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生禍事 “郎君,長公主白日裏暈倒了,……
晏元昭擡頭看了看府牆,是自家府上沒錯。
怎麽會在這裏,母親心急到直接把人請來了?
晏元昭踱步過去。
沈宜棠沒起,費力地仰頸看他,出頸側小紅痣,“晏大人,你說梨茸怕生,我怎麽不覺得呀?它喜歡我喜歡得很呢。”
梨茸配合地和,小腦袋拱來拱去,不再瞅他。
晏元昭心裏涼了一下,才見一面,自家貓就胳膊肘往外拐了。
“最近不怕生了。”他道。
沈宜棠試圖抱著貓站起來,梨茸立在懷裏,忽然一爪子呼臉上。
“哎呀!”冷不防痛了一下。
肇事貓竄下去,倏地跑遠了。
沈宜棠臉,笑著看晏元昭,“看來梨茸不經誇,晏大人下回還是說它怕生吧。”
晏元昭盯著臉上笑容,沈娘子的子蠻好,總是笑瞇瞇的,雖然胡鬧,但脾氣好,從不惱。以後養在府裏,每日放衙,抱貓來迎他,似乎不錯。
他下角,問:“母親和你都說什麽了?”
沈宜棠笑嘻嘻地道:“不告訴你。”
估計是母親吩咐的。
晏元昭沒再問,他留意到退後數丈給兩人留出空間的雲岫,“你的丫鬟,好像換了?”
似乎從上次母親壽宴起,就換了。
“是換了,之前的小桃不太得用,上山都不知道帶雨,雲岫就機靈多了。”
“那便好。”
晏元昭又多看了幾眼雲岫,剛才走路的步伐既輕且快,像是麻利的。
沈宜棠看天不早,示意在不遠候著的嬤嬤為備車回沈府。長公主拿了丹藥就回房去了,派了個嬤嬤跟著溜貓,完全沒有留在府裏用飯的意思。沈宜棠厚著臉皮,是賴到晏元昭回府,卻也不敢開口央他留。
默默嘆口氣,“晏大人,我得回家去了,不然家裏人會擔心。”
晏元昭本想再和多說幾句,但見這一番急著回家的作,便應道:“好。”
只有“好”,沒有“下次再見”,也沒有“多來府裏坐坐”。
沈宜棠悶了一會兒,勇敢出擊,“晏大人這個月末還會去聽山居嗎?”
晏元昭明知故問,“問這個做什麽?”
沈宜棠盯著地上晏元昭長長的影子,郎君姿拔,影子也修長。挪腳尖,讓自個兒的影子挨蹭上他的。
“因為我想見晏大人啊。您放心,您該看書看書,該煮茶煮茶,我就在一邊自個兒玩,不會擾您。”
晏元昭不急回答,見眼看地面,也跟著垂眸看去,兩截灰撲撲人影倒是又挨近一些。直到把小姑娘耗得耳垂生,他才姍姍開口。
“記得穿合適的裳鞋。”
說完便見地上細瘦的那截灰影雀躍起來,他再一次掩住角笑意。
沈宜棠心頗好地回了府。
宋蓁問去公主府做了什麽,沈宜棠以長公主令保為由搪塞回去,要是讓宋蓁知道給長公主送了丹藥,估計會把嚇暈過去。
宋蓁點頭表示理解,長公主的子就是比較古怪。
送走宋蓁,沈宜棠問雲岫,在公主府探得如何。
雲岫早與分析過公主府的格局,這棟占地十畝的大宅分為東西兩路,東路用來會客、賞景,長公主母子的生活起居則在西路院。來客不管是晏元昭的好友同僚,還是來見長公主的客,都只能進到東路院。
“即便是東路院,一路上也藏著不家丁護衛,可以想象西院的守衛會更森嚴。除了守衛,府裏下人警惕也很高,我好幾次借解手等名義想去別的地方看看,都有丫鬟或者嬤嬤跟著我。所以即便長公主允許你常去做客,我也很難借機潛進西院到賬本。”
“要完任務,最好的方法還是你嫁進去,做府裏的主子。”
沈宜棠嘆口氣,“知道了。”
今天這一趟就是將已知的事實又確認了一遍。
“送了那麽珍貴的丹藥,也沒和長公主攀上關系,好在見了晏元昭一面,總算沒被長公主白嫖。”
雲岫問:“什麽做白嫖?”
