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病的這幾日,沈知楠倚在窗邊的榻上,靜靜著院里的海棠。
霜降替掖了掖膝上的薄毯,忍不住低聲抱怨:"王爺也真是的,小姐病著,他竟一次都沒來看過……"
沈知楠神淡淡,指尖輕輕過書頁,并未接話。
其實并不覺得難過。
那夜的事太過荒唐,兩人之間本就沒有意,如今這般,反倒讓不必強撐著應對他。
——這樣也好。
垂眸,指尖無意識地挲著書角。
不是沒想過蕭珩會來。或許帶著幾分愧疚,或許依舊冷淡疏離,可無論哪一種,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他。
他不喜這樁婚事,心里裝著別人,而……
輕輕閉了閉眼。
還沒想清楚,往后該怎樣與他相。
是繼續做得的王妃,還是索劃清界限,各自相安?
不知道。
所以,他不來,反倒給了息的機會。
窗外,風吹落幾片海棠花瓣,輕飄飄地落在窗臺上。
手,將花瓣拂去,神平靜。
——這樣也好。
深夜,蕭珩站在清暉園外時,自己都有些怔然。
他本只是在書房坐得煩悶,出來走走,卻不知怎麼,走著走著,就到了這里。
五月的夜風依舊有些微涼,拂過他的袖口,他著眼前安靜的院落,一時躊躇。
——他該進去嗎?
那夜的事,他至今想起來仍覺荒唐。母后的算計讓他惱怒,可終究與無關。他不該遷怒,不過也是被推著走到這一步。
他本該去看的。
可去了,又能說什麼?
道歉?解釋?還是繼續冷著臉,讓以為他仍在遷怒?
他閉了閉眼,終究還是推開了院門。
夜已深,院中寂靜,只有廊下的燈籠微微搖曳,映出淡淡的。他放輕腳步,推開房門,外間霜降睡得正,毫未覺有人進來。
里間,沈知楠靜靜睡著。
蕭珩站在床前,垂眸看。
燭火微弱,映著的側臉,比前幾日氣好了些,上的傷口已經愈合,腕間的淤青也淡了。
他想起那夜——
眼中含著水,雙頰緋紅,纖細的手指攥著床褥,卻始終咬著不肯出聲。那是被藥控制后的痛苦與掙扎。
他本該停下的。
可那藥太烈,烈到將理智燒得碎。他只記得滾燙的,記得無意識地近,記得在極致時眼角落的淚。
蕭珩結滾,手指無意識地攥。
也是被算計的那個。
可醒來后,什麼都沒說。沒有哭鬧,沒有指責,甚至沒有在他面前流出一委屈。就像現在這樣,安靜地躺著,仿佛那夜不過是一場夢。
月下,他看見頸間還未完全消退的紅痕。
那是他留下的。
他靜靜地看了一會兒,然后轉離開。
夜風拂過,房門輕輕合上,仿佛從未有人來過。夜風灌進袍,卻吹不散心頭那莫名的煩躁。
清暉園的海棠依舊。
沈知楠站在廊下看了一會兒,轉回了屋里。
這幾日,的子已無大礙,卻仍不愿出門。霜降言又止,最終也只是默默替添了件披風。
偶爾,會在回廊遇見蕭珩。
他遠遠走來,駐足行禮,他淡淡點頭。
肩而過時,袂都不曾相。
仿佛那夜只是一場荒誕的夢,醒來后,他們依舊是最疏離的夫妻。
——這樣也好。
沈知楠想。
至不必尷尬,不必解釋,不必面對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緒。
低頭,指尖過腕間淡去的淤痕。
總會好的。
就像這傷,終有一日會徹底消失,不留痕跡。
怡和公主來靖王府這日,沈知楠正在自己院中的小廚房盯著灶上煨的百合粥。
"王妃!"霜降小跑進來,鬢角還沾著汗,"怡和公主和太子妃到府上了,正往這邊來呢。"
沈知楠了手:"怡和公主?"
怡和公主是皇后膝下唯一的公主。
雖然并非親生,但自蘭妃去世后,皇后便將襁褓中的怡和抱到膝下,親自養。怡和天真爛漫,子活潑,又因自長在皇后邊,與太子和蕭珩都格外親近。半年前陪太后去靖國寺小住。"怎麼不早說?"
