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nbsp;nbsp; 第35章
◎僞裝,謀劃◎
香雪一聽有人要納溫幸妤做妾, 霎時變了臉,低聲道:“你不是和陸觀瀾有婚約嗎?莫不是他始終棄?!”
溫幸不好解釋,只道:“與觀瀾哥無關, 這人份特殊,我不好與你言明。”
香雪聰慧,轉念一想就明白了。妤娘不明說是誰,是想著哪怕逃跑失敗了, 這人也不會來找和雲峰哥的麻煩, 畢竟不知者無罪。
在國公府當了多年婢, 自然明白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的道理。無意再探究想強納溫幸妤的人是誰, 嘆道:“也罷, 你且說要我幫什麽忙。”
溫幸妤道:“香雪,我記得姐夫是陳留縣人, 如果方便的話, 幫我從陳留縣衙辦個憑由吧。”
香雪一愣:“就這麽簡單?不需要其他忙?譬如給你準備船票什麽的……”
溫幸妤搖了搖頭, 笑道:“就這樣。”
“那人在汴京耳目衆多,我不敢在這辦, 故而想著繞一圈在陳留縣辦, 這樣他便不會發現了…或者說,發現的晚一些。”
香雪點了點頭,握住了溫幸妤疊在膝上的手,面鄭重:“我會幫你的。”
“當初在國公府,若不是你私下替我求了, 老太君不會那麽輕易送我出府的。”
知道為人妾是件多麽可怕的事——妾被明確視為“賤流”,通買賣。說起來是半個主子, 可實際上連婢都不如, 沒簽死契的婢主家不能隨意打殺, 可半個主子的妾,卻能被主母隨便找個由頭發賣,更不用說現下士大夫中盛行互換、贈送妾室的風氣。
說白了,妾就是個暖床的件。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當富貴人家的妾,能穿金戴銀、吃香喝辣,可實際上呢?能安安穩穩活到老都不容易。
這也是當初拒給四爺當妾,毅然決然嫁給雲峰這個賣貨郎的原因。
所謂寧做窮人妻,不做富人妾。
不過當然了,若是窮困潦倒到要死的地步,那做妾,倒也是個選擇。
總之,不管是還人也好,同也罷,一定會幫溫幸妤這個忙。
溫幸妤沒想到香雪答應的那麽快,心中欣喜,卻還是勸道:“你跟姐夫商量商量再做決定,我也不是太著急。”
香雪笑罵道:“不急?怎麽不可能不急,那些老爺什麽樣,我還能不清楚?弄不好他哪天一個心不好,把你強納了怎麽辦?”
“你安心好了,家裏的事我能做主。再說了,雲峰哥心腸,知道這事一定會幫的。”
溫幸妤回握著香雪的手,眼圈紅了:“香雪……”
“多謝你。”
香雪松開手,屈指敲了一下溫幸妤的腦袋,笑罵道:“你可行了,在這謝謝謝的,惹人煩。”
溫幸妤也跟著笑起來,兩人仿佛回到了當年在國公府的日子。
過了一會,看了看天,解下了錢袋,塞到香雪懷裏:“這些銀子你收著,就當是…提前祝賀你的喬遷之喜。”
香雪輕掂了一下,就知道裏頭有幾十兩,板起臉,柳眉倒豎,正把錢袋推回去,就被按住了手。
擡眼,溫幸妤正認真的看著。
“香雪,你若不收,我不能安心。”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若不收,好像會出去告似的。
嘆了口氣,語氣有些惆悵:“你說說你,也在外面跑一年多了,怎麽還這副子?遲早要吃虧。”
聽了這話,溫幸妤只笑:“好香雪,你就別笑我了。”
香雪哼的白了溫幸妤一眼:“對了,東西辦好了如何給你?”
溫幸妤道:“這段時日我會隔三差五來找你,屆時給我就。”
香雪皺眉道:“這樣他不會懷疑你嗎?”