“哦,就是有些嫖客睡了青樓的姑娘卻不給錢,簡稱白嫖。不過也有姑娘喜歡嫖客,心甘願被白嫖的。後者比較符合今天的況。”
雲岫表複雜。
沈宜棠瞅,“怎麽?”
“你這樣的人若真嫁進公主府,才是莫大的諷刺。”
沈宜棠無謂地笑,“所以我做騙子呀。這世上就沒什麽顛撲不破的東西,平民百姓,公子王孫差的不過是一副冠罷了,了那層皮,底下一樣的壑難填,人心難定。只要拿住一個人的弱點,就可以對他予取予求,爽得很。”
雲岫沉默一會兒,“巧言令,我差點就信了。”
沈宜棠無辜看。
“你只是錢罷了。”雲岫道。
沈宜棠笑著點頭,“雲岫姐,你看,我的弱點就被你拿住了。”
......
又兩日,晏元昭務忙起來,放衙後還要在史臺待一陣子再走。今日更是忙到下午另去了一趟尚書省,與刑部長議事。
議完事,他走出刑部的廳堂,就見白羽一臉急地候著他。
“郎君,長公主白日裏暈倒了,您快回去看看吧!”
晏元昭心口一,疾步奔出去,白羽早將馬牽到了署門口。
正值黃昏,暮雲翻卷似火,燒紅了半個蒼穹。晏元昭快馬踏過嘈雜的街衢,趕著這片如的紅沖進長公主府。
馬兒直直跑到長公主所居的那一進小院才停下,一聲長嘶,晏元昭躍下馬,推門徑主屋。
陸嬤嬤在外間迎上他,神還算鎮定。
晏元昭見狀稍松口氣,“嬤嬤,母親出什麽事了,要不要?”
“郎君放心,長公主無大礙。想是報信的小子沒說清楚,白羽也是急子,讓郎君憂心了。長公主上午突然昏迷,請了大夫來看過,也開了藥。一個時辰前人醒來一回,喝了藥又睡下了。”
晏元昭點點頭,走進裏間輕輕掀開帳簾,長公主呼吸綿長,面尚好。
他退出來,喝下半杯茶,問道:“母親一向康健卻突然昏倒,大夫怎麽說?”
陸嬤嬤面有憂容,“回郎君,大夫說是丹藥。”
晏元昭大詫。
陸嬤嬤重重嘆了口氣,“老奴慚愧,這兩日竟未發現長公主在悄悄服食丹藥。”
從頭講起,“今日上午,長公主將自己關在房裏,不讓人進去伺候,前幾日也是如此。我有點擔心長公主,便隔門聽著裏頭的靜,起初很安靜,過了一會兒長公主突然自言自語,說的什麽聽不太清,但約能聽到駙馬的名諱。”
“我敲了敲門,想拿送茶的藉口進去,長公主沒有應聲,好似沒有聽到我講話。可同時,說話的聲音又不斷傳出來。如此又過了小半個時辰,裏邊徹底安靜,我再次敲門,長公主還是沒有應我。我實在害怕,就推門進去了。”
“沒想到竟然看到長公主歪倒在地,那時神智已不太清醒了,眼神渙散,裏還念念有詞,我了好一陣才認出我,和我說了幾句話,之後便徹底暈過去了。”
陸嬤嬤從長公主的妝奩裏取出一只小瓷瓶和一張小箋,遞給晏元昭。
“這是當時擺在案上的,是種能令人産生幻覺的丹藥,長公主就是服用了此藥,致使神思恍惚,虛弱,好在大夫說長公主服食時間不長,丹藥所帶毒還未侵五髒,喝幾服藥調理一下便能恢複如常。”
晏元昭接來,打開藥瓶一搖,裏頭只有一丸赤丹,他讀完箋上文字,臉愈發沉。
“這丹藥是哪裏來的?”
陸嬤嬤搖頭,“長公主醒來後,我問過,不願說。我從未見過此,想必是長公主最近新得的。”
“魂牽夢繞……”晏元昭重讀箋上文字,忽而覺得這些墨飽筆酣的文字有些眼。
腦中轟然一響,他攥小箋,霍然踏出門檻。
晏元昭飛似地回到自己房裏,從案下匣裏取出幾張紙——
晏大人我錯了......晏大人您饒了我!
