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迫 是要人,還是要江山?
尹采綠眨了眨眼, 從子底下揪出一角給他,趙清躺下, 將自己蓋上,頓了頓,又側過去,將太子妃摟進懷裏。
的頭發俱散開了,他鼻尖抵著脖頸,嗅著發間的香,只聽太子妃淺淺地“哼”了一聲。
他便睜開眼,問:“怎麽了?”
尹采綠懶懶道:“腰有些酸。”
“孤替你。”
便又是一個翻,將尹采綠撈得趴在床上, 手掌在腰上, 指腹帶著恰到好的力道,自腰窩,沿著尾椎骨緩緩,一邊聲道:“今日可是累著了?”
“嗯。”將頭埋進繡著并蓮的枕裏, 聲音悶悶的。
趙清垂眸看, 忽然沉聲問道:“太子妃,你為何會跳舞?”
尹采綠心猛地跳了一下, 現在酒醒了,便知道今天自己做了件不該做的事。
貴妃要的便是出醜,而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也都以為定然會出醜,然而卻沒有。
自認為出了口氣,長了回臉,卻是將自己帶了另一番境地。
現在靜下心來仔細一想,自己今日一舞出了名, 這名怕是會傳到隴州去。
被“外祖”一家知道。
盛京城裏這些人不知道從小是否學過舞,可隴州的那些人必然是知道的。
這兩相一對,怕是要鬧出不小的麻煩。
隴州那些人不懷疑還好,一旦起了疑心,派了哪位舅舅舅母、哥哥弟弟的,要到盛京城裏來看一看,便是大難臨頭了。
與薛靜蘊雖相像,可聽竹萱、翠影,還有薛夫人的話頭,倒也不是完全一樣,親近之人定能看出來的。
薛夫人本是想著,在盛京城裏先過個幾年,隴州那些人就算要來看,幾年過後,容貌發生改變也是理之中,加之那時也應該已生育過了,生育過的子,容貌發生大變的都是有的,便不會再有人懷疑不是薛靜蘊了。
可眼下才過半年時間,的相貌瞞得過去麽?
一想到這兒,心裏的平靜便消失了大半,心開始突突直跳,任堂堂太子在腰上輕地著,卻又如同跌谷底一般,整個人失落得厲害。
更不知待這個消息從太皇山上傳回盛京時,薛夫人又會對說些什麽。
唉,說來說去,都怪自己喝多了酒,一時激,又揣著些的心思——不如薛靜蘊,無論在誰的裏,都要學,就想證明,也不差的嘛。
又想向太子證明:“我雖然不識字,也沒什麽文采,卻跳得一出滿堂喝彩的好舞。”
又想對薛夫人說:“你撿了我來,我定然給你爭氣,我雖一時半會兒學不會薛靜蘊那些文縐縐的,卻也不是個差的,當年也是人一擲千金的優秀子。等著瞧吧,所有人都會誇你生了一個好‘兒’的。”
這般想著,越發失落了,且不說太子是否真的認為另有出的閃點,從此對刮目相看,就說薛夫人,待回去,怕是又要找上門來罵一頓,說腦子壞掉了。
趙清察覺到了忽然的失落,也不知為何,他只是問問,更不知為何明明擅舞,外頭傳的名聲卻是明明毫不擅長的方面。
他心中有諸多疑,雖然想一一問,卻沒能問出口。
只道:“太子妃擅舞,為何從未在孤面前舞過?”聲音越發輕了。
尹采綠將頭轉向另一側,臉還是埋在枕裏的,嘟囔道:“因為做太子妃要端莊,母親是這樣教的。”
趙清低笑起來,著腰的手作越發纏綿了,在腰上挲著,又道:“所以,你在外的名聲是那樣的,瞞了這一項,是害怕孤認為,你不適合為太子妃?”
聽他一字一句的,又替圓了一回,尹采綠愣了一會兒,忽地轉,平躺著,眼珠子發亮地看著他:“嗯嗯,是這樣的。”
正面躺過來了,手便從腰上又挪移到了腹上,兩只手纏上他的手臂,抱在前,又道:“那你覺得我適合做太子妃嗎?拋開那些外在的名聲,就以你所認識的我,你覺得我適合嗎?”
趙清愣住,不知為何會這樣問,他起初選做太子妃也不過是因為母後旨意,外加也并不令他生厭而已,至于適不適合做太子妃的,他沒想過,畢竟他出生就是太子,也沒人問過他適不適合做太子這樣的話。
“你已經是太子妃了,沒有適不適合一說,從你嫁給孤的那一刻起,你就是太子妃,無論你是什麽樣子。”
尹采綠對這個答案卻并不滿意,之所以為太子妃,全是因為薛靜蘊,在太子的裏,因為是薛靜蘊,所以是太子妃,因此的那些缺陷才得以被忽略,就算不認字,沒讀過書,不會與世家周旋來往,也是理所應當的太子妃。
趙清不知在想些什麽,更不知在糾結些什麽,他已經說過了,就是太子妃,沒什麽配不配的。
就算與母後口中的不一樣。
便平躺下,輕拍了兩下:“別想了,太子妃睡吧。”
尹采綠卻難以眠,拋開所有不談,這一舞的事,該怎麽圓呢?
