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荒唐 ……明白什麽了?
第七章
廣明殿。
裴彧面無表地放下書冊,擡手按了按眉心。
現今在民間最暢銷的這本,講述的是龍虎幫大當家何娘子是如何從一介殺豬躍升為震懾一方的山匪的。
其中的恨仇占了極大篇幅,是有詳細描寫的夫便有七個,全然展示了何為男子如服。最終能留在邊,最寵的鄭二郎,全靠著一好技留得何大當家傾心,夜夜流連。
……荒唐。
俊無儔的男人深吸口氣,他大抵是瘋了,竟將虛妄夢境中的話當真,鬼使神差地將這些上不得臺面的東西帶東宮。
但他一閉眼,腦海中就仿佛浮現出那日,頰邊還帶著些稚氣的小娘子疑又迷茫的眼神。
不過是夢,當不得真。
“殿下。”
夏松從外進來,畢恭畢敬道:“殿下命屬下查的事,已查清了。”
“說。”
“太子妃娘娘嫁東宮時,確如殿下所說,有一圓臉嬤嬤相伴。那嬤嬤姓趙,祖籍益州,乃是明家大夫人的母,伴著娘娘長。”
夏松回憶:“殿下與娘娘婚第二月,趙嬤嬤便告老回鄉,不曾再過京。”
他從袖中掏出幾張薄紙,予殿下查閱。
裴彧掃過幾眼。如若消息屬實,那他應當沒見過幾次這位姓趙的嬤嬤,更不提對其留下印象。
所以此人,又怎會平白無故出現在他的夢中?
“殿下,恕屬下多。”
他不知因何殿下要他去查一個早已告老的嬤嬤,卻能看出裴彧眉間煩緒。
夏松:“殿下自今年夏汛以來,常常為此事煩憂,鎮日裏埋首案間,有歇息……實在是勞損過重。還殿下顧惜子,減憂思才是。”
見裴彧并未斥他無禮,夏松壯了膽子,說:“既然是太子妃邊的人,殿下若想知曉什麽,直接去問娘娘不就好了麽……屬下多言,請殿下責罰!”
殿下與娘娘雖算不得齊王與齊王妃那般濃意,卻也稱得上是和睦佳偶。夏松與娘娘接不多,但也知曉娘娘是滿宮上下最為和氣的主子了,說到底,他們也盼著殿下能與娘娘一切順遂,不生齟齬。
夏松垂著腦袋,看不到殿下的表,卻能到主子的視線并未停留在自己上。廣明殿中靜得嚇人,過了許久,一直到夏松額角都漸漸冒出冷汗的時候,才聽到裴彧開口。
“下去吧。”
夏松如釋重負,拱手退了下去。
裴彧靠在椅背上,閉了閉眼:“徐泉。”
一直在殿外候著的徐公公快步走進來:“殿下有何吩咐?”
“太子妃今日在忙些什麽?”
“娘娘今兒個先去了太後請安,午後又和六局的議了些事,這會兒應當在歇息。”
徐公公機靈得很,見此景,馬上道:“娘娘還未傳膳,殿下可要去臨華殿與娘娘一同用膳?奴才這便去與娘娘知會一聲。”
裴彧默了默,應了。徐公公還未走出幾步,便聽他道:“慢著。”
“孤記得,雲香樓裏有幾個益州的廚子。”
他名下有些産業,雲香樓便是其中之一,聘了各地的廚子集百家之長,生意一直不錯。
徐公公被問得愣了愣:“是有這麽號人……”
他看了看主子那張波瀾不驚的面孔,拿不準素來口味清淡的殿下怎會突然提起益州的廚子。
“您瞧奴才這記!”徐公公一拍腦袋,反應過來,笑得諂:“奴才這就去。”
他怎麽忘了,自家太子妃可就是益州人吶!
裴彧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冊子。
大周民風還算開放,子改嫁、自立門戶之事常有,也不拘著民間通俗創作。書中所寫一七男之事雖驚世駭俗,卻因著真摯,描寫人而備喜。被查封,歸結底是因為其中有著太多辱罵、譏諷朝廷的話語,江湖氣太重。
倒也不是什麽十惡不赦的書,他隨手將其丟匣中,去了臨華殿。
-
昨日剛下過雨,今日天還著,雲沉沉,空氣中都泛著意。
明蘊之沒什麽胃口,便沒傳膳,只人取了一碟山楂,靠在貴妃榻上翻著賬冊。
“晚膳就用這些?”
