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 8 章 “裴郎君張什麽?”……
“那剛才那個林仲盛?!”
裴清緩緩擡頭,看向陸游川錯愕驚震的眼神,頷首輕聲道:“嗯,是二哥。”
陸游川唰地一下癱坐下去:“這,這也太巧了。”
他懊惱無比,連錘了幾下頭:“怎麽就偏巧在人家妹妹面前議論人家。”
裴清安道:“陸兄不必擔心,我們也并未多說什麽。”
陸游川嘆:“只怕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啊。”
——
林舒窈擺周以桉後又走回了前庭,途徑廊下彙時,遇上了一個人。
迎面而來的正是剛才坐在前堂下首的年,他眉目清秀,姿修長,一淡青長袍和玉冠將他氣質趁得尤為的好。
年駐足,清潤的目看向林舒窈。
他行叉手禮道:“三娘子。”
林舒窈看清那人面容後微有些驚訝地問道:“你是李家五郎,李長青?”
李松垂眸:“是。”
李松,字長青,出趙郡李氏一族。
而趙郡李氏亦是林舒窈那兩位哥哥的母家,兩家來往,後輩之間亦會有些照面。
所以林舒窈能認出李松也不算奇怪。
但稀奇的是,在印象之中,李氏在大晉朝是武勳起家,推崇武力兵法,緣何如今能出一個李松這般幹淨、滿文氣之人。
但林舒窈也只笑了笑,隨意寒暄幾句,又問了李松來府上可是有什麽事。
李松後面跟著的林府家丁說道:“娘子,五郎是來和二郎一起讀書的。”
林舒窈:“一起讀書?”
家丁替答:“科考在即,五郎這次也要參加,相爺便想著讓五郎同二郎做個伴。”
林舒窈沒憋住笑:“和二哥同讀……”
“五郎可是喜好騎馬游獵?”
李松聽出林舒窈的話中之意——林二郎素來好玩,不喜讀書,而李氏一族近幾十年來也從未出過文臣,如今突然出一個五郎說要科考,林舒窈便也覺得只是為了找一個玩伴陪林二郎逍遙罷了。
李松微微笑,聲音不疾不徐:“時的確常隨家中兄長一起打獵,不過近幾年為了科考便都將力放在讀書上,便有這些玩樂了。”
“哦?”林舒窈挑眉,“李家向來以武立家,但如今有五郎專研文學,看來以後李家也算是文武共同發展了。”
李松促狹道:“其實家中長輩確實想讓我司武職,多虧林相幫我說服了他們,給了我機會嘗試以文試朝。”
林舒窈目贊許:“看來五郎是想做文臣。”
李松含笑應答。
林舒窈再道:“五郎如此用功,想來來年必能金榜題名了。”
李松拱手:“長青便借三娘子吉言了。”
一旁的家丁看準了時機,說道:“三娘,相爺還安排了五郎和二郎見面,二郎已在書房等著了,就等五郎過去了。”
林舒窈了然:“好,你們先去吧,有空再與五郎相敘。”
二人頷首行禮告辭。
——
一連幾日風平浪靜,林舒窈并沒有像之前說的那樣又去找裴清,而裴清也能安下心來溫書。
只是有一日下午,裴清書看到一半時,竟突然鬼使神差地擡眼看了眼窗外,手裏盤算著林舒窈的話已過去了幾日。
他失魂嘆一聲,卻又一驚,他明明想的是林舒窈這幾日都沒有來,便多半是忘了當日的話,他心中更多的明明是慶幸,為何到了邊卻是嘆息。
裴清將書放下,靜坐在書案前沉思。
他將那日t的事重新回想了一遍,細究自己為何會如此。
良久,他似乎找到了其中緣由——林二郎科舉涉嫌舞弊一事以及前幾日發生在林茂和黃端上的事……
若說才開始,裴清還只認為夢中所現的事不過虛幻,但隨著這段日子他在京城所見的許多事都與夢境中重合上後,他便也漸漸覺得夢中所現興許真是未來預知,亦或者是他另一世的結局。
裴清越想越,手中的書拿起又放下,卻是未進展一面。他終是難忍,又想起今日還與人有約,便起收拾,準備出門辦事了。
——
林舒窈沒有忘記對裴清說的話,但遲遲沒去找他的原因也很簡單——被其它事絆住了。