又轉過去看太子,心中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有一日,萬一,萬一的份暴了,他還會認為當為太子妃嗎。
怕是就當不得了吧。
就算一舞驚座,就算他……也是喜歡的。
胡思想中,太子似是察覺到的不安穩,便手將攬到懷裏,兩人著,全然被他籠罩著,頭埋在他口裏,膝蓋蜷起,頂在他腹間,聞著他上的溫燥氣味,頭頂著他一陣一陣的呼吸,竟也很快安安穩穩睡去了。
第二日一早,皇上又要在大草坪的營地上辦些祭祀一類的活,讓衆臣朝拜,附帶賞賜昨日獵場上表現優異者。
一大早上號角響起,各營帳都蘇醒了。
尹采綠從床上起來,第一件事便是來竹萱,今日頭腦清明了許多,東怕西怕的,事都已經做了,發愁有什麽用。
便向竹萱道:“你現在立刻回京去向母親報信,把我昨日跳舞的事說了,剩下的事知道該怎麽理的。”
無論是先往隴州去信,隨便編個緣由什麽的,還是提前以太子妃母親的份,先把太子妃擅舞之事傳揚出去,之後都不至于讓剩下的人産生疑慮。
竹萱是個機靈的,這一下就知道事輕重:“太子妃放心,我這就下山去,把事告知與夫人知曉。”
尹采綠松了口氣,又道:“還勞煩你向夫人說我些好話,我不是故意那般的,今後定會聽話,讓放心。”
二人站在營帳外一角落裏說著悄悄話,尹采綠上穿著件鵝黃對襟的短襖,外披一件藕荷珍珠披肩,下頭是銀灰縐紗百褶,腳下蹬著一雙青緞掐牙薄底小靴,面上不是多麽松快的表。
竹萱看這般發愁,忙安道:“太子妃別多想,這事涉及到薛、崔兩家上下幾百口人的命,奴婢說句不好聽的,他們那些人,為了自己也會不顧一切保你份的,不必過于擔心,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夫人向崔家呈明實,雖要引起不小的,那也不關您的事了。”
竹萱說得有理,尹采綠也平靜了些,與薛、崔兩家比起來,不過一個小人,做侯爺的尚且把腦袋拴在腰上,有什麽好害怕的呢。
兩人正說著話,太子換好服出來尋了,尹采綠慌忙閉了,推著竹萱往外走了。
“太子妃,出什麽事了嗎?”
尹采綠回頭,趙清已站在後,他今日束的半髻,一半的烏發由白玉簪挽了,餘下青如瀑垂落肩頭,倒添了幾分疏狂意態,雖說今日不是什麽正式場合,還是怔了一下,太子鮮作這般打扮,顯然心不錯。
又看他上穿著一襲石青的緙箭袖,外罩墨綠雲錦大氅,下擺繡著蒼松瑞鶴,走間袂翻飛,頗有幾分出塵之姿,襯得他渾矜貴又瀟灑。
尹采綠回過神來,搖頭道:“無事,臣妾忽然惦記起母親,竹萱先回去看看。”
“前陣子就聽聞岳母子不大好,你回去後到庫房取幾樣珍貴藥材送過去吧,若要請醫過去看,也可拿孤腰牌到太醫院請羅太醫,他的醫是太醫院裏孤最信得過的。”
尹采綠聽了這話兒,也承他的:“那便多謝殿下。”
趙清牽著手往營地走:“你我之間,不必言謝,咱們先去拜見父皇,再瞧瞧今日席上有什麽好吃的。”
但見山腰開闊草坪早被整治得平平整整,黃楊木圍欄裹著茜綢幔,四角高挑著明黃銷金八角宮燈。
與昨晚是不同的景象,想是宮人重新布置過了。
正中設著紫檀嵌螺鈿的蟠龍案,後頭立著九朝金漆大屏風,兩側分設十二席烏木嵌銀長案,案上擺著掐琺瑯的碟兒,青玉的碗,又有白玉雕的箸,皆整齊排列。
每席已鎮了葡萄、秋梨等各瓜果,席間垂了遮的帳。
太子與太子妃的席位自然在最前方,對面仍是三皇子與三皇子妃。
接下來的皇親、重臣及其家眷,以此排開。
草坪外圍,一周的杏黃龍旗隨風招展,遠松林裏搭著彩棚,草坪邊緣還留著昨日狩獵的痕跡,既著皇家威嚴,又添了幾分山野的意趣。
太子與太子妃執手落座,在場衆人先是跪拜請安了。
隨後皇上帶著貴妃出來,也都穿著便裝,看上去頗為放松。