"公主不讓通報。"
話音未落,一串銀鈴般的笑聲已經飄進院子。沈知楠剛走到廊下,就見一個鵝黃衫的提著擺過月門,發間金鈴隨著步伐叮咚作響。
"二嫂嫂!"
像只歡快的黃鸝鳥,眨眼就飛到眼前。沈知楠還未來得及行禮,雙手就被一雙溫暖的小手握住。
"我是怡和!"眼睛亮晶晶的, “我剛回宮就聽說二哥娶了個天仙似的嫂嫂,今日一見,果然比傳聞還好看!”
沈知楠失笑。小公主的手心熱乎乎的,讓想起家里最小的堂妹。
"公主謬贊了。"溫聲道,"可用過早膳?小廚房剛熬了百合粥。"
怡和眼睛更亮了:"要喝!我在寺里天天吃素,饞死我了!"
自來地挽住沈知楠的手臂往屋里走,忽然湊近嗅了嗅:"二嫂嫂上好香,是松煙墨的味道嗎?"
沈知楠微怔。這是慣用墨的味道,沒想到小公主鼻子這麼靈。
"是。"輕輕點頭,"公主若喜歡,回頭送一方給你。"
怡和歡呼一聲,正要說話,忽聽后傳來清朗的聲:"怡和,你又胡鬧。"
太子妃楚明瀾踏進院門,一杏裝襯得人英氣。沈知楠垂眸行禮,袖中的手指無意識蜷了蜷。
"瀾姐姐冤枉我!"怡和嘟著,"我在和二嫂嫂討墨呢。"
楚明瀾笑著搖頭,目轉向沈知楠時和了幾分:"知楠,打擾了。"
"嫂嫂言重了。"沈知楠淺笑,親自盛了兩碗粥,"茶淡飯,還不要嫌棄。"
晨過窗欞,在粥面上灑下細碎的金。怡和嘰嘰喳喳說著靖國寺里的趣事,楚明瀾偶爾補充幾句。沈知楠安靜地聽著,時不時為兩人添粥。
只是今日的粥,似乎比往常更苦了些。
——是啊,這樣的太子妃,誰會不喜歡呢?
吃完早膳,怡和突然興致提議。
"二嫂嫂!"眼睛亮晶晶的,"今日天氣這樣好,我們出去游玩可好?"
沈知楠正捧著茶盞,聞言抬眸。晨過窗紗落在素凈的袖上,襯得指尖如玉。還未開口,太子妃楚明瀾在一旁聞言笑道:"你又打什麼主意?"
怡和轉,一把拉住楚明瀾的袖子:"瀾姐姐,我們去京郊吧!這個時節最適合野炊了,帶上食盒,尋一有溪水的地方——"越說越興,指尖比劃著,"二嫂嫂府上的廚子做的點心很好吃,我們再帶些果酒,坐在草地上......"
沈知楠看著怡和眉飛舞的模樣,不由莞爾。小公主說到興起時,發間的金鈴隨著作輕晃,叮咚作響,像是春日里最活潑的一串音符。
"知楠覺得如何?"楚明瀾轉頭看向沈知楠,角含笑,"若是嫌麻煩,我們就在城里逛逛也好。"
沈知楠放下茶盞,指尖在杯沿輕輕一:"不麻煩。"聲音溫,帶著幾分縱容,"公主想去,便去吧。"
怡和歡呼一聲,立刻轉吩咐自己的宮:"快去準備!要帶那方青竹席,還有上次太子哥哥賞的琉璃盞!"
楚明瀾搖頭,對沈知楠低聲道:"總是這樣,想一出是一出。"雖是抱怨,語氣卻滿是寵溺。
沈知楠淺笑:"公主天真爛漫,很好。"
起去吩咐霜降準備食盒。"二嫂嫂!"怡和在后喚,"我們帶些剛才的杏仁可好?"
沈知楠回頭,角揚起溫的弧度:"好。"
楚明瀾已利落的起,聞言笑道:"再帶些清淡的,免得某人又貪吃撐了。"
怡和跺腳:"瀾姐姐!"
