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尤 一把握住的腳踝,鐵掌般箍著……
太子一向食, 吃了幾筷子便不了,只多喝了兩碗湯。
“太子妃慢用。”
說完話, 便端然坐著,一副溫文爾雅,看著吃。
尹采綠執箸夾了一塊翡翠燒麥,輕咬了一口,裏頭一顆蝦仁便彈出來半個子,晶瑩剔的。
便立刻得意地瞇起了眼,吃東西的樣兒還是斯文雅致的。
趙清看吃東西的樣子頗為賞心悅目,又拿出手帕來替拭角。
雖吃得斯斯文文,用齒尖撚著小口小口地吃, 珠上時不時地還會沾些水。
趙清看了一會兒, 又覺得自己就這般看著太子妃吃飯實在耽擱時間。
索今天飯擺得早,離天黑還早著,便文文把書房的公文折子一應都搬出來,他今日在外面辦公了。
尹采綠還慢悠悠吃著飯, 善靜又給上了酒來, 這頓飯愈發吃得磨蹭了。
見太子已在旁邊擺開桌椅坐了,正全神貫注投到事務上去, 尹采綠忙正起來,也顧不上慢悠悠吃飯了,人過來多給他掌了幾盞燈。
文文不得不說,這太子妃心起來,也是心的,瞧現在撐著腮著太子的模樣,眼中分明是仰慕的。
怪說太子第一回到薛府上去那次,太子妃就做出那般無禮的行為呢, 想是仰慕他們太子已久的。
如今兩人恩,又能長相廝守,也是好事一樁,皇後娘娘在天之靈,也會到欣的。
文文又哪裏知道,皇後親自相中的兒媳婦,早上天與“婆媳”團圓去了。
天上的事,地上的人又如何得知,暫且不表。
這邊文文卻說:“皇後薨逝忌辰快到了,屆時皇上許是不興再大辦祭祀,這事兒還得殿下自己持著才行。”
皇後剛去那兩年,皇上還興輟朝一日,整個盛京不許聞竹,又召皇室宗親到太廟祭告。近兩年倒沒再忙活這些了,不過太子及其親信湊個小場面祭一祭罷了。
趙清從公文裏擡起頭,眼眸陷了半刻思緒中,良久才回過神來,定睛向文文道:“孤知道了,這次也還是小辦吧,你可著人開始持著了。”
他雖不滿父皇薄,可也清楚,父皇沒有立繼後,不管繼後是貴妃還是另立京中賢淑貴,總之父皇是給他這個失母太子留了關照的,否則趙清如今的境會更難。
盛宇帝如何負了皇後趙清無權追責,但他沒負江山,更沒負太子。
皇後斯人已逝,任從前是多麽尊貴之,如今也不便再興師衆,每年勞著皇室宗親、文武百,跟著活這麽一場了。
就他與太子妃兩個,再加舅舅,幾位從前過皇後之恩的臣子,一同去拜祭也就是了。
趙清擡眸向太子妃,神和下來:“這次可母後好好見你一回了。”
一陣風吹過,尹采綠渾一哆嗦,可不興去拜見先皇後啊,哪裏是先皇後選中的那名子。
“太子妃,母後見了你,定會喜歡的。”
他的太子妃雖與名聲裏兩模兩樣,卻也是乖巧可人,他再多教導教導,與那名聲裏傳的才名冠世、懿德淑行也大差不差了。
母後應該不會介意這點小差距。
尹采綠想說話,舌頭都捋不直了:“啊,我,臣妾柳之姿,未足為道,不敢到皇後娘娘面前……”造次。
趙清蹙眉:“你是金枝玉葉的,不可妄自菲薄。”
尹采綠垂下眸心想,他要是誇花容月貌呢,也厚著臉皮認了,可誇是金枝玉葉,可真認不下。
生來不過一條賤命,小時候不覺得,只覺得玉笙樓比外面那些平頭百姓住的青磚瓦房要氣派得多呢,每日吃的也都是些致玉食,更別說穿的,江南裏每年攏共産三萬匹綢,也是先到們樓裏過了一圈,由姐姐妹妹們挑了,才供到京裏乃至全國去。
可自從玉笙樓裏走出來,聽的見的多了,才知別人裏把們這些子稱得多麽下賤了去。
尋常人家再窮再不濟,非得實在無路可走才想得到把兒賣窯子裏去這一樁,可尹采綠生來打記事起就在玉笙樓,想著,自己原來的家裏怕是窮得一粒米也吃不起了吧。從前雖也把自己看作個人,卻也萬萬當不起“金枝玉葉”這四個字。
趙清只當生怯了些,雖是如此,可該上場面的時候也能上得了場面去,在場面上端得比誰架子都大,活像個被千年古板老嬤嬤教出來的端肅貴。
也不知這本事是從何修來的,難得他與親熱幾回,看了本兒。
索不是個會誤事的,趙清也不與多說,埋頭繼續看折子去了,與他父皇又是一陣筆墨鋒,揮斥方遒,暫且不提。
這邊尹采綠還忐忑著,竹萱將扶進了屋。
尹采綠倚在湘妃竹榻上坐著,竹萱給背後塞了個撒花金引枕,又給上搭了條銀紅繡花毯子,尹采綠的就勢蜷了上去,子斜斜靠著。
眼下就竹萱是知知底的人兒了,便拉著,滿臉猶疑地問道:“竹萱,你知道我是個冒牌的,若要我去見先皇後,我真是害怕呀。”
竹萱寬道:“我的太子妃,你信那個做什麽呀,祭拜不過是生人求個安才設計出來的把戲,還真當死者在天有靈呀,若真有靈,那這世道上的壞人還不全都慘死暴斃了?”
