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略一沉,試探道:“可是江義沅姑娘送的?”
臨行西域前,他曾聽父親提及,正與將軍府商議聯姻之事。
薛召容神未變,只搖了搖頭,卻不肯是誰。
薛廷衍愈發好奇,忍不住追問:“莫非是太傅府的沈姑娘?”
薛廷衍向來通曉朝中局勢,自然清楚親王府若要聯姻,論門第、論年歲,唯有將軍府與太傅府最為相配。既非將軍府,那便只剩太傅府了。
太傅府的沈之言他是見過的。那姑娘生得清麗俗,才在世家貴中亦是拔尖的。雖是個出挑的,可不知為何,那姑娘眉宇間總凝著一縷若有似無的愁緒,人瞧著既心生憐惜,又不敢輕易靠近。
薛召容盯著躍的火苗,只淡淡應了聲:“是送的。”
還真是送的。
薛廷衍暗自詫異,他原想著依薛召容的子,若要娶親,定該尋個伶俐活潑的來配,沒想竟對沈之言那樣我見猶憐的姑娘了心。
“你們定親了?”薛廷衍問他。
“沒有。”薛召容撥弄著火堆,“父親說過幾日帶我去提親。”
薛廷衍問他:“你覺得那姑娘如何?”
薛召容沒做聲。
薛廷衍:“我瞧著那姑娘子是了些,不過這樣的倒也省心,至好掌控些。”
掌控?
薛召容瞥他一眼,目里恨不得帶著刀。
薛廷衍見他又冷了下來,好似故意地道:“只是,我聽說與表兄頗為親近。前些日子我與表兄何蘇玄吃茶時,席間有人打趣他們兩相悅,說那小姑娘滿眼里都是他,他聽后只是笑笑,好似默認了。”
薛召容看著這個一同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兄長,覺得他這個人壞得很,并且從小就壞,還嫉妒心極強。
他眸一沉,冷笑一聲,接著指節微,一枚柳葉鏢倏地釘在薛廷衍后的樹干上,木三分。
“有這閑工夫嚼舌,不如多練練手。”薛召容起撣了撣擺,聲音淬著寒意,“下次再遇到危險,別讓我救你。”
薛廷衍被突如其來的飛鏢驚得形一僵,待回過神來,只見薛召容已朝馬車走去。他結滾,沖著背影喊了句:“今日多謝你救我。”
薛召容腳步未停,懶得理他,倒是馬車里的鶴川罵了一句:“狗東西。”
——
沈支言怎麼也沒有想到,薛親王竟然將兩個兒子都帶了來。
在屋中來回踱步,指尖不自覺地絞著帕子,心口像揣了只活蹦的兔子。
這時嬤嬤捧著件海棠的織金襦進來,滿臉堆笑道:“小姐,快些把這件服換上。”
沈支言著手中的錦,疑地擰起秀眉。
嬤嬤抖開裳道:“夫人說了,小姐穿這海棠最是好看,襯得若凝脂,楚楚可人。待會再讓杏兒給您梳個好看的發型,也把鎏金步搖簪上,一定極了。”
杏兒聽聞這話,與沈支言互一眼
,小聲問道:“嬤嬤,親王府的人來作甚?怎的還要小姐去見客?”
嬤嬤邊理著裾邊笑道:“聽說是王爺念這些年咱們老爺在朝中多有照拂,一直想登門致謝,恰又聽聞小姐前些日子了傷,這才特意帶著兩位公子過府探。估計還要在府上用飯,這等尊貴的客人,咱們可得好好裝扮,別失了禮數。”
原來不是提親的,沈支言懸著的心稍稍落下。
嬤嬤手腳麻利地替換上裳,杏兒靈巧的手指在青間穿梭,不多時便綰出個端莊的發髻。
沈支言收拾妥當后便去了前堂,甫一踏廳門,便覺數道目投來,抬眸去,恰與坐在下首的薛召容四目相對。
薛召容看到,原本冷峻的眉眼似有松,卻在視線相接的瞬間又繃了廓。
沈之言垂下眼簾,走上前行禮道:“小見過王爺,問兩位公子安。”
薛親王應聲道:“沈姑娘不必多禮,快坐。”
沈之言起落座,思緒萬千。
對這位薛親王倒是悉。前世里,這人曾是公公。未出閣時只聽聞他治家嚴明、雷厲風行,待真嫁王府才知曉,那何止是嚴厲,簡直如同閻羅殿里爬出來的煞神。
府中一應事務皆要按他的規矩來,就連已婚的薛召容亦不得半分自在,難怪薛召容總是活得那般抑。
薛親王生得甚是英,劍眉星目間依稀可見當年風采。據說他年輕時金戈鐵馬,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乃是皇族子弟中最出眾的一個。正因如此,當年才能娶到名京城的第一人,也就是薛召容的母親。
此刻他端坐主位,玄蟒袍襯得肩寬腰窄,雖已年過不,通的威儀卻比年輕時更甚。
他量極高,總是不怒自威,教人不敢直視,只聽他沉聲道:“聽聞沈姑娘傷勢嚴重,不知時下如何了?”
