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7章 探郎君 “我的心上人在隔壁,我想去看……

第7章 探郎君 “我的心上人在隔壁,我想去看……

宋家嫁,府裏張燈結彩,滿目喜。各房姑嫂姊妹湊在一起,環佩綾羅,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宋蓁擔心沈宜棠怕生,可小姑子一進小娘子堆裏,如魚得水,翹著角和人稱姊道妹,在晏家郎君來接人時鬧得尤其歡。

新郎想接到新嫁娘,先要接新娘姑嫂的盤問考驗,此為下婿。

一衆宋氏把宋家新婿詰問得滿頭是汗,沈宜棠妙語連珠,在旁幫腔。

作催妝詩,不僅新郎要作,沈宜棠帶頭起哄儐相也要作。

“說好的一步一詠,你怎麽從正門過來才詠了兩句,你飛來的?”

“你這詩連韻都不押,算得上詩?王三都作得比你好……什麽?你問王三是誰,王三是給我們府上送菜的老翁頭!”

郎君們面紅耳赤,苦不堪言,宋家姊妹舉袖掩笑,歡聲繞梁。

一位宋氏悄悄問:“這是幾房的姊妹,這麽會說話?”

另一位宋氏道:“不知道啊,不是你們三房的麽?”

又一位宋氏道:“管幾房的呢,就這樣下婿才夠味兒!”

也虧得宋蓁待在帷陪新娘,聽不清外頭形,沈宜棠才有膽子淺淺暴一下自己本

晏府迎親隊伍將新娘接走,繞坊轉了一圈,送進比鄰而居的晏府。

宋府瞬間冷清下來,暮四合,新月上簾,各房娘子陸續回到自己的院落。

宋蓁難得回娘家,與母親弟妹等敘舊吃了幾杯酒,不勝酒力,昏沉眠,宋母做主將人留下過夜,沈宜棠也以照顧阿嫂為由,一并歇在宋府。

遣了下人去沈府報信,服侍宋蓁在客房睡下,再把值夜的丫鬟驅到外間,滅了燭,做出兩人在榻上安睡的假象,然後跳窗溜了出去。

親迎禮時,沈宜棠刻意靠近晏家兒郎,終于打聽到一個好奇的消息:晏元昭也來了晏府觀禮。

沈宜棠平日尋一個正經理由出府都難,這下機會在手,也顧不上合不合適,決意去晏府運氣。

為此,在席上頻頻給宋蓁倒酒,甚至不惜往酒裏撒了點迷藥。

宋府人口多,宅子比沈府大了數倍不止,天昏晦,樹影搖曳,方向難明。

不過,隔壁正是熱鬧的時候,燈火明亮,人聲鼎沸,沈宜棠循著聲音來,找到兩府共用的一段朱紅邊牆。

有點兒高,但能翻。

牆下還有人在,一個穿的小娘子繞牆來回逡巡,失魂落魄的。

沈宜棠耐心等離開,也在牆兒下轉悠了一會兒。

然而小娘子遲遲不走,沈宜棠不願再等,離遠了些,腳用力在地上一蹬,雙手攀上牆沿。正撐起子,忽聽後幽幽聲,“你是要翻到晏府去嗎?”

沈宜棠下意識道:“對。”

小娘子問:“你去晏府做什麽?”

沈宜棠掛在牆上,“我的心上人在隔壁,我想去看看他。”

小娘子惆悵,“我的心上人也在隔壁,我也經常去看他,我們一起賞花看月,詩作對……”

沈宜棠跳下來,面對面聽講。

小娘子看清臉,“你不是宋府人,你是誰啊?”

“我是來做客的。”

“哦。”小娘子看著手上沾的牆泥,“其實我們府有道門直通晏府。”

沈宜棠:“我看到了,門鎖著,走不了哇。”

小娘子:“我有鑰匙啊,你別翻牆了,我給你開門。”

領沈宜棠走到牆下開的小門,二話不說掏鑰匙開鎖。

“謝謝你。”沈宜棠左腳邁過門檻,又回頭,“你的心上人不是也在隔壁,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小娘子笑笑,“不了,他今天親。”

沈宜棠一愣,從袖裏倒出用手帕裹著的三枚栗子,是從席上來帶給小桃的,腦塞給小娘子,“別難過。”

