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時遂實在無奈,從工作日程里生生擰出一小時會面時間。
路上塞車,他晚到了五分鐘。推開咖啡館玻璃門時,只見約定的卡座上已經坐著個纖薄的背影。
剛邁出半步,突然一個沉悶的大叔聲音傳來:“說說看,你的興趣好和日常習慣吧。”
?
寧時遂掃了眼周邊,前后左右也沒有其他人,這聲音是發出來的?
他不聲站在綠植隔斷后。
生脊背忽然繃直,繼續開口,這會兒是甜蘿莉嗓,“我社恐,平日喜歡一個人待著,不怎麼社......”
話沒說完,又懊惱地嘀咕,“這會不會太嗲了點。”
咳嗽了兩聲,轉換姐,“我社恐,平日喜歡一個人待著,不怎麼社,尤其是陌生的環境。”
一模一樣的話,用不同的聲線說,一個楚楚可憐,一個強勢酷拽。
接著短短兩分鐘,寧時遂就聽到了用N種聲線自言自語,不能說驚呆了,簡直就是聞所未聞。
且反復重復同一段話,看起來是練習了好久的對話。
直到服務員過來詢問他想喝什麼,他才落座在生面前,看到的正臉。
齊劉海下單眼皮微微上挑,自帶一清冷,白璧無瑕,瘦影娉婷,穿著呢背帶又莫名中和了這氣質,不至于拒人千里之外。
此刻攥著檸檬水杯,指節與玻璃同樣泛白。
“你好,我是寧時遂。”寧時遂打招呼。
生猛地后仰撞上椅背,瞬間繃了起來,像只被逮住的兔子。
看得出來,確實很社恐。
吞咽兩次才發出聲音:“你好,我是訾蘇。”
這或許是本來的聲線,也偏冷淡。
“此言訾?”
非常罕見的姓氏。
剛好最近他在翻閱唐代詩詞的典籍,腦子里已經跳出一句詩詞:為問訾家洲畔月,清秋擬許醉狂無。
訾蘇睫輕,沒想到他反應這麼快。
從小到大,不知道有多人看到的姓氏遲疑,要麼讀“此”,要麼讀“紫”,正確的讀音是“茲”。
后來也無所謂了,“紫蘇”順口的。
寧時遂之前也見過幾個孩子,對方機關槍似的追問年薪房產,有種迫不及待就要當天領證的沖。
他很無語,用學黑話筑起結界,三個回合必終結對話。
偏偏今天,他遇到對手了。
兩道視線在空中膠著,你看我,我看你,純干瞪眼。
無奈,對方是個社恐人士,不喜歡跟陌生人接。
他認命地打破沉默:“我28歲,是華城大學的歷史學教授,你呢?”
條件反接龍:“我26歲,有聲工作室的配音演員。”
難怪,可以切換這麼多聲線,原來是專業人士。
話說到這里,又一片死寂。
平日里在課堂上滔滔不絕的寧教授,此刻竟也遭遇了冷場的尷尬。
寧時遂抿了一口咖啡,接著問:“為什麼選這個職業,因為社恐?”
訾蘇瞬間臉紅。
完蛋!
他聽到了,人格分裂式練習被逮個正著。
看一臉不知所措的樣子,寧時遂淡笑:“不好意思,剛才不小心聽到的,我向你道歉。你的職業我以前沒接過,好奇的,你們平時怎麼配音?”
訾蘇還以為他會詢問擇偶要求和對未來婚姻的期盼之類的,畢竟前幾個相親的對象,對方上來就提要求,婚后方要賢惠,既要和公婆同住,還有生娃指標,最好三年能抱倆。
這麼好脾氣的人聽得都生氣了。
現在說起專業領域,總算到了的舒適區,訾蘇語速快了三分,介紹起配音的工作流程。
寧時遂專注地傾聽著,適時拋出問題,等到談完,又到他說。古書典籍略顯沉悶,他也沒有賣弄專業,是聊了一些去幫忙考古的趣事。
原定一個小時就結束,等寧時遂回過神來時,已經過了兩個小時。
寧時遂實在無奈,從工作日程里生生擰出一小時會面時間。
路上塞車,他晚到了五分鐘。推開咖啡館玻璃門時,只見約定的卡座上已經坐著個纖薄的背影。
剛邁出半步,突然一個沉悶的大叔聲音傳來:“說說看,你的興趣好和日常習慣吧。”
?