尹采綠跪地高呼了萬歲,又起來坐了。
三皇子妃蔣香彤一坐下,便小心翼翼地往太子妃那看了一眼,腦子裏不斷浮想起昨晚見到的那一幕,又忍不住往太子上看去,那大氅之下裹著的健碩軀……
太子妃今日容貌極勝,顯然是作了濃妝的,看上去脂豔,越發彩照人,與太子挨著,不難看出兩人的親,更想起二人昨晚的放肆合拍,蔣香彤捧著肚子,忽然覺腹中了一下。
趙淵已經許久未過了,自有了孕。
太子妃坐在太子側,二人看起來真真是郎才貌,正是一幅良辰景。
盛宇帝目掃向,一看見,心都鮮亮了不,笑著道:“昨晚倒是忘了賞你了,太子妃,朕沒想到,你竟有這般舞技,從前只知你詠絮之才,如今更知,你都是極好的,不愧為朕親封的太子妃。”
盛宇帝笑著開口,這是一番極高的評價,餘下之人,都要重新掂量掂量這太子妃了,連帶著,對教養出的崔氏和薛氏門第,更要重新衡量。
再有那些一直盤算太子側妃之位的,也不要重新盤算盤算,是否要將原本選定的庶換嫡。
太子妃起謝恩:“臣妾先謝過父皇,賞什麽都是好的,臣妾無才,當不得這般誇贊。”
貴妃笑道:“太子妃這般品貌,皇上就是將國庫搬出來供挑一挑,也是使得的,臣妾都有些羨慕太子了,不的,竟能娶回這樣好的一個太子妃來。”
尹采綠當然下意識以為貴妃在誇,可又不得不深想,貴妃怎可能當真誇,這回又想起任嬤嬤曾經教過的例子,不難推斷出,這一招作:捧殺。
盛宇帝擡手示意太子妃起,貴妃的把戲他全然知道,但他不會管,太子妃將來要當皇後,合該靠自己與小小一個貴妃鬥。
昨晚那關算巧過了,盛宇帝對倒添了幾分欣賞,也因此,今日的賞賜格外厚些。
後的侍捧上漆盤,盤中是一對兒極好的玉鐲,是罕見之,但要說名貴,在皇上能拿得出手的東西裏,算不上名貴。
只它格外有層寓意在,在這樣的場合賞給太子妃,足以更多人重新掂量太子妃與太子兩人的地位了。
“這對兒玉鐲原是朕的祖母,孝康太皇太後的陪嫁,正合你這般靈秀的人兒,拿去戴吧。”
尹采綠在太子府討生活也有段時日了,看得懂眉眼高低,也聽得懂這些寓意,忙道:“父皇,此貴重,臣妾萬萬不敢收。”
盛宇帝只威嚴道:“你當得起。”
不等太子妃磕頭謝恩,另有宮人捧上朱漆描金的食盒,掀開層層錦緞,裏頭整整齊齊碼著九點。最上頭的碧玉碟中,擺著六枚晶瑩剔的水晶桂花糕,往下還有另外的。
“膳房新制的秋日點心,朕觀你素用些甜的,往後膳房再做出什麽新奇的糕點,便都往太子府上送兩匣子去。”
皇上給的這兩份禮,都算不上貴重,卻一樣給擡了份,一樣展示了他對的看重與寵,當中恩寵不難品到。
縱是一向把自己看作替而已的尹采綠,此時也有些了。
跪地磕頭:“多謝父皇。”
待回到太子邊坐下,尹采綠仍是心懷慨,在桌子底下拉住太子的手,道:“父皇待臣妾可真好啊,臣妾都有些之有愧了。”
跳個舞而已,從前同樣跳這麽一支,也不過得些歡呼吹捧,再一人往上砸些銀子,就很滿足了。
趙清了的手,只道:“這都是他應該給的,也是你應該得的,不必想太多。”
若是太子妃昨晚當真出醜了呢,恐怕父皇連個安也不會有,由著他的貴妃作樂去了。
接著笙簫笛管之聲響起,場面熱鬧起來,衆人又是一陣談笑作樂。
盛宇帝道:“昨日狩獵的魁首是誰?可算出來了?”
有宮人早已統計了獵的數量,珍稀程度和大小,綜合評判出魁首。
“回皇上,今秋的魁首仍然是太子殿下,恭喜太子,賀喜太子。”
盛宇帝開懷地笑起來,衆人便都齊聲:“恭喜太子,賀喜太子。”
“太子神勇蓋世,我大盛朝後繼有人,實乃天佑社稷,必能千秋萬代!”這話是太傅高喊出來的,他是公認的太子黨。
剩下人難免要看皇上臉,不敢直接這麽說,稀稀拉拉地喊了出來。
趙淵端坐在前,指甲已掐進了裏,面上卻是一片和煦,朝他父皇恭賀道:“父皇,我大盛朝基業穩固,必能千秋萬代!”