花廳里笑聲盈盈,春風卷著花瓣從窗外飄進來,落在沈知楠的袖上。輕輕拂去,心想,這樣的日子,確實該出去走走。
晨未干的草地上,怡和公主提著擺跑在最前面,繡鞋已經沾滿了泥點子。
"二嫂嫂快看!"彎腰從草叢里捧起一簇淡紫的小花,"這個可以編花環!"
沈知楠跟在后頭,聞言快走幾步。藕荷的角掃過沾的草葉,很快洇出深的水痕。
太子妃楚明瀾利落地折了柳枝,三兩下就編出個環托:"給我吧,我幫你固定。"
三人選在溪邊一棵老杏樹下鋪開氈布。沈知楠剛取出食盒里的杏仁,怡和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
"唔...和宮里的不一樣!"鼓著腮幫子,眼睛卻亮了起來,"二嫂嫂府上的廚子手藝真好。"
"是王妃自己做的。"
霜降剛說完,怡和驚訝地瞪圓眼睛:"真的嗎?那二哥豈不是天天都能吃到這麼好吃的點心?"
溪水嘩嘩流過,沈知楠低頭整理食盒,假裝沒聽見這個問題。
楚明瀾適時遞來一個編好的花環:"試試?"
淡紫的小花點綴在柳枝間,還帶著晨的清香。沈知楠剛要推辭,怡和已經蹦起來:"我給二嫂嫂戴!"
的手指靈巧地穿過發間,花環戴得恰到好。怡和退后兩步欣賞自己的杰作,突然噗嗤笑了:"二嫂嫂這樣好像山里的花仙子!"
沈知楠被逗得抿一笑。春風拂過,幾片花瓣落在肩頭,又被楚明瀾自然地拂去。
"瀾姐姐偏心!"怡和嘟著,"我也要花環!"
楚明瀾笑著又折了幾柳枝。沈知楠看著靈活的手指,想起讀過的《木蘭辭》——倒是和眼前人很相配。
養病的這幾日,沈知楠倚在窗邊的榻上,靜靜著院里的海棠。
霜降替掖了掖膝上的薄毯,忍不住低聲抱怨:"王爺也真是的,小姐病著,他竟一次都沒來看過……"
沈知楠神淡淡,指尖輕輕過書頁,并未接話。
其實并不覺得難過。
那夜的事太過荒唐,兩人之間本就沒有意,如今這般,反倒讓不必強撐著應對他。
——這樣也好。
垂眸,指尖無意識地挲著書角。
不是沒想過蕭珩會來。或許帶著幾分愧疚,或許依舊冷淡疏離,可無論哪一種,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他。
他不喜這樁婚事,心里裝著別人,而……
輕輕閉了閉眼。
還沒想清楚,往后該怎樣與他相。
是繼續做得的王妃,還是索劃清界限,各自相安?
不知道。
所以,他不來,反倒給了息的機會。
窗外,風吹落幾片海棠花瓣,輕飄飄地落在窗臺上。
手,將花瓣拂去,神平靜。
——這樣也好。
深夜,蕭珩站在清暉園外時,自己都有些怔然。
他本只是在書房坐得煩悶,出來走走,卻不知怎麼,走著走著,就到了這里。
五月的夜風依舊有些微涼,拂過他的袖口,他著眼前安靜的院落,一時躊躇。
——他該進去嗎?
那夜的事,他至今想起來仍覺荒唐。母后的算計讓他惱怒,可終究與無關。他不該遷怒,不過也是被推著走到這一步。
他本該去看的。
可去了,又能說什麼?
道歉?解釋?還是繼續冷著臉,讓以為他仍在遷怒?