林茂在李松去林府的第一天晚上就又跑去了平康坊裏的北曲喝酒,醉了整夜,聽說還打了人,以至第二天太學都沒去。
李松也因為聯系不上他等了一個早上。
林相下朝之後見李松還在府,不由得一問,後來查出緣由後,林相然大怒,直接讓人把還沒醒的林茂從北曲抓回來關了閉。
林茂被關了,李松作為陪讀的任務自然也就暫歇一陣了,但這多出的招待客人事就落在了還算閑散的林舒窈上。
李松此前一直住在趙州,初來長安需要了解的事便有許多,林相就讓林舒窈無事便帶李松到城中轉轉,林李兩家也算姻親,李松以後又能仕,表面的功夫自然是要做好的。
所以林舒窈這幾日一直和李松打著道,便不出空去找裴清細談林茂的事。
而林舒窈與李松也沒什麽好談的,李松雖有文氣但卻寡言,林舒窈也與他并不相,二人并排走在一起,往往能說一句話沉默半炷香。
這幾日,城裏外排得上號的地方林舒窈都帶李松逛了個遍,又剛好離林茂解還有一日,今日實在找不到去,林舒窈便借口驗風土人,把李松帶到了市集上。
長安城的市集中除了食肆和服飾店,還有許多書館。太學供高門富家子弟讀書,書館便是地位稍次,或者寒門學子的研學地。
李松一路過來已經經過幾家書館,他好讀書,又聽到一家書館中正在辯論,一時心,便開口問了一旁的林舒窈可願與他一起去書館中一觀?
林舒窈本也無事,當即便應了好。
這家書館和其他幾家略有不同,其他的,要不是太過沉悶,要不就是過于散漫,唯有這家書館裏面傳出的聲音慷慨激昂,字字擲地有聲,聽著裏面人對于法理來回的辯駁,有理而不失氣勢,聲大而不失風度,讓李松覺得頗有研學之氣。
而他和林舒窈剛一進門,裏面就齊齊響起了鼓掌聲。
辯論已畢,勝負已有定數。
對陣二人紛紛行禮作揖,并未因觀點不同而不遵禮節。
林舒窈從重重人影後看去,只見到了其中一方的後腦勺。
發冠高束,發不,縱只能窺見這一,都覺得此人頗氣度。
而且……似乎還很悉?
人群慢慢散開,剛才一直背對著林舒窈的那人也準備轉去自己的位置。
然而卻是一轉眼就迎上了門口郎審視的目,立馬一愣。
李松:“裴兄!”
一貫悶不做聲的李松竟在這時驚呼了出來。
裴清本是一臉錯愕地看著林舒窈,郎似笑非笑,菀如流波般的目向他投來,將他得怔忡。
林舒窈盯著他的目也漸漸變得戲謔,邊淡淡地含起一抹笑。
多虧李松這一喚後裴清才將視線移向了一旁。
裴清先穩住自己心緒,詳作無事般向李松打招呼:“李兄。”
在皇帝接見士子那日,裴清曾在宮中幫了李松一個小忙,二人也因此結識。
李松笑呵呵地上前問道:“裴兄緣何在此?你平常都是在這裏溫書?”
裴清吃笑道:“不是,我一般都在住溫習,只是今日所讀略有些困,便來書館和大家一起討論了。”
他當然不會說是他一人在家靜不下心。
李松了然:“哦,是這樣。”
“對了。”李松記起後的林舒窈,他向介紹道,“三娘子,這位裴兄是我之前進宮面聖時結識的……”
“裴郎君,又見面了。”李松還未介紹完,林舒窈便直接打斷。
李松訝異,目輾轉二人之間:“你們……認識?”
裴清無奈一笑:“有過幾面之緣。”
“哦……”
李松本還在消化二人相識的信息,卻聽到林舒窈繼續說:“與裴郎君的確有緣,近日本是因事耽誤了與裴郎君的約定,沒想到今日卻在這裏上。”
上前兩步,對裴清悠悠挑眉:“你說巧不巧?”
裴清苦笑:“確實是巧。”
李松察覺二人之間的氣氛,更為奇怪道:“原來二位之間還有約?”
林舒窈目飛揚:“那當然。”
李松又看向裴清去尋求他的答案。
裴清無奈:“額……是。”
也在此時,陸游川翻著書卷從館走來,興聲道:“裴兄,你要的書,我找到了!”
又擡眼,神一滯,臉上立馬掛上驚愕:“林、林娘子。”
林舒窈瞧他一眼,沒管他的話,只一目不錯地問裴清:“你把我的份給他們說了?”