明蘊之正沉浸在一列列的數字中,忽然聽得一道沉緩的聲音,驚了一下,手中剛拿起的山楂掉在地上,骨碌碌滾到男人的皂靴邊。
男人像是剛議事而返,一襲玄闊袖蟒袍并一件青暗紋雲錦披風,襯得人氣度軒然。一截勁腰被白玉腰帶原原本本地勾勒出來,愈發顯得姿修長拔。
屋外天暗沉,他逆著有的線,低眸看向足邊,那顆圓滾滾的山楂。
“殿下怎麽回來了?”
明蘊之終于反應過來,起為他解開披風,聲音裏很是意外。
“太子妃不想讓孤回來?”
裴彧垂眼,看那十指靈巧地解開披風的系帶,音疏淺:“如果孤沒記錯的話,此是孤的寢宮。”
“……”
明蘊之看他一眼,不知是誰惹了他不快,好脾氣地解釋道:“往常殿下勤于公務,夙興夜寐。今日回來得早,妾歡喜還來不及。”
裴彧極淡地嗯了一聲,也不知聽沒聽進去,目掃過那碟子山楂,沒說話。
殿中一時靜了下來,明蘊之拿不準他此刻究竟是喜是怒,看了看時辰,斟酌著道:“殿下可用過膳了?”
裴彧起一顆山楂,鮮紅的在冷白的指尖提了提又被放下,面容半半現在晦暗線中,看不出緒。
“那,妾人傳膳?”
明蘊之試探開口。
“嗯,”裴彧應聲:“勞煩太子妃了。”
……合著是要主開口。
明蘊之抿,喚人傳了膳。
見裴彧靠坐在憑幾上,也落座一旁,垂眸挲著賬冊。
相顧無言。
裴彧慣來是話的,若不開口,這人便絕不會主與說些什麽。
換作從前,裴彧來此,為了避免這樣尷尬的寂靜,總會溫聲絮語想盡辦法與他說說話,也算是解解乏,聊聊天。
特別是剛婚那會兒,那時自伴長大的趙嬤嬤剛走,邊沒了最親近的人,心中難免孤寂。見了裴彧,總想方設法地說著話,可他大多數時候反應淡淡,最終變的自說自話。
到後來,明蘊之也學會了緘默,只在裴彧需要的時候開口。
慢慢明白,是擺錯了姿態。婚那夜就知道了,裴彧想要的,從來都只是一個面、識大的太子妃,而不是一個聒噪,吵鬧的妻子。
更何況,有那位綦小娘子珠玉在前,又如何比得過青梅竹馬的緣。
強求不來的東西,索不求了。
明蘊之翻過幾頁,一擡眼,正好對上了男人沉靜的目。
不知看了多久。
“殿下?”
明蘊之疑問地看向他。
裴彧的目從面上移開,淡淡挪向門外:“用膳吧。”
黃花梨圓木桌上已經擺了數道菜肴,不必細嗅,也能聞到那椒麻香。
明蘊之一瞧,訝道:“這是……”
切得細細的被泡椒大火炒過,油潑過的香氣籠罩在擺盤致的片上,便是素日裏見多了、再尋常不過的蒸蛋,上頭也淋了一層沫紅油。
“雲香樓新聘的廚子,恰好是益州人。”
裴彧:“太子妃嘗嘗,可算正宗。”
二人落座,明蘊之著筷子的手了,扶著小碗的指尖著,“這些對殿下來說,會不會太……火氣太重,傷。”
宮中飲食講究一個康健中庸,多為蒸菜與煮菜。膳房的廚手藝自不必說,只是怕各位金貴的主子們吃壞了子,或是偶爾想要些稀缺的食材卻吃不到,發落人。到了最後,反而只敢做一些口味清淡的湯湯水水。
明蘊之自養在益州,口味本就與京城不同。嫁東宮的第一月,就瘦了一大圈,看得趙嬤嬤心疼不已。
“偶爾淺嘗,不妨事。”
裴彧示意先用。
許是多年未曾吃過這樣的滋味,明蘊之第一口便被嗆著了。連聲咳嗽起來,小臉嗆得通紅,青蕪青竹一個遞來茶水,一個拍背,圍繞著。
裴彧剛擡起的手又放下,放在桌上。
“若是吃不慣便撤……”
“殿下!”