尹采綠眼淚珠子在眼角似掉非掉:“真的嗎?”
竹萱拍拍的手:“當然是真的,唉,本不該同你說這些的,我們小姐自小子就不好,自娘胎裏就是帶了病的,又是一副多愁善的子,時不時見風就落淚,對著些花兒啊朵兒的傷春悲秋,冬日裏咳疾就沒好過,這回雖是了春才啓程的,可誰料半路一陣江風刮來,又給咳疾整犯了,奴婢說個實在話兒,薛府裏的人不清楚實,等著回來做太子妃,崔家可是早就做好準備了的:二小姐活不過這幾年了。要我說,尹娘子如今做這個太子妃,完完全全是您自己個兒的造化,您自己命好,正巧與我們小姐長得相像,又撿來這個親事,沒欠著任何人,反過來,薛家沾了您的,您頂著殺頭的罪給他們爭榮寵,他們還得給您道謝呢。”
竹萱比翠影要清醒得多,若沒有尹娘子,與翠影當時在船上便是失了主子的丫鬟,兩頭不要,還不定結局如何。
如今竹萱對自己的份很滿意,雖沒像翠影那般,個小主子,但太子府的人都尊著敬著,太子妃與是命運共同,自不會平白磋磨,太子又是個溫善的,從不苛待下人。
如今只地著,太子能順利登基,到時候進宮去也能做個兩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掌事大嬤嬤。是知道太子妃的人,太子妃必不會出去嫁人,夫人也不會允許,同樣的,翠影既做了大公子的姨娘,也必得一輩子待在薛府裏,把這個揣死在心裏。
聽了竹萱這一番話,尹采綠越想越通了,一來,原也不是故意頂替薛靜蘊份的,跟薛夫人來了盛京才知,已無退路可走了;二來,薛靜蘊已香消玉殞,先皇後就算想要的再是,也要不來呀;三來,尹采綠從前的營生是不太鮮,可好在最終誤了溫公子,是清清白白跟太子婚的,太子妃之位自然坐得。
這般想著,尹采綠也不覺得虧心了,只道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不過是的造化罷了。
竹萱道:“趕明兒給太子妃造個新的頭冠,您戴著風風、面面地去給先皇後磕頭。”
尹采綠滿意地笑了。
“竹萱,我從前倒不太敢信任你,你又是個不往主子前湊的,我更不清你的脾。”
竹萱心道:從前沒清太子妃脾,也不敢輕易討好,更不敢得罪,一向是個聰明人,如今確信跟著太子妃前途大概率明盛大,這才投了上來。
細論起來,太子妃倒也不算個聰明的,可架不住太子看重呀,太子妃不聰明,太子改日便派了個任嬤嬤來教導,這是何等的恩寵慣。
竹萱這時候表了忠心:“太子妃,奴婢從前好歹是從薛府出來的,心要向著薛府些,但如今您才是奴婢的主子,奴婢便只認您一個主子了。”
尹采綠聽了這番話,只覺得是個真誠的。
“你是知道我底細的,往後好好待在我邊兒吃喝度日就是了,若是咱們得來,私底下當姐妹又有何妨。”
竹萱笑著點頭:“奴婢不敢,奴婢還是守著本分的好。”
這廂自不必多說。
趙清一連批了好幾本折子,其中不乏有與父皇吵架的,用簡短卻中的的語句回了過去,擡起頭時,卻發現太子妃早已回房了。
再看天也已黑了大半,趙清本想搬進書房裏再辦公一會兒,一想到太子妃,又實在恨的牙,想去質問一番,好端端地陪著他,怎的一個人走了。
便文文進來收拾了桌椅,換了便,往後院兒去了。
卻沒料到,他的太子妃是個這般乖覺的。
尹采綠因著要與竹萱說話,是先走了一步。
這一走開才回過神來,還沒與太子說上一聲告退。
這般冷落了太子,自然心生愧疚,打發走竹萱後,便開始認真思索起來,要如何向太子賠個罪。
得讓他知道,心裏面是揣著他的呀。
趙清一走進東廂,倒是想好好兒問問他的太子妃,眼裏到底有沒有他這個夫君,一聲不吭就走了,留他一人在那兒吹冷風,按他的脾氣,定要小發一怒的。
他不要求在一旁斟茶倒水的,到後來,磨墨也用不著伺候了,倒好,出個人也不願意,不知上哪兒貪玩閑去了。
這一走進來,門口連個打簾的丫鬟也沒有,趙清自己掀簾進去,裏頭卻是昏昏暗暗,只點了一半的燈。
還未繞過門口那道屏風,便是一陣朦朧幽香撲面而來。