晏大人潘安之貌,玉樹之姿,是大周最璀璨的明珠……晏大人風霽月,鐵面無私,乃國家之棟梁,臣子之楷模。
他一張張地與小箋上的字跡比對,三張紙依次對完,持箋的手力道愈來愈重,在箋上留下一記深深指印。
薄薄的紙箋燙起來,魂牽夢繞四字目如釘,刺心肺。
“嬤嬤,你回憶一下,母親都是哪幾日把自己關在房裏不人進去。”晏元昭重新回到母親居,仔細詢問陸嬤嬤。
“我想想,第一次是生辰宴回來後的第二日,然後大前日有一回,昨日上午、下午各有一回,再有就是今日了。”
晏元昭冷靜道:“也就是說,母親第一次服食是沈娘子來府之前,剩下幾次服食是在來之後。”
“是。”陸嬤嬤不安,“和沈娘子有什麽關系嗎?”
晏元昭道:“母親究竟是為何請沈娘子進府,又和聊了什麽,這些嬤嬤清楚嗎?”
“長公主應當是以為郎君對沈娘子有意,所以對好奇,想了解相貌脾,我當時覺得長公主心太急,還曾勸阻,不過長公主堅持要請。人請了來,兩人閉著門說話,沒人在旁,因而聊了什麽,我也不知……”陸嬤嬤察覺到不對勁兒,越說越惶然。
晏元昭抿,“仔細照顧母親,也別再和提丹藥的事,今天已不早了,讓好好睡,明日我再來探。”
陸嬤嬤忙應下,看著他鐵青的臉,“都怪我疏忽大意,郎君別生氣,長公主也是太思念駙馬,一時糊塗……”
“我明白。”
晏元昭雙手握拳攏于袖中,轉大步離開。
沈府。
沈宣急匆匆地來到廳堂,在門外瞟見裏頭令人膽寒的悉影,這才相信仆役沒說假話,晏元昭,晏閻王不知何故來他沈府了。
晏元昭服未換,筆直剛正地立在廳堂中央,如一把鍥在地上的刀。深藍袍上一只雪仙鶴仰頸長,一副兇厲的神,像要跳出來啄他似的。
沈宣深吸一口氣走進去,“晏史,這麽晚臨寒舍,下不慎惶恐,敢問是何故來——”
“沈司直,”晏元昭打斷他,聲音如一塊寒冰,冷得沈宣心髒驟,“令妹出來,我有話和說!”
第21章 生禍事 “郎君,長公主白日裏暈倒了,……
晏元昭擡頭看了看府牆,是自家府上沒錯。
怎麽會在這裏,母親心急到直接把人請來了?
晏元昭踱步過去。
沈宜棠沒起,費力地仰頸看他,出頸側小紅痣,“晏大人,你說梨茸怕生,我怎麽不覺得呀?它喜歡我喜歡得很呢。”
梨茸配合地和,小腦袋拱來拱去,不再瞅他。
晏元昭心裏涼了一下,才見一面,自家貓就胳膊肘往外拐了。
“最近不怕生了。”他道。
沈宜棠試圖抱著貓站起來,梨茸立在懷裏,忽然一爪子呼臉上。
“哎呀!”冷不防痛了一下。
肇事貓竄下去,倏地跑遠了。
沈宜棠臉,笑著看晏元昭,“看來梨茸不經誇,晏大人下回還是說它怕生吧。”
晏元昭盯著臉上笑容,沈娘子的子蠻好,總是笑瞇瞇的,雖然胡鬧,但脾氣好,從不惱。以後養在府裏,每日放衙,抱貓來迎他,似乎不錯。
他下角,問:“母親和你都說什麽了?”
沈宜棠笑嘻嘻地道:“不告訴你。”
估計是母親吩咐的。
晏元昭沒再問,他留意到退後數丈給兩人留出空間的雲岫,“你的丫鬟,好像換了?”
似乎從上次母親壽宴起,就換了。
“是換了,之前的小桃不太得用,上山都不知道帶雨,雲岫就機靈多了。”
“那便好。”
晏元昭又多看了幾眼雲岫,剛才走路的步伐既輕且快,像是麻利的。
沈宜棠看天不早,示意在不遠候著的嬤嬤為備車回沈府。長公主拿了丹藥就回房去了,派了個嬤嬤跟著溜貓,完全沒有留在府裏用飯的意思。沈宜棠厚著臉皮,是賴到晏元昭回府,卻也不敢開口央他留。
默默嘆口氣,“晏大人,我得回家去了,不然家裏人會擔心。”
晏元昭本想再和多說幾句,但見這一番急著回家的作,便應道:“好。”
只有“好”,沒有“下次再見”,也沒有“多來府裏坐坐”。
沈宜棠悶了一會兒,勇敢出擊,“晏大人這個月末還會去聽山居嗎?”