裴清微微嘆息,頷首應嗯。
林舒窈角挑起一抹淡淡的冷笑。
陸游川本因著上次萬鶴樓的事對林舒窈還稍微有些發怵,但想著今日實在湊巧,便不如趁此機會將之前那事緩和開。
他幹笑道:“沒想到大家剛好到一起了,看起來裴兄也似乎與林娘子有話要談,不如我們在外面去找茶歇的地方,坐下來在細說?”
李松應道:“嗯,三娘子既與裴兄有約,這裏又是書館,或許在外面找地方談更為妥當?”
林舒窈回首,對他莞爾:“五郎說得有理。”
又看向裴清:“只是不知裴郎君意下如何?”
幾人都這般說了,裴清又能如何呢,他只頷首道:“便依陸兄所言吧。”
——
幾人在附近尋了還算安靜的茶肆坐下,店家為他們開好包廂,沏了店中最好的茶招待。
林舒窈以茶點挑選需從“香味”三方面手,打發了李松和陸游川隨店家去後廚選擇。
陸游川始終想著緩解和林舒窈之間的尷尬便也尤為順著。
而剛才在來時的路上,陸游川和李松互相認識了一番,知道了對方來後,陸游川也極為熱地拉著李松一道去選茶點。
李松又如何不知道林舒窈的打算,他故作不經意地看了裴清兩眼後便低聲應下了林舒窈的話,隨陸游川和掌櫃出去了。
現下東喬守在外面,房中只剩林舒窈和裴清二人。
裴清垂著眸,一言不發,卻覺得自己臉頰上火熱滾燙,似是被烈日灼燒。
但其實聚焦在他臉上的,不是太,而是林舒窈的目。
林舒窈看著裴清局促地模樣,笑一下:“裴郎君張什麽?”
裴清擡眸,神態仍帶促狹。
他勉強笑一下:“林娘子是有事?”
林舒窈似笑非笑:“李長青都能看出來的事,你能看不出來?”
裴清仍作不懂:“李兄才學甚好,在下自是不如的。”
林舒窈莫名其妙:“這跟才學有什麽關系?你是當事人你還能不清楚?”
“是嗎?”裴清緩聲,“常言道‘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裴清絮絮叨叨的,林舒窈聽得皺眉。
終是不耐煩了:“差不多行了,有完沒完!”
第8章 第 8 章 “裴郎君張什麽?”……
“那剛才那個林仲盛?!”
裴清緩緩擡頭,看向陸游川錯愕驚震的眼神,頷首輕聲道:“嗯,是二哥。”
陸游川唰地一下癱坐下去:“這,這也太巧了。”
他懊惱無比,連錘了幾下頭:“怎麽就偏巧在人家妹妹面前議論人家。”
裴清安道:“陸兄不必擔心,我們也并未多說什麽。”
陸游川嘆:“只怕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啊。”
——
林舒窈擺周以桉後又走回了前庭,途徑廊下彙時,遇上了一個人。
迎面而來的正是剛才坐在前堂下首的年,他眉目清秀,姿修長,一淡青長袍和玉冠將他氣質趁得尤為的好。
年駐足,清潤的目看向林舒窈。
他行叉手禮道:“三娘子。”
林舒窈看清那人面容後微有些驚訝地問道:“你是李家五郎,李長青?”
李松垂眸:“是。”
李松,字長青,出趙郡李氏一族。
而趙郡李氏亦是林舒窈那兩位哥哥的母家,兩家來往,後輩之間亦會有些照面。
所以林舒窈能認出李松也不算奇怪。
但稀奇的是,在印象之中,李氏在大晉朝是武勳起家,推崇武力兵法,緣何如今能出一個李松這般幹淨、滿文氣之人。
但林舒窈也只笑了笑,隨意寒暄幾句,又問了李松來府上可是有什麽事。
李松後面跟著的林府家丁說道:“娘子,五郎是來和二郎一起讀書的。”
林舒窈:“一起讀書?”
家丁替答:“科考在即,五郎這次也要參加,相爺便想著讓五郎同二郎做個伴。”
林舒窈沒憋住笑:“和二哥同讀……”
“五郎可是喜好騎馬游獵?”