沈宜棠右腳過門檻的時候想,有心上人真是一件糟糕又麻煩的事啊。

……

晏府滿府喧騰,唯書房陷于沉靜。

二十多年過去,當年被公主嗆聲的晏府老爺子早已駕鶴西去。而今的晏家家主晏仲平業已到花甲之齡,臉上紋路深嵌如,濁濁雙目

燈燭映在他鬢角霜白上,紅得發亮。

晏元昭坐在下首,聲如靜水,“祖父,晏家與太子過從甚,似是不妥。”

晏仲平哼了一聲,“太子乃君之儲貳,晏家與儲君往來,再正常不過,何來不妥?”

“正常往來,是指晏家子弟東宮為署,晏家謀取太子側妃位,以及……”晏元昭的聲音放輕了些,“拿銀錢直接給儲君送孝敬?”

晏仲平眉陡然擡起,“你從何聽來我送孝敬?”

“您不需知道。”晏元昭道,“祖父仍未覺得不妥嗎?”

“不錯!你孤家寡人的不在乎,但老夫執掌晏家,要為晏家的以後做打算。聖上只有太子一個適合繼承大統的皇子,不支持太子,難道要去支持越王?”

一朝天子一朝臣,提前向新帝靠攏,未來繼續延續家族聖眷,此為臣僚的心照不宣,晏仲平也如是。

聖人每況愈下,興許撐不過幾年。太子乃故皇後所出,是皇帝唯一的嫡子。其餘兩位皇子,一個有殘疾不宜為君,另一個母親是番邦子,脈不純。兩人都早早地去了封地,不涉朝政,太子繼承大統幾乎板上釘釘。

剩下一的不確定,來自聖上一母同胞的弟弟越王。

聖上當年奪嫡之路兇險,幸有越王襄助,從衆皇子裏廝殺出來,兄弟一直甚篤。越王廣有賢名,一直在朝手攬實權,太子又平庸無能,兄終弟及,越王嗣位也未嘗不可能。

晏仲平眼一瞇,誅心道:“還是說,你連上三狀告倒太子岳丈、鹽鐵轉運使李綬,不是出于臣子忠直之心,而是在替越王削弱太子勢力?”

晏元昭哂笑,“祖父好論謀,元昭無此好,彈劾李綬絕無半點私心。祖父為家族計,元昭理解,但是太子結黨營私,行為不檢,毫無儲君儀範。人君失度,尚有天罰,遑論太子?祖父與其想方設法以金錢討好太子,不如多勸太子修心養德,律己律人,免得萬一將來城門失火,殃及晏家。

晏仲平皺眉,“小子狂言不諱,你今日是專來教育老夫的?”

“元昭今日來,是給婚的晏家小叔叔賀喜的。”

該提醒的也提醒了,晏元昭欠一禮,便要離開。

晏仲平蒼老的聲音襲來,“元昭,過剛易折。你鋒芒太,不是好事,常言寧得罪君子,也莫與小人為敵。翊鈞溫文爾雅,事圓,百僚都與他好,你怎無他半點風範?”

“父親溫文圓,卻遭小人毒手。”晏元昭一腳踏進薄涼夜,“小人就是小人,溫不溫都不影響小人捅你一刀。”

他未回頭再看固執的祖父,徑自走外頭的笙歌。

晏家請了不賓客,在室外的樓臺閣亭擺了流水宴,賓客推杯換盞,人影憧憧,他甚至還看到了裴簡的影。

晏家諸郎一個接一個來與他見禮,晏元昭應付了一會兒,拉著喝過幾酒的裴簡到角落躲應酬。

——沒躲

“九堂兄,裴世子!”一道驚喜的聲音傳來。

來者晏齊聲,出自晏府嫡房,年輕有為,頗得晏家家主青眼。

晏齊聲與裴簡寒暄幾句,對晏元昭敬了杯酒,“九堂兄,我剛去見了祖父,知道祖父又給你氣了。你別介意,祖父,私下多次和我說,你才幹過人,聖上重,五年兩省為閣臣,我多和你學著點兒。你有什麽要和祖父說的,盡可告訴我,我來傳話,不讓祖父誤會你。”

晏元昭簡單道:“好。晏某不擅飲酒,這杯酒,讓裴世子代勞。”