太傅話雖說得激進了些,盛宇帝卻懶得跟他生氣。
至其他人尚且知道分寸,太子只是太子而已,是暫定的儲君,當不得他大盛朝後繼有人,畢竟,後繼的究竟是誰,這也還說不準呢。
盛宇帝是極其自信的,一切盡在他掌控之中。
太傅又道:“皇上,太子後嗣乃社稷之本,太子妃府已三月有餘,至今未有孕,還是要以皇嗣為重,盡快為太子迎娶側妃。”
太子忙起,拱了手,正打算說:“父皇,兒臣公務沉重,迎娶側妃難免分心,眼下還是以治國為重,況且太子妃康健,有孕已是早晚的事,何苦為後院多添人,反倒耽誤正事,後院之事繁雜,更不利嫡長子出世……”
可他話沒說出來,只驚訝地看向太傅,震驚他此事為何未與自己商量。
又正因此話是太傅提的,他若是當場駁了,底下人定會猜測他與太傅離心,事便是大大的不好了。
話音在嗓子裏哽了半晌,竟是一個字也沒說出口。
還是私下裏與太傅說清楚的好。
尹采綠本也以為,太子這番起,定是要拒絕,就像他之前打發走府上兩位人一樣,可等了片刻,太子仍是沉默。
神不免落寞了些,卻又很快眨了眨眼,恢複了盈盈笑意。
人與側妃不一樣,側妃是有政治意味在的,太子本就該娶,何必想太多。
只那落寞的一瞬被三皇子妃蔣氏看了去,蔣氏見狀心頗好,看來太子也不是一定要獨寵太子妃的,瞧,還不是要下滿肚子的心酸,跟一樣。
盛宇帝一臉興味,貴妃給的側妃太子可以不要,這會子太傅又想往太子府塞人了,當真有趣。
便問道:“太傅,那你可有人選?”
太傅道:“正是臣的嫡孫,在家裏行三,還未說親,臣舍了老臉,鬥膽請皇上賜婚。”
趙清了拳,死死看著太傅,不明白他為何要這樣做。
太傅未看太子一眼,他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自己輔佐太子已久,嫁個孫兒給他,本就是兩全其、錦上添花的事,更何況只是一個側妃而已,對太子而言,又能有多大的影響呢?他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仍舊能去娶了納了自己更喜歡的人,側妃之位,只代表政治意味,又能礙著他什麽呢?
再加上他多有些生氣太子選定太子妃時未與他商量一事,這才自作主張。
趙清卻知道,此時父皇極容易答應太傅之請,太傅與貴妃可不是一個分量的。
他眼見太傅不搭理他,便轉頭看向父皇,眸子死死地盯著,也是懇求。
父皇應當明白他的心意,若父皇應了這事,他的威脅便是:父子二人從此繼續形同陌路,休想他待他親熱一分。
盛宇帝看得發笑,兒子這是在求自己,兒子已經很久沒求過自己了。
可他又想看看,把太子到極致了,太子會不會當場駁了太傅。
是要人,還是要江山?
盛宇帝實在很想知道答案。
再看看兒媳婦太子妃呢,還是那副憨呆模樣,似是什麽都不懂的樣子,這樣的人最聰明,最能無形中,讓男人去為拼了命,就如同今日一般。
太子為了太子妃,值得嗎?
太傅的孫嫁給他做側妃,是兩方利好的事,如果是盛宇帝本人,肯定就應了。
可太子是個軸的,至今對他母後的事耿耿于懷。
盛宇帝真是想鬧了,他一個做皇帝的,有個三妻四妾不正常?太子恨自己做什麽。
太子為了太子妃,就像是為了他母後一般,再不想為太子妃留下憾,盛宇帝竟然從兒子那眼神中讀懂了他的心思。
不又是一陣慨。
貴妃笑道:“皇上,這是好事呀,太傅家的孫,不用說也知道定是教養得知書達理,蕙質蘭心的,您可快些應了,省的太傅一會兒反悔,不把孫兒給您當兒媳婦了。”
太傅本就與太子是一條船上的,貴妃不甚介意兩方結親,反倒想給太子妃找些不快,正妻又如何,男人有了新鮮的、小的,定會很快拋棄舊的。
盛宇帝道:“貴妃所言極是。”
說著,眼睛往太子上轉去,太子仍是死死盯著他,是懇求,還有一分……盛宇帝讀得懂,那是說:若是父皇下旨,兒臣無法當衆反駁太傅,但你我父子之間,再無分。父皇明知兒子不願,還要將兒子至此地,兒子永不原諒。
嘖,好稚的小子。
罷了,太子是他與正妻生的孩子,他的正妻啊,再不得寵,也是他此生唯一一位正妻。
“此事容朕再考慮考慮,太傅,你老人家打的是個好主意哇,朕的太子玉質金相,仁厚善良,又是淵渟岳峙一般,有勇有謀,你想撿這個便宜,朕還有些不舍得讓你撿,你想得罷。”
太傅面容一怔,顯是沒想到皇上會拒絕這樣一樁極其理所應當的婚事。
“朕只說要考慮,可沒說是拒絕,且等著吧。”
盛宇帝斜眼看著太子,哼哼,倒要看看他接下來如何討好他這個父皇。
第36章 迫 是要人,還是要江山?