趙清腳步頓了頓,沒做多想,繼續往裏走進去。
往常這個點,太子妃早躺床上去了,他便先是往床上去,床上卻沒人。
又往明間正中去,只見那抵牆設著的烏木嵌螺鈿大條案上,坐著個抱琵琶的子,的紗巾掩面,上著月白綾子的肚兜,下半著一條茜縐綢馬面。
十指跟水蔥似的,鬢邊斜簪著兩朵梨花白的絹花。
旁一只三尺高的掐琺瑯博古爐,裊裊青煙自爐蓋間逸出。
倒坐得端莊,兩只疊著,出兩只欺霜賽雪的玉腳,懸垂下來沒挨地。
教人瞧著,只覺滿室皆是玉溫香。
“太子妃,你坐在那兒做什麽?下來。”
那條案專是陳列古玩、花瓶香爐的,倚牆放置,作觀賞用,如今案上件兒僅剩下一只香爐,還有就是太子妃。
太子妃坐著一不,微微側頭,鬢邊絹花映得人比花。
“殿下,想聽什麽曲兒,妾給你唱。”
趙清瞧見這副模樣,幾乎要瘋,咬著牙道:“太子妃,你給孤下來。”
尹采綠眉眼翻飛,風萬種地撓了他一眼兒。
“你不說,那妾就隨意唱了。”
趙清正要上前去捉,只聽一道指撒下來,恍若寒泉濺玉,又似檐角雨珠,顆顆圓潤剔,順著黛瓦蜿蜒墜落。
他呆滯住,停了腳步,端端站住了。
忽而弦音一轉,素手輕攏慢撚,間流出嗓音來,忽而,似春燕銜泥,語溫存。
“攬羅裳,倚畫屏……世人皆道這畫閣中風月無邊,我偏覺盡是寂寞圍城……且收拾起胭脂淚,獨倚欄桿數流螢。”
聽唱的詞越來越不像樣,趙清不知該作何想。
可玉溫香圍繞上來,這房中的爐子裏不知熏的是什麽香,他片刻間心神大。
那咿咿呀呀的唱腔好似將他帶雲端仙境,太子妃婉轉的眉眼拋過來,手上作不停,兩白花花的胳膊就那麽妖妖嬈嬈地晃。
太子站在正前方,前側方擺著一椅子,似是專用來給看客坐的。
趙清幹脆提袍坐了過去,一曲唱罷,摟著那把破破爛爛的琵琶,半遮住面,一只眼含過去,水瑩瑩的。
這套作做起來倒練,不過從前的客人沒有離這麽近的,媽媽總是將束之高閣。
這眼前人當真是的夫君,眼中自然也多含了幾分。
趙清結輕滾了下,兩只手端放在膝上,將未。
尹采綠擡了一只腳,往他肩上去。
指尖點了點,又往上擡,圓圓潤潤的一顆大拇指擡起了他的下。
如今看他是俯視著的,眼尾向下,掩住一半的風,多了一半的調戲之。
人兒調戲郎君,郎君自不會覺得那是調戲,只覺得那是趣。
太子卻不一樣,太子面越發肅穆了。
尹采綠是個會察言觀的,眼睫微微向上扇,看著他,又將腳往下擱了擱,在他肩膀上停了一會兒,往下劃到他膛上去了。
一邊眼如地挑弄著,青眉如新月微彎,眼中蒙著春水瀲滟,盈盈轉間,勾得人魂魄都要被吸進去。
弦音又漸急了,微仰下頜,半闔的眼瞼下藏著朦朧意,將萬種風碎,直往人心口裏鑽。
趙清并非不心,太子妃這般姿態撥,是為大俗,可太子妃手中琵琶技藝高深,大有意境,是為大雅。
這大俗與大雅織,怎一個人間尤可言。
他便盡數吞了要指責太子妃舉止不端的話兒,一把握住的腳踝,鐵掌般箍著。
又聽嗓音滯了一瞬,很快又恢複如常,咿咿呀呀唱起來了。
兩人視線織,他目鎖著,便是一雙眼。
尹采綠心想,太子今日倒是不像往常那般溫了。
又想,男子若在房中還那般溫,便是的段兒還差些火候了。
這般想著,那眼中的風更是碎了那般,盡數拋給他看,聲音得化水了。
趙清手指挲著的腳踝,頭一回察覺,自己著骨子裏似是還藏著另一面,他側著頭,眉目低垂下來,不見半點波瀾。
薄抿著,另一只手挲著大指上的玉扳指,似在思索著什麽,抑著什麽。
尹采綠觀他面容如寒玉雕,頃刻間不怒自威,眸中似翻滾著緒,便猶豫著下一個作。
忽然,驚呼一聲,整個人被他拽著往前撲,隨後穩穩當當落進了他懷裏。
趙清將琵琶拿開,手掌上的頭,另一只手攏住的腰,臂膀結實有力,將整個人結結實實抱在懷裏。
尹采綠怯怯,霞染雙頰,頭埋在他膛。
“頭擡起來孤看看。”
他手下,尹采綠這才含帶怯擡起頭來,紅微微張著。
趙清低頭看,兩只手塞進的胳肢窩裏,將整個人拎起來,一條擡到左側來,便是坐在他上的姿態。