裴簡莫名其妙地接過酒杯,搗了晏元昭一肘,替他飲下。

“九堂兄,難得來我府上,吃好喝好,我去招呼其他客人,失陪。”

晏齊聲端著酒杯走遠了。

裴簡咂著,“你這個堂弟真會說話,裝作心,實則把你當外人,生怕晏仲平看重你,把晏府繼承人的位子給你。虧你當初走科舉仕,把門蔭的員額讓給他,他了你的恩,反過來當白眼狼。”

“他和祖父都想太多。”晏元昭道,“不過當初我將父親的恩蔭予他,也并非圖他激。”

大周文重進士輕門蔭,不走進士科仕者,即便位極人臣,終不為*。晏元昭明昌長公主之子的外戚份已天然地讓他到士子輕視,他更不屑走捷徑,因而選擇同寒門子弟一樣登科釋褐,以服衆人,樹立威

至于那不用就浪費了的恩蔭,隨手找個同一支的晏家子弟送出去罷了。

晏元昭懶得再談,“子緒,我去東院走走,醒醒酒。”

裴簡疑,“別人敬你的酒都被我喝了,你醒哪門子的酒?”

“沾了一的酒氣,我給裳醒酒。”

步向東院的晏元昭遙遙說道。

東院未擺席,較主院安靜疏闊。圓月爬上樹梢,溶溶月輝灑在人影寥廓的院落裏,顯得幾分凄清。

晏元昭獨自散步,心緒縈著淡淡的無聊。

賓客參加昏禮,未及新郎房而離開為不敬,因此,盡管他毫無興趣,為了給祖父一份面子,仍要在這裏幹等耗時間。

良宵難得,還不如回府抱貍奴。

小徑一側的草叢裏窸窸窣窣,似有野貓跑竄。晏元昭隨意一眼,瞥到草葉上豎起兩只尖角,像貓耳朵,但比貓耳朵大得多——是郎的發髻。

梳著雙螺髻的小娘子從草叢裏鑽出來,笑容燦爛,聲如鳴泉。

“晏大人!”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17章

騙婚禦史大人後跑路了

第7章 探郎君 “我的心上人在隔壁,我想去看……

第7章 探郎君 “我的心上人在隔壁,我想去看……

宋家嫁,府裏張燈結彩,滿目喜。各房姑嫂姊妹湊在一起,環佩綾羅,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宋蓁擔心沈宜棠怕生,可小姑子一進小娘子堆裏,如魚得水,翹著角和人稱姊道妹,在晏家郎君來接人時鬧得尤其歡。

新郎想接到新嫁娘,先要接新娘姑嫂的盤問考驗,此為下婿。

一衆宋氏把宋家新婿詰問得滿頭是汗,沈宜棠妙語連珠,在旁幫腔。

作催妝詩,不僅新郎要作,沈宜棠帶頭起哄儐相也要作。

“說好的一步一詠,你怎麽從正門過來才詠了兩句,你飛來的?”

“你這詩連韻都不押,算得上詩?王三都作得比你好……什麽?你問王三是誰,王三是給我們府上送菜的老翁頭!”

郎君們面紅耳赤,苦不堪言,宋家姊妹舉袖掩笑,歡聲繞梁。

一位宋氏悄悄問:“這是幾房的姊妹,這麽會說話?”

另一位宋氏道:“不知道啊,不是你們三房的麽?”

又一位宋氏道:“管幾房的呢,就這樣下婿才夠味兒!”