明蘊之帕子捂著,出一雙水汪汪的眼:“……吃的慣。”
“……”
裴彧不置可否,看眸中躍著的彩,勾了勾。
倒是個口味重的。
“若是覺得不錯,就留下。”
明蘊之面上的紅還未褪淨,雙頰出漸漸的,因為膳食偏辣,瓣也嫣紅了起來。
“留下?”
裴彧喝了口桌上唯一不辣的湯,淡聲道:“設個小廚房便是。”
明蘊之眨了眨眼,有些呆。
“陛下說要減各宮開支……”皇宮上下,也只有太後、皇後與貴妃三人有小廚房,就連極為寵的麗妃娘娘也得從膳房傳膳。
裴彧睨一眼,“東宮連設個小廚房的自由都沒了麽?”
他堂堂太子,難道還能著不?
從前日日相對,難以發覺眼前人的變化。也就是那日夢中一見,這才發覺如今這般清瘦。
于他而言,口腹之不過充,無論是何滋味都咽得下去,無甚分別。偏生養得,不是吃的,翻來覆去也不了幾筷。
明蘊之咬著筷尖,忽然明悟。
從前是謹慎,作為新婦,不得不小心為上。但現在可不同了,好歹執掌宮務三年,再如何,也是名正言順,上了皇家玉牒的太子妃。
何必在吃食這樣的小事上委屈自己。
就算日後裴彧納了側妃良娣,便是納上百八十個,也總不能攔著吃飯穿吧?
“多謝殿下,”明蘊之正道:“妾明白了。”
明滅的燭裏,子姣好的側臉被映照出瑩瑩彩,杏眼輕揚。
裴彧目沉沉。
……明白什麽了?
第7章 荒唐 ……明白什麽了?
第七章
廣明殿。
裴彧面無表地放下書冊,擡手按了按眉心。
現今在民間最暢銷的這本,講述的是龍虎幫大當家何娘子是如何從一介殺豬躍升為震懾一方的山匪的。
其中的恨仇占了極大篇幅,是有詳細描寫的夫便有七個,全然展示了何為男子如服。最終能留在邊,最寵的鄭二郎,全靠著一好技留得何大當家傾心,夜夜流連。
……荒唐。
俊無儔的男人深吸口氣,他大抵是瘋了,竟將虛妄夢境中的話當真,鬼使神差地將這些上不得臺面的東西帶東宮。
但他一閉眼,腦海中就仿佛浮現出那日,頰邊還帶著些稚氣的小娘子疑又迷茫的眼神。
不過是夢,當不得真。
“殿下。”
夏松從外進來,畢恭畢敬道:“殿下命屬下查的事,已查清了。”
“說。”
“太子妃娘娘嫁東宮時,確如殿下所說,有一圓臉嬤嬤相伴。那嬤嬤姓趙,祖籍益州,乃是明家大夫人的母,伴著娘娘長。”
夏松回憶:“殿下與娘娘婚第二月,趙嬤嬤便告老回鄉,不曾再過京。”
他從袖中掏出幾張薄紙,予殿下查閱。
裴彧掃過幾眼。如若消息屬實,那他應當沒見過幾次這位姓趙的嬤嬤,更不提對其留下印象。
所以此人,又怎會平白無故出現在他的夢中?
“殿下,恕屬下多。”
他不知因何殿下要他去查一個早已告老的嬤嬤,卻能看出裴彧眉間煩緒。
夏松:“殿下自今年夏汛以來,常常為此事煩憂,鎮日裏埋首案間,有歇息……實在是勞損過重。還殿下顧惜子,減憂思才是。”
見裴彧并未斥他無禮,夏松壯了膽子,說:“既然是太子妃邊的人,殿下若想知曉什麽,直接去問娘娘不就好了麽……屬下多言,請殿下責罰!”
