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12頁

在這位說一不二的父親面前,虎終究難之主。

薛召容垂眸掩去眼底波瀾,只恭順應道:“孩兒省得,定當謹慎行事。”

薛甚應了一聲,又沉聲道:“今日你大哥說他還沒有婚的打算,所以,聯姻之事還是需得你去做。你大哥與你不同,以他的份,擇婦自然要千挑萬選。你也到了婚的年紀,趁此也了卻了婚事。”

“今日遇到太傅與江將軍,談了幾句。江將軍話里話外都在提他那兒不愿嫁你。還說江姑娘子剛烈,先前多王孫公子上門求娶,都被親自拒之門外。這般子,怕是你也難以駕馭。”

“倒是太傅府上那位沈姑娘沈支言,生得玉質蘭心,子又溫婉,與將軍府那位截然不同。養在深閨,琴棋書畫無一不,倒是與你堪為良配。”

薛甚挲著茶盞,繼續道:“今日問及太傅結親之意,他卻沉良久。也難怪,掌上明珠誰愿輕易許人?不過眼下,確實沒有比沈家更合適姻親了。”

他抬頭去看薛召容的神,又道:“你準備準備,明日隨我去太傅府走一遭,看看能否把你與沈支言的婚事定下來。”

第8章 第8章“兒子……娶。”……

果然,父親還是提起了讓他迎娶沈支言。

他這位父親向來是雷霆手段,當年馬踏山河的崢嶸歲月,鑄就了如今權傾朝野的薛親王。即便當年奪嫡之爭敗北,當今圣上也不得不忌憚他手中偌大的兵權,只得許以親王之尊。

如今朝堂之上,誰不知親王府門庭若市,六部員往來如織,邊關將領遞帖如雪。那太傅與鎮國將軍,明面上是天子近臣,暗地里早與王府結為齒。這般盤錯節的勢力,連龍椅上的那位都要忌憚三分。

薛召容垂首掩去眼底波瀾,父親這般急著與太傅府結親,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太傅沈氏一門,乃是累世簪纓之族。其祖上出過三位帝師、五位尚書,族中子弟皆以才學聞名朝野。

沈太傅時與父親同拜在南山先生門下,二人皆是驚才絕艷之輩。當年玄武門戰,太傅曾親率府兵為父親開路。而后新皇登基,父親又以軍功作保,是將太傅推上了首輔之位。

皇家雖對親王府忌憚已久,卻始終尋不到由頭發難。直到月前兵部那樁舊案被翻出:五年前父親率軍收復西域十二州時,曾與番邦使節有過談。這本是戰前議和的尋常事,如今卻被史臺參了“私通外敵、圖謀不軌”的罪名。

金鑾殿上,皇上握著那封泛黃的信,字字誅心:“王爺當年收復失地時,倒是與突厥可汗相談甚歡啊。”

他話音甫落,已有幾位老臣出列力辯。江將軍更是以頭搶地:“當年議和文書皆經閣用印,怎就了謀逆之證?”

親王府在兵部的基實在太深,這滿朝武將,倒有大半是當年跟著薛親王馬踏山河的舊部。此刻若要來,怕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皇上著殿下黑跪倒的一片頂戴,終是冷哼一聲退了朝。

而后,皇上為剪除親王羽翼,想盡一切辦法。那些言們日日上奏,將陳年舊事翻出來大做文章。須知這謀逆之罪最易蠱民心,若讓市井間流傳開薛親王里通外敵的謠言,只怕親王府聲譽就要毀于一旦。

值此危急之際,父親深知唯有以聯姻之策穩固基。太傅與將軍府皆是朝中肱骨,若能與之結為姻親,便是向皇上明示,這滿朝文武,將有大半是他們親王府的人。皇上若真要親王府,就得先掂量掂量太傅門生故吏遍布六部的勢力,想想鎮國將軍麾下那十萬銳鐵騎。

不過,兩府若是明著結盟,難免落個朋黨勾結的口實。可若是打著婚嫁的幌子,在世人眼里不過是才子佳人的良緣,誰又能指摘什麼?

這步棋,既要讓皇上如鯁在,又要教他尋不出由頭發作。

聯姻之于世家,不過是一劑裹著糖的苦藥。薛召容想起早逝的母親,當年那場門當戶對的婚事,最終只換來一方冰冷的牌位。父親雖曾對母親立誓終不續弦,可時過境遷,終究還是將那份意轉贈了他人。

日后,他若真娶了沈支言過門,自會以禮相待,給正室的面。可這般相敬如賓的婚姻,與囚籠何異?不過是將兩個活人生生熬祠堂里并排的牌位罷了。

當初父親本屬意大哥與重臣之聯姻,誰知大哥竟當庭直言:“兒子愿效仿古人,覓得知心人再論婚嫁。如今山河未定,何以家為?”