也虧得宋蓁待在帷陪新娘,聽不清外頭形,沈宜棠才有膽子淺淺暴一下自己本

晏府迎親隊伍將新娘接走,繞坊轉了一圈,送進比鄰而居的晏府。

宋府瞬間冷清下來,暮四合,新月上簾,各房娘子陸續回到自己的院落。

宋蓁難得回娘家,與母親弟妹等敘舊吃了幾杯酒,不勝酒力,昏沉眠,宋母做主將人留下過夜,沈宜棠也以照顧阿嫂為由,一并歇在宋府。

遣了下人去沈府報信,服侍宋蓁在客房睡下,再把值夜的丫鬟驅到外間,滅了燭,做出兩人在榻上安睡的假象,然後跳窗溜了出去。

親迎禮時,沈宜棠刻意靠近晏家兒郎,終于打聽到一個好奇的消息:晏元昭也來了晏府觀禮。

沈宜棠平日尋一個正經理由出府都難,這下機會在手,也顧不上合不合適,決意去晏府運氣。

為此,在席上頻頻給宋蓁倒酒,甚至不惜往酒裏撒了點迷藥。

宋府人口多,宅子比沈府大了數倍不止,天昏晦,樹影搖曳,方向難明。

不過,隔壁正是熱鬧的時候,燈火明亮,人聲鼎沸,沈宜棠循著聲音來,找到兩府共用的一段朱紅邊牆。

有點兒高,但能翻。

牆下還有人在,一個穿的小娘子繞牆來回逡巡,失魂落魄的。

沈宜棠耐心等離開,也在牆兒下轉悠了一會兒。

然而小娘子遲遲不走,沈宜棠不願再等,離遠了些,腳用力在地上一蹬,雙手攀上牆沿。正撐起子,忽聽後幽幽聲,“你是要翻到晏府去嗎?”

沈宜棠下意識道:“對。”

小娘子問:“你去晏府做什麽?”

沈宜棠掛在牆上,“我的心上人在隔壁,我想去看看他。”

小娘子惆悵,“我的心上人也在隔壁,我也經常去看他,我們一起賞花看月,詩作對……”

沈宜棠跳下來,面對面聽講。

小娘子看清臉,“你不是宋府人,你是誰啊?”

“我是來做客的。”

“哦。”小娘子看著手上沾的牆泥,“其實我們府有道門直通晏府。”

沈宜棠:“我看到了,門鎖著,走不了哇。”

小娘子:“我有鑰匙啊,你別翻牆了,我給你開門。”

領沈宜棠走到牆下開的小門,二話不說掏鑰匙開鎖。

“謝謝你。”沈宜棠左腳邁過門檻,又回頭,“你的心上人不是也在隔壁,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小娘子笑笑,“不了,他今天親。”

沈宜棠一愣,從袖裏倒出用手帕裹著的三枚栗子,是從席上來帶給小桃的,腦塞給小娘子,“別難過。”

沈宜棠右腳過門檻的時候想,有心上人真是一件糟糕又麻煩的事啊。

……

晏府滿府喧騰,唯書房陷于沉靜。

二十多年過去,當年被公主嗆聲的晏府老爺子早已駕鶴西去。而今的晏家家主晏仲平業已到花甲之齡,臉上紋路深嵌如,濁濁雙目

燈燭映在他鬢角霜白上,紅得發亮。

晏元昭坐在下首,聲如靜水,“祖父,晏家與太子過從甚,似是不妥。”

晏仲平哼了一聲,“太子乃君之儲貳,晏家與儲君往來,再正常不過,何來不妥?”

“正常往來,是指晏家子弟東宮為署,晏家謀取太子側妃位,以及……”晏元昭的聲音放輕了些,“拿銀錢直接給儲君送孝敬?”

晏仲平眉陡然擡起,“你從何聽來我送孝敬?”

“您不需知道。”晏元昭道,“祖父仍未覺得不妥嗎?”

“不錯!你孤家寡人的不在乎,但老夫執掌晏家,要為晏家的以後做打算。聖上只有太子一個適合繼承大統的皇子,不支持太子,難道要去支持越王?”

一朝天子一朝臣,提前向新帝靠攏,未來繼續延續家族聖眷,此為臣僚的心照不宣,晏仲平也如是。

聖人每況愈下,興許撐不過幾年。太子乃故皇後所出,是皇帝唯一的嫡子。其餘兩位皇子,一個有殘疾不宜為君,另一個母親是番邦子,脈不純。兩人都早早地去了封地,不涉朝政,太子繼承大統幾乎板上釘釘。

剩下一的不確定,來自聖上一母同胞的弟弟越王。

聖上當年奪嫡之路兇險,幸有越王襄助,從衆皇子裏廝殺出來,兄弟一直甚篤。越王廣有賢名,一直在朝手攬實權,太子又平庸無能,兄終弟及,越王嗣位也未嘗不可能。

晏仲平眼一瞇,誅心道:“還是說,你連上三狀告倒太子岳丈、鹽鐵轉運使李綬,不是出于臣子忠直之心,而是在替越王削弱太子勢力?”

