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月團圓 兒若是隨了的子,可就……
“籲——”
一匹健壯的青驄馬遙遙奔來, 剛剛好在離坊門口幾尺之距時剎住蹄子。
馬倌聞聲而來,孩氣的臉上帶笑,“郎君安好。”
晏元昭淡笑頷首, 利落地躍下馬,提袍進坊。
這座坊是東都舍所在, 專供員賃住, 幾十進庭院如棋盤格一般整齊排布,彼此以圍牆相隔, 橫縱皆有夾道讓人往來通行。
長公主在東都的別苑距史臺太遠,晏元昭又不願在別人府上下榻, 權衡之下,住進了舍。因著他份不低, 一人獨了最西頭的一進院子,清幽寬敞, 不人打擾。
然而今日卻沒那麽安靜。
此起彼伏的人語聲與笑聲海浪一樣湧來, 灌進他耳朵裏。炊煙越過牆, 裊裊地飄庭院, 滿載的黍飯馨香。
“隔壁趙主事的家眷來了,他們人多, 又開了火做飯, 才鬧出這麽大靜。小的去和趙主事說一聲, 讓他莫吵到郎君。”來送冰盆消暑的舍小吏解釋道。
“不用。”晏元昭謝絕小吏好意。
大周員異地為, 尤其是短期出使, 家眷不一定能隨行。住舍的更是十人裏有九人不帶妻兒, 旁只有一兩個小廝伺候,每日冷鍋冷竈不開火,吃公廚的大鍋飯。
這位趙主事難得與家人團聚, 聽起來是極開懷的。
幾個孩跑來跑去地打鬧,小孩不知何故突然哭了,大人嚴聲訓斥兩個小男孩,沒過一會兒,小孩破涕為笑,一群小家夥們又開始咯咯大。
晏元昭立在庭中,饒有興致地聽著隔壁的喧嚷。
這種熱鬧向來離他很遠,年失怙,長在公主府,大家族幾代同堂手足相依的生活,他沒有經歷過,亦不會羨慕。
出仕後幾回奉命出使監察地方,短則半月,長則半年,都是孑然一人快馬奔波,不覺孤寂,只有瀟灑。
但是這一次,好像不太一樣。
圓月高懸,藍的月浮在庭院裏,清如水,薄似紗,給人有關好與團圓的一切想象。
晏元昭極其自然地想起了那個小丫頭。盈盈笑面,鶯語麗聲,振振有詞地說要為他生兒育。
嗯……兒若是隨了的子,可就人頭疼了,還不得像隔壁這些小家夥似的令人抓狂?那邊已換作小男孩哭了。
他公務繁忙,經常出京,得想法子暇教導孩子。
還要留心,別讓母親的公主脾氣帶壞他們。
白羽提著一盞橙黃的六角燈進來,看見自家郎君站在院裏,時而微笑時而皺眉,不解道:“郎君,您怎麽不進屋啊?”
晏元昭回了神。
“屋裏熱。”他道,擡腳過三級臺階,進了房。
白羽也跟著進去。
屋裏擺著兩盞冰盆,冰氣送爽,清涼宜人。這也不熱啊,白羽心想。
他見晏元昭眼神看來,開始彙報,“小的今日去夷山問了,盧太傅剛好一個月前從盧家養好病回到山上,我遞了您的拜帖,說您三日後登山謁訪,老人家高興極了,說齋前種的莧菜又又,他要親自采摘拿來招待您。”
晏元昭欣,“既能親自采摘,想必太傅大好了。”
“那是,渾看不出是八十多的人!”
“你讓連舒明日走趟別苑取副棋過來,要那套鎏金松鶴紋銀罐配玉棋子的,到時候帶著上山送給太傅。”晏元昭吩咐。
白羽去西廂轉告連舒的時候,叮囑道:“別苑還有一套鎏金棋,棋子是瓷的,和玉的那副像,你可別拿錯啊。
“我懂,拿貴的。”連舒嘆,“想不到咱們家主子竟和盧太傅有私。”
大周早年皇位更疊頻繁,朝局不穩,盧涯輔佐四位帝王,顧命兩朝,是天下公認的肱骨之臣,當世大儒。泰康七年,他激流勇退,以太傅致仕,與好友居夷山,爾來已有三十年。
其間無數權貴大臣、儒生名士聞名拜訪,能得太傅一見者寥寥。
白羽笑道:“你來公主府年頭短,不知道這事很正常。不過故駙馬善琴,名京華,你應該曉得?”
