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45章 舊人 連太子也心甘願栽上。

第45章 舊人 連太子也心甘願栽上。

尹采綠便知道, 竹萱跟自己也不是完全了心的,竹萱忠誠的是太子妃, 而不是

竹萱連忙跪下,生怕說不服太子妃:“您好好想想吧,如今的日子有什麽不好的,太子也寵您,您背後又有崔氏與侯府撐腰,就算在宮裏也是什麽都不怕的,何必要冒這份險呢,至于從前的事,您就當從前的那個您自己已經死了, 好嗎?”

這番話說出來算是大不敬了, 竹萱知道自己不該說,卻不得不說。

尹采綠扶起來,道:“竹萱,事沒你想的那麽嚴重, 我不過是出去打聽一個人, 不然我心中始終不安,你放心, 我保證不會鬧出什麽事來的。”

竹萱咬牙道:“太子妃,只要有奴婢在,奴婢絕不讓您去。”

尹采綠勉強被勸住了,竹萱說得對,自己,不能坑害了薛崔兩家。

竹萱見似是打消了念頭,才是狠狠地松了一口氣。

太子妃只要好好兒的,這一輩子必是妥的, 何必冒險呢。

晚上把太子妃送到夫人那兒去一同用飯,只崔婉清和尹采綠兩人,圍著一張黃梨木的圓桌坐了,桌上菜式清淡,依的是崔婉清的口味。

“我也想過,你與我娘家的那些人,早晚得見的,何況表爺又是極疼靜蘊的,這次不能他見你,我心裏也怪難的,等再過上兩年吧,你的相貌與靜蘊本就相差不大,到時候他們見見你,也全個思念,算是個安了。”

竹萱過來添茶,順道又說了句:“夫人不知,奴婢本不該說這樣不好聽的話,但這話現在拿出來,何嘗不算是個安呢,家裏老太爺本也沒期二小姐能活過這幾年,若是將來老太爺得知二小姐還在,還好生生的,不定得多開心呢,真真算是個安了。”

崔婉清卻搖頭:“這張臉哄得過別人,卻哄不得父親,父親遲早會知道的。”

尹采綠正夾了一筷子燴湯裏的蘑菇放口中,嚼著嚼著看向崔婉清:“啊?”

崔婉清朝甩了甩手:“你別怕,父親會幫著瞞過去的,你也是個可心的,到時候到你外祖跟前磕個頭,盡盡孝,他老人家會憐你的,再說太子如今還未上位,皇上又正值壯年,到頭來還不定怎麽樣呢,你只需知道,到時候崔家會是你們的後盾。”

尹采綠點點頭,想起自己在太和殿上大放厥詞,還有些不好意思。

崔婉清又與閑話家常了一會兒,尹采綠念十分,回到靜竹苑後,竹萱又與說了一通事輕重,竹萱不似翠影那般說話不好聽,是在跟前求著哄著的,倒真不好辦了。

到了戌時,靜竹苑上下都打算伺候太子妃歇下了,善和從後角門裏傳話過來:“文文來了一趟,帶了些東西來,說是太子讓帶過來的。”

是一個秋香錦緞的包裹,尹采綠打開一看,是一盒子糕餅,另帶一封太子手書。

這糕餅形似海棠,裏面的餡兒是紅豆沙,面上撒了芝麻和瓜子,外面裹了一層融化了的焦糖,是表面甜脆,糯的口,名為海棠糕。

尹采綠一眼便知,因著這糕餅不是盛京城裏有的樣式,也不是宮裏的樣式,正正是江南裏,常吃過的樣式。

心下便是一驚,又打開那手書來看。

如今早已不是不識字的子,就是寫幾個字,也是會的。

太子的字字秀麗,令人賞心悅目,以往經常拿來給做字帖,照著臨摹,如今已不學薛靜蘊的字了,如何也學不會,太子手把手教的,正是他自己的字,往後走出去,只需說太子妃對太子深意重,便學了太子的字,往後夫妻同心,連字跡都一樣,尹采綠對此笑話了他好久,太子卻說:“孤手把手教的你,你學孤的字最容易了,便不必去仿你那文替先生的字了,你笑什麽?”

