那點銀子眼下連渣渣都不剩了,可五殿下倒好,為了摘清自己,轉頭就把他這個當時只是幫著牽線搭橋的“引子”給賣了。
三百萬兩雪花白銀啊,圣上讓他在一個月之籌集完整整三百萬兩雪花銀上繳國庫,否則就要對他依法查辦褫奪封號罪連滿門。
而出事之后,五皇子作為始作俑者,竟對他數次的登門避而不見,又或者只是說些冠冕堂皇的話敷衍潦草地將他隨意打發。
本他還把一線希寄托在兒萬寧郡主的上,想讓萬寧去說太后娘娘,讓太后娘娘在圣上面前替他們穆王一門求個。
但偏偏圣上以太后大病初愈只能靜養為由,臨時替太后娘娘謝絕了一切宮外的訪客,連萬寧這個素日里進出后宮皆暢通無阻的郡主都被攔在了太后寢宮永壽殿之外。
一時之間,穆王簡直是天天不應,地地不靈。
無奈之下,他才買通了疆外的一個刺殺組織,想在陸晏廷外出時神不知鬼不覺地將他拿下。
假如此舉能威利他站在自己這邊固然好,即便不能,殺了一個陸晏廷,也自然會有人站出來替他周為庸呼聲喝彩。
可誰知,他終究是小看了陸晏廷的能耐,萬萬沒想到陸晏廷竟然如此命大,幾十個人圍剿他都沒能拿下他這條命。
周為庸這才后知后覺地害怕了起來。
“四皇叔死到臨頭還想要拉我做墊背?”眼看兩人之間的關系已徹底談崩毫無轉圜,五皇子當下便是連裝都不愿再裝一下,狠狠地拂了寬袖道,“只可惜皇叔你棋錯一招被陸晏廷抓住了把柄,接下來我倒要看看,你如此大費周章想保住的榮華富貴到底還留不留得住!”
錦帛之裂只在一瞬,看似堅不可摧的結黨之營其實往往敗于里。
據悉,那日傍晚五殿下回宮后在養心殿前長跪不起,夜后,孝帝將其喚進殿,隨后還一并傳召了太子、三皇子和六皇子三人。
長夜漫漫,無人知曉當晚的養心殿,那他們父子五人究竟談了些什麼,眾人只知殿的宮燈亮了一整夜。
翌日,宮中傳出消息,圣上有意主與北遼好,愿與北遼行聯姻之禮,派大周朝公主和親北遼,以修兩國之睦,共謀太平之勢。
這消息一出,前朝后宮暗波躁,眾人都在猜究竟是哪一位公主“有幸”被圣人選中和親。
結果三日之后,皇太后出宮親臨穆王府,懿封萬寧郡主為萬寧公主,擇日啟程,和親北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