沈支言回道:“回王爺,好多了。”
父親沈貴臨笑著接話:“王爺親自登門,實在榮幸。小的傷已無大礙,反倒要多謝薛二公子當日相救之恩。聽聞二公子那日也傷得不輕,不知可好些了?”
薛召容原本正著沈支言出神,聞言方才回神,拱手道:“多謝伯父掛懷,傷勢已無礙了。”
沈支言聞言抬眼去,卻皺起了眉頭,他上說著已無礙,可蒼白的面分明著虛弱。從脖頸到腕間,約可見猙獰傷痕,像是新添的傷疊著舊疤,整個人如同剛從修羅場里爬出來一般,哪里無大礙了。
不知他這些日子又經歷了什麼,竟落得這般模樣。
正暗自揪心,忽聽薛廷衍起向父親作揖:“聽聞前些時日沈大公子一家突然離奇失蹤,不知如今可安好?”
沈貴臨回道:“多謝薛公子掛念,已無大礙,擒住了幾個賊人,正在審問。只是府上三個兒子本該在此迎客,偏生都有要務在,實在抱歉。不過我已差人去喚,想必很快就回來了。”
薛廷衍微微頷首,溫聲道:“看來此事并非偶然。從沈大公子遇險到沈姑娘傷,怕是一連串的算計。回京后我已派人去東街查探,希能尋得些線索。日后府上若有用得著的地方,伯父盡管吩咐,小侄定當盡力。”
薛廷衍說話時總是眉眼含笑,雖是天潢貴胄,卻無半分倨傲之態。言辭懇切,舉止得,教人如沐春風。
沈貴臨對他頗為欣賞,也喜歡他的談吐,笑回道:“薛公子有心了。此事確實蹊蹺,改日老朽定當登門細說。”
薛廷衍目突然轉向沈之言:“聽聞那日東街刺客來勢洶洶,沈姑娘能過來,實在令人欽佩。”
沈支言抬眸看他,前世在王府時,與這位薛大公子雖不算稔,卻也打過不次照面。
他待人接滴水不,妥帖,可不知為何,始終不太喜歡他。或許是因為薛召容總活在他的影之下,又或許是他那看似溫和的笑意背后,總讓覺得了些什麼。
角微揚,輕聲道:“若非薛二公子及時相救,我與義沅姐姐怕是早已命喪黃泉。”
說著,目不自覺瞥向薛召容:“二公子英勇果敢,武藝高強,甘愿以犯險相救,實在令人心生敬服。”
字字誠懇。
薛廷衍沒料到會這般夸贊薛召容,眉梢微挑,側目瞥向自家弟弟。卻見薛召容自始至終目都凝在沈支言上,半分不曾移開。他忽而輕笑:“聽聞沈姑娘還贈了召容一串佛檀木手串,看來二位倒是投緣。”
手串?他竟知曉送了薛召容手串,還在眾人面前提及?可不愿在此談論這些私之事,只垂眸道:“二公子于我有救命之恩,那手串不過是個辟邪的小件,盼能稍公子心神。”
“確是個好東西。”薛廷衍應了聲,他原以為這沈家姑娘是個怯懦寡言的,見了生人定會躲躲閃閃,沒想到言談間竟這般伶俐周全。他不由笑道:“沈姑娘有有義,倒與我這弟弟脾相合,難怪投緣。”
話題都扯到投緣這份上了,薛親王終是坐不住了,對沈貴臨道:“本王這兩個兒子都已到了議親的年紀,只可惜他們自喪母,這婚事不得要本王多費心。放眼京中適齡的世家貴,也就那麼幾位。本王早就聽聞沈姑娘德才兼備,賢淑過人,如今看來確實名不虛傳,與我兒也十分相配。”
名不虛傳……
與他兒相配……
薛親王這話都說出來了。
他這般暗示,在座眾人哪有不明白的?
父親沈貴臨愣了愣,剛要接話,卻聽娘親蘇冉搶先笑道:“王爺謬贊了。這丫頭年紀尚小,許多事還需好生教導。近日正請了位先生來教詩書禮儀。終究是心未定,總要再磨煉兩年,方能養出個沉穩子來。”
磨煉兩年,意思是還不想婚。
此話一出,廳霎時靜了下來。
蘇冉這番話,已是婉言回絕了結親之意。沈之言心頭一暖,悄悄向母親,正對上娘親安的目,果然有母親在,便有人為遮風擋雨。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他略一沉,試探道:“可是江義沅姑娘送的?”