李松聽出林舒窈的話中之意——林二郎素來好玩,不喜讀書,而李氏一族近幾十年來也從未出過文臣,如今突然出一個五郎說要科考,林舒窈便也覺得只是為了找一個玩伴陪林二郎逍遙罷了。
李松微微笑,聲音不疾不徐:“時的確常隨家中兄長一起打獵,不過近幾年為了科考便都將力放在讀書上,便有這些玩樂了。”
“哦?”林舒窈挑眉,“李家向來以武立家,但如今有五郎專研文學,看來以後李家也算是文武共同發展了。”
李松促狹道:“其實家中長輩確實想讓我司武職,多虧林相幫我說服了他們,給了我機會嘗試以文試朝。”
林舒窈目贊許:“看來五郎是想做文臣。”
李松含笑應答。
林舒窈再道:“五郎如此用功,想來來年必能金榜題名了。”
李松拱手:“長青便借三娘子吉言了。”
一旁的家丁看準了時機,說道:“三娘,相爺還安排了五郎和二郎見面,二郎已在書房等著了,就等五郎過去了。”
林舒窈了然:“好,你們先去吧,有空再與五郎相敘。”
二人頷首行禮告辭。
——
一連幾日風平浪靜,林舒窈并沒有像之前說的那樣又去找裴清,而裴清也能安下心來溫書。
只是有一日下午,裴清書看到一半時,竟突然鬼使神差地擡眼看了眼窗外,手裏盤算著林舒窈的話已過去了幾日。
他失魂嘆一聲,卻又一驚,他明明想的是林舒窈這幾日都沒有來,便多半是忘了當日的話,他心中更多的明明是慶幸,為何到了邊卻是嘆息。
裴清將書放下,靜坐在書案前沉思。
他將那日t的事重新回想了一遍,細究自己為何會如此。
良久,他似乎找到了其中緣由——林二郎科舉涉嫌舞弊一事以及前幾日發生在林茂和黃端上的事……
若說才開始,裴清還只認為夢中所現的事不過虛幻,但隨著這段日子他在京城所見的許多事都與夢境中重合上後,他便也漸漸覺得夢中所現興許真是未來預知,亦或者是他另一世的結局。
裴清越想越,手中的書拿起又放下,卻是未進展一面。他終是難忍,又想起今日還與人有約,便起收拾,準備出門辦事了。
——
林舒窈沒有忘記對裴清說的話,但遲遲沒去找他的原因也很簡單——被其它事絆住了。
林茂在李松去林府的第一天晚上就又跑去了平康坊裏的北曲喝酒,醉了整夜,聽說還打了人,以至第二天太學都沒去。
李松也因為聯系不上他等了一個早上。
林相下朝之後見李松還在府,不由得一問,後來查出緣由後,林相然大怒,直接讓人把還沒醒的林茂從北曲抓回來關了閉。
林茂被關了,李松作為陪讀的任務自然也就暫歇一陣了,但這多出的招待客人事就落在了還算閑散的林舒窈上。
李松此前一直住在趙州,初來長安需要了解的事便有許多,林相就讓林舒窈無事便帶李松到城中轉轉,林李兩家也算姻親,李松以後又能仕,表面的功夫自然是要做好的。
所以林舒窈這幾日一直和李松打著道,便不出空去找裴清細談林茂的事。
而林舒窈與李松也沒什麽好談的,李松雖有文氣但卻寡言,林舒窈也與他并不相,二人并排走在一起,往往能說一句話沉默半炷香。
這幾日,城裏外排得上號的地方林舒窈都帶李松逛了個遍,又剛好離林茂解還有一日,今日實在找不到去,林舒窈便借口驗風土人,把李松帶到了市集上。
長安城的市集中除了食肆和服飾店,還有許多書館。太學供高門富家子弟讀書,書館便是地位稍次,或者寒門學子的研學地。
李松一路過來已經經過幾家書館,他好讀書,又聽到一家書館中正在辯論,一時心,便開口問了一旁的林舒窈可願與他一起去書館中一觀?
林舒窈本也無事,當即便應了好。
這家書館和其他幾家略有不同,其他的,要不是太過沉悶,要不就是過于散漫,唯有這家書館裏面傳出的聲音慷慨激昂,字字擲地有聲,聽著裏面人對于法理來回的辯駁,有理而不失氣勢,聲大而不失風度,讓李松覺得頗有研學之氣。
而他和林舒窈剛一進門,裏面就齊齊響起了鼓掌聲。
辯論已畢,勝負已有定數。
對陣二人紛紛行禮作揖,并未因觀點不同而不遵禮節。
林舒窈從重重人影後看去,只見到了其中一方的後腦勺。
發冠高束,發不,縱只能窺見這一,都覺得此人頗氣度。
而且……似乎還很悉?