這般大逆不道的話,偏生從他口中說出,倒顯出幾分名士風流。更奇的是,素來專橫的父親竟未加苛責,只擺擺手作罷。

聯姻到他頭上時,他也曾著頭皮道:“兒子亦想尋個兩相悅的……”

結果,話未說完,父親手中茶盞已重重擱在案上,但見他目微瞇:“你當這是市井話本麼?父母之命妁之言,自古如此。你若有心儀之人倒也罷,既沒有,三日后過府下聘。”

竹影婆娑,將父子二人的影切割得支離破碎。那時他著地上搖曳的斑,只覺得腔里翻涌著滾燙的巖漿。

為何大哥能得父親縱容,到他這里卻要生生折斷脊梁?

“兒子寧死不娶。”他倔強地反抗,結果話音未落,父親重重的掌已經落在了臉上。

牛皮鞭沾了鹽水,每一下都得他渾珠順著月白中往下淌,在青磚地上洇出朵朵紅梅。

二十鞭過后,他終是踉蹌著單膝跪地。間腥甜翻涌間,聽見自己嘶啞的聲音:“兒子……娶。”

窗外驚雷炸響,照得他慘白的臉上水痕宛然,卻不知是疼出的冷汗,還是別的什麼。

他應下這門親事,并非屈服,而是對這二十余年不公的徹骨心寒。自小他便活在兄長的環之下,大哥是嫡長子,是父親心雕琢的玉,是親王府未來的支柱。

而他,不過是塊墊腳的頑石。

記得十歲那年寒冬,他因父親偏心,想要離開親王府,離開京城,結果還沒出城,就被府兵押了回來。

父親命人剝了他的大氅,讓他在雪夜里跪了三個時辰。那晚的雪下得真大啊,鵝般的雪片混著鞭傷滲出的,在青石板上凝冰碴。

“你即是親王府之子,就算是死,也要給我死在親王府里,日后若是再敢離家出走,定會讓你再也無法直立行走。”父親的聲音混著皮鞭破空聲,至今仍在耳畔回響。

后來,他再也沒有了離開的念頭,只想著若是再努力一些,父親是不是就不會偏心了,是不是就會他了。

可偏偏,他這些年立的戰功、辦的差事,最后都了大哥仕途上的墊腳石。就像此刻,連婚事都要為鞏固親王府的棋子。

這囚籠般的命運,究竟何時才是個頭?

而此時此刻,著父親那不容置喙的模樣,他終是下定了決心,既然掙不得這金牢籠,不如借勢而為。

倉促婚雖非他所愿,卻不得不承認,這樁婚事確是上上之選。太傅府這棵參天大樹,或許正是他破局的關鍵。

他久久不語,父親見他遲疑,眸陡然轉沉:“怎麼?連太傅府的嫡不得你的眼?且不說眼下朝局需要這門親事,單論那沈姑娘,品貌俱佳,才學

出眾,配你已是綽綽有余。日后你只要好生相待,舉案齊眉,再生個一兒半,日子一樣順遂。況且,這樁婚事,于你于王府,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若不論風月,單看門第才貌,他與沈支言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可這般算計的姻緣,對沈支言又何嘗公平?

“父親。”他結滾,口中苦,“此事倉促,恐唐突了沈姑娘。不若容兒子先去拜會,也好問問的意思。”

父親瞇著眼打量他,沉聲道:“邊關探子來報,連五年前的戰俘營都有人在翻查,皇上鐵了心要鏟除我們親王府,我們時間不多,必須用聯姻引開皇上的視線,親王府與太傅府聯姻,那可是驚天地的大事,依附于他們沈家的員不僅可以為我們所用,想是皇上自也掂量幾分。如此,我們才能爭取時間做下一步打算。”

“我想著,只要我們去太傅府提親,太傅大人自不會推辭,所以此事不必再議,我給你七日的時間,七日后,我會帶你登門求親。若沒有其他事退下吧。”

父親說完,甚至都不給他回話的機會就讓他走。

他僵軀,著這個本該偉岸的父親,他曾經賣命努力都爭取不到的父,或許本就不屬于他,是他癡心妄想了。

他回到自己院中,在樹下的石桌前枯坐到三更,腕間那串紫檀珠子被挲得發燙。

微亮時,他挑了件質地上乘的月白云紋錦袍,又命鶴川備了上好的龍井和一些致的禮品,去了太傅府。

他到了太傅府,說是要尋沈支安商議城中命案,結果他在沈支安書房里走神了許久都未聽進去一句,眼睛總是頻頻向門外。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78章