臨行西域前,他曾聽父親提及,正與將軍府商議聯姻之事。
薛召容神未變,只搖了搖頭,卻不肯是誰。
薛廷衍愈發好奇,忍不住追問:“莫非是太傅府的沈姑娘?”
薛廷衍向來通曉朝中局勢,自然清楚親王府若要聯姻,論門第、論年歲,唯有將軍府與太傅府最為相配。既非將軍府,那便只剩太傅府了。
太傅府的沈之言他是見過的。那姑娘生得清麗俗,才在世家貴中亦是拔尖的。雖是個出挑的,可不知為何,那姑娘眉宇間總凝著一縷若有似無的愁緒,人瞧著既心生憐惜,又不敢輕易靠近。
薛召容盯著躍的火苗,只淡淡應了聲:“是送的。”
還真是送的。
薛廷衍暗自詫異,他原想著依薛召容的子,若要娶親,定該尋個伶俐活潑的來配,沒想竟對沈之言那樣我見猶憐的姑娘了心。
“你們定親了?”薛廷衍問他。
“沒有。”薛召容撥弄著火堆,“父親說過幾日帶我去提親。”
薛廷衍問他:“你覺得那姑娘如何?”
薛召容沒做聲。
薛廷衍:“我瞧著那姑娘子是了些,不過這樣的倒也省心,至好掌控些。”
掌控?
薛召容瞥他一眼,目里恨不得帶著刀。
薛廷衍見他又冷了下來,好似故意地道:“只是,我聽說與表兄頗為親近。前些日子我與表兄何蘇玄吃茶時,席間有人打趣他們兩相悅,說那小姑娘滿眼里都是他,他聽后只是笑笑,好似默認了。”
薛召容看著這個一同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兄長,覺得他這個人壞得很,并且從小就壞,還嫉妒心極強。
他眸一沉,冷笑一聲,接著指節微,一枚柳葉鏢倏地釘在薛廷衍后的樹干上,木三分。
“有這閑工夫嚼舌,不如多練練手。”薛召容起撣了撣擺,聲音淬著寒意,“下次再遇到危險,別讓我救你。”
薛廷衍被突如其來的飛鏢驚得形一僵,待回過神來,只見薛召容已朝馬車走去。他結滾,沖著背影喊了句:“今日多謝你救我。”
薛召容腳步未停,懶得理他,倒是馬車里的鶴川罵了一句:“狗東西。”
——
沈支言怎麼也沒有想到,薛親王竟然將兩個兒子都帶了來。
在屋中來回踱步,指尖不自覺地絞著帕子,心口像揣了只活蹦的兔子。
這時嬤嬤捧著件海棠的織金襦進來,滿臉堆笑道:“小姐,快些把這件服換上。”
沈支言著手中的錦,疑地擰起秀眉。
嬤嬤抖開裳道:“夫人說了,小姐穿這海棠最是好看,襯得若凝脂,楚楚可人。待會再讓杏兒給您梳個好看的發型,也把鎏金步搖簪上,一定極了。”
杏兒聽聞這話,與沈支言互一眼
,小聲問道:“嬤嬤,親王府的人來作甚?怎的還要小姐去見客?”
嬤嬤邊理著裾邊笑道:“聽說是王爺念這些年咱們老爺在朝中多有照拂,一直想登門致謝,恰又聽聞小姐前些日子了傷,這才特意帶著兩位公子過府探。估計還要在府上用飯,這等尊貴的客人,咱們可得好好裝扮,別失了禮數。”
原來不是提親的,沈支言懸著的心稍稍落下。
嬤嬤手腳麻利地替換上裳,杏兒靈巧的手指在青間穿梭,不多時便綰出個端莊的發髻。
沈支言收拾妥當后便去了前堂,甫一踏廳門,便覺數道目投來,抬眸去,恰與坐在下首的薛召容四目相對。
薛召容看到,原本冷峻的眉眼似有松,卻在視線相接的瞬間又繃了廓。
沈之言垂下眼簾,走上前行禮道:“小見過王爺,問兩位公子安。”
薛親王應聲道:“沈姑娘不必多禮,快坐。”
沈之言起落座,思緒萬千。
對這位薛親王倒是悉。前世里,這人曾是公公。未出閣時只聽聞他治家嚴明、雷厲風行,待真嫁王府才知曉,那何止是嚴厲,簡直如同閻羅殿里爬出來的煞神。
府中一應事務皆要按他的規矩來,就連已婚的薛召容亦不得半分自在,難怪薛召容總是活得那般抑。
薛親王生得甚是英,劍眉星目間依稀可見當年風采。據說他年輕時金戈鐵馬,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乃是皇族子弟中最出眾的一個。正因如此,當年才能娶到名京城的第一人,也就是薛召容的母親。
此刻他端坐主位,玄蟒袍襯得肩寬腰窄,雖已年過不,通的威儀卻比年輕時更甚。
他量極高,總是不怒自威,教人不敢直視,只聽他沉聲道:“聽聞沈姑娘傷勢嚴重,不知時下如何了?”