尹采綠只道:“笑別人要笑話臣妾,竟對你深意重至此,放棄從前那一手極有功夫的章草的不要,學著你寫這質樸平淡的小楷。”

太子那時一張臉上溫潤不在,倒是白了一眼:“倒要誇你,如今竟會品評書法了,再說,要你學那章草,你學的會嗎?說起來,你那位文替先生的章草的確頗有功力,若有機會,孤倒想認識認識,與之切磋一番。”

尹采綠當時心裏驚惶,但也沒表現出來,只撂下筆,往他上一坐,兩只手搭在他肩膀上,側著頭,下一揚,問道:“你想見?然後抓臣妾一個把柄是吧。”

太子失笑,狠兩下:“孤就說說而已,文人之間的欣賞罷了,這世間的文人多了去了,有字寫得好的,有文章做得好的,也有靠一辯才走天下的,孤有攬天下賢才的想法,卻也不是人人都能招攬過來。那人既與你有著這般不可言說的關系,孤自然不會見。”

可太子說完這番話,尹采綠心裏總有說不出的難,自己是頂了那人份來的,太子原本,也該只顧著薛小姐,哪裏顧得上這街邊游的乞丐。現如今卻把抱在懷裏哄,那薛小姐卻早是一抔黃土埋了,心裏到底是愧疚更多。

“殿下,那位先生已經病逝了,就別提了。”

“好,不提他了。”

尹采綠方才回過神來,看向手中這封手書,與太子分隔也才不過半日而已,這就又是送糕餅,又是送手書來的,心裏也想他得

打開手書一看,是他親手寫的字,是說:“冷學士剛從廣陵郡找人回來,給你帶了些糕點,還有兩筐蟹,放在太子府門房,你明日打發人回去取。近日晨昏溫差頗大,熏籠炭火可續至卯時,金緞襖料宜常著。

自晨起別後,不過半晝,孤心下已翻湧萬千。”

尹采綠挨個讀完,臉上笑起來:“太好了,有蟹吃,善靜,你現在就打發人過去取。”

善靜笑著:“行嘞,奴婢這就親自去,文文也真是的,也不一同送來。”

善和道:“文文是從宮裏來的,想是也還沒回太子府去,這糕餅是冷學士帶到宮裏親手給太子的。”

尹采綠又垂下頭看信,指著最後一句道:“這句話我怎麽讀不懂呢,好端端的,他心裏翻湧個什麽?”

竹萱看了眼,笑道:“太子妃,太子這是說他想你呢。”

“真的?”

“是,太子言語含蓄,話未說盡,太子妃也要用心會才是。”

尹采綠嘟囔道:“這我能如何會,誰他話只說一半的,直接說想我了,不好嗎?”

竹萱憋著笑:“太子怕是永遠不會說出那樣的話來。”

任嬤嬤在一旁道:“可不嘛,包子有不在褶,肚子有貨不在。”

太子妃一回到薛府,任嬤嬤就跟過來了,在靜竹苑上下持,連起居也一并管了。

尹采綠聽了任嬤嬤這話,聽得直笑。

竹萱給梳了頭,把頭發全都挽在頭頂,一個高高松松的發髻,又拿緞的料子包起來。

“太子妃,還要再吃些東西嗎?”

尹采綠面前的小幾上,糕餅拿定窯白瓷的盤子裝了,一旁是善靜沏的碧螺春,拿青釉暗花的小盞裝著。

靜竹苑裏的家杯盞都是換過的,薛靜蘊原先用的東西都被崔婉清收走珍藏起來了,如今靜竹苑用的是尹采綠自己的東西。

裏裏外外的那些小丫鬟,也都被打發走了,太子妃這裏也不缺人使喚,便那些人都到外間幹活去了。

若是善靜在,必會勸:“太子妃晚上吃些,該上床歇下了。”

竹萱卻不會,竹萱除了在那件事上強烈阻止,其他事倒是由著的。

尹采綠了手,重新漱了口,便道:“我不吃了,端下去吧。”

躺在靜竹苑的床上,這裏曾經是薛靜蘊時的住所,尹采綠著床簾上的絡子發呆,最初願意跟著薛夫人走,是為了圖榮華富貴,也是為了有一個安之所,實在是游了很久,自己一個子太難生存下去了,不知是由多的僥幸才拼湊如今眉目尚且清明的

薛夫人找上時,薛靜蘊已經不在了,也因此,對薛靜蘊并無多,但現在,是住進了的院子,頂了份,還借了外祖家的勢,薛夫人還說,將來崔家會為太子上位的後盾之一……

得越來越多,便越發慨,覺得自己擾了薛小姐靈魂安寧,原本應該一切平息,薛家沒有了二小姐,太子也另娶別家小姐為妻,可現在,想撤出這一遭去,還來得及嗎?

不管了,反正是天公疼憨人,傻人有傻福,背靠兩個家族,前頭是太子,這個太子妃之位,還真就稀裏糊塗地坐穩了。

第二日一早,尹采綠上善靜要出門,竹萱忙忙攔住,兩人打了一陣眉眼司。

“太子妃,這是要去哪兒?”