連舒點頭,“當然。”
“駙馬的琴技也非憑空而來,而是習自名師。”
連舒驚訝,“不會就是盧太傅吧?”
“那倒不是,是和盧太傅一起居的朋友,名玉溪,是個有名的琴師。此人其實姓秦,和早年間倒臺了的秦相沾點親戚關系,駙馬常常上山請他指導琴技,練琴之餘,還向太傅討教學問,算得上太傅學生了。不過兩位先生都低調,不讓駙馬宣揚,所以外人都不知道。”
“後來駙馬了朝堂,也沒疏了和太傅的走,咱們小郎君才三歲,就跟著上了夷山,你別看郎君現在持重,他那時見太傅第一面就揪著老人的胡子問怎麽是白的,哈哈!”
白羽一家子都在公主府伺候,這些事他知之甚詳,說來宛如親歷。
連舒長長地喔了一聲,“二十年過去了,太傅的胡子豈不更白了?”
“是啊,頭發也全白了,和仙人似的。”白羽笑道。
......
鐘京,沈府。
兩日裏,家主歸府,足娘子,公主府上門求娶遭拒,沈娘子絕食,幾件事不脛而走,闔府不論主子下人,都在議論。
沒想到這些還沒消完,當晚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明昌長公主親臨沈府了。
只見材高挑的雍容貴婦由嬤嬤攙著,從影壁後緩步走來。寬幅的朱紅羅銷金洋洋鋪開,宛如天上雲錦一般秾豔華,璨璨奪目。高髻上的珠冠勾連金花枝,高翹的首鑲嵌瑩瑩綠松石,雲鬢花,容攝人。
丫鬟小子們哪裏見過這樣盛妝的貴人,紛紛躲在牆後樹後圍觀,竊竊私語。
“聽說明昌長公主年輕時是京裏第一人,現在也依然得很啊!”
“的釵都是金的嗎?那得多沉啊。”
“管它沉不沉呢,肯定是純金的,長公主這種份的人,連銀鎏金的都不會戴。唉,我們在沈府做一輩子活也買不起一支鎏金釵……”
“長公主為何來我們府上,難道還是為沈娘子的婚事?”
“……”
沈執面沉如墨地出來,“長公主駕臨鄙府,臣有失遠迎。”
長公主微掀眼皮,流出冷冷的傲意,“沈侍郎知道失了遠迎,還不請我進屋,讓我在這吹風?”
沈執從嚨裏出聲“請”。
沈執和長公主去了書房,宋蓁作陪,被沈執拒絕了。
書房裏銀燈兩盞,兩人隔著一張胡楊木案遠遠對坐。
長公主嫌棄地看了一眼案上的茶水,“這麽多年過去,你好不容易當個四品,怎麽府上還是這麽破陋,待客的茶也還是蠢的山青。”
“臣兢兢業業為,家財有限,自然不如公主豪奢。不過,您看不上的山青,一壺也要鐘京百姓一個月的米糧錢。之俸祿,民之膏脂,如何能靡費?”
長公主毫不買賬,“又是這套酸腐陳論,你要是真心疼百姓,怎麽不見你把錢捐了賑災?在自己家裏摳摳搜搜,連累妻兒和你苦!”
沈執肅臉,“長公主深夜來訪,就為了指導臣如何花錢嗎?”
長公主著指上玉戒,目凜然,“你為何拒我兒婚事?”
沈執淡淡道:“上午就和貴府嬤嬤說過了,一來老夫已為小立下婚約,二來鄙府門庭破陋蠢,不堪與長公主結親。”
長公主冷笑,“你也知道你門庭不配,我不計較這個與你結親,你就該領才是。元昭這樣的郎君,鐘京打著燈籠都難找,他的青雲路才剛剛開始,過個幾年位趕上你輕而易舉,現在天賜姻緣讓他為你婿,你不恩戴德就罷了,還推三阻四!”
停了停,“我知道你這個人,上說著仁義道德,其實虛僞投機,有好的事從不落下,已有的婚約本不是問題。你說實話,為何要拒婚?”