尹采綠眨了眨眼, 從子底下揪出一角給他,趙清躺下, 將自己蓋上,頓了頓,又側過去,將太子妃摟進懷裏。
的頭發俱散開了,他鼻尖抵著脖頸,嗅著發間的香,只聽太子妃淺淺地“哼”了一聲。
他便睜開眼,問:“怎麽了?”
尹采綠懶懶道:“腰有些酸。”
“孤替你。”
便又是一個翻,將尹采綠撈得趴在床上, 手掌在腰上, 指腹帶著恰到好的力道,自腰窩,沿著尾椎骨緩緩,一邊聲道:“今日可是累著了?”
“嗯。”將頭埋進繡著并蓮的枕裏, 聲音悶悶的。
趙清垂眸看, 忽然沉聲問道:“太子妃,你為何會跳舞?”
尹采綠心猛地跳了一下, 現在酒醒了,便知道今天自己做了件不該做的事。
貴妃要的便是出醜,而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也都以為定然會出醜,然而卻沒有。
自認為出了口氣,長了回臉,卻是將自己帶了另一番境地。
現在靜下心來仔細一想,自己今日一舞出了名, 這名怕是會傳到隴州去。
被“外祖”一家知道。
盛京城裏這些人不知道從小是否學過舞,可隴州的那些人必然是知道的。
這兩相一對,怕是要鬧出不小的麻煩。
隴州那些人不懷疑還好,一旦起了疑心,派了哪位舅舅舅母、哥哥弟弟的,要到盛京城裏來看一看,便是大難臨頭了。
與薛靜蘊雖相像,可聽竹萱、翠影,還有薛夫人的話頭,倒也不是完全一樣,親近之人定能看出來的。
薛夫人本是想著,在盛京城裏先過個幾年,隴州那些人就算要來看,幾年過後,容貌發生改變也是理之中,加之那時也應該已生育過了,生育過的子,容貌發生大變的都是有的,便不會再有人懷疑不是薛靜蘊了。
可眼下才過半年時間,的相貌瞞得過去麽?
一想到這兒,心裏的平靜便消失了大半,心開始突突直跳,任堂堂太子在腰上輕地著,卻又如同跌谷底一般,整個人失落得厲害。
更不知待這個消息從太皇山上傳回盛京時,薛夫人又會對說些什麽。
唉,說來說去,都怪自己喝多了酒,一時激,又揣著些的心思——不如薛靜蘊,無論在誰的裏,都要學,就想證明,也不差的嘛。
又想向太子證明:“我雖然不識字,也沒什麽文采,卻跳得一出滿堂喝彩的好舞。”
又想對薛夫人說:“你撿了我來,我定然給你爭氣,我雖一時半會兒學不會薛靜蘊那些文縐縐的,卻也不是個差的,當年也是人一擲千金的優秀子。等著瞧吧,所有人都會誇你生了一個好‘兒’的。”
這般想著,越發失落了,且不說太子是否真的認為另有出的閃點,從此對刮目相看,就說薛夫人,待回去,怕是又要找上門來罵一頓,說腦子壞掉了。
趙清察覺到了忽然的失落,也不知為何,他只是問問,更不知為何明明擅舞,外頭傳的名聲卻是明明毫不擅長的方面。
他心中有諸多疑,雖然想一一問,卻沒能問出口。
只道:“太子妃擅舞,為何從未在孤面前舞過?”聲音越發輕了。
尹采綠將頭轉向另一側,臉還是埋在枕裏的,嘟囔道:“因為做太子妃要端莊,母親是這樣教的。”
趙清低笑起來,著腰的手作越發纏綿了,在腰上挲著,又道:“所以,你在外的名聲是那樣的,瞞了這一項,是害怕孤認為,你不適合為太子妃?”
聽他一字一句的,又替圓了一回,尹采綠愣了一會兒,忽地轉,平躺著,眼珠子發亮地看著他:“嗯嗯,是這樣的。”
正面躺過來了,手便從腰上又挪移到了腹上,兩只手纏上他的手臂,抱在前,又道:“那你覺得我適合做太子妃嗎?拋開那些外在的名聲,就以你所認識的我,你覺得我適合嗎?”
趙清愣住,不知為何會這樣問,他起初選做太子妃也不過是因為母後旨意,外加也并不令他生厭而已,至于適不適合做太子妃的,他沒想過,畢竟他出生就是太子,也沒人問過他適不適合做太子這樣的話。
“你已經是太子妃了,沒有適不適合一說,從你嫁給孤的那一刻起,你就是太子妃,無論你是什麽樣子。”
尹采綠對這個答案卻并不滿意,之所以為太子妃,全是因為薛靜蘊,在太子的裏,因為是薛靜蘊,所以是太子妃,因此的那些缺陷才得以被忽略,就算不認字,沒讀過書,不會與世家周旋來往,也是理所應當的太子妃。
趙清不知在想些什麽,更不知在糾結些什麽,他已經說過了,就是太子妃,沒什麽配不配的。
就算與母後口中的不一樣。
便平躺下,輕拍了兩下:“別想了,太子妃睡吧。”
尹采綠卻難以眠,拋開所有不談,這一舞的事,該怎麽圓呢?