尹采綠直了腰,翹著,坐他上,這會兒倒比他高了。
趙清兩只手掐在腰窩,尹采綠兩只手摟在他脖子上,手肘撐著他肩,頭發垂下來攏住一片空間,搔得趙清脖子發。
他直視前方,烏羽般的睫微微,略微下垂,原本清潤如琥珀的眸子泛起漣漪,蒙著一層似的。
尹采綠一只手回來去托起他的臉看,趙清便又順從擡起頭,撞進的眼眸裏。
的大拇指撚過他的,的,便垂頭吻上去了。
起初只是摁上去一下,淺嘗著,撚著,便越發深了。
趙清仰著頭接的吻,太子妃的吻技是很好的,一下一下的,啄得他發暈。
便手扣在後腦上,加深了這個吻。
與太子妃鮮這般深吻糾纏,如今卻想多癡纏一會兒。
直到發出那些不堪耳的,拉一般的,“啵唧啵唧”聲。
趙清開的帶,本也就兩帶子分別拴著小和子,一解便全開了,又順勢解開自己的,兩相赤,一拍即合,一聲輕哼從尹采綠的間溢出,連著趙清的角,瓣勾纏間,不知是誰的輕。
趙清睜眼看,雙眼微闔,出一條滿是迷蒙風的兒,他微微離開的時,那一條舌尖兒還在外面,趙清擡著腰又落下,又是一聲輕,便又急急含了上去。
九月初二,皇後忌辰。
尹采綠被善靜善和伺候著起了個大早,穿上朝服,戴上濯冠。
銅鏡裏的子舉止端莊,氣度不凡,雲髻峨峨,儀態雍容。
趙清過來接,朝溫和一笑:“太子妃甚。”
他朝出手,擡手輕輕擱在他手心,二人一同往太廟去。
太廟位于皇城東南隅,鄰著太學,靠近皇宮東南角門,傍著太皇山。
太子府的轎子出行後,後面便不聲地又跟上來了幾輛馬車,都是要一同去祭拜先皇後的。
這一行都走得低調,未驚盛京城任何一個角落。
如今念著皇後的,也只有這些人了。
太子妃與太子對坐,一路無言,太子閉目養神,太子妃斂眉垂首。
待了太廟,太子扶太子妃下轎,二人并肩而行,太子妃稍稍落後了半步,太子又手把牽過來,兩人的手在寬大翟的袖擺中。
在門口卻到了同來祭拜皇後的另外幾行人,太子略向他們點過頭,這些人行了禮,便在此等太子主持。
這些人裏面,竟有薛府大房的兩個庶子,還有二房薛睿慈,另有二房幾個庶子。
原是尹采綠事先往薛家遞過信,說了此事,表達的是讓自己娘家為先皇後盡一盡心意,祭拜一番,另一番意圖便是,讓薛家幾位公子能在太子以及今日這些太子黨的員面前個臉,得個好。
也算是一舉兩得,對哪方都是一樁好事。
這主意還是竹萱給提的,知道負薛家衆,若不做點實事,在薛家那頭也不了差,更何況,薛家越盛,確是利好的。
只給薛明瀾遞的消息裏,是提前了兩個時辰的,給其餘人口頭上遞的消息是:卯時到巳時之間。
這願意上心的,要麽自己等著,要麽派小廝來等著。
薛明瀾以為太子卯時就會到,自然是親自來了,等了一個時辰、兩個時辰,還沒等到,可不就以為太子妃這個賤人給的假消息麽。
尹采綠如今擡眼去,這裏哪兒有他人呢,還是竹萱厲害,知道大公子子懶散,等不住肯定早走了,便想了這麽個主意,又怪不到頭上來。
其餘弟弟們,因給的時辰度大,也有在此等了兩個時辰的,此時見了,無不謝這位二姐姐的。
眼下這些薛家子弟們,見過了太子,又見過了太傅,并幾位朝中員,自是賣乖討巧,各自尋機結去了,不必多說。
這邊太子與太子妃走在正前方,帶領衆人,威嚴莊肅地走至供奉皇後神位的大殿。
尹采綠手中舉著香,面容肅穆,態端莊。
目注尊儀,斂息躬,焚香合掌,虔誠跪拜在地。
“母後在上,兒媳……尹氏采綠恭拜,今執笄奉醴,謹承宗廟之儀,願效您溫恭淑慎,以睦後宮;仁厚寬和,以佐太子。惟願泉下有知,賜我慧心,護我周全。伏惟尚饗,泣拜以聞。”
第30章 尤 一把握住的腳踝,鐵掌般箍著……
太子一向食, 吃了幾筷子便不了,只多喝了兩碗湯。
“太子妃慢用。”
說完話, 便端然坐著,一副溫文爾雅,看著吃。
尹采綠執箸夾了一塊翡翠燒麥,輕咬了一口,裏頭一顆蝦仁便彈出來半個子,晶瑩剔的。
便立刻得意地瞇起了眼,吃東西的樣兒還是斯文雅致的。
趙清看吃東西的樣子頗為賞心悅目,又拿出手帕來替拭角。
雖吃得斯斯文文,用齒尖撚著小口小口地吃, 珠上時不時地還會沾些水。