尹采綠朝微微笑著:“出去逛逛。”

竹萱便道:“那奴婢這就去安排車轎,再上幾個人跟上。”

尹采綠攔住:“別呀,我好不容易出了太子府,你還要人看著我,你還是我最親的大丫鬟竹萱嗎。”

竹萱看了善靜一眼,又看了善和一眼,撓了撓頭,這兩人不知輕重,縱著太子妃胡來,可又能怎麽辦。

“那算了,奴婢親自跟著太子妃,總行了吧。”

說著,又去瞧太子妃今日上的裝扮,只見善靜是有個妝扮的好手藝,鬢挽烏雲,髻堆翅,斜簪一支累嵌寶點翠釵,釵頭珍珠巍巍墜,額間一抹鵝黃牡丹花鈿,更襯得勝雪。

再往下看,海棠紅煙羅的對襟短襖,下著月白的細褶兒,腰間一碎玉琳瑯,走起路來環佩叮當。外頭又罩了件藕荷的鶴氅,腕間一對羊脂玉鐲相撞,清音裊裊。手上又執了一柄湘妃竹白絹團扇,這般妝扮,好一個婉約風流,真真如那畫中走出來的人兒一般。

竹萱不言語了,太子妃這般打扮,出去必不是要幹什麽之事的,雖說是有點張揚了,再說邊兒又沒有太子陪著,按理說該穿得低調些,再戴個帷帽。

可看太子妃一臉明妝容,揚著下,今日必是想上街出出風頭,竹萱也沒什麽好說的,只把象征東宮的玉牌取來揣在上,必要時候也可亮明份,至于別的,就由著太子妃吧。

任嬤嬤卻不得要說兩句:“太子妃,今日既是不帶多人,要隨心意出行,便還是戴個帷帽吧。”

這話善靜也想說,但不敢說,與善和對視一眼,決定閉

尹采綠一跺腳,道:“嬤嬤,本宮的臉是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嗎?”

任嬤嬤答:“沒有,是外面那些人,不配得見太子妃真容。”

善靜心想,任嬤嬤是真會哄太子妃,瞧這話兒說的。

尹采綠卻不認這話,的這張臉花容又月貌,不讓人見豈不是可惜了,正值桃李年華呢。

“嬤嬤,我哪兒有那樣金貴了,你不必多說了,本宮的命令,咱們就這樣出去。”

太子不在,誰敢忤逆太子妃。

轎子也不乘,撿了兩個丫鬟:一個非要跟上的竹萱,一個善靜,還有一個非要跟上的任嬤嬤,便出門去了。

尹采綠今日特地穿了雙牛皮底子做的鞋,可走得路呢,先是在街市上逛了一會兒,買了些小玩意兒,又到那大名鼎鼎的香餑餑館,想買些什麽吧,結果還得排隊,竹萱要掏出玉牌來,尋個特權,尹采綠攔住了:“大家都排著呢,我聽江小姐說,就是達貴人來了這兒,也得排隊呢,咱們就排吧。”

善靜便道:“竹萱,你跟任嬤嬤一起,去那對面的茶樓定個雅座,太子妃坐著等去,我在這兒排就行了。”

正說著,只見街市上一陣嘈雜聲,又有一列兵馬開路,善靜和任嬤嬤連忙擋到太子妃跟前:“太子妃當心,像是有要犯押送京,咱們還是避著些。”

“哦,哦。”尹采綠還沒反應過來,被任嬤嬤拉著退到一邊。

這一行人并不多,兩列兵士,兩輛囚車,在這偌大的盛京城裏驚不起什麽風浪,百姓們興起時看一眼也就過了,并不在意。

尹采綠因著好奇,多看了一眼,這一眼可好巧不巧的,正好看見了一裹著藏青細布頭巾的中年嬤嬤,看起來老了許多,往常油頭面的樣子已經不在,雙手疊搭在膝頭,子隨著車顛簸輕輕搖晃,鬢邊一烏木簪子仍然別得端正,可見是未吃什麽大苦頭的。

尹采綠目不轉睛地看著,眼中頗有不舍,還有些說不道不明的想念,媽媽從前待是極好的,不然也養不這般子。

可見那人蒼老的眸子掃過來,尹采綠慌忙別開了視線,轉過去。

竹萱心細如發,早把這一幕看在眼裏。

待行至偏僻,竹萱把任嬤嬤支到茶樓上去訂座,拉著太子妃小聲說道:“太子妃,那位是您從前的人?”

尹采綠也騙不得竹萱什麽,便道:“正是,竹萱,我必須得幫,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去流放,而什麽都不做。”

頂替薛靜蘊的份是為了錦玉食,可人不能為了錦玉食連自己是誰都忘了,可是柳媽媽手把手教養大的。

竹萱進太子妃的眼眸裏,滿口想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了,太子妃是一顆玲瓏剔的心,待人真誠,誰也能一眼穿

“太子妃,這件事如果非要做,你別沾手,想做什麽,奴婢幫你做。”

竹萱也不是什麽多善良的人,知道自己下半輩子榮華富貴皆系在太子妃上,太子妃要冒風險,把這風險轉嫁到自己上來要合適得多。

尹采綠心中越發念:“竹萱,你待我的好,自不必多說,往後若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也盡管提。”