晏元昭明知故問,“問這個做什麽?”
沈宜棠盯著地上晏元昭長長的影子,郎君姿拔,影子也修長。挪腳尖,讓自個兒的影子挨蹭上他的。
“因為我想見晏大人啊。您放心,您該看書看書,該煮茶煮茶,我就在一邊自個兒玩,不會擾您。”
晏元昭不急回答,見眼看地面,也跟著垂眸看去,兩截灰撲撲人影倒是又挨近一些。直到把小姑娘耗得耳垂生,他才姍姍開口。
“記得穿合適的裳鞋。”
說完便見地上細瘦的那截灰影雀躍起來,他再一次掩住角笑意。
沈宜棠心頗好地回了府。
宋蓁問去公主府做了什麽,沈宜棠以長公主令保為由搪塞回去,要是讓宋蓁知道給長公主送了丹藥,估計會把嚇暈過去。
宋蓁點頭表示理解,長公主的子就是比較古怪。
送走宋蓁,沈宜棠問雲岫,在公主府探得如何。
雲岫早與分析過公主府的格局,這棟占地十畝的大宅分為東西兩路,東路用來會客、賞景,長公主母子的生活起居則在西路院。來客不管是晏元昭的好友同僚,還是來見長公主的客,都只能進到東路院。
“即便是東路院,一路上也藏著不家丁護衛,可以想象西院的守衛會更森嚴。除了守衛,府裏下人警惕也很高,我好幾次借解手等名義想去別的地方看看,都有丫鬟或者嬤嬤跟著我。所以即便長公主允許你常去做客,我也很難借機潛進西院到賬本。”
“要完任務,最好的方法還是你嫁進去,做府裏的主子。”
沈宜棠嘆口氣,“知道了。”
今天這一趟就是將已知的事實又確認了一遍。
“送了那麽珍貴的丹藥,也沒和長公主攀上關系,好在見了晏元昭一面,總算沒被長公主白嫖。”
雲岫問:“什麽做白嫖?”
“哦,就是有些嫖客睡了青樓的姑娘卻不給錢,簡稱白嫖。不過也有姑娘喜歡嫖客,心甘願被白嫖的。後者比較符合今天的況。”
雲岫表複雜。
沈宜棠瞅,“怎麽?”
“你這樣的人若真嫁進公主府,才是莫大的諷刺。”
沈宜棠無謂地笑,“所以我做騙子呀。這世上就沒什麽顛撲不破的東西,平民百姓,公子王孫差的不過是一副冠罷了,了那層皮,底下一樣的壑難填,人心難定。只要拿住一個人的弱點,就可以對他予取予求,爽得很。”
雲岫沉默一會兒,“巧言令,我差點就信了。”
沈宜棠無辜看。
“你只是錢罷了。”雲岫道。
沈宜棠笑著點頭,“雲岫姐,你看,我的弱點就被你拿住了。”
......
又兩日,晏元昭務忙起來,放衙後還要在史臺待一陣子再走。今日更是忙到下午另去了一趟尚書省,與刑部長議事。
議完事,他走出刑部的廳堂,就見白羽一臉急地候著他。
“郎君,長公主白日裏暈倒了,您快回去看看吧!”
晏元昭心口一,疾步奔出去,白羽早將馬牽到了署門口。
正值黃昏,暮雲翻卷似火,燒紅了半個蒼穹。晏元昭快馬踏過嘈雜的街衢,趕著這片如的紅沖進長公主府。
馬兒直直跑到長公主所居的那一進小院才停下,一聲長嘶,晏元昭躍下馬,推門徑主屋。
陸嬤嬤在外間迎上他,神還算鎮定。
晏元昭見狀稍松口氣,“嬤嬤,母親出什麽事了,要不要?”
“郎君放心,長公主無大礙。想是報信的小子沒說清楚,白羽也是急子,讓郎君憂心了。長公主上午突然昏迷,請了大夫來看過,也開了藥。一個時辰前人醒來一回,喝了藥又睡下了。”
晏元昭點點頭,走進裏間輕輕掀開帳簾,長公主呼吸綿長,面尚好。
他退出來,喝下半杯茶,問道:“母親一向康健卻突然昏倒,大夫怎麽說?”