殿下與娘娘雖算不得齊王與齊王妃那般濃意,卻也稱得上是和睦佳偶。夏松與娘娘接不多,但也知曉娘娘是滿宮上下最為和氣的主子了,說到底,他們也盼著殿下能與娘娘一切順遂,不生齟齬。
夏松垂著腦袋,看不到殿下的表,卻能到主子的視線并未停留在自己上。廣明殿中靜得嚇人,過了許久,一直到夏松額角都漸漸冒出冷汗的時候,才聽到裴彧開口。
“下去吧。”
夏松如釋重負,拱手退了下去。
裴彧靠在椅背上,閉了閉眼:“徐泉。”
一直在殿外候著的徐公公快步走進來:“殿下有何吩咐?”
“太子妃今日在忙些什麽?”
“娘娘今兒個先去了太後請安,午後又和六局的議了些事,這會兒應當在歇息。”
徐公公機靈得很,見此景,馬上道:“娘娘還未傳膳,殿下可要去臨華殿與娘娘一同用膳?奴才這便去與娘娘知會一聲。”
裴彧默了默,應了。徐公公還未走出幾步,便聽他道:“慢著。”
“孤記得,雲香樓裏有幾個益州的廚子。”
他名下有些産業,雲香樓便是其中之一,聘了各地的廚子集百家之長,生意一直不錯。
徐公公被問得愣了愣:“是有這麽號人……”
他看了看主子那張波瀾不驚的面孔,拿不準素來口味清淡的殿下怎會突然提起益州的廚子。
“您瞧奴才這記!”徐公公一拍腦袋,反應過來,笑得諂:“奴才這就去。”
他怎麽忘了,自家太子妃可就是益州人吶!
裴彧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冊子。
大周民風還算開放,子改嫁、自立門戶之事常有,也不拘著民間通俗創作。書中所寫一七男之事雖驚世駭俗,卻因著真摯,描寫人而備喜。被查封,歸結底是因為其中有著太多辱罵、譏諷朝廷的話語,江湖氣太重。
倒也不是什麽十惡不赦的書,他隨手將其丟匣中,去了臨華殿。
-
昨日剛下過雨,今日天還著,雲沉沉,空氣中都泛著意。
明蘊之沒什麽胃口,便沒傳膳,只人取了一碟山楂,靠在貴妃榻上翻著賬冊。
“晚膳就用這些?”
明蘊之正沉浸在一列列的數字中,忽然聽得一道沉緩的聲音,驚了一下,手中剛拿起的山楂掉在地上,骨碌碌滾到男人的皂靴邊。
男人像是剛議事而返,一襲玄闊袖蟒袍并一件青暗紋雲錦披風,襯得人氣度軒然。一截勁腰被白玉腰帶原原本本地勾勒出來,愈發顯得姿修長拔。
屋外天暗沉,他逆著有的線,低眸看向足邊,那顆圓滾滾的山楂。
“殿下怎麽回來了?”
明蘊之終于反應過來,起為他解開披風,聲音裏很是意外。
“太子妃不想讓孤回來?”
裴彧垂眼,看那十指靈巧地解開披風的系帶,音疏淺:“如果孤沒記錯的話,此是孤的寢宮。”
“……”
明蘊之看他一眼,不知是誰惹了他不快,好脾氣地解釋道:“往常殿下勤于公務,夙興夜寐。今日回來得早,妾歡喜還來不及。”
裴彧極淡地嗯了一聲,也不知聽沒聽進去,目掃過那碟子山楂,沒說話。
殿中一時靜了下來,明蘊之拿不準他此刻究竟是喜是怒,看了看時辰,斟酌著道:“殿下可用過膳了?”
裴彧起一顆山楂,鮮紅的在冷白的指尖提了提又被放下,面容半半現在晦暗線中,看不出緒。
“那,妾人傳膳?”