又轉過去看太子,心中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有一日,萬一,萬一的份暴了,他還會認為當為太子妃嗎。
怕是就當不得了吧。
就算一舞驚座,就算他……也是喜歡的。
胡思想中,太子似是察覺到的不安穩,便手將攬到懷裏,兩人著,全然被他籠罩著,頭埋在他口裏,膝蓋蜷起,頂在他腹間,聞著他上的溫燥氣味,頭頂著他一陣一陣的呼吸,竟也很快安安穩穩睡去了。
第二日一早,皇上又要在大草坪的營地上辦些祭祀一類的活,讓衆臣朝拜,附帶賞賜昨日獵場上表現優異者。
一大早上號角響起,各營帳都蘇醒了。
尹采綠從床上起來,第一件事便是來竹萱,今日頭腦清明了許多,東怕西怕的,事都已經做了,發愁有什麽用。
便向竹萱道:“你現在立刻回京去向母親報信,把我昨日跳舞的事說了,剩下的事知道該怎麽理的。”
無論是先往隴州去信,隨便編個緣由什麽的,還是提前以太子妃母親的份,先把太子妃擅舞之事傳揚出去,之後都不至于讓剩下的人産生疑慮。
竹萱是個機靈的,這一下就知道事輕重:“太子妃放心,我這就下山去,把事告知與夫人知曉。”
尹采綠松了口氣,又道:“還勞煩你向夫人說我些好話,我不是故意那般的,今後定會聽話,讓放心。”
二人站在營帳外一角落裏說著悄悄話,尹采綠上穿著件鵝黃對襟的短襖,外披一件藕荷珍珠披肩,下頭是銀灰縐紗百褶,腳下蹬著一雙青緞掐牙薄底小靴,面上不是多麽松快的表。
竹萱看這般發愁,忙安道:“太子妃別多想,這事涉及到薛、崔兩家上下幾百口人的命,奴婢說句不好聽的,他們那些人,為了自己也會不顧一切保你份的,不必過于擔心,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夫人向崔家呈明實,雖要引起不小的,那也不關您的事了。”
竹萱說得有理,尹采綠也平靜了些,與薛、崔兩家比起來,不過一個小人,做侯爺的尚且把腦袋拴在腰上,有什麽好害怕的呢。
兩人正說著話,太子換好服出來尋了,尹采綠慌忙閉了,推著竹萱往外走了。
“太子妃,出什麽事了嗎?”
尹采綠回頭,趙清已站在後,他今日束的半髻,一半的烏發由白玉簪挽了,餘下青如瀑垂落肩頭,倒添了幾分疏狂意態,雖說今日不是什麽正式場合,還是怔了一下,太子鮮作這般打扮,顯然心不錯。
又看他上穿著一襲石青的緙箭袖,外罩墨綠雲錦大氅,下擺繡著蒼松瑞鶴,走間袂翻飛,頗有幾分出塵之姿,襯得他渾矜貴又瀟灑。
尹采綠回過神來,搖頭道:“無事,臣妾忽然惦記起母親,竹萱先回去看看。”
“前陣子就聽聞岳母子不大好,你回去後到庫房取幾樣珍貴藥材送過去吧,若要請醫過去看,也可拿孤腰牌到太醫院請羅太醫,他的醫是太醫院裏孤最信得過的。”
尹采綠聽了這話兒,也承他的:“那便多謝殿下。”
趙清牽著手往營地走:“你我之間,不必言謝,咱們先去拜見父皇,再瞧瞧今日席上有什麽好吃的。”
但見山腰開闊草坪早被整治得平平整整,黃楊木圍欄裹著茜綢幔,四角高挑著明黃銷金八角宮燈。
與昨晚是不同的景象,想是宮人重新布置過了。
正中設著紫檀嵌螺鈿的蟠龍案,後頭立著九朝金漆大屏風,兩側分設十二席烏木嵌銀長案,案上擺著掐琺瑯的碟兒,青玉的碗,又有白玉雕的箸,皆整齊排列。
每席已鎮了葡萄、秋梨等各瓜果,席間垂了遮的帳。
太子與太子妃的席位自然在最前方,對面仍是三皇子與三皇子妃。
接下來的皇親、重臣及其家眷,以此排開。
草坪外圍,一周的杏黃龍旗隨風招展,遠松林裏搭著彩棚,草坪邊緣還留著昨日狩獵的痕跡,既著皇家威嚴,又添了幾分山野的意趣。
太子與太子妃執手落座,在場衆人先是跪拜請安了。
隨後皇上帶著貴妃出來,也都穿著便裝,看上去頗為放松。