晏元昭哂笑,“祖父好論謀,元昭無此好,彈劾李綬絕無半點私心。祖父為家族計,元昭理解,但是太子結黨營私,行為不檢,毫無儲君儀範。人君失度,尚有天罰,遑論太子?祖父與其想方設法以金錢討好太子,不如多勸太子修心養德,律己律人,免得萬一將來城門失火,殃及晏家。

晏仲平皺眉,“小子狂言不諱,你今日是專來教育老夫的?”

“元昭今日來,是給婚的晏家小叔叔賀喜的。”

該提醒的也提醒了,晏元昭欠一禮,便要離開。

晏仲平蒼老的聲音襲來,“元昭,過剛易折。你鋒芒太,不是好事,常言寧得罪君子,也莫與小人為敵。翊鈞溫文爾雅,事圓,百僚都與他好,你怎無他半點風範?”

“父親溫文圓,卻遭小人毒手。”晏元昭一腳踏進薄涼夜,“小人就是小人,溫不溫都不影響小人捅你一刀。”

他未回頭再看固執的祖父,徑自走外頭的笙歌。

晏家請了不賓客,在室外的樓臺閣亭擺了流水宴,賓客推杯換盞,人影憧憧,他甚至還看到了裴簡的影。

晏家諸郎一個接一個來與他見禮,晏元昭應付了一會兒,拉著喝過幾酒的裴簡到角落躲應酬。

——沒躲

“九堂兄,裴世子!”一道驚喜的聲音傳來。

來者晏齊聲,出自晏府嫡房,年輕有為,頗得晏家家主青眼。

晏齊聲與裴簡寒暄幾句,對晏元昭敬了杯酒,“九堂兄,我剛去見了祖父,知道祖父又給你氣了。你別介意,祖父,私下多次和我說,你才幹過人,聖上重,五年兩省為閣臣,我多和你學著點兒。你有什麽要和祖父說的,盡可告訴我,我來傳話,不讓祖父誤會你。”

晏元昭簡單道:“好。晏某不擅飲酒,這杯酒,讓裴世子代勞。”

裴簡莫名其妙地接過酒杯,搗了晏元昭一肘,替他飲下。

“九堂兄,難得來我府上,吃好喝好,我去招呼其他客人,失陪。”

晏齊聲端著酒杯走遠了。

裴簡咂著,“你這個堂弟真會說話,裝作心,實則把你當外人,生怕晏仲平看重你,把晏府繼承人的位子給你。虧你當初走科舉仕,把門蔭的員額讓給他,他了你的恩,反過來當白眼狼。”

“他和祖父都想太多。”晏元昭道,“不過當初我將父親的恩蔭予他,也并非圖他激。”

大周文重進士輕門蔭,不走進士科仕者,即便位極人臣,終不為*。晏元昭明昌長公主之子的外戚份已天然地讓他到士子輕視,他更不屑走捷徑,因而選擇同寒門子弟一樣登科釋褐,以服衆人,樹立威

至于那不用就浪費了的恩蔭,隨手找個同一支的晏家子弟送出去罷了。

晏元昭懶得再談,“子緒,我去東院走走,醒醒酒。”

裴簡疑,“別人敬你的酒都被我喝了,你醒哪門子的酒?”

“沾了一的酒氣,我給裳醒酒。”

步向東院的晏元昭遙遙說道。

東院未擺席,較主院安靜疏闊。圓月爬上樹梢,溶溶月輝灑在人影寥廓的院落裏,顯得幾分凄清。

晏元昭獨自散步,心緒縈著淡淡的無聊。

賓客參加昏禮,未及新郎房而離開為不敬,因此,盡管他毫無興趣,為了給祖父一份面子,仍要在這裏幹等耗時間。

良宵難得,還不如回府抱貍奴。

小徑一側的草叢裏窸窸窣窣,似有野貓跑竄。晏元昭隨意一眼,瞥到草葉上豎起兩只尖角,像貓耳朵,但比貓耳朵大得多——是郎的發髻。

梳著雙螺髻的小娘子從草叢裏鑽出來,笑容燦爛,聲如鳴泉。

“晏大人!”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