沈執拱拱手,“長公主如此想臣,可就大錯特錯了。臣說的全是實話,婚約既立,就沒有理由更改,這招令郎為婿的好,讓給別人吧,老夫敬謝不敏了。”
長公主看他油鹽不進的樣子,不再多問,亦淡了眉眼平靜道:“可惜你沒得選。皇兄抱恙,我不想拿此事打擾他,才特意過來和你商量。既然你敬酒不吃吃罰酒,那我明日就進宮找聖上給他們兩個賜婚,想來你也不敢抗旨。”
沈執臉上紋路愈加深嵌,竟被這番話氣得咳嗽了一聲,“好啊!長公主當年婚晏家,現在又為兒子婚我沈家了!”
駙馬去後,聖上優容長公主,但有所求,無不應允。沈執心裏明白,說明日去請旨,就真的能請回賜婚的旨意來。
這些年深居簡出,收斂鋒芒,但行事霸道的底毫不減當年。
“元昭是我兒子,我當然要為他娶到中意的子,不然怎麽對得起先夫?”
沈執深吸一口氣,語氣裏出些許頹然,“老夫真是不明白,我那劣就這麽招令郎喜歡?”
長公主理所當然地點頭,“你是多不喜歡你那個兒,要把遠嫁到兩千裏外給人當填房,還不高興我兒中意。”
沈執沉默了很久。
“的生母是我府上的一個丫鬟。”
長公主淡淡道:“元昭不嫌棄。”
“那個丫鬟……當年故意打扮阿微的樣子接近我,如此阿微,我怎麽能讓生下來的孩子嫁給虞卿的兒子?”
虞卿是晏翊鈞的字。
長公主目怔愣片刻,喃喃道:“我說怎麽有些像。”
“的行徑確實低賤。”嫌惡道,“但禍因不是在你嗎?若非你把持不住,哪裏來的這個丫頭?沈執,你自稱君子,卻對這種事耿耿于懷,還因此遷怒小輩,壞人姻緣,可笑至極!若不是元昭實在喜歡,我才不願和你做親家!”
第35章 月團圓 兒若是隨了的子,可就……
“籲——”
一匹健壯的青驄馬遙遙奔來, 剛剛好在離坊門口幾尺之距時剎住蹄子。
馬倌聞聲而來,孩氣的臉上帶笑,“郎君安好。”
晏元昭淡笑頷首, 利落地躍下馬,提袍進坊。
這座坊是東都舍所在, 專供員賃住, 幾十進庭院如棋盤格一般整齊排布,彼此以圍牆相隔, 橫縱皆有夾道讓人往來通行。
長公主在東都的別苑距史臺太遠,晏元昭又不願在別人府上下榻, 權衡之下,住進了舍。因著他份不低, 一人獨了最西頭的一進院子,清幽寬敞, 不人打擾。
然而今日卻沒那麽安靜。
此起彼伏的人語聲與笑聲海浪一樣湧來, 灌進他耳朵裏。炊煙越過牆, 裊裊地飄庭院, 滿載的黍飯馨香。
“隔壁趙主事的家眷來了,他們人多, 又開了火做飯, 才鬧出這麽大靜。小的去和趙主事說一聲, 讓他莫吵到郎君。”來送冰盆消暑的舍小吏解釋道。
“不用。”晏元昭謝絕小吏好意。
大周員異地為, 尤其是短期出使, 家眷不一定能隨行。住舍的更是十人裏有九人不帶妻兒, 旁只有一兩個小廝伺候,每日冷鍋冷竈不開火,吃公廚的大鍋飯。
這位趙主事難得與家人團聚, 聽起來是極開懷的。
幾個孩跑來跑去地打鬧,小孩不知何故突然哭了,大人嚴聲訓斥兩個小男孩,沒過一會兒,小孩破涕為笑,一群小家夥們又開始咯咯大。
晏元昭立在庭中,饒有興致地聽著隔壁的喧嚷。
這種熱鬧向來離他很遠,年失怙,長在公主府,大家族幾代同堂手足相依的生活,他沒有經歷過,亦不會羨慕。
出仕後幾回奉命出使監察地方,短則半月,長則半年,都是孑然一人快馬奔波,不覺孤寂,只有瀟灑。
但是這一次,好像不太一樣。
圓月高懸,藍的月浮在庭院裏,清如水,薄似紗,給人有關好與團圓的一切想象。
晏元昭極其自然地想起了那個小丫頭。盈盈笑面,鶯語麗聲,振振有詞地說要為他生兒育。
嗯……兒若是隨了的子,可就人頭疼了,還不得像隔壁這些小家夥似的令人抓狂?那邊已換作小男孩哭了。
他公務繁忙,經常出京,得想法子暇教導孩子。
還要留心,別讓母親的公主脾氣帶壞他們。
白羽提著一盞橙黃的六角燈進來,看見自家郎君站在院裏,時而微笑時而皺眉,不解道:“郎君,您怎麽不進屋啊?”