春長渡

第12頁

在這位說一不二的父親面前,虎終究難之主。

薛召容垂眸掩去眼底波瀾,只恭順應道:“孩兒省得,定當謹慎行事。”

薛甚應了一聲,又沉聲道:“今日你大哥說他還沒有婚的打算,所以,聯姻之事還是需得你去做。你大哥與你不同,以他的份,擇婦自然要千挑萬選。你也到了婚的年紀,趁此也了卻了婚事。”

“今日遇到太傅與江將軍,談了幾句。江將軍話里話外都在提他那兒不愿嫁你。還說江姑娘子剛烈,先前多王孫公子上門求娶,都被親自拒之門外。這般子,怕是你也難以駕馭。”

“倒是太傅府上那位沈姑娘沈支言,生得玉質蘭心,子又溫婉,與將軍府那位截然不同。養在深閨,琴棋書畫無一不,倒是與你堪為良配。”

薛甚挲著茶盞,繼續道:“今日問及太傅結親之意,他卻沉良久。也難怪,掌上明珠誰愿輕易許人?不過眼下,確實沒有比沈家更合適姻親了。”

他抬頭去看薛召容的神,又道:“你準備準備,明日隨我去太傅府走一遭,看看能否把你與沈支言的婚事定下來。”

第8章 第8章“兒子……娶。”……

果然,父親還是提起了讓他迎娶沈支言。

他這位父親向來是雷霆手段,當年馬踏山河的崢嶸歲月,鑄就了如今權傾朝野的薛親王。即便當年奪嫡之爭敗北,當今圣上也不得不忌憚他手中偌大的兵權,只得許以親王之尊。

如今朝堂之上,誰不知親王府門庭若市,六部員往來如織,邊關將領遞帖如雪。那太傅與鎮國將軍,明面上是天子近臣,暗地里早與王府結為齒。這般盤錯節的勢力,連龍椅上的那位都要忌憚三分。

薛召容垂首掩去眼底波瀾,父親這般急著與太傅府結親,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太傅沈氏一門,乃是累世簪纓之族。其祖上出過三位帝師、五位尚書,族中子弟皆以才學聞名朝野。

沈太傅時與父親同拜在南山先生門下,二人皆是驚才絕艷之輩。當年玄武門戰,太傅曾親率府兵為父親開路。而后新皇登基,父親又以軍功作保,是將太傅推上了首輔之位。

皇家雖對親王府忌憚已久,卻始終尋不到由頭發難。直到月前兵部那樁舊案被翻出:五年前父親率軍收復西域十二州時,曾與番邦使節有過談。這本是戰前議和的尋常事,如今卻被史臺參了“私通外敵、圖謀不軌”的罪名。

金鑾殿上,皇上握著那封泛黃的信,字字誅心:“王爺當年收復失地時,倒是與突厥可汗相談甚歡啊。”

他話音甫落,已有幾位老臣出列力辯。江將軍更是以頭搶地:“當年議和文書皆經閣用印,怎就了謀逆之證?”

親王府在兵部的基實在太深,這滿朝武將,倒有大半是當年跟著薛親王馬踏山河的舊部。此刻若要來,怕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皇上著殿下黑跪倒的一片頂戴,終是冷哼一聲退了朝。

而后,皇上為剪除親王羽翼,想盡一切辦法。那些言們日日上奏,將陳年舊事翻出來大做文章。須知這謀逆之罪最易蠱民心,若讓市井間流傳開薛親王里通外敵的謠言,只怕親王府聲譽就要毀于一旦。

值此危急之際,父親深知唯有以聯姻之策穩固基。太傅與將軍府皆是朝中肱骨,若能與之結為姻親,便是向皇上明示,這滿朝文武,將有大半是他們親王府的人。皇上若真要親王府,就得先掂量掂量太傅門生故吏遍布六部的勢力,想想鎮國將軍麾下那十萬銳鐵騎。

不過,兩府若是明著結盟,難免落個朋黨勾結的口實。可若是打著婚嫁的幌子,在世人眼里不過是才子佳人的良緣,誰又能指摘什麼?

這步棋,既要讓皇上如鯁在,又要教他尋不出由頭發作。

聯姻之于世家,不過是一劑裹著糖的苦藥。薛召容想起早逝的母親,當年那場門當戶對的婚事,最終只換來一方冰冷的牌位。父親雖曾對母親立誓終不續弦,可時過境遷,終究還是將那份意轉贈了他人。

日后,他若真娶了沈支言過門,自會以禮相待,給正室的面。可這般相敬如賓的婚姻,與囚籠何異?不過是將兩個活人生生熬祠堂里并排的牌位罷了。

當初父親本屬意大哥與重臣之聯姻,誰知大哥竟當庭直言:“兒子愿效仿古人,覓得知心人再論婚嫁。如今山河未定,何以家為?”