竹萱耐著子福行了一禮:“太子妃,就請您好生做您的太子妃吧,奴婢好好侍奉您,這便夠了。”

尹采綠便道:“聽太子說,柳媽媽會被關在大理寺,估計過幾日案子清了會判流放,就在流放前,送些金銀細就行,我也不多做別的了。”

如此也算盡了恩了。

竹萱咬著牙,這活兒可不好幹,但答應了太子妃,非得給辦了。

尹采綠又道:“我本來是打算著喬裝打扮一下,給守門的軍爺塞點兒銀子,我打聽過了,這樣辦事的有很多,柳媽媽犯的也不是什麽誅九族的大案子,我便謊稱自己是的遠房親戚,趁流放前,進去探一番,想是好進。”

竹萱道:“太子妃,柳媽媽認識你,你若是去了,拆穿該怎麽辦,幸好此事你與我說了,這事奴婢去辦,若有什麽差池的,索柳媽媽也不認識我,如何也牽扯不出多的來。”

尹采綠狠狠點頭:“嗯嗯,這樣就萬無一失了,竹萱,謝謝你。”

竹萱著自家太子妃娘娘那雙清澈的眸子,徹底沒了話說,只能說難怪連太子也心甘願栽上。

再說萬一出了什麽事,太子妃確實能拍拍屁拎著自己的小包袱就跑,竹萱、翠影,還有薛家那些人卻不行,都得給,真是該的。

“太子妃,奴婢也沒別的所求的,只希哪日你若要走,別忘了帶上我。”

尹采綠瞥一眼:“說什麽呢,咱們要在這太子府長長久久地住著,將來還要住進皇宮裏去,你做掌事大姑姑。”

竹萱一臉苦,嘟囔道:“既然如此,你還非要與前人牽扯不清。”

尹采綠攬過的肩,狠了兩把:“你要不想去,我就自己去。”

“別,別,奴婢一定去。”

說著,那頭任嬤嬤已在茶樓上備好雅座了,善靜也買好了各糕點,過來請太子妃上去落座。

這邊悠哉悠哉地過著晌午,東宮裏,太子正與尋常一樣,理各種事務,冷嘉實來過一趟,只說玉笙樓失蹤的那位采綠姑娘仍未找到蹤跡,但卻牽扯出了一樁大案。

到廣陵郡州府衙門裏報案的,正是江南布商杜家的三太太,說自家小兒十七年前被家中小妾拐賣,時隔多年才查清楚這一樁家事,據那小妾供認,當年正是把人賣到了玉笙樓。

杜三太太如今發了狠地要把兒給找出來,不知擲了多銀子出去,那小妾早被一腳踢斷了肋骨,日日折磨。

可玉笙樓裏的那些子,俱都帶去與杜三太太廝認過了,無一人是兒杜清晏。

趙清聽冷嘉實彙報完這一樁,本來這事是不至于報給太子知道的,但冷嘉實清楚,那子找不回來,太子心善至此,總覺得那子失蹤是他的緣故,始終于心不安。

趙清擡起頭:“照這麽說,那位采綠姑娘,大抵就是杜家十七年前被拐賣的兒了。”

冷嘉實點頭:“按照推斷,是的。”

趙清嘆了聲氣:“也是可憐,好端端的千金小姐,竟淪落至此,你去知會廣陵郡各員,就說是孤的意思,此案務必嚴查。”

“是,殿下。還有一事,那玉笙樓的柳老板已經押送京,許會知道一些線索,何不將提出來親自再審審。”

趙清著手上公文,眉目間還有遲疑。

“孤近日事繁雜,明日還有幾位隴州來的員進京述職。”其中還有太子妃的大表哥,出于禮數,更有太子妃的面子在,崔家崔程彥他是必然要見的,不要見,還要請上幾位相的年輕員與他一同招待才是,現在想想,岳母大人把太子妃回去,許也是為著這事,薛家只怕也忙著辦家宴招待崔大公子,到時他也跟著崔程彥一同拜訪薛家,順道看看一日不見的太子妃。這家宴是家宴,外面的應酬是外面的應酬,太子自覺該把太子妃這位表哥給招待妥帖了,免得下了太子妃的面子,顯得他不重視太子妃似的。

想到這,趙清又對冷嘉實道:“你這幾日也別忙那些了,孤另找人去提審柳氏,你幫孤好生安排一下,上幾個年輕子弟,明日招待隴州來的崔大公子,就定……清風樓吧,孤習慣在那喝茶談事了。”

冷嘉實面不改地應了,心中卻在想,京中日日夜夜都有各種應酬,不過別的員應酬皆在多沾點風月的地方,唯有太子還在那有茶沒酒的清風樓裏招待,也不知那崔公子來了習不習慣。

便琢磨了一番話,準備勸勸太子,這回也選個雅致一些的地方宴客。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65章

她已經從良好多年

第45章 舊人 連太子也心甘願栽上。

第45章 舊人 連太子也心甘願栽上。

尹采綠便知道, 竹萱跟自己也不是完全了心的,竹萱忠誠的是太子妃, 而不是

竹萱連忙跪下,生怕說不服太子妃:“您好好想想吧,如今的日子有什麽不好的,太子也寵您,您背後又有崔氏與侯府撐腰,就算在宮裏也是什麽都不怕的,何必要冒這份險呢,至于從前的事,您就當從前的那個您自己已經死了, 好嗎?”