晏元昭回了神。
“屋裏熱。”他道,擡腳過三級臺階,進了房。
白羽也跟著進去。
屋裏擺著兩盞冰盆,冰氣送爽,清涼宜人。這也不熱啊,白羽心想。
他見晏元昭眼神看來,開始彙報,“小的今日去夷山問了,盧太傅剛好一個月前從盧家養好病回到山上,我遞了您的拜帖,說您三日後登山謁訪,老人家高興極了,說齋前種的莧菜又又,他要親自采摘拿來招待您。”
晏元昭欣,“既能親自采摘,想必太傅大好了。”
“那是,渾看不出是八十多的人!”
“你讓連舒明日走趟別苑取副棋過來,要那套鎏金松鶴紋銀罐配玉棋子的,到時候帶著上山送給太傅。”晏元昭吩咐。
白羽去西廂轉告連舒的時候,叮囑道:“別苑還有一套鎏金棋,棋子是瓷的,和玉的那副像,你可別拿錯啊。
“我懂,拿貴的。”連舒嘆,“想不到咱們家主子竟和盧太傅有私。”
大周早年皇位更疊頻繁,朝局不穩,盧涯輔佐四位帝王,顧命兩朝,是天下公認的肱骨之臣,當世大儒。泰康七年,他激流勇退,以太傅致仕,與好友居夷山,爾來已有三十年。
其間無數權貴大臣、儒生名士聞名拜訪,能得太傅一見者寥寥。
白羽笑道:“你來公主府年頭短,不知道這事很正常。不過故駙馬善琴,名京華,你應該曉得?”
連舒點頭,“當然。”
“駙馬的琴技也非憑空而來,而是習自名師。”
連舒驚訝,“不會就是盧太傅吧?”
“那倒不是,是和盧太傅一起居的朋友,名玉溪,是個有名的琴師。此人其實姓秦,和早年間倒臺了的秦相沾點親戚關系,駙馬常常上山請他指導琴技,練琴之餘,還向太傅討教學問,算得上太傅學生了。不過兩位先生都低調,不讓駙馬宣揚,所以外人都不知道。”
“後來駙馬了朝堂,也沒疏了和太傅的走,咱們小郎君才三歲,就跟著上了夷山,你別看郎君現在持重,他那時見太傅第一面就揪著老人的胡子問怎麽是白的,哈哈!”
白羽一家子都在公主府伺候,這些事他知之甚詳,說來宛如親歷。
連舒長長地喔了一聲,“二十年過去了,太傅的胡子豈不更白了?”
“是啊,頭發也全白了,和仙人似的。”白羽笑道。
......
鐘京,沈府。
兩日裏,家主歸府,足娘子,公主府上門求娶遭拒,沈娘子絕食,幾件事不脛而走,闔府不論主子下人,都在議論。
沒想到這些還沒消完,當晚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明昌長公主親臨沈府了。
只見材高挑的雍容貴婦由嬤嬤攙著,從影壁後緩步走來。寬幅的朱紅羅銷金洋洋鋪開,宛如天上雲錦一般秾豔華,璨璨奪目。高髻上的珠冠勾連金花枝,高翹的首鑲嵌瑩瑩綠松石,雲鬢花,容攝人。
丫鬟小子們哪裏見過這樣盛妝的貴人,紛紛躲在牆後樹後圍觀,竊竊私語。
“聽說明昌長公主年輕時是京裏第一人,現在也依然得很啊!”