明蘊之試探開口。
“嗯,”裴彧應聲:“勞煩太子妃了。”
……合著是要主開口。
明蘊之抿,喚人傳了膳。
見裴彧靠坐在憑幾上,也落座一旁,垂眸挲著賬冊。
相顧無言。
裴彧慣來是話的,若不開口,這人便絕不會主與說些什麽。
換作從前,裴彧來此,為了避免這樣尷尬的寂靜,總會溫聲絮語想盡辦法與他說說話,也算是解解乏,聊聊天。
特別是剛婚那會兒,那時自伴長大的趙嬤嬤剛走,邊沒了最親近的人,心中難免孤寂。見了裴彧,總想方設法地說著話,可他大多數時候反應淡淡,最終變的自說自話。
到後來,明蘊之也學會了緘默,只在裴彧需要的時候開口。
慢慢明白,是擺錯了姿態。婚那夜就知道了,裴彧想要的,從來都只是一個面、識大的太子妃,而不是一個聒噪,吵鬧的妻子。
更何況,有那位綦小娘子珠玉在前,又如何比得過青梅竹馬的緣。
強求不來的東西,索不求了。
明蘊之翻過幾頁,一擡眼,正好對上了男人沉靜的目。
不知看了多久。
“殿下?”
明蘊之疑問地看向他。
裴彧的目從面上移開,淡淡挪向門外:“用膳吧。”
黃花梨圓木桌上已經擺了數道菜肴,不必細嗅,也能聞到那椒麻香。
明蘊之一瞧,訝道:“這是……”
切得細細的被泡椒大火炒過,油潑過的香氣籠罩在擺盤致的片上,便是素日裏見多了、再尋常不過的蒸蛋,上頭也淋了一層沫紅油。
“雲香樓新聘的廚子,恰好是益州人。”
裴彧:“太子妃嘗嘗,可算正宗。”
二人落座,明蘊之著筷子的手了,扶著小碗的指尖著,“這些對殿下來說,會不會太……火氣太重,傷。”
宮中飲食講究一個康健中庸,多為蒸菜與煮菜。膳房的廚手藝自不必說,只是怕各位金貴的主子們吃壞了子,或是偶爾想要些稀缺的食材卻吃不到,發落人。到了最後,反而只敢做一些口味清淡的湯湯水水。
明蘊之自養在益州,口味本就與京城不同。嫁東宮的第一月,就瘦了一大圈,看得趙嬤嬤心疼不已。
“偶爾淺嘗,不妨事。”
裴彧示意先用。
許是多年未曾吃過這樣的滋味,明蘊之第一口便被嗆著了。連聲咳嗽起來,小臉嗆得通紅,青蕪青竹一個遞來茶水,一個拍背,圍繞著。
裴彧剛擡起的手又放下,放在桌上。
“若是吃不慣便撤……”
“殿下!”
明蘊之帕子捂著,出一雙水汪汪的眼:“……吃的慣。”
“……”
裴彧不置可否,看眸中躍著的彩,勾了勾。
倒是個口味重的。
“若是覺得不錯,就留下。”
明蘊之面上的紅還未褪淨,雙頰出漸漸的,因為膳食偏辣,瓣也嫣紅了起來。
“留下?”
裴彧喝了口桌上唯一不辣的湯,淡聲道:“設個小廚房便是。”
明蘊之眨了眨眼,有些呆。
“陛下說要減各宮開支……”皇宮上下,也只有太後、皇後與貴妃三人有小廚房,就連極為寵的麗妃娘娘也得從膳房傳膳。
裴彧睨一眼,“東宮連設個小廚房的自由都沒了麽?”
他堂堂太子,難道還能著不?
從前日日相對,難以發覺眼前人的變化。也就是那日夢中一見,這才發覺如今這般清瘦。
于他而言,口腹之不過充,無論是何滋味都咽得下去,無甚分別。偏生養得,不是吃的,翻來覆去也不了幾筷。
明蘊之咬著筷尖,忽然明悟。
從前是謹慎,作為新婦,不得不小心為上。但現在可不同了,好歹執掌宮務三年,再如何,也是名正言順,上了皇家玉牒的太子妃。
何必在吃食這樣的小事上委屈自己。
就算日後裴彧納了側妃良娣,便是納上百八十個,也總不能攔著吃飯穿吧?
“多謝殿下,”明蘊之正道:“妾明白了。”
明滅的燭裏,子姣好的側臉被映照出瑩瑩彩,杏眼輕揚。
裴彧目沉沉。
……明白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