沈支言回道:“回王爺,好多了。”
父親沈貴臨笑著接話:“王爺親自登門,實在榮幸。小的傷已無大礙,反倒要多謝薛二公子當日相救之恩。聽聞二公子那日也傷得不輕,不知可好些了?”
薛召容原本正著沈支言出神,聞言方才回神,拱手道:“多謝伯父掛懷,傷勢已無礙了。”
沈支言聞言抬眼去,卻皺起了眉頭,他上說著已無礙,可蒼白的面分明著虛弱。從脖頸到腕間,約可見猙獰傷痕,像是新添的傷疊著舊疤,整個人如同剛從修羅場里爬出來一般,哪里無大礙了。
不知他這些日子又經歷了什麼,竟落得這般模樣。
正暗自揪心,忽聽薛廷衍起向父親作揖:“聽聞前些時日沈大公子一家突然離奇失蹤,不知如今可安好?”
沈貴臨回道:“多謝薛公子掛念,已無大礙,擒住了幾個賊人,正在審問。只是府上三個兒子本該在此迎客,偏生都有要務在,實在抱歉。不過我已差人去喚,想必很快就回來了。”
薛廷衍微微頷首,溫聲道:“看來此事并非偶然。從沈大公子遇險到沈姑娘傷,怕是一連串的算計。回京后我已派人去東街查探,希能尋得些線索。日后府上若有用得著的地方,伯父盡管吩咐,小侄定當盡力。”
薛廷衍說話時總是眉眼含笑,雖是天潢貴胄,卻無半分倨傲之態。言辭懇切,舉止得,教人如沐春風。
沈貴臨對他頗為欣賞,也喜歡他的談吐,笑回道:“薛公子有心了。此事確實蹊蹺,改日老朽定當登門細說。”
薛廷衍目突然轉向沈之言:“聽聞那日東街刺客來勢洶洶,沈姑娘能過來,實在令人欽佩。”
沈支言抬眸看他,前世在王府時,與這位薛大公子雖不算稔,卻也打過不次照面。
他待人接滴水不,妥帖,可不知為何,始終不太喜歡他。或許是因為薛召容總活在他的影之下,又或許是他那看似溫和的笑意背后,總讓覺得了些什麼。
角微揚,輕聲道:“若非薛二公子及時相救,我與義沅姐姐怕是早已命喪黃泉。”
說著,目不自覺瞥向薛召容:“二公子英勇果敢,武藝高強,甘愿以犯險相救,實在令人心生敬服。”
字字誠懇。
薛廷衍沒料到會這般夸贊薛召容,眉梢微挑,側目瞥向自家弟弟。卻見薛召容自始至終目都凝在沈支言上,半分不曾移開。他忽而輕笑:“聽聞沈姑娘還贈了召容一串佛檀木手串,看來二位倒是投緣。”
手串?他竟知曉送了薛召容手串,還在眾人面前提及?可不愿在此談論這些私之事,只垂眸道:“二公子于我有救命之恩,那手串不過是個辟邪的小件,盼能稍公子心神。”
“確是個好東西。”薛廷衍應了聲,他原以為這沈家姑娘是個怯懦寡言的,見了生人定會躲躲閃閃,沒想到言談間竟這般伶俐周全。他不由笑道:“沈姑娘有有義,倒與我這弟弟脾相合,難怪投緣。”
話題都扯到投緣這份上了,薛親王終是坐不住了,對沈貴臨道:“本王這兩個兒子都已到了議親的年紀,只可惜他們自喪母,這婚事不得要本王多費心。放眼京中適齡的世家貴,也就那麼幾位。本王早就聽聞沈姑娘德才兼備,賢淑過人,如今看來確實名不虛傳,與我兒也十分相配。”
名不虛傳……
與他兒相配……
薛親王這話都說出來了。
他這般暗示,在座眾人哪有不明白的?
父親沈貴臨愣了愣,剛要接話,卻聽娘親蘇冉搶先笑道:“王爺謬贊了。這丫頭年紀尚小,許多事還需好生教導。近日正請了位先生來教詩書禮儀。終究是心未定,總要再磨煉兩年,方能養出個沉穩子來。”
磨煉兩年,意思是還不想婚。
此話一出,廳霎時靜了下來。
蘇冉這番話,已是婉言回絕了結親之意。沈之言心頭一暖,悄悄向母親,正對上娘親安的目,果然有母親在,便有人為遮風擋雨。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