這般大逆不道的話,偏生從他口中說出,倒顯出幾分名士風流。更奇的是,素來專橫的父親竟未加苛責,只擺擺手作罷。

聯姻到他頭上時,他也曾著頭皮道:“兒子亦想尋個兩相悅的……”

結果,話未說完,父親手中茶盞已重重擱在案上,但見他目微瞇:“你當這是市井話本麼?父母之命妁之言,自古如此。你若有心儀之人倒也罷,既沒有,三日后過府下聘。”

竹影婆娑,將父子二人的影切割得支離破碎。那時他著地上搖曳的斑,只覺得腔里翻涌著滾燙的巖漿。

為何大哥能得父親縱容,到他這里卻要生生折斷脊梁?

“兒子寧死不娶。”他倔強地反抗,結果話音未落,父親重重的掌已經落在了臉上。

牛皮鞭沾了鹽水,每一下都得他渾珠順著月白中往下淌,在青磚地上洇出朵朵紅梅。

二十鞭過后,他終是踉蹌著單膝跪地。間腥甜翻涌間,聽見自己嘶啞的聲音:“兒子……娶。”

窗外驚雷炸響,照得他慘白的臉上水痕宛然,卻不知是疼出的冷汗,還是別的什麼。

他應下這門親事,并非屈服,而是對這二十余年不公的徹骨心寒。自小他便活在兄長的環之下,大哥是嫡長子,是父親心雕琢的玉,是親王府未來的支柱。

而他,不過是塊墊腳的頑石。

記得十歲那年寒冬,他因父親偏心,想要離開親王府,離開京城,結果還沒出城,就被府兵押了回來。

父親命人剝了他的大氅,讓他在雪夜里跪了三個時辰。那晚的雪下得真大啊,鵝般的雪片混著鞭傷滲出的,在青石板上凝冰碴。

“你即是親王府之子,就算是死,也要給我死在親王府里,日后若是再敢離家出走,定會讓你再也無法直立行走。”父親的聲音混著皮鞭破空聲,至今仍在耳畔回響。

后來,他再也沒有了離開的念頭,只想著若是再努力一些,父親是不是就不會偏心了,是不是就會他了。

可偏偏,他這些年立的戰功、辦的差事,最后都了大哥仕途上的墊腳石。就像此刻,連婚事都要為鞏固親王府的棋子。

這囚籠般的命運,究竟何時才是個頭?

而此時此刻,著父親那不容置喙的模樣,他終是下定了決心,既然掙不得這金牢籠,不如借勢而為。

倉促婚雖非他所愿,卻不得不承認,這樁婚事確是上上之選。太傅府這棵參天大樹,或許正是他破局的關鍵。

他久久不語,父親見他遲疑,眸陡然轉沉:“怎麼?連太傅府的嫡不得你的眼?且不說眼下朝局需要這門親事,單論那沈姑娘,品貌俱佳,才學

出眾,配你已是綽綽有余。日后你只要好生相待,舉案齊眉,再生個一兒半,日子一樣順遂。況且,這樁婚事,于你于王府,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若不論風月,單看門第才貌,他與沈支言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可這般算計的姻緣,對沈支言又何嘗公平?

“父親。”他結滾,口中苦,“此事倉促,恐唐突了沈姑娘。不若容兒子先去拜會,也好問問的意思。”

父親瞇著眼打量他,沉聲道:“邊關探子來報,連五年前的戰俘營都有人在翻查,皇上鐵了心要鏟除我們親王府,我們時間不多,必須用聯姻引開皇上的視線,親王府與太傅府聯姻,那可是驚天地的大事,依附于他們沈家的員不僅可以為我們所用,想是皇上自也掂量幾分。如此,我們才能爭取時間做下一步打算。”

“我想著,只要我們去太傅府提親,太傅大人自不會推辭,所以此事不必再議,我給你七日的時間,七日后,我會帶你登門求親。若沒有其他事退下吧。”

父親說完,甚至都不給他回話的機會就讓他走。

他僵軀,著這個本該偉岸的父親,他曾經賣命努力都爭取不到的父,或許本就不屬于他,是他癡心妄想了。

他回到自己院中,在樹下的石桌前枯坐到三更,腕間那串紫檀珠子被挲得發燙。

微亮時,他挑了件質地上乘的月白云紋錦袍,又命鶴川備了上好的龍井和一些致的禮品,去了太傅府。

他到了太傅府,說是要尋沈支安商議城中命案,結果他在沈支安書房里走神了許久都未聽進去一句,眼睛總是頻頻向門外。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