趙清看了一會兒, 又覺得自己就這般看著太子妃吃飯實在耽擱時間。
索今天飯擺得早,離天黑還早著,便文文把書房的公文折子一應都搬出來,他今日在外面辦公了。
尹采綠還慢悠悠吃著飯, 善靜又給上了酒來, 這頓飯愈發吃得磨蹭了。
見太子已在旁邊擺開桌椅坐了,正全神貫注投到事務上去, 尹采綠忙正起來,也顧不上慢悠悠吃飯了,人過來多給他掌了幾盞燈。
文文不得不說,這太子妃心起來,也是心的,瞧現在撐著腮著太子的模樣,眼中分明是仰慕的。
怪說太子第一回到薛府上去那次,太子妃就做出那般無禮的行為呢, 想是仰慕他們太子已久的。
如今兩人恩,又能長相廝守,也是好事一樁,皇後娘娘在天之靈,也會到欣的。
文文又哪裏知道,皇後親自相中的兒媳婦,早上天與“婆媳”團圓去了。
天上的事,地上的人又如何得知,暫且不表。
這邊文文卻說:“皇後薨逝忌辰快到了,屆時皇上許是不興再大辦祭祀,這事兒還得殿下自己持著才行。”
皇後剛去那兩年,皇上還興輟朝一日,整個盛京不許聞竹,又召皇室宗親到太廟祭告。近兩年倒沒再忙活這些了,不過太子及其親信湊個小場面祭一祭罷了。
趙清從公文裏擡起頭,眼眸陷了半刻思緒中,良久才回過神來,定睛向文文道:“孤知道了,這次也還是小辦吧,你可著人開始持著了。”
他雖不滿父皇薄,可也清楚,父皇沒有立繼後,不管繼後是貴妃還是另立京中賢淑貴,總之父皇是給他這個失母太子留了關照的,否則趙清如今的境會更難。
盛宇帝如何負了皇後趙清無權追責,但他沒負江山,更沒負太子。
皇後斯人已逝,任從前是多麽尊貴之,如今也不便再興師衆,每年勞著皇室宗親、文武百,跟著活這麽一場了。
就他與太子妃兩個,再加舅舅,幾位從前過皇後之恩的臣子,一同去拜祭也就是了。
趙清擡眸向太子妃,神和下來:“這次可母後好好見你一回了。”
一陣風吹過,尹采綠渾一哆嗦,可不興去拜見先皇後啊,哪裏是先皇後選中的那名子。
“太子妃,母後見了你,定會喜歡的。”
他的太子妃雖與名聲裏兩模兩樣,卻也是乖巧可人,他再多教導教導,與那名聲裏傳的才名冠世、懿德淑行也大差不差了。
母後應該不會介意這點小差距。
尹采綠想說話,舌頭都捋不直了:“啊,我,臣妾柳之姿,未足為道,不敢到皇後娘娘面前……”造次。
趙清蹙眉:“你是金枝玉葉的,不可妄自菲薄。”
尹采綠垂下眸心想,他要是誇花容月貌呢,也厚著臉皮認了,可誇是金枝玉葉,可真認不下。
生來不過一條賤命,小時候不覺得,只覺得玉笙樓比外面那些平頭百姓住的青磚瓦房要氣派得多呢,每日吃的也都是些致玉食,更別說穿的,江南裏每年攏共産三萬匹綢,也是先到們樓裏過了一圈,由姐姐妹妹們挑了,才供到京裏乃至全國去。
可自從玉笙樓裏走出來,聽的見的多了,才知別人裏把們這些子稱得多麽下賤了去。
尋常人家再窮再不濟,非得實在無路可走才想得到把兒賣窯子裏去這一樁,可尹采綠生來打記事起就在玉笙樓,想著,自己原來的家裏怕是窮得一粒米也吃不起了吧。從前雖也把自己看作個人,卻也萬萬當不起“金枝玉葉”這四個字。
趙清只當生怯了些,雖是如此,可該上場面的時候也能上得了場面去,在場面上端得比誰架子都大,活像個被千年古板老嬤嬤教出來的端肅貴。
也不知這本事是從何修來的,難得他與親熱幾回,看了本兒。
索不是個會誤事的,趙清也不與多說,埋頭繼續看折子去了,與他父皇又是一陣筆墨鋒,揮斥方遒,暫且不提。
這邊尹采綠還忐忑著,竹萱將扶進了屋。
尹采綠倚在湘妃竹榻上坐著,竹萱給背後塞了個撒花金引枕,又給上搭了條銀紅繡花毯子,尹采綠的就勢蜷了上去,子斜斜靠著。
眼下就竹萱是知知底的人兒了,便拉著,滿臉猶疑地問道:“竹萱,你知道我是個冒牌的,若要我去見先皇後,我真是害怕呀。”
竹萱寬道:“我的太子妃,你信那個做什麽呀,祭拜不過是生人求個安才設計出來的把戲,還真當死者在天有靈呀,若真有靈,那這世道上的壞人還不全都慘死暴斃了?”