尹采綠跪地高呼了萬歲,又起來坐了。
三皇子妃蔣香彤一坐下,便小心翼翼地往太子妃那看了一眼,腦子裏不斷浮想起昨晚見到的那一幕,又忍不住往太子上看去,那大氅之下裹著的健碩軀……
太子妃今日容貌極勝,顯然是作了濃妝的,看上去脂豔,越發彩照人,與太子挨著,不難看出兩人的親,更想起二人昨晚的放肆合拍,蔣香彤捧著肚子,忽然覺腹中了一下。
趙淵已經許久未過了,自有了孕。
太子妃坐在太子側,二人看起來真真是郎才貌,正是一幅良辰景。
盛宇帝目掃向,一看見,心都鮮亮了不,笑著道:“昨晚倒是忘了賞你了,太子妃,朕沒想到,你竟有這般舞技,從前只知你詠絮之才,如今更知,你都是極好的,不愧為朕親封的太子妃。”
盛宇帝笑著開口,這是一番極高的評價,餘下之人,都要重新掂量掂量這太子妃了,連帶著,對教養出的崔氏和薛氏門第,更要重新衡量。
再有那些一直盤算太子側妃之位的,也不要重新盤算盤算,是否要將原本選定的庶換嫡。
太子妃起謝恩:“臣妾先謝過父皇,賞什麽都是好的,臣妾無才,當不得這般誇贊。”
貴妃笑道:“太子妃這般品貌,皇上就是將國庫搬出來供挑一挑,也是使得的,臣妾都有些羨慕太子了,不的,竟能娶回這樣好的一個太子妃來。”
尹采綠當然下意識以為貴妃在誇,可又不得不深想,貴妃怎可能當真誇,這回又想起任嬤嬤曾經教過的例子,不難推斷出,這一招作:捧殺。
盛宇帝擡手示意太子妃起,貴妃的把戲他全然知道,但他不會管,太子妃將來要當皇後,合該靠自己與小小一個貴妃鬥。
昨晚那關算巧過了,盛宇帝對倒添了幾分欣賞,也因此,今日的賞賜格外厚些。
後的侍捧上漆盤,盤中是一對兒極好的玉鐲,是罕見之,但要說名貴,在皇上能拿得出手的東西裏,算不上名貴。
只它格外有層寓意在,在這樣的場合賞給太子妃,足以更多人重新掂量太子妃與太子兩人的地位了。
“這對兒玉鐲原是朕的祖母,孝康太皇太後的陪嫁,正合你這般靈秀的人兒,拿去戴吧。”
尹采綠在太子府討生活也有段時日了,看得懂眉眼高低,也聽得懂這些寓意,忙道:“父皇,此貴重,臣妾萬萬不敢收。”
盛宇帝只威嚴道:“你當得起。”
不等太子妃磕頭謝恩,另有宮人捧上朱漆描金的食盒,掀開層層錦緞,裏頭整整齊齊碼著九點。最上頭的碧玉碟中,擺著六枚晶瑩剔的水晶桂花糕,往下還有另外的。
“膳房新制的秋日點心,朕觀你素用些甜的,往後膳房再做出什麽新奇的糕點,便都往太子府上送兩匣子去。”
皇上給的這兩份禮,都算不上貴重,卻一樣給擡了份,一樣展示了他對的看重與寵,當中恩寵不難品到。
縱是一向把自己看作替而已的尹采綠,此時也有些了。
跪地磕頭:“多謝父皇。”
待回到太子邊坐下,尹采綠仍是心懷慨,在桌子底下拉住太子的手,道:“父皇待臣妾可真好啊,臣妾都有些之有愧了。”
跳個舞而已,從前同樣跳這麽一支,也不過得些歡呼吹捧,再一人往上砸些銀子,就很滿足了。
趙清了的手,只道:“這都是他應該給的,也是你應該得的,不必想太多。”
若是太子妃昨晚當真出醜了呢,恐怕父皇連個安也不會有,由著他的貴妃作樂去了。
接著笙簫笛管之聲響起,場面熱鬧起來,衆人又是一陣談笑作樂。
盛宇帝道:“昨日狩獵的魁首是誰?可算出來了?”
有宮人早已統計了獵的數量,珍稀程度和大小,綜合評判出魁首。
“回皇上,今秋的魁首仍然是太子殿下,恭喜太子,賀喜太子。”
盛宇帝開懷地笑起來,衆人便都齊聲:“恭喜太子,賀喜太子。”
“太子神勇蓋世,我大盛朝後繼有人,實乃天佑社稷,必能千秋萬代!”這話是太傅高喊出來的,他是公認的太子黨。
剩下人難免要看皇上臉,不敢直接這麽說,稀稀拉拉地喊了出來。
趙淵端坐在前,指甲已掐進了裏,面上卻是一片和煦,朝他父皇恭賀道:“父皇,我大盛朝基業穩固,必能千秋萬代!”