這番話說出來算是大不敬了, 竹萱知道自己不該說,卻不得不說。

尹采綠扶起來,道:“竹萱,事沒你想的那麽嚴重, 我不過是出去打聽一個人, 不然我心中始終不安,你放心, 我保證不會鬧出什麽事來的。”

竹萱咬牙道:“太子妃,只要有奴婢在,奴婢絕不讓您去。”

尹采綠勉強被勸住了,竹萱說得對,自己,不能坑害了薛崔兩家。

竹萱見似是打消了念頭,才是狠狠地松了一口氣。

太子妃只要好好兒的,這一輩子必是妥的, 何必冒險呢。

晚上把太子妃送到夫人那兒去一同用飯,只崔婉清和尹采綠兩人,圍著一張黃梨木的圓桌坐了,桌上菜式清淡,依的是崔婉清的口味。

“我也想過,你與我娘家的那些人,早晚得見的,何況表爺又是極疼靜蘊的,這次不能他見你,我心裏也怪難的,等再過上兩年吧,你的相貌與靜蘊本就相差不大,到時候他們見見你,也全個思念,算是個安了。”

竹萱過來添茶,順道又說了句:“夫人不知,奴婢本不該說這樣不好聽的話,但這話現在拿出來,何嘗不算是個安呢,家裏老太爺本也沒期二小姐能活過這幾年,若是將來老太爺得知二小姐還在,還好生生的,不定得多開心呢,真真算是個安了。”

崔婉清卻搖頭:“這張臉哄得過別人,卻哄不得父親,父親遲早會知道的。”

尹采綠正夾了一筷子燴湯裏的蘑菇放口中,嚼著嚼著看向崔婉清:“啊?”

崔婉清朝甩了甩手:“你別怕,父親會幫著瞞過去的,你也是個可心的,到時候到你外祖跟前磕個頭,盡盡孝,他老人家會憐你的,再說太子如今還未上位,皇上又正值壯年,到頭來還不定怎麽樣呢,你只需知道,到時候崔家會是你們的後盾。”

尹采綠點點頭,想起自己在太和殿上大放厥詞,還有些不好意思。

崔婉清又與閑話家常了一會兒,尹采綠念十分,回到靜竹苑後,竹萱又與說了一通事輕重,竹萱不似翠影那般說話不好聽,是在跟前求著哄著的,倒真不好辦了。

到了戌時,靜竹苑上下都打算伺候太子妃歇下了,善和從後角門裏傳話過來:“文文來了一趟,帶了些東西來,說是太子讓帶過來的。”

是一個秋香錦緞的包裹,尹采綠打開一看,是一盒子糕餅,另帶一封太子手書。

這糕餅形似海棠,裏面的餡兒是紅豆沙,面上撒了芝麻和瓜子,外面裹了一層融化了的焦糖,是表面甜脆,糯的口,名為海棠糕。

尹采綠一眼便知,因著這糕餅不是盛京城裏有的樣式,也不是宮裏的樣式,正正是江南裏,常吃過的樣式。

心下便是一驚,又打開那手書來看。

如今早已不是不識字的子,就是寫幾個字,也是會的。

太子的字字秀麗,令人賞心悅目,以往經常拿來給做字帖,照著臨摹,如今已不學薛靜蘊的字了,如何也學不會,太子手把手教的,正是他自己的字,往後走出去,只需說太子妃對太子深意重,便學了太子的字,往後夫妻同心,連字跡都一樣,尹采綠對此笑話了他好久,太子卻說:“孤手把手教的你,你學孤的字最容易了,便不必去仿你那文替先生的字了,你笑什麽?”