人群慢慢散開,剛才一直背對著林舒窈的那人也準備轉去自己的位置。
然而卻是一轉眼就迎上了門口郎審視的目,立馬一愣。
李松:“裴兄!”
一貫悶不做聲的李松竟在這時驚呼了出來。
裴清本是一臉錯愕地看著林舒窈,郎似笑非笑,菀如流波般的目向他投來,將他得怔忡。
林舒窈盯著他的目也漸漸變得戲謔,邊淡淡地含起一抹笑。
多虧李松這一喚後裴清才將視線移向了一旁。
裴清先穩住自己心緒,詳作無事般向李松打招呼:“李兄。”
在皇帝接見士子那日,裴清曾在宮中幫了李松一個小忙,二人也因此結識。
李松笑呵呵地上前問道:“裴兄緣何在此?你平常都是在這裏溫書?”
裴清吃笑道:“不是,我一般都在住溫習,只是今日所讀略有些困,便來書館和大家一起討論了。”
他當然不會說是他一人在家靜不下心。
李松了然:“哦,是這樣。”
“對了。”李松記起後的林舒窈,他向介紹道,“三娘子,這位裴兄是我之前進宮面聖時結識的……”
“裴郎君,又見面了。”李松還未介紹完,林舒窈便直接打斷。
李松訝異,目輾轉二人之間:“你們……認識?”
裴清無奈一笑:“有過幾面之緣。”
“哦……”
李松本還在消化二人相識的信息,卻聽到林舒窈繼續說:“與裴郎君的確有緣,近日本是因事耽誤了與裴郎君的約定,沒想到今日卻在這裏上。”
上前兩步,對裴清悠悠挑眉:“你說巧不巧?”
裴清苦笑:“確實是巧。”
李松察覺二人之間的氣氛,更為奇怪道:“原來二位之間還有約?”
林舒窈目飛揚:“那當然。”
李松又看向裴清去尋求他的答案。
裴清無奈:“額……是。”
也在此時,陸游川翻著書卷從館走來,興聲道:“裴兄,你要的書,我找到了!”
又擡眼,神一滯,臉上立馬掛上驚愕:“林、林娘子。”
林舒窈瞧他一眼,沒管他的話,只一目不錯地問裴清:“你把我的份給他們說了?”
裴清微微嘆息,頷首應嗯。
林舒窈角挑起一抹淡淡的冷笑。
陸游川本因著上次萬鶴樓的事對林舒窈還稍微有些發怵,但想著今日實在湊巧,便不如趁此機會將之前那事緩和開。
他幹笑道:“沒想到大家剛好到一起了,看起來裴兄也似乎與林娘子有話要談,不如我們在外面去找茶歇的地方,坐下來在細說?”
李松應道:“嗯,三娘子既與裴兄有約,這裏又是書館,或許在外面找地方談更為妥當?”
林舒窈回首,對他莞爾:“五郎說得有理。”
又看向裴清:“只是不知裴郎君意下如何?”
幾人都這般說了,裴清又能如何呢,他只頷首道:“便依陸兄所言吧。”
——
幾人在附近尋了還算安靜的茶肆坐下,店家為他們開好包廂,沏了店中最好的茶招待。
林舒窈以茶點挑選需從“香味”三方面手,打發了李松和陸游川隨店家去後廚選擇。
陸游川始終想著緩解和林舒窈之間的尷尬便也尤為順著。
而剛才在來時的路上,陸游川和李松互相認識了一番,知道了對方來後,陸游川也極為熱地拉著李松一道去選茶點。
李松又如何不知道林舒窈的打算,他故作不經意地看了裴清兩眼後便低聲應下了林舒窈的話,隨陸游川和掌櫃出去了。
現下東喬守在外面,房中只剩林舒窈和裴清二人。
裴清垂著眸,一言不發,卻覺得自己臉頰上火熱滾燙,似是被烈日灼燒。
但其實聚焦在他臉上的,不是太,而是林舒窈的目。
林舒窈看著裴清局促地模樣,笑一下:“裴郎君張什麽?”
裴清擡眸,神態仍帶促狹。
他勉強笑一下:“林娘子是有事?”
林舒窈似笑非笑:“李長青都能看出來的事,你能看不出來?”
裴清仍作不懂:“李兄才學甚好,在下自是不如的。”
林舒窈莫名其妙:“這跟才學有什麽關系?你是當事人你還能不清楚?”
“是嗎?”裴清緩聲,“常言道‘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裴清絮絮叨叨的,林舒窈聽得皺眉。
終是不耐煩了:“差不多行了,有完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