太傅話雖說得激進了些,盛宇帝卻懶得跟他生氣。
至其他人尚且知道分寸,太子只是太子而已,是暫定的儲君,當不得他大盛朝後繼有人,畢竟,後繼的究竟是誰,這也還說不準呢。
盛宇帝是極其自信的,一切盡在他掌控之中。
太傅又道:“皇上,太子後嗣乃社稷之本,太子妃府已三月有餘,至今未有孕,還是要以皇嗣為重,盡快為太子迎娶側妃。”
太子忙起,拱了手,正打算說:“父皇,兒臣公務沉重,迎娶側妃難免分心,眼下還是以治國為重,況且太子妃康健,有孕已是早晚的事,何苦為後院多添人,反倒耽誤正事,後院之事繁雜,更不利嫡長子出世……”
可他話沒說出來,只驚訝地看向太傅,震驚他此事為何未與自己商量。
又正因此話是太傅提的,他若是當場駁了,底下人定會猜測他與太傅離心,事便是大大的不好了。
話音在嗓子裏哽了半晌,竟是一個字也沒說出口。
還是私下裏與太傅說清楚的好。
尹采綠本也以為,太子這番起,定是要拒絕,就像他之前打發走府上兩位人一樣,可等了片刻,太子仍是沉默。
神不免落寞了些,卻又很快眨了眨眼,恢複了盈盈笑意。
人與側妃不一樣,側妃是有政治意味在的,太子本就該娶,何必想太多。
只那落寞的一瞬被三皇子妃蔣氏看了去,蔣氏見狀心頗好,看來太子也不是一定要獨寵太子妃的,瞧,還不是要下滿肚子的心酸,跟一樣。
盛宇帝一臉興味,貴妃給的側妃太子可以不要,這會子太傅又想往太子府塞人了,當真有趣。
便問道:“太傅,那你可有人選?”
太傅道:“正是臣的嫡孫,在家裏行三,還未說親,臣舍了老臉,鬥膽請皇上賜婚。”
趙清了拳,死死看著太傅,不明白他為何要這樣做。
太傅未看太子一眼,他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自己輔佐太子已久,嫁個孫兒給他,本就是兩全其、錦上添花的事,更何況只是一個側妃而已,對太子而言,又能有多大的影響呢?他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仍舊能去娶了納了自己更喜歡的人,側妃之位,只代表政治意味,又能礙著他什麽呢?
再加上他多有些生氣太子選定太子妃時未與他商量一事,這才自作主張。
趙清卻知道,此時父皇極容易答應太傅之請,太傅與貴妃可不是一個分量的。
他眼見太傅不搭理他,便轉頭看向父皇,眸子死死地盯著,也是懇求。
父皇應當明白他的心意,若父皇應了這事,他的威脅便是:父子二人從此繼續形同陌路,休想他待他親熱一分。
盛宇帝看得發笑,兒子這是在求自己,兒子已經很久沒求過自己了。
可他又想看看,把太子到極致了,太子會不會當場駁了太傅。
是要人,還是要江山?
盛宇帝實在很想知道答案。
再看看兒媳婦太子妃呢,還是那副憨呆模樣,似是什麽都不懂的樣子,這樣的人最聰明,最能無形中,讓男人去為拼了命,就如同今日一般。
太子為了太子妃,值得嗎?
太傅的孫嫁給他做側妃,是兩方利好的事,如果是盛宇帝本人,肯定就應了。
可太子是個軸的,至今對他母後的事耿耿于懷。
盛宇帝真是想鬧了,他一個做皇帝的,有個三妻四妾不正常?太子恨自己做什麽。
太子為了太子妃,就像是為了他母後一般,再不想為太子妃留下憾,盛宇帝竟然從兒子那眼神中讀懂了他的心思。
不又是一陣慨。
貴妃笑道:“皇上,這是好事呀,太傅家的孫,不用說也知道定是教養得知書達理,蕙質蘭心的,您可快些應了,省的太傅一會兒反悔,不把孫兒給您當兒媳婦了。”
太傅本就與太子是一條船上的,貴妃不甚介意兩方結親,反倒想給太子妃找些不快,正妻又如何,男人有了新鮮的、小的,定會很快拋棄舊的。
盛宇帝道:“貴妃所言極是。”
說著,眼睛往太子上轉去,太子仍是死死盯著他,是懇求,還有一分……盛宇帝讀得懂,那是說:若是父皇下旨,兒臣無法當衆反駁太傅,但你我父子之間,再無分。父皇明知兒子不願,還要將兒子至此地,兒子永不原諒。
嘖,好稚的小子。
罷了,太子是他與正妻生的孩子,他的正妻啊,再不得寵,也是他此生唯一一位正妻。
“此事容朕再考慮考慮,太傅,你老人家打的是個好主意哇,朕的太子玉質金相,仁厚善良,又是淵渟岳峙一般,有勇有謀,你想撿這個便宜,朕還有些不舍得讓你撿,你想得罷。”
太傅面容一怔,顯是沒想到皇上會拒絕這樣一樁極其理所應當的婚事。
“朕只說要考慮,可沒說是拒絕,且等著吧。”
盛宇帝斜眼看著太子,哼哼,倒要看看他接下來如何討好他這個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