他閉了閉眼,終究還是推開了院門。
夜已深,院中寂靜,只有廊下的燈籠微微搖曳,映出淡淡的。他放輕腳步,推開房門,外間霜降睡得正,毫未覺有人進來。
里間,沈知楠靜靜睡著。
蕭珩站在床前,垂眸看。
燭火微弱,映著的側臉,比前幾日氣好了些,上的傷口已經愈合,腕間的淤青也淡了。
他想起那夜——
眼中含著水,雙頰緋紅,纖細的手指攥著床褥,卻始終咬著不肯出聲。那是被藥控制后的痛苦與掙扎。
他本該停下的。
可那藥太烈,烈到將理智燒得碎。他只記得滾燙的,記得無意識地近,記得在極致時眼角落的淚。
蕭珩結滾,手指無意識地攥。
也是被算計的那個。
可醒來后,什麼都沒說。沒有哭鬧,沒有指責,甚至沒有在他面前流出一委屈。就像現在這樣,安靜地躺著,仿佛那夜不過是一場夢。
月下,他看見頸間還未完全消退的紅痕。
那是他留下的。
他靜靜地看了一會兒,然后轉離開。
夜風拂過,房門輕輕合上,仿佛從未有人來過。夜風灌進袍,卻吹不散心頭那莫名的煩躁。
清暉園的海棠依舊。
沈知楠站在廊下看了一會兒,轉回了屋里。
這幾日,的子已無大礙,卻仍不愿出門。霜降言又止,最終也只是默默替添了件披風。
偶爾,會在回廊遇見蕭珩。
他遠遠走來,駐足行禮,他淡淡點頭。
肩而過時,袂都不曾相。
仿佛那夜只是一場荒誕的夢,醒來后,他們依舊是最疏離的夫妻。
——這樣也好。
沈知楠想。
至不必尷尬,不必解釋,不必面對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緒。
低頭,指尖過腕間淡去的淤痕。
總會好的。
就像這傷,終有一日會徹底消失,不留痕跡。
怡和公主來靖王府這日,沈知楠正在自己院中的小廚房盯著灶上煨的百合粥。
"王妃!"霜降小跑進來,鬢角還沾著汗,"怡和公主和太子妃到府上了,正往這邊來呢。"
沈知楠了手:"怡和公主?"
怡和公主是皇后膝下唯一的公主。
雖然并非親生,但自蘭妃去世后,皇后便將襁褓中的怡和抱到膝下,親自養。怡和天真爛漫,子活潑,又因自長在皇后邊,與太子和蕭珩都格外親近。半年前陪太后去靖國寺小住。"怎麼不早說?"
"公主不讓通報。"
話音未落,一串銀鈴般的笑聲已經飄進院子。沈知楠剛走到廊下,就見一個鵝黃衫的提著擺過月門,發間金鈴隨著步伐叮咚作響。
"二嫂嫂!"
像只歡快的黃鸝鳥,眨眼就飛到眼前。沈知楠還未來得及行禮,雙手就被一雙溫暖的小手握住。
"我是怡和!"眼睛亮晶晶的, “我剛回宮就聽說二哥娶了個天仙似的嫂嫂,今日一見,果然比傳聞還好看!”
沈知楠失笑。小公主的手心熱乎乎的,讓想起家里最小的堂妹。
"公主謬贊了。"溫聲道,"可用過早膳?小廚房剛熬了百合粥。"
怡和眼睛更亮了:"要喝!我在寺里天天吃素,饞死我了!"
自來地挽住沈知楠的手臂往屋里走,忽然湊近嗅了嗅:"二嫂嫂上好香,是松煙墨的味道嗎?"
沈知楠微怔。這是慣用墨的味道,沒想到小公主鼻子這麼靈。
"是。"輕輕點頭,"公主若喜歡,回頭送一方給你。"
怡和歡呼一聲,正要說話,忽聽后傳來清朗的聲:"怡和,你又胡鬧。"
太子妃楚明瀾踏進院門,一杏裝襯得人英氣。沈知楠垂眸行禮,袖中的手指無意識蜷了蜷。
"瀾姐姐冤枉我!"怡和嘟著,"我在和二嫂嫂討墨呢。"
楚明瀾笑著搖頭,目轉向沈知楠時和了幾分:"知楠,打擾了。"
"嫂嫂言重了。"沈知楠淺笑,親自盛了兩碗粥,"茶淡飯,還不要嫌棄。"
晨過窗欞,在粥面上灑下細碎的金。怡和嘰嘰喳喳說著靖國寺里的趣事,楚明瀾偶爾補充幾句。沈知楠安靜地聽著,時不時為兩人添粥。
只是今日的粥,似乎比往常更苦了些。
——是啊,這樣的太子妃,誰會不喜歡呢?