寧時遂掃了眼周邊,前后左右也沒有其他人,這聲音是發出來的?
他不聲站在綠植隔斷后。
生脊背忽然繃直,繼續開口,這會兒是甜蘿莉嗓,“我社恐,平日喜歡一個人待著,不怎麼社......”
話沒說完,又懊惱地嘀咕,“這會不會太嗲了點。”
咳嗽了兩聲,轉換姐,“我社恐,平日喜歡一個人待著,不怎麼社,尤其是陌生的環境。”
一模一樣的話,用不同的聲線說,一個楚楚可憐,一個強勢酷拽。
接著短短兩分鐘,寧時遂就聽到了用N種聲線自言自語,不能說驚呆了,簡直就是聞所未聞。
且反復重復同一段話,看起來是練習了好久的對話。
直到服務員過來詢問他想喝什麼,他才落座在生面前,看到的正臉。
齊劉海下單眼皮微微上挑,自帶一清冷,白璧無瑕,瘦影娉婷,穿著呢背帶又莫名中和了這氣質,不至于拒人千里之外。
此刻攥著檸檬水杯,指節與玻璃同樣泛白。
“你好,我是寧時遂。”寧時遂打招呼。
生猛地后仰撞上椅背,瞬間繃了起來,像只被逮住的兔子。
看得出來,確實很社恐。
吞咽兩次才發出聲音:“你好,我是訾蘇。”
這或許是本來的聲線,也偏冷淡。
“此言訾?”
非常罕見的姓氏。
剛好最近他在翻閱唐代詩詞的典籍,腦子里已經跳出一句詩詞:為問訾家洲畔月,清秋擬許醉狂無。
訾蘇睫輕,沒想到他反應這麼快。
從小到大,不知道有多人看到的姓氏遲疑,要麼讀“此”,要麼讀“紫”,正確的讀音是“茲”。
后來也無所謂了,“紫蘇”順口的。
寧時遂之前也見過幾個孩子,對方機關槍似的追問年薪房產,有種迫不及待就要當天領證的沖。
他很無語,用學黑話筑起結界,三個回合必終結對話。
偏偏今天,他遇到對手了。
兩道視線在空中膠著,你看我,我看你,純干瞪眼。
無奈,對方是個社恐人士,不喜歡跟陌生人接。
他認命地打破沉默:“我28歲,是華城大學的歷史學教授,你呢?”
條件反接龍:“我26歲,有聲工作室的配音演員。”
難怪,可以切換這麼多聲線,原來是專業人士。
話說到這里,又一片死寂。
平日里在課堂上滔滔不絕的寧教授,此刻竟也遭遇了冷場的尷尬。
寧時遂抿了一口咖啡,接著問:“為什麼選這個職業,因為社恐?”
訾蘇瞬間臉紅。
完蛋!
他聽到了,人格分裂式練習被逮個正著。
看一臉不知所措的樣子,寧時遂淡笑:“不好意思,剛才不小心聽到的,我向你道歉。你的職業我以前沒接過,好奇的,你們平時怎麼配音?”
訾蘇還以為他會詢問擇偶要求和對未來婚姻的期盼之類的,畢竟前幾個相親的對象,對方上來就提要求,婚后方要賢惠,既要和公婆同住,還有生娃指標,最好三年能抱倆。
這麼好脾氣的人聽得都生氣了。
現在說起專業領域,總算到了的舒適區,訾蘇語速快了三分,介紹起配音的工作流程。
寧時遂專注地傾聽著,適時拋出問題,等到談完,又到他說。古書典籍略顯沉悶,他也沒有賣弄專業,是聊了一些去幫忙考古的趣事。
原定一個小時就結束,等寧時遂回過神來時,已經過了兩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