“的釵都是金的嗎?那得多沉啊。”
“管它沉不沉呢,肯定是純金的,長公主這種份的人,連銀鎏金的都不會戴。唉,我們在沈府做一輩子活也買不起一支鎏金釵……”
“長公主為何來我們府上,難道還是為沈娘子的婚事?”
“……”
沈執面沉如墨地出來,“長公主駕臨鄙府,臣有失遠迎。”
長公主微掀眼皮,流出冷冷的傲意,“沈侍郎知道失了遠迎,還不請我進屋,讓我在這吹風?”
沈執從嚨裏出聲“請”。
沈執和長公主去了書房,宋蓁作陪,被沈執拒絕了。
書房裏銀燈兩盞,兩人隔著一張胡楊木案遠遠對坐。
長公主嫌棄地看了一眼案上的茶水,“這麽多年過去,你好不容易當個四品,怎麽府上還是這麽破陋,待客的茶也還是蠢的山青。”
“臣兢兢業業為,家財有限,自然不如公主豪奢。不過,您看不上的山青,一壺也要鐘京百姓一個月的米糧錢。之俸祿,民之膏脂,如何能靡費?”
長公主毫不買賬,“又是這套酸腐陳論,你要是真心疼百姓,怎麽不見你把錢捐了賑災?在自己家裏摳摳搜搜,連累妻兒和你苦!”
沈執肅臉,“長公主深夜來訪,就為了指導臣如何花錢嗎?”
長公主著指上玉戒,目凜然,“你為何拒我兒婚事?”
沈執淡淡道:“上午就和貴府嬤嬤說過了,一來老夫已為小立下婚約,二來鄙府門庭破陋蠢,不堪與長公主結親。”
長公主冷笑,“你也知道你門庭不配,我不計較這個與你結親,你就該領才是。元昭這樣的郎君,鐘京打著燈籠都難找,他的青雲路才剛剛開始,過個幾年位趕上你輕而易舉,現在天賜姻緣讓他為你婿,你不恩戴德就罷了,還推三阻四!”
停了停,“我知道你這個人,上說著仁義道德,其實虛僞投機,有好的事從不落下,已有的婚約本不是問題。你說實話,為何要拒婚?”
沈執拱拱手,“長公主如此想臣,可就大錯特錯了。臣說的全是實話,婚約既立,就沒有理由更改,這招令郎為婿的好,讓給別人吧,老夫敬謝不敏了。”
長公主看他油鹽不進的樣子,不再多問,亦淡了眉眼平靜道:“可惜你沒得選。皇兄抱恙,我不想拿此事打擾他,才特意過來和你商量。既然你敬酒不吃吃罰酒,那我明日就進宮找聖上給他們兩個賜婚,想來你也不敢抗旨。”
沈執臉上紋路愈加深嵌,竟被這番話氣得咳嗽了一聲,“好啊!長公主當年婚晏家,現在又為兒子婚我沈家了!”
駙馬去後,聖上優容長公主,但有所求,無不應允。沈執心裏明白,說明日去請旨,就真的能請回賜婚的旨意來。
這些年深居簡出,收斂鋒芒,但行事霸道的底毫不減當年。
“元昭是我兒子,我當然要為他娶到中意的子,不然怎麽對得起先夫?”
沈執深吸一口氣,語氣裏出些許頹然,“老夫真是不明白,我那劣就這麽招令郎喜歡?”
長公主理所當然地點頭,“你是多不喜歡你那個兒,要把遠嫁到兩千裏外給人當填房,還不高興我兒中意。”
沈執沉默了很久。
“的生母是我府上的一個丫鬟。”
長公主淡淡道:“元昭不嫌棄。”
“那個丫鬟……當年故意打扮阿微的樣子接近我,如此阿微,我怎麽能讓生下來的孩子嫁給虞卿的兒子?”
虞卿是晏翊鈞的字。
長公主目怔愣片刻,喃喃道:“我說怎麽有些像。”
“的行徑確實低賤。”嫌惡道,“但禍因不是在你嗎?若非你把持不住,哪裏來的這個丫頭?沈執,你自稱君子,卻對這種事耿耿于懷,還因此遷怒小輩,壞人姻緣,可笑至極!若不是元昭實在喜歡,我才不願和你做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