尹采綠眼淚珠子在眼角似掉非掉:“真的嗎?”
竹萱拍拍的手:“當然是真的,唉,本不該同你說這些的,我們小姐自小子就不好,自娘胎裏就是帶了病的,又是一副多愁善的子,時不時見風就落淚,對著些花兒啊朵兒的傷春悲秋,冬日裏咳疾就沒好過,這回雖是了春才啓程的,可誰料半路一陣江風刮來,又給咳疾整犯了,奴婢說個實在話兒,薛府裏的人不清楚實,等著回來做太子妃,崔家可是早就做好準備了的:二小姐活不過這幾年了。要我說,尹娘子如今做這個太子妃,完完全全是您自己個兒的造化,您自己命好,正巧與我們小姐長得相像,又撿來這個親事,沒欠著任何人,反過來,薛家沾了您的,您頂著殺頭的罪給他們爭榮寵,他們還得給您道謝呢。”
竹萱比翠影要清醒得多,若沒有尹娘子,與翠影當時在船上便是失了主子的丫鬟,兩頭不要,還不定結局如何。
如今竹萱對自己的份很滿意,雖沒像翠影那般,個小主子,但太子府的人都尊著敬著,太子妃與是命運共同,自不會平白磋磨,太子又是個溫善的,從不苛待下人。
如今只地著,太子能順利登基,到時候進宮去也能做個兩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掌事大嬤嬤。是知道太子妃的人,太子妃必不會出去嫁人,夫人也不會允許,同樣的,翠影既做了大公子的姨娘,也必得一輩子待在薛府裏,把這個揣死在心裏。
聽了竹萱這一番話,尹采綠越想越通了,一來,原也不是故意頂替薛靜蘊份的,跟薛夫人來了盛京才知,已無退路可走了;二來,薛靜蘊已香消玉殞,先皇後就算想要的再是,也要不來呀;三來,尹采綠從前的營生是不太鮮,可好在最終誤了溫公子,是清清白白跟太子婚的,太子妃之位自然坐得。
這般想著,尹采綠也不覺得虧心了,只道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不過是的造化罷了。
竹萱道:“趕明兒給太子妃造個新的頭冠,您戴著風風、面面地去給先皇後磕頭。”
尹采綠滿意地笑了。
“竹萱,我從前倒不太敢信任你,你又是個不往主子前湊的,我更不清你的脾。”
竹萱心道:從前沒清太子妃脾,也不敢輕易討好,更不敢得罪,一向是個聰明人,如今確信跟著太子妃前途大概率明盛大,這才投了上來。
細論起來,太子妃倒也不算個聰明的,可架不住太子看重呀,太子妃不聰明,太子改日便派了個任嬤嬤來教導,這是何等的恩寵慣。
竹萱這時候表了忠心:“太子妃,奴婢從前好歹是從薛府出來的,心要向著薛府些,但如今您才是奴婢的主子,奴婢便只認您一個主子了。”
尹采綠聽了這番話,只覺得是個真誠的。
“你是知道我底細的,往後好好待在我邊兒吃喝度日就是了,若是咱們得來,私底下當姐妹又有何妨。”
竹萱笑著點頭:“奴婢不敢,奴婢還是守著本分的好。”
這廂自不必多說。
趙清一連批了好幾本折子,其中不乏有與父皇吵架的,用簡短卻中的的語句回了過去,擡起頭時,卻發現太子妃早已回房了。
再看天也已黑了大半,趙清本想搬進書房裏再辦公一會兒,一想到太子妃,又實在恨的牙,想去質問一番,好端端地陪著他,怎的一個人走了。
便文文進來收拾了桌椅,換了便,往後院兒去了。
卻沒料到,他的太子妃是個這般乖覺的。
尹采綠因著要與竹萱說話,是先走了一步。
這一走開才回過神來,還沒與太子說上一聲告退。
這般冷落了太子,自然心生愧疚,打發走竹萱後,便開始認真思索起來,要如何向太子賠個罪。
得讓他知道,心裏面是揣著他的呀。
趙清一走進東廂,倒是想好好兒問問他的太子妃,眼裏到底有沒有他這個夫君,一聲不吭就走了,留他一人在那兒吹冷風,按他的脾氣,定要小發一怒的。
他不要求在一旁斟茶倒水的,到後來,磨墨也用不著伺候了,倒好,出個人也不願意,不知上哪兒貪玩閑去了。