尹采綠只道:“笑別人要笑話臣妾,竟對你深意重至此,放棄從前那一手極有功夫的章草的不要,學著你寫這質樸平淡的小楷。”

太子那時一張臉上溫潤不在,倒是白了一眼:“倒要誇你,如今竟會品評書法了,再說,要你學那章草,你學的會嗎?說起來,你那位文替先生的章草的確頗有功力,若有機會,孤倒想認識認識,與之切磋一番。”

尹采綠當時心裏驚惶,但也沒表現出來,只撂下筆,往他上一坐,兩只手搭在他肩膀上,側著頭,下一揚,問道:“你想見?然後抓臣妾一個把柄是吧。”

太子失笑,狠兩下:“孤就說說而已,文人之間的欣賞罷了,這世間的文人多了去了,有字寫得好的,有文章做得好的,也有靠一辯才走天下的,孤有攬天下賢才的想法,卻也不是人人都能招攬過來。那人既與你有著這般不可言說的關系,孤自然不會見。”

可太子說完這番話,尹采綠心裏總有說不出的難,自己是頂了那人份來的,太子原本,也該只顧著薛小姐,哪裏顧得上這街邊游的乞丐。現如今卻把抱在懷裏哄,那薛小姐卻早是一抔黃土埋了,心裏到底是愧疚更多。

“殿下,那位先生已經病逝了,就別提了。”

“好,不提他了。”

尹采綠方才回過神來,看向手中這封手書,與太子分隔也才不過半日而已,這就又是送糕餅,又是送手書來的,心裏也想他得

打開手書一看,是他親手寫的字,是說:“冷學士剛從廣陵郡找人回來,給你帶了些糕點,還有兩筐蟹,放在太子府門房,你明日打發人回去取。近日晨昏溫差頗大,熏籠炭火可續至卯時,金緞襖料宜常著。

自晨起別後,不過半晝,孤心下已翻湧萬千。”

尹采綠挨個讀完,臉上笑起來:“太好了,有蟹吃,善靜,你現在就打發人過去取。”

善靜笑著:“行嘞,奴婢這就親自去,文文也真是的,也不一同送來。”

善和道:“文文是從宮裏來的,想是也還沒回太子府去,這糕餅是冷學士帶到宮裏親手給太子的。”

尹采綠又垂下頭看信,指著最後一句道:“這句話我怎麽讀不懂呢,好端端的,他心裏翻湧個什麽?”

竹萱看了眼,笑道:“太子妃,太子這是說他想你呢。”

“真的?”

“是,太子言語含蓄,話未說盡,太子妃也要用心會才是。”

尹采綠嘟囔道:“這我能如何會,誰他話只說一半的,直接說想我了,不好嗎?”

竹萱憋著笑:“太子怕是永遠不會說出那樣的話來。”

任嬤嬤在一旁道:“可不嘛,包子有不在褶,肚子有貨不在。”

太子妃一回到薛府,任嬤嬤就跟過來了,在靜竹苑上下持,連起居也一并管了。

尹采綠聽了任嬤嬤這話,聽得直笑。

竹萱給梳了頭,把頭發全都挽在頭頂,一個高高松松的發髻,又拿緞的料子包起來。

“太子妃,還要再吃些東西嗎?”

尹采綠面前的小幾上,糕餅拿定窯白瓷的盤子裝了,一旁是善靜沏的碧螺春,拿青釉暗花的小盞裝著。

靜竹苑裏的家杯盞都是換過的,薛靜蘊原先用的東西都被崔婉清收走珍藏起來了,如今靜竹苑用的是尹采綠自己的東西。

裏裏外外的那些小丫鬟,也都被打發走了,太子妃這裏也不缺人使喚,便那些人都到外間幹活去了。

若是善靜在,必會勸:“太子妃晚上吃些,該上床歇下了。”

竹萱卻不會,竹萱除了在那件事上強烈阻止,其他事倒是由著的。

尹采綠了手,重新漱了口,便道:“我不吃了,端下去吧。”

躺在靜竹苑的床上,這裏曾經是薛靜蘊時的住所,尹采綠著床簾上的絡子發呆,最初願意跟著薛夫人走,是為了圖榮華富貴,也是為了有一個安之所,實在是游了很久,自己一個子太難生存下去了,不知是由多的僥幸才拼湊如今眉目尚且清明的

薛夫人找上時,薛靜蘊已經不在了,也因此,對薛靜蘊并無多,但現在,是住進了的院子,頂了份,還借了外祖家的勢,薛夫人還說,將來崔家會為太子上位的後盾之一……

得越來越多,便越發慨,覺得自己擾了薛小姐靈魂安寧,原本應該一切平息,薛家沒有了二小姐,太子也另娶別家小姐為妻,可現在,想撤出這一遭去,還來得及嗎?

不管了,反正是天公疼憨人,傻人有傻福,背靠兩個家族,前頭是太子,這個太子妃之位,還真就稀裏糊塗地坐穩了。

第二日一早,尹采綠上善靜要出門,竹萱忙忙攔住,兩人打了一陣眉眼司。

“太子妃,這是要去哪兒?”