陸嬤嬤面有憂容,“回郎君,大夫說是丹藥。”
晏元昭大詫。
陸嬤嬤重重嘆了口氣,“老奴慚愧,這兩日竟未發現長公主在悄悄服食丹藥。”
從頭講起,“今日上午,長公主將自己關在房裏,不讓人進去伺候,前幾日也是如此。我有點擔心長公主,便隔門聽著裏頭的靜,起初很安靜,過了一會兒長公主突然自言自語,說的什麽聽不太清,但約能聽到駙馬的名諱。”
“我敲了敲門,想拿送茶的藉口進去,長公主沒有應聲,好似沒有聽到我講話。可同時,說話的聲音又不斷傳出來。如此又過了小半個時辰,裏邊徹底安靜,我再次敲門,長公主還是沒有應我。我實在害怕,就推門進去了。”
“沒想到竟然看到長公主歪倒在地,那時神智已不太清醒了,眼神渙散,裏還念念有詞,我了好一陣才認出我,和我說了幾句話,之後便徹底暈過去了。”
陸嬤嬤從長公主的妝奩裏取出一只小瓷瓶和一張小箋,遞給晏元昭。
“這是當時擺在案上的,是種能令人産生幻覺的丹藥,長公主就是服用了此藥,致使神思恍惚,虛弱,好在大夫說長公主服食時間不長,丹藥所帶毒還未侵五髒,喝幾服藥調理一下便能恢複如常。”
晏元昭接來,打開藥瓶一搖,裏頭只有一丸赤丹,他讀完箋上文字,臉愈發沉。
“這丹藥是哪裏來的?”
陸嬤嬤搖頭,“長公主醒來後,我問過,不願說。我從未見過此,想必是長公主最近新得的。”
“魂牽夢繞……”晏元昭重讀箋上文字,忽而覺得這些墨飽筆酣的文字有些眼。
腦中轟然一響,他攥小箋,霍然踏出門檻。
晏元昭飛似地回到自己房裏,從案下匣裏取出幾張紙——
晏大人我錯了......晏大人您饒了我!
晏大人潘安之貌,玉樹之姿,是大周最璀璨的明珠……晏大人風霽月,鐵面無私,乃國家之棟梁,臣子之楷模。
他一張張地與小箋上的字跡比對,三張紙依次對完,持箋的手力道愈來愈重,在箋上留下一記深深指印。
薄薄的紙箋燙起來,魂牽夢繞四字目如釘,刺心肺。
“嬤嬤,你回憶一下,母親都是哪幾日把自己關在房裏不人進去。”晏元昭重新回到母親居,仔細詢問陸嬤嬤。
“我想想,第一次是生辰宴回來後的第二日,然後大前日有一回,昨日上午、下午各有一回,再有就是今日了。”
晏元昭冷靜道:“也就是說,母親第一次服食是沈娘子來府之前,剩下幾次服食是在來之後。”
“是。”陸嬤嬤不安,“和沈娘子有什麽關系嗎?”
晏元昭道:“母親究竟是為何請沈娘子進府,又和聊了什麽,這些嬤嬤清楚嗎?”
“長公主應當是以為郎君對沈娘子有意,所以對好奇,想了解相貌脾,我當時覺得長公主心太急,還曾勸阻,不過長公主堅持要請。人請了來,兩人閉著門說話,沒人在旁,因而聊了什麽,我也不知……”陸嬤嬤察覺到不對勁兒,越說越惶然。
晏元昭抿,“仔細照顧母親,也別再和提丹藥的事,今天已不早了,讓好好睡,明日我再來探。”
陸嬤嬤忙應下,看著他鐵青的臉,“都怪我疏忽大意,郎君別生氣,長公主也是太思念駙馬,一時糊塗……”
“我明白。”
晏元昭雙手握拳攏于袖中,轉大步離開。
沈府。
沈宣急匆匆地來到廳堂,在門外瞟見裏頭令人膽寒的悉影,這才相信仆役沒說假話,晏元昭,晏閻王不知何故來他沈府了。
晏元昭服未換,筆直剛正地立在廳堂中央,如一把鍥在地上的刀。深藍袍上一只雪仙鶴仰頸長,一副兇厲的神,像要跳出來啄他似的。
沈宣深吸一口氣走進去,“晏史,這麽晚臨寒舍,下不慎惶恐,敢問是何故來——”
“沈司直,”晏元昭打斷他,聲音如一塊寒冰,冷得沈宣心髒驟,“令妹出來,我有話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