這一走進來,門口連個打簾的丫鬟也沒有,趙清自己掀簾進去,裏頭卻是昏昏暗暗,只點了一半的燈。
還未繞過門口那道屏風,便是一陣朦朧幽香撲面而來。
趙清腳步頓了頓,沒做多想,繼續往裏走進去。
往常這個點,太子妃早躺床上去了,他便先是往床上去,床上卻沒人。
又往明間正中去,只見那抵牆設著的烏木嵌螺鈿大條案上,坐著個抱琵琶的子,的紗巾掩面,上著月白綾子的肚兜,下半著一條茜縐綢馬面。
十指跟水蔥似的,鬢邊斜簪著兩朵梨花白的絹花。
旁一只三尺高的掐琺瑯博古爐,裊裊青煙自爐蓋間逸出。
倒坐得端莊,兩只疊著,出兩只欺霜賽雪的玉腳,懸垂下來沒挨地。
教人瞧著,只覺滿室皆是玉溫香。
“太子妃,你坐在那兒做什麽?下來。”
那條案專是陳列古玩、花瓶香爐的,倚牆放置,作觀賞用,如今案上件兒僅剩下一只香爐,還有就是太子妃。
太子妃坐著一不,微微側頭,鬢邊絹花映得人比花。
“殿下,想聽什麽曲兒,妾給你唱。”
趙清瞧見這副模樣,幾乎要瘋,咬著牙道:“太子妃,你給孤下來。”
尹采綠眉眼翻飛,風萬種地撓了他一眼兒。
“你不說,那妾就隨意唱了。”
趙清正要上前去捉,只聽一道指撒下來,恍若寒泉濺玉,又似檐角雨珠,顆顆圓潤剔,順著黛瓦蜿蜒墜落。
他呆滯住,停了腳步,端端站住了。
忽而弦音一轉,素手輕攏慢撚,間流出嗓音來,忽而,似春燕銜泥,語溫存。
“攬羅裳,倚畫屏……世人皆道這畫閣中風月無邊,我偏覺盡是寂寞圍城……且收拾起胭脂淚,獨倚欄桿數流螢。”
聽唱的詞越來越不像樣,趙清不知該作何想。
可玉溫香圍繞上來,這房中的爐子裏不知熏的是什麽香,他片刻間心神大。
那咿咿呀呀的唱腔好似將他帶雲端仙境,太子妃婉轉的眉眼拋過來,手上作不停,兩白花花的胳膊就那麽妖妖嬈嬈地晃。
太子站在正前方,前側方擺著一椅子,似是專用來給看客坐的。
趙清幹脆提袍坐了過去,一曲唱罷,摟著那把破破爛爛的琵琶,半遮住面,一只眼含過去,水瑩瑩的。
這套作做起來倒練,不過從前的客人沒有離這麽近的,媽媽總是將束之高閣。
這眼前人當真是的夫君,眼中自然也多含了幾分。
趙清結輕滾了下,兩只手端放在膝上,將未。
尹采綠擡了一只腳,往他肩上去。
指尖點了點,又往上擡,圓圓潤潤的一顆大拇指擡起了他的下。
如今看他是俯視著的,眼尾向下,掩住一半的風,多了一半的調戲之。
人兒調戲郎君,郎君自不會覺得那是調戲,只覺得那是趣。
太子卻不一樣,太子面越發肅穆了。
尹采綠是個會察言觀的,眼睫微微向上扇,看著他,又將腳往下擱了擱,在他肩膀上停了一會兒,往下劃到他膛上去了。
一邊眼如地挑弄著,青眉如新月微彎,眼中蒙著春水瀲滟,盈盈轉間,勾得人魂魄都要被吸進去。
弦音又漸急了,微仰下頜,半闔的眼瞼下藏著朦朧意,將萬種風碎,直往人心口裏鑽。
趙清并非不心,太子妃這般姿態撥,是為大俗,可太子妃手中琵琶技藝高深,大有意境,是為大雅。
這大俗與大雅織,怎一個人間尤可言。
他便盡數吞了要指責太子妃舉止不端的話兒,一把握住的腳踝,鐵掌般箍著。
又聽嗓音滯了一瞬,很快又恢複如常,咿咿呀呀唱起來了。
兩人視線織,他目鎖著,便是一雙眼。
尹采綠心想,太子今日倒是不像往常那般溫了。
又想,男子若在房中還那般溫,便是的段兒還差些火候了。
這般想著,那眼中的風更是碎了那般,盡數拋給他看,聲音得化水了。
趙清手指挲著的腳踝,頭一回察覺,自己著骨子裏似是還藏著另一面,他側著頭,眉目低垂下來,不見半點波瀾。
薄抿著,另一只手挲著大指上的玉扳指,似在思索著什麽,抑著什麽。
尹采綠觀他面容如寒玉雕,頃刻間不怒自威,眸中似翻滾著緒,便猶豫著下一個作。
忽然,驚呼一聲,整個人被他拽著往前撲,隨後穩穩當當落進了他懷裏。
趙清將琵琶拿開,手掌上的頭,另一只手攏住的腰,臂膀結實有力,將整個人結結實實抱在懷裏。
尹采綠怯怯,霞染雙頰,頭埋在他膛。