尹采綠朝微微笑著:“出去逛逛。”

竹萱便道:“那奴婢這就去安排車轎,再上幾個人跟上。”

尹采綠攔住:“別呀,我好不容易出了太子府,你還要人看著我,你還是我最親的大丫鬟竹萱嗎。”

竹萱看了善靜一眼,又看了善和一眼,撓了撓頭,這兩人不知輕重,縱著太子妃胡來,可又能怎麽辦。

“那算了,奴婢親自跟著太子妃,總行了吧。”

說著,又去瞧太子妃今日上的裝扮,只見善靜是有個妝扮的好手藝,鬢挽烏雲,髻堆翅,斜簪一支累嵌寶點翠釵,釵頭珍珠巍巍墜,額間一抹鵝黃牡丹花鈿,更襯得勝雪。

再往下看,海棠紅煙羅的對襟短襖,下著月白的細褶兒,腰間一碎玉琳瑯,走起路來環佩叮當。外頭又罩了件藕荷的鶴氅,腕間一對羊脂玉鐲相撞,清音裊裊。手上又執了一柄湘妃竹白絹團扇,這般妝扮,好一個婉約風流,真真如那畫中走出來的人兒一般。

竹萱不言語了,太子妃這般打扮,出去必不是要幹什麽之事的,雖說是有點張揚了,再說邊兒又沒有太子陪著,按理說該穿得低調些,再戴個帷帽。

可看太子妃一臉明妝容,揚著下,今日必是想上街出出風頭,竹萱也沒什麽好說的,只把象征東宮的玉牌取來揣在上,必要時候也可亮明份,至于別的,就由著太子妃吧。

任嬤嬤卻不得要說兩句:“太子妃,今日既是不帶多人,要隨心意出行,便還是戴個帷帽吧。”

這話善靜也想說,但不敢說,與善和對視一眼,決定閉

尹采綠一跺腳,道:“嬤嬤,本宮的臉是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嗎?”

任嬤嬤答:“沒有,是外面那些人,不配得見太子妃真容。”

善靜心想,任嬤嬤是真會哄太子妃,瞧這話兒說的。

尹采綠卻不認這話,的這張臉花容又月貌,不讓人見豈不是可惜了,正值桃李年華呢。

“嬤嬤,我哪兒有那樣金貴了,你不必多說了,本宮的命令,咱們就這樣出去。”

太子不在,誰敢忤逆太子妃。

轎子也不乘,撿了兩個丫鬟:一個非要跟上的竹萱,一個善靜,還有一個非要跟上的任嬤嬤,便出門去了。

尹采綠今日特地穿了雙牛皮底子做的鞋,可走得路呢,先是在街市上逛了一會兒,買了些小玩意兒,又到那大名鼎鼎的香餑餑館,想買些什麽吧,結果還得排隊,竹萱要掏出玉牌來,尋個特權,尹采綠攔住了:“大家都排著呢,我聽江小姐說,就是達貴人來了這兒,也得排隊呢,咱們就排吧。”

善靜便道:“竹萱,你跟任嬤嬤一起,去那對面的茶樓定個雅座,太子妃坐著等去,我在這兒排就行了。”

正說著,只見街市上一陣嘈雜聲,又有一列兵馬開路,善靜和任嬤嬤連忙擋到太子妃跟前:“太子妃當心,像是有要犯押送京,咱們還是避著些。”

“哦,哦。”尹采綠還沒反應過來,被任嬤嬤拉著退到一邊。

這一行人并不多,兩列兵士,兩輛囚車,在這偌大的盛京城裏驚不起什麽風浪,百姓們興起時看一眼也就過了,并不在意。

尹采綠因著好奇,多看了一眼,這一眼可好巧不巧的,正好看見了一裹著藏青細布頭巾的中年嬤嬤,看起來老了許多,往常油頭面的樣子已經不在,雙手疊搭在膝頭,子隨著車顛簸輕輕搖晃,鬢邊一烏木簪子仍然別得端正,可見是未吃什麽大苦頭的。

尹采綠目不轉睛地看著,眼中頗有不舍,還有些說不道不明的想念,媽媽從前待是極好的,不然也養不這般子。

可見那人蒼老的眸子掃過來,尹采綠慌忙別開了視線,轉過去。

竹萱心細如發,早把這一幕看在眼裏。

待行至偏僻,竹萱把任嬤嬤支到茶樓上去訂座,拉著太子妃小聲說道:“太子妃,那位是您從前的人?”

尹采綠也騙不得竹萱什麽,便道:“正是,竹萱,我必須得幫,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去流放,而什麽都不做。”

頂替薛靜蘊的份是為了錦玉食,可人不能為了錦玉食連自己是誰都忘了,可是柳媽媽手把手教養大的。

竹萱進太子妃的眼眸裏,滿口想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了,太子妃是一顆玲瓏剔的心,待人真誠,誰也能一眼穿

“太子妃,這件事如果非要做,你別沾手,想做什麽,奴婢幫你做。”

竹萱也不是什麽多善良的人,知道自己下半輩子榮華富貴皆系在太子妃上,太子妃要冒風險,把這風險轉嫁到自己上來要合適得多。

尹采綠心中越發念:“竹萱,你待我的好,自不必多說,往後若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也盡管提。”