吃完早膳,怡和突然興致提議。
"二嫂嫂!"眼睛亮晶晶的,"今日天氣這樣好,我們出去游玩可好?"
沈知楠正捧著茶盞,聞言抬眸。晨過窗紗落在素凈的袖上,襯得指尖如玉。還未開口,太子妃楚明瀾在一旁聞言笑道:"你又打什麼主意?"
怡和轉,一把拉住楚明瀾的袖子:"瀾姐姐,我們去京郊吧!這個時節最適合野炊了,帶上食盒,尋一有溪水的地方——"越說越興,指尖比劃著,"二嫂嫂府上的廚子做的點心很好吃,我們再帶些果酒,坐在草地上......"
沈知楠看著怡和眉飛舞的模樣,不由莞爾。小公主說到興起時,發間的金鈴隨著作輕晃,叮咚作響,像是春日里最活潑的一串音符。
"知楠覺得如何?"楚明瀾轉頭看向沈知楠,角含笑,"若是嫌麻煩,我們就在城里逛逛也好。"
沈知楠放下茶盞,指尖在杯沿輕輕一:"不麻煩。"聲音溫,帶著幾分縱容,"公主想去,便去吧。"
怡和歡呼一聲,立刻轉吩咐自己的宮:"快去準備!要帶那方青竹席,還有上次太子哥哥賞的琉璃盞!"
楚明瀾搖頭,對沈知楠低聲道:"總是這樣,想一出是一出。"雖是抱怨,語氣卻滿是寵溺。
沈知楠淺笑:"公主天真爛漫,很好。"
起去吩咐霜降準備食盒。"二嫂嫂!"怡和在后喚,"我們帶些剛才的杏仁可好?"
沈知楠回頭,角揚起溫的弧度:"好。"
楚明瀾已利落的起,聞言笑道:"再帶些清淡的,免得某人又貪吃撐了。"
怡和跺腳:"瀾姐姐!"
花廳里笑聲盈盈,春風卷著花瓣從窗外飄進來,落在沈知楠的袖上。輕輕拂去,心想,這樣的日子,確實該出去走走。
晨未干的草地上,怡和公主提著擺跑在最前面,繡鞋已經沾滿了泥點子。
"二嫂嫂快看!"彎腰從草叢里捧起一簇淡紫的小花,"這個可以編花環!"
沈知楠跟在后頭,聞言快走幾步。藕荷的角掃過沾的草葉,很快洇出深的水痕。
太子妃楚明瀾利落地折了柳枝,三兩下就編出個環托:"給我吧,我幫你固定。"
三人選在溪邊一棵老杏樹下鋪開氈布。沈知楠剛取出食盒里的杏仁,怡和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
"唔...和宮里的不一樣!"鼓著腮幫子,眼睛卻亮了起來,"二嫂嫂府上的廚子手藝真好。"
"是王妃自己做的。"
霜降剛說完,怡和驚訝地瞪圓眼睛:"真的嗎?那二哥豈不是天天都能吃到這麼好吃的點心?"
溪水嘩嘩流過,沈知楠低頭整理食盒,假裝沒聽見這個問題。
楚明瀾適時遞來一個編好的花環:"試試?"
淡紫的小花點綴在柳枝間,還帶著晨的清香。沈知楠剛要推辭,怡和已經蹦起來:"我給二嫂嫂戴!"
的手指靈巧地穿過發間,花環戴得恰到好。怡和退后兩步欣賞自己的杰作,突然噗嗤笑了:"二嫂嫂這樣好像山里的花仙子!"
沈知楠被逗得抿一笑。春風拂過,幾片花瓣落在肩頭,又被楚明瀾自然地拂去。
"瀾姐姐偏心!"怡和嘟著,"我也要花環!"
楚明瀾笑著又折了幾柳枝。沈知楠看著靈活的手指,想起讀過的《木蘭辭》——倒是和眼前人很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