“頭擡起來孤看看。”
他手下,尹采綠這才含帶怯擡起頭來,紅微微張著。
趙清低頭看,兩只手塞進的胳肢窩裏,將整個人拎起來,一條擡到左側來,便是坐在他上的姿態。
尹采綠直了腰,翹著,坐他上,這會兒倒比他高了。
趙清兩只手掐在腰窩,尹采綠兩只手摟在他脖子上,手肘撐著他肩,頭發垂下來攏住一片空間,搔得趙清脖子發。
他直視前方,烏羽般的睫微微,略微下垂,原本清潤如琥珀的眸子泛起漣漪,蒙著一層似的。
尹采綠一只手回來去托起他的臉看,趙清便又順從擡起頭,撞進的眼眸裏。
的大拇指撚過他的,的,便垂頭吻上去了。
起初只是摁上去一下,淺嘗著,撚著,便越發深了。
趙清仰著頭接的吻,太子妃的吻技是很好的,一下一下的,啄得他發暈。
便手扣在後腦上,加深了這個吻。
與太子妃鮮這般深吻糾纏,如今卻想多癡纏一會兒。
直到發出那些不堪耳的,拉一般的,“啵唧啵唧”聲。
趙清開的帶,本也就兩帶子分別拴著小和子,一解便全開了,又順勢解開自己的,兩相赤,一拍即合,一聲輕哼從尹采綠的間溢出,連著趙清的角,瓣勾纏間,不知是誰的輕。
趙清睜眼看,雙眼微闔,出一條滿是迷蒙風的兒,他微微離開的時,那一條舌尖兒還在外面,趙清擡著腰又落下,又是一聲輕,便又急急含了上去。
九月初二,皇後忌辰。
尹采綠被善靜善和伺候著起了個大早,穿上朝服,戴上濯冠。
銅鏡裏的子舉止端莊,氣度不凡,雲髻峨峨,儀態雍容。
趙清過來接,朝溫和一笑:“太子妃甚。”
他朝出手,擡手輕輕擱在他手心,二人一同往太廟去。
太廟位于皇城東南隅,鄰著太學,靠近皇宮東南角門,傍著太皇山。
太子府的轎子出行後,後面便不聲地又跟上來了幾輛馬車,都是要一同去祭拜先皇後的。
這一行都走得低調,未驚盛京城任何一個角落。
如今念著皇後的,也只有這些人了。
太子妃與太子對坐,一路無言,太子閉目養神,太子妃斂眉垂首。
待了太廟,太子扶太子妃下轎,二人并肩而行,太子妃稍稍落後了半步,太子又手把牽過來,兩人的手在寬大翟的袖擺中。
在門口卻到了同來祭拜皇後的另外幾行人,太子略向他們點過頭,這些人行了禮,便在此等太子主持。
這些人裏面,竟有薛府大房的兩個庶子,還有二房薛睿慈,另有二房幾個庶子。
原是尹采綠事先往薛家遞過信,說了此事,表達的是讓自己娘家為先皇後盡一盡心意,祭拜一番,另一番意圖便是,讓薛家幾位公子能在太子以及今日這些太子黨的員面前個臉,得個好。
也算是一舉兩得,對哪方都是一樁好事。
這主意還是竹萱給提的,知道負薛家衆,若不做點實事,在薛家那頭也不了差,更何況,薛家越盛,確是利好的。
只給薛明瀾遞的消息裏,是提前了兩個時辰的,給其餘人口頭上遞的消息是:卯時到巳時之間。
這願意上心的,要麽自己等著,要麽派小廝來等著。
薛明瀾以為太子卯時就會到,自然是親自來了,等了一個時辰、兩個時辰,還沒等到,可不就以為太子妃這個賤人給的假消息麽。
尹采綠如今擡眼去,這裏哪兒有他人呢,還是竹萱厲害,知道大公子子懶散,等不住肯定早走了,便想了這麽個主意,又怪不到頭上來。
其餘弟弟們,因給的時辰度大,也有在此等了兩個時辰的,此時見了,無不謝這位二姐姐的。
眼下這些薛家子弟們,見過了太子,又見過了太傅,并幾位朝中員,自是賣乖討巧,各自尋機結去了,不必多說。
這邊太子與太子妃走在正前方,帶領衆人,威嚴莊肅地走至供奉皇後神位的大殿。
尹采綠手中舉著香,面容肅穆,態端莊。
目注尊儀,斂息躬,焚香合掌,虔誠跪拜在地。
“母後在上,兒媳……尹氏采綠恭拜,今執笄奉醴,謹承宗廟之儀,願效您溫恭淑慎,以睦後宮;仁厚寬和,以佐太子。惟願泉下有知,賜我慧心,護我周全。伏惟尚饗,泣拜以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