溫幸妤搖頭道:“鬼鬼祟祟他才會懷疑,我明正大來尋你去吃茶逛街,他不會多想。”
“畢竟你同我多年友。”
香雪了然,嘖嘖誇道:“有道理,你現在可比以前機靈。”
溫幸妤無奈笑道:“倒也不是聰明,只是有幾分了解他。”
香雪點頭,擺手道:“行了,天不早,你快回去吧,省得他懷疑。”
“憑由我會盡快讓雲峰哥辦好。”
溫幸妤又道了幾聲謝,香雪把人送到了院門口。
晴朗的天忽然灰暗起來,細雨飄灑,屋檐上滴答滴答的往下滴水。
香雪拿了把油紙傘塞在溫幸妤手心,擺手道:“回吧,我等你過兩天來找我。”
溫幸妤回過頭朝笑著點頭:“好,你快進去吧。”
說完,轉過,兀自沒了細的雨幕。
麥稭巷狹窄且泥濘,踏過污水,七拐八拐出了巷子,弄了滿擺的泥。
立在人群熙攘的大街上,瞅著灰蒙蒙的天,幽幽嘆氣。
接下來的日子,要專心致志應付祝無執,并且想辦法避開他,收殮觀瀾哥的骨。
希能捱過這段時日,順利離開汴京。
*
一連十天,溫幸妤每隔一日或者兩日,就會去尋香雪。
二人一起逛瓦子、吃茶,亦或者買了繡線,在香雪家中繡東西嘮家常。
祝無執早出晚歸,忙著在皇帝、林維楨和周士元間周旋,并且暗示林向皇帝獻計,做一個針對周的死局。可以說是殫竭慮,腳不沾地。
見溫幸妤時不時出門,便空派了親信曹頌去跟著。
曹頌和手底下三個兄弟跟了兩天,發現這溫小娘子不過是跟香雪逛街玩耍,并無異常,于是向祝無執如實稟報。
祝無執聽了後,想著溫幸妤這幾日對他的態度,并不似先前那般畏懼,有時候還會親昵的笑,不像要離開的樣子,便讓這幾人各歸其位,不用再跟著。
五月十四,細雨蒙蒙,暮滲窗紙。
心驚膽戰等了十日,溫幸妤總算拿到了憑由。
香雪的丈夫是個聰明人,找到個來汴京辦事的老鄉,這老鄉是個牙人,在縣衙裏自有門道,使了些銀錢後,替他跑,提前半個月就辦好了憑由。
這樣繞了幾道關系,又是在五十裏外的陳留縣辦的,祝無執不大可能發現。
再者現在商業繁榮,憑由這東西府查得不太嚴。有錢能使鬼推磨,部分牙人能弄到好幾份不同份的,更有人敢僞造假的。
溫幸妤不敢弄假憑由,怕出了岔子,人沒走遠反而進了大牢,所以費心思弄了份真的,只不過名字是溫鶯。
憑由到手,接著就是收斂觀瀾哥的骨。
等到了五月二十一夏至,皇室會前往城北郊外“方澤壇”祭地,再前往倉王廟祭水神祈福,祝無執為皇城司副指揮史,定然會護衛同往。
按慣例,他差不多會三天不歸家。
屆時就是離開的好機會。
溫幸妤了袖中的憑由,輕輕吐出一口氣,把它放在小匣子裏,找到個偏僻的巷子,確定四下無人後,挖坑藏在了角落一顆不起眼的柳樹下。
做完這些,溫幸妤回到宅子,祝無執也已經下值。
靜月領著兩個小丫鬟擺了飯,蔥潑兔、爐細項蓮花鴨、西京筍、金玉羹,皆以蓮花白釉瓷裝盛。
二人座,淨手後安靜用飯。
天熱,溫幸妤沒什麽胃口,盛了一碗金玉羹吃著。
祝無執慢條斯理用飯,瞥了眼,用公筷夾了片蓮花鴨到碗中,淡笑道:“這幾日都去哪了?”
溫幸妤看著碗裏的一片鴨,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乍一聽他問話,心口驟了下。
垂下眼,隨口道:“還記得老太君邊的香雪嗎?我同關系很好。”
“這段日子悶在家中無趣,便去尋說話逛街。”
祝無執似笑非笑盯著看,直看得心裏發。
竭力維持平靜神態,垂首用飯,就聽得他又道:“現在出去轉轉也好,等日後搬回國公府,你就不好再和這些販夫走卒接了。”
溫幸妤一愣:“為何不可?”
祝無執笑道:“你們份不同,自然不能多接。”
溫幸妤聽明白了。這是說未來是他的妾,若是再跟販夫走卒接,那便是丟他的臉。
做妾就比商販高貴嗎?都是苦命人罷了。
有心反駁。卻在對上他那雙矜傲的眼睛時,又咽下了話頭。
有什麽可和他爭論的呢?反正快要離開了,不能惹得他不快。
“我只是太無聊了。”
“日後回到國公府,我不會再和聯絡。”
聞言,祝無執著羹勺的手一頓,眼中登時閃過欣喜。
“你方才的意思……是日後會和我搬回國公府?”
聽到他的問話,溫幸妤眼睫微,斂下張的心緒,將碗裏的那片鴨吃了,又喝了口茶,才姍姍擡眼,出個赧然的笑:“應該…會的。”
祝無執盯著的臉,見雙頰飛霞,赧若燦燦桃花,一張冷傲俊的臉霎時笑開了,恰似冰雪消融,春風拂柳。
他忽略“應該”兩字,滿心都是想通了,願意同他在一起。他一個勁兒瞧的臉,笑盈盈的,竟一時忘了吃飯。
溫幸妤被盯得不自在,著瓷勺的手微微收,小聲道:“吃飯吧…一會該涼了。”
祝無執頷首笑道:“好,好。”
“你子弱,要多吃些。”
溫幸妤輕輕嗯了一聲,低著頭安靜吃飯,看也不敢看他一眼。
撒了謊……不願意留下。
這樣說,也不過是為了放松他的警惕罷了。
*
五月十八,天剛蒙蒙亮,溫幸妤就起來了。
祝無執穿好綠袍朝服,正出門上朝,就見溫幸妤穿了件窄袖上,一副要出門的樣子。
他停下腳步,笑問道:“又去找香雪?”
溫幸妤心中微凜,一面往頭上戴帷帽,一面維持平和,聲回道:“香雪想去崇夏寺求子,我陪一起。”
聞言,祝無執倒也沒說什麽,溫聲道:“坐馬車去吧,城東郊外魚龍混雜,不大安全。”
溫幸妤一聽這哪行,有人跟著豈不是要發現做什麽了。
不好直接拒絕,怕被懷疑,最後吞吐道:“事關求子,有男人跟著,怕是不大好。”
祝無執瞥了一眼:“那就讓靜月和瓶兒跟著。”
溫幸妤不好再推拒,點頭應下。
祝無執見聽話,面稍霽,溫聲道:“早些回來。”
溫幸妤輕輕嗯了一聲,目送他走出院門,便帶著靜月和瓶兒出門,去和香雪會面。
到了城東門口,溫幸妤和香雪對視一眼,又無聲錯開視線。
溫幸妤前些日子就告訴香雪,說有個恩人,埋葬在石水村的桃溪山上,願是能落葉歸,想趁這次離開,幫恩人了卻願。
此番去寺廟,是為了尋寺中化人亭的僧,準備火葬一事。這需要香雪幫忙。
這話半真半假,香雪雖然疑,卻也沒有多問。
過去在國公府,溫幸妤幫過很多忙,現在換到幫溫幸妤,那自然是傾力相助。
現在多了靜月和瓶兒這兩個“意外”,卻也不難解決。
二人相識多年,默契十足,只消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準備做什麽。
崇夏寺是城東郊外的一座大寺,香火旺盛,其中求姻緣求子最是靈驗。
上山的路在翠障裏,石階上苔痕斑駁,轉過蜿蜒的山腰,忽見修竹隨風輕遙,竹葉尖往下滴答水,青翠舒朗。
天清雲淡,草木蔥蘢,野花香陣陣,風景很是秀麗。
一路上信衆甚多,有坐轎上山者,也有像們一般的徒步者,大多是眷,氣籲籲的拾階而上。
溫幸妤四人也幾步一歇,時不時汗喝口水,過了半個多時辰,總算是到了寺門口。
進了寺廟,溫幸妤先和香雪去大雄寶殿捐了香油錢,幾去其他幾個殿裏拜了拜,還了簽,最後去百年老樹上掛紅綢。
做完這些,幾人在蓮花池邊的涼亭裏歇息,香雪坐了一會,忽然就捂著肚痛呼:“我肚子好痛!”
溫幸妤趕忙湊過去,張道:“怎麽會痛?可是吃壞了肚子?”
香雪直哼哼痛,斷斷續續回道:“許,許是昨日吃的粽子有問題,妤娘…好痛怎麽辦……”
溫幸妤一臉焦急,對著靜月和瓶兒道:“靜月,去找個小師傅,讓他帶咱們去廂房!”
靜月一聽,趕忙跑去找僧人,不一會就領了過來。
靜月和瓶兒攙著香雪,溫幸妤拿東西,由僧人引至廂房。
把香雪放在榻上後,指揮道:“靜月,你跟小師傅去請會醫的師傅來。”
“瓶兒,你去廚房要些熱水來!”
“快!”
靜月和瓶兒被催得慌了神,再者香雪確實臉發白,頭冒冷汗,故而并未懷疑,領了命腳步匆匆去了。
兩人離開後,香雪朝溫幸妤做了個口型:“快去。”
溫幸妤重重點頭,離開廂房,避開靜月和瓶兒的方向,飛快小跑到寺廟後山的化人亭。
觀瀾哥的骨,想要帶回同州,必須要進行焚化。
我朝對火葬有嚴格限制,僅允許僧、遠途歸葬者、蕃人焚化骨。普通百姓若想,必須向府報備,獲得許可後方可進行。
可規定雖如此,但土葬本高昂,而火葬則更“省便”,故而為普通百姓首選。不人會因窮困常規避令,焚燒。
也有不信奉佛的富戶人家,收買化人亭的僧去辦。
溫幸妤沒辦法自己去石水村,只好來寺廟的化人亭,找負責此事的僧,使銀子讓他們去辦。
等離開那天,再去取骨灰壇即可。
這是能想到最穩妥的辦法。
趕到化人亭,溫幸妤直接找到了負責此事的僧人,曉之以之以理,又塞了銀子,最終讓那僧人松了口,答應去辦。
給僧人說了香雪丈夫的容貌,言明日此人會來寺廟同他們一起去石水村,取骨回來焚燒。最後又道,只要辦,還會有筆不菲的報酬。
那僧人應下來,還寫了收據。
溫幸妤這才放心,匆匆回了廂房。
一進廂房,靜月和瓶兒正急得打算出去尋。
“夫人,您去哪裏了?可奴婢們擔心。”
瓶兒看起來不大高興,嘟著抱怨。
溫幸妤歉疚道:“剛才見你們遲遲不歸,香雪肚子又痛,我一時著急,便想著去尋,哪知迷了路……”
靜月想著夫人出去不久,又是老實子,想必說的是實話。
松了口氣道:“夫人沒事就好。”
若是出事,怕是要被大人罰死。
溫幸妤連說了幾句對不住,坐到香雪旁邊,關心道:“你好點了嗎?”
香雪見神放松,就知道事辦完了,道:“方才來了個師傅,說是沒什麽大事,就是了涼。”
“我喝了些熱水,已經好多了。”
聞言,溫幸妤道:“沒事就好。”
四人又逗留了一會,便一道下山去了。
到了城中,溫幸妤借著買東西的空擋,將畫了觀瀾哥埋葬地的紙,以及一張五十兩的銀票塞到香雪袖中。
做完這些,二人各自歸家。
*
另一邊,林府,書房。
蟬鳴和日從窗外槐樹間進來,林維楨和祝無執對坐檀木棋桌前,一人手執黑子,一人手執白子。
棋枰上白子已頹勢,祝無執神認真凝重,林維楨則看起來輕松得多。
乍一看,是祝無執被打得節節敗退,可事實誰知道呢?
俄而,黑子勝,林維楨拂須朗笑:“賢侄又讓我。”
祝無執笑得謙遜:“林叔說笑了,我棋技哪裏能比得上您?”
林維楨指腹挲著溫潤棋子,沒有回答這句話,忽然道:“賢侄二十二了吧?”
祝無執擡眼看著林維楨,點頭道:“不錯,再有兩個月,就二十二了。”
林維楨意味深長笑道:“像你這般年紀時,我孩子都會走路了。”
“你也該婚了。”
祝無執面不改,溫聲道:“林叔所言極是。”
林維楨朗聲一笑,又頗為惋惜道:“可惜我兒還小,不然怎麽都得把許給你。”
頓了頓,他站起招手:“你嬸子前段時間尋了些適齡閨秀畫像,你且隨我來看看。”
“若是看上哪個,等國公府翻案平反,就找人上門提親去。”
祝無執看著林維楨的背影,眸了一瞬,轉眼又恢複如初。
他走到書案前,只見林維楨拿出個冊子,翻開來指著給他看。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就直言了。冊上閨秀皆出名門,樣貌上乘,不管哪個娶回去,都會對你有所助益。”
“你回去了好好挑挑。”
祝無執掃過冊子,面上恭敬,心中卻在冷笑。
說得好聽,也不過是為了利用他的婚事,進一步控制他,并且拉攏高位朝臣,維系關系。
他心思百轉,面上滴水不,接過冊子笑著拱手:“勞您和嬸嬸費心。”
林維楨笑著擺了擺手:“行了,回去吧,改日選好了人,把冊子差人送過來便是。”
祝無執拱手稱是,便恭敬告辭了。
*
回到宅子,他徑直回了書房,坐在書案前,盯著案上的冊子,滿面鷙。
好一個林維楨,真以為自己是什麽人,竟敢把手這麽長。
縱然他說得有幾分道理,自己確實該尋個家世相當,能帶來助力的妻子,可這也不代表他能手。
坐了好一會,他才下心中郁氣。
靜月端了茶進來,就見祝無執面沉,心中一驚,小心翼翼擱下茶,正告退,就聽得一道冰冷嗓音。
“把這東西燒了。”
靜月愣了一瞬,就見一朱紅冊子被丟在地毯上。
趕忙撿起來,恭敬應了聲,轉退下。
剛走到門邊,後又傳來聲音。
“等會。”
靜月疑轉。
祝無執忽然輕笑一聲,道:“先不燒,把冊子給我,妤娘來。”
靜月不明所以,不敢猜,低眉順眼的把冊子雙手放回書案上,才領命退下。
祝無執把冊子攤開在書案上,眸晦暗。
他確實該娶妻,只是不會選這冊上的子。
但這東西也不是全然無用,起碼能試探一二溫幸妤的態度。
頃,溫幸妤推門而。
一線殘書房窗欞,暖黃的映在祝無執半張俊臉上,瑩瑩如暖玉。
他一月白長衫坐于書案前,手中把玩著個竹骨灑金扇,見來了,眸微擡,出個淡笑,招手道:“來。”
溫幸妤見他笑得莫名,擔心今日做的事暴,心中一。
許是這段時日僞裝慣了,雖心裏慌,但面卻平穩依舊。
垂眸走至他跟前,聲道:“怎麽了?”
祝無執合扇,以扇頭點了點案上冊子,笑道:“這冊子上皆是名門閨秀,你且看看,哪個比較好。”
溫幸妤心裏咯噔一聲,似隨意道:“我不懂面相,又沒見過們,看不大出來好不好。”
祝無執笑得意味深長:“無妨,你且看看,覺得哪個賢良淑德、寬容大度,盡管指給我。”
溫幸妤心尖發,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
還有三天,一定不能功虧一簣。
強下擔憂,擡眼看去,對上祝無執含笑的眼,靜默片刻後,輕輕點頭。
翻了幾頁,隨手指著其中一位閨秀,看向祝無執:“我覺得都好的,或許這一位…最賢淑大度。”
祝無執把玩扇子的手一頓,他沒有看溫幸妤指的誰,而是掀起眼皮,直直盯著清秀的側臉。
眸含冰雪,角卻帶著笑,嗓音緩緩:“是嗎?”
【作者有話說】
[哈哈大笑]來啦
文中關于憑由、牙人、節日、寺廟、火葬習俗等,皆據史料,仿宋(勿考據)
35nbsp;nbsp; 第35章
◎僞裝,謀劃◎
香雪一聽有人要納溫幸妤做妾, 霎時變了臉,低聲道:“你不是和陸觀瀾有婚約嗎?莫不是他始終棄?!”
溫幸不好解釋,只道:“與觀瀾哥無關, 這人份特殊,我不好與你言明。”
香雪聰慧,轉念一想就明白了。妤娘不明說是誰,是想著哪怕逃跑失敗了, 這人也不會來找和雲峰哥的麻煩, 畢竟不知者無罪。
在國公府當了多年婢, 自然明白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的道理。無意再探究想強納溫幸妤的人是誰, 嘆道:“也罷, 你且說要我幫什麽忙。”
溫幸妤道:“香雪,我記得姐夫是陳留縣人, 如果方便的話, 幫我從陳留縣衙辦個憑由吧。”
香雪一愣:“就這麽簡單?不需要其他忙?譬如給你準備船票什麽的……”
溫幸妤搖了搖頭, 笑道:“就這樣。”
“那人在汴京耳目衆多,我不敢在這辦, 故而想著繞一圈在陳留縣辦, 這樣他便不會發現了…或者說,發現的晚一些。”
香雪點了點頭,握住了溫幸妤疊在膝上的手,面鄭重:“我會幫你的。”
“當初在國公府,若不是你私下替我求了, 老太君不會那麽輕易送我出府的。”
知道為人妾是件多麽可怕的事——妾被明確視為“賤流”,通買賣。說起來是半個主子, 可實際上連婢都不如, 沒簽死契的婢主家不能隨意打殺, 可半個主子的妾,卻能被主母隨便找個由頭發賣,更不用說現下士大夫中盛行互換、贈送妾室的風氣。
說白了,妾就是個暖床的件。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當富貴人家的妾,能穿金戴銀、吃香喝辣,可實際上呢?能安安穩穩活到老都不容易。
這也是當初拒給四爺當妾,毅然決然嫁給雲峰這個賣貨郎的原因。
所謂寧做窮人妻,不做富人妾。
不過當然了,若是窮困潦倒到要死的地步,那做妾,倒也是個選擇。
總之,不管是還人也好,同也罷,一定會幫溫幸妤這個忙。
溫幸妤沒想到香雪答應的那麽快,心中欣喜,卻還是勸道:“你跟姐夫商量商量再做決定,我也不是太著急。”
香雪笑罵道:“不急?怎麽不可能不急,那些老爺什麽樣,我還能不清楚?弄不好他哪天一個心不好,把你強納了怎麽辦?”
“你安心好了,家裏的事我能做主。再說了,雲峰哥心腸,知道這事一定會幫的。”
溫幸妤回握著香雪的手,眼圈紅了:“香雪……”
“多謝你。”
香雪松開手,屈指敲了一下溫幸妤的腦袋,笑罵道:“你可行了,在這謝謝謝的,惹人煩。”
溫幸妤也跟著笑起來,兩人仿佛回到了當年在國公府的日子。
過了一會,看了看天,解下了錢袋,塞到香雪懷裏:“這些銀子你收著,就當是…提前祝賀你的喬遷之喜。”
香雪輕掂了一下,就知道裏頭有幾十兩,板起臉,柳眉倒豎,正把錢袋推回去,就被按住了手。
擡眼,溫幸妤正認真的看著。
“香雪,你若不收,我不能安心。”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若不收,好像會出去告似的。
嘆了口氣,語氣有些惆悵:“你說說你,也在外面跑一年多了,怎麽還這副子?遲早要吃虧。”
聽了這話,溫幸妤只笑:“好香雪,你就別笑我了。”
香雪哼的白了溫幸妤一眼:“對了,東西辦好了如何給你?”
溫幸妤道:“這段時日我會隔三差五來找你,屆時給我就。”
香雪皺眉道:“這樣他不會懷疑你嗎?”
溫幸妤搖頭道:“鬼鬼祟祟他才會懷疑,我明正大來尋你去吃茶逛街,他不會多想。”
“畢竟你同我多年友。”
香雪了然,嘖嘖誇道:“有道理,你現在可比以前機靈。”
溫幸妤無奈笑道:“倒也不是聰明,只是有幾分了解他。”
香雪點頭,擺手道:“行了,天不早,你快回去吧,省得他懷疑。”
“憑由我會盡快讓雲峰哥辦好。”
溫幸妤又道了幾聲謝,香雪把人送到了院門口。
晴朗的天忽然灰暗起來,細雨飄灑,屋檐上滴答滴答的往下滴水。
香雪拿了把油紙傘塞在溫幸妤手心,擺手道:“回吧,我等你過兩天來找我。”
溫幸妤回過頭朝笑著點頭:“好,你快進去吧。”
說完,轉過,兀自沒了細的雨幕。
麥稭巷狹窄且泥濘,踏過污水,七拐八拐出了巷子,弄了滿擺的泥。
立在人群熙攘的大街上,瞅著灰蒙蒙的天,幽幽嘆氣。
接下來的日子,要專心致志應付祝無執,并且想辦法避開他,收殮觀瀾哥的骨。
希能捱過這段時日,順利離開汴京。
*
一連十天,溫幸妤每隔一日或者兩日,就會去尋香雪。
二人一起逛瓦子、吃茶,亦或者買了繡線,在香雪家中繡東西嘮家常。
祝無執早出晚歸,忙著在皇帝、林維楨和周士元間周旋,并且暗示林向皇帝獻計,做一個針對周的死局。可以說是殫竭慮,腳不沾地。
見溫幸妤時不時出門,便空派了親信曹頌去跟著。
曹頌和手底下三個兄弟跟了兩天,發現這溫小娘子不過是跟香雪逛街玩耍,并無異常,于是向祝無執如實稟報。
祝無執聽了後,想著溫幸妤這幾日對他的態度,并不似先前那般畏懼,有時候還會親昵的笑,不像要離開的樣子,便讓這幾人各歸其位,不用再跟著。
五月十四,細雨蒙蒙,暮滲窗紙。
心驚膽戰等了十日,溫幸妤總算拿到了憑由。
香雪的丈夫是個聰明人,找到個來汴京辦事的老鄉,這老鄉是個牙人,在縣衙裏自有門道,使了些銀錢後,替他跑,提前半個月就辦好了憑由。
這樣繞了幾道關系,又是在五十裏外的陳留縣辦的,祝無執不大可能發現。
再者現在商業繁榮,憑由這東西府查得不太嚴。有錢能使鬼推磨,部分牙人能弄到好幾份不同份的,更有人敢僞造假的。
溫幸妤不敢弄假憑由,怕出了岔子,人沒走遠反而進了大牢,所以費心思弄了份真的,只不過名字是溫鶯。
憑由到手,接著就是收斂觀瀾哥的骨。
等到了五月二十一夏至,皇室會前往城北郊外“方澤壇”祭地,再前往倉王廟祭水神祈福,祝無執為皇城司副指揮史,定然會護衛同往。
按慣例,他差不多會三天不歸家。
屆時就是離開的好機會。
溫幸妤了袖中的憑由,輕輕吐出一口氣,把它放在小匣子裏,找到個偏僻的巷子,確定四下無人後,挖坑藏在了角落一顆不起眼的柳樹下。
做完這些,溫幸妤回到宅子,祝無執也已經下值。
靜月領著兩個小丫鬟擺了飯,蔥潑兔、爐細項蓮花鴨、西京筍、金玉羹,皆以蓮花白釉瓷裝盛。
二人座,淨手後安靜用飯。
天熱,溫幸妤沒什麽胃口,盛了一碗金玉羹吃著。
祝無執慢條斯理用飯,瞥了眼,用公筷夾了片蓮花鴨到碗中,淡笑道:“這幾日都去哪了?”
溫幸妤看著碗裏的一片鴨,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乍一聽他問話,心口驟了下。
垂下眼,隨口道:“還記得老太君邊的香雪嗎?我同關系很好。”
“這段日子悶在家中無趣,便去尋說話逛街。”
祝無執似笑非笑盯著看,直看得心裏發。
竭力維持平靜神態,垂首用飯,就聽得他又道:“現在出去轉轉也好,等日後搬回國公府,你就不好再和這些販夫走卒接了。”
溫幸妤一愣:“為何不可?”
祝無執笑道:“你們份不同,自然不能多接。”
溫幸妤聽明白了。這是說未來是他的妾,若是再跟販夫走卒接,那便是丟他的臉。
做妾就比商販高貴嗎?都是苦命人罷了。
有心反駁。卻在對上他那雙矜傲的眼睛時,又咽下了話頭。
有什麽可和他爭論的呢?反正快要離開了,不能惹得他不快。
“我只是太無聊了。”
“日後回到國公府,我不會再和聯絡。”
聞言,祝無執著羹勺的手一頓,眼中登時閃過欣喜。
“你方才的意思……是日後會和我搬回國公府?”
聽到他的問話,溫幸妤眼睫微,斂下張的心緒,將碗裏的那片鴨吃了,又喝了口茶,才姍姍擡眼,出個赧然的笑:“應該…會的。”
祝無執盯著的臉,見雙頰飛霞,赧若燦燦桃花,一張冷傲俊的臉霎時笑開了,恰似冰雪消融,春風拂柳。
他忽略“應該”兩字,滿心都是想通了,願意同他在一起。他一個勁兒瞧的臉,笑盈盈的,竟一時忘了吃飯。
溫幸妤被盯得不自在,著瓷勺的手微微收,小聲道:“吃飯吧…一會該涼了。”
祝無執頷首笑道:“好,好。”
“你子弱,要多吃些。”
溫幸妤輕輕嗯了一聲,低著頭安靜吃飯,看也不敢看他一眼。
撒了謊……不願意留下。
這樣說,也不過是為了放松他的警惕罷了。
*
五月十八,天剛蒙蒙亮,溫幸妤就起來了。
祝無執穿好綠袍朝服,正出門上朝,就見溫幸妤穿了件窄袖上,一副要出門的樣子。
他停下腳步,笑問道:“又去找香雪?”
溫幸妤心中微凜,一面往頭上戴帷帽,一面維持平和,聲回道:“香雪想去崇夏寺求子,我陪一起。”
聞言,祝無執倒也沒說什麽,溫聲道:“坐馬車去吧,城東郊外魚龍混雜,不大安全。”
溫幸妤一聽這哪行,有人跟著豈不是要發現做什麽了。
不好直接拒絕,怕被懷疑,最後吞吐道:“事關求子,有男人跟著,怕是不大好。”
祝無執瞥了一眼:“那就讓靜月和瓶兒跟著。”
溫幸妤不好再推拒,點頭應下。
祝無執見聽話,面稍霽,溫聲道:“早些回來。”
溫幸妤輕輕嗯了一聲,目送他走出院門,便帶著靜月和瓶兒出門,去和香雪會面。
到了城東門口,溫幸妤和香雪對視一眼,又無聲錯開視線。
溫幸妤前些日子就告訴香雪,說有個恩人,埋葬在石水村的桃溪山上,願是能落葉歸,想趁這次離開,幫恩人了卻願。
此番去寺廟,是為了尋寺中化人亭的僧,準備火葬一事。這需要香雪幫忙。
這話半真半假,香雪雖然疑,卻也沒有多問。
過去在國公府,溫幸妤幫過很多忙,現在換到幫溫幸妤,那自然是傾力相助。
現在多了靜月和瓶兒這兩個“意外”,卻也不難解決。
二人相識多年,默契十足,只消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準備做什麽。
崇夏寺是城東郊外的一座大寺,香火旺盛,其中求姻緣求子最是靈驗。
上山的路在翠障裏,石階上苔痕斑駁,轉過蜿蜒的山腰,忽見修竹隨風輕遙,竹葉尖往下滴答水,青翠舒朗。
天清雲淡,草木蔥蘢,野花香陣陣,風景很是秀麗。
一路上信衆甚多,有坐轎上山者,也有像們一般的徒步者,大多是眷,氣籲籲的拾階而上。
溫幸妤四人也幾步一歇,時不時汗喝口水,過了半個多時辰,總算是到了寺門口。
進了寺廟,溫幸妤先和香雪去大雄寶殿捐了香油錢,幾去其他幾個殿裏拜了拜,還了簽,最後去百年老樹上掛紅綢。
做完這些,幾人在蓮花池邊的涼亭裏