竹萱耐著子福行了一禮:“太子妃,就請您好生做您的太子妃吧,奴婢好好侍奉您,這便夠了。”

尹采綠便道:“聽太子說,柳媽媽會被關在大理寺,估計過幾日案子清了會判流放,就在流放前,送些金銀細就行,我也不多做別的了。”

如此也算盡了恩了。

竹萱咬著牙,這活兒可不好幹,但答應了太子妃,非得給辦了。

尹采綠又道:“我本來是打算著喬裝打扮一下,給守門的軍爺塞點兒銀子,我打聽過了,這樣辦事的有很多,柳媽媽犯的也不是什麽誅九族的大案子,我便謊稱自己是的遠房親戚,趁流放前,進去探一番,想是好進。”

竹萱道:“太子妃,柳媽媽認識你,你若是去了,拆穿該怎麽辦,幸好此事你與我說了,這事奴婢去辦,若有什麽差池的,索柳媽媽也不認識我,如何也牽扯不出多的來。”

尹采綠狠狠點頭:“嗯嗯,這樣就萬無一失了,竹萱,謝謝你。”

竹萱著自家太子妃娘娘那雙清澈的眸子,徹底沒了話說,只能說難怪連太子也心甘願栽上。

再說萬一出了什麽事,太子妃確實能拍拍屁拎著自己的小包袱就跑,竹萱、翠影,還有薛家那些人卻不行,都得給,真是該的。

“太子妃,奴婢也沒別的所求的,只希哪日你若要走,別忘了帶上我。”

尹采綠瞥一眼:“說什麽呢,咱們要在這太子府長長久久地住著,將來還要住進皇宮裏去,你做掌事大姑姑。”

竹萱一臉苦,嘟囔道:“既然如此,你還非要與前人牽扯不清。”

尹采綠攬過的肩,狠了兩把:“你要不想去,我就自己去。”

“別,別,奴婢一定去。”

說著,那頭任嬤嬤已在茶樓上備好雅座了,善靜也買好了各糕點,過來請太子妃上去落座。

這邊悠哉悠哉地過著晌午,東宮裏,太子正與尋常一樣,理各種事務,冷嘉實來過一趟,只說玉笙樓失蹤的那位采綠姑娘仍未找到蹤跡,但卻牽扯出了一樁大案。

到廣陵郡州府衙門裏報案的,正是江南布商杜家的三太太,說自家小兒十七年前被家中小妾拐賣,時隔多年才查清楚這一樁家事,據那小妾供認,當年正是把人賣到了玉笙樓。

杜三太太如今發了狠地要把兒給找出來,不知擲了多銀子出去,那小妾早被一腳踢斷了肋骨,日日折磨。

可玉笙樓裏的那些子,俱都帶去與杜三太太廝認過了,無一人是兒杜清晏。

趙清聽冷嘉實彙報完這一樁,本來這事是不至于報給太子知道的,但冷嘉實清楚,那子找不回來,太子心善至此,總覺得那子失蹤是他的緣故,始終于心不安。

趙清擡起頭:“照這麽說,那位采綠姑娘,大抵就是杜家十七年前被拐賣的兒了。”

冷嘉實點頭:“按照推斷,是的。”

趙清嘆了聲氣:“也是可憐,好端端的千金小姐,竟淪落至此,你去知會廣陵郡各員,就說是孤的意思,此案務必嚴查。”

“是,殿下。還有一事,那玉笙樓的柳老板已經押送京,許會知道一些線索,何不將提出來親自再審審。”

趙清著手上公文,眉目間還有遲疑。

“孤近日事繁雜,明日還有幾位隴州來的員進京述職。”其中還有太子妃的大表哥,出于禮數,更有太子妃的面子在,崔家崔程彥他是必然要見的,不要見,還要請上幾位相的年輕員與他一同招待才是,現在想想,岳母大人把太子妃回去,許也是為著這事,薛家只怕也忙著辦家宴招待崔大公子,到時他也跟著崔程彥一同拜訪薛家,順道看看一日不見的太子妃。這家宴是家宴,外面的應酬是外面的應酬,太子自覺該把太子妃這位表哥給招待妥帖了,免得下了太子妃的面子,顯得他不重視太子妃似的。

想到這,趙清又對冷嘉實道:“你這幾日也別忙那些了,孤另找人去提審柳氏,你幫孤好生安排一下,上幾個年輕子弟,明日招待隴州來的崔大公子,就定……清風樓吧,孤習慣在那喝茶談事了。”

冷嘉實面不改地應了,心中卻在想,京中日日夜夜都有各種應酬,不過別的員應酬皆在多沾點風月的地方,唯有太子還在那有茶沒酒的清風樓裏招待,也不知那崔公子來了習不習慣。

便琢磨了一番話,準備勸勸太子,這回也選個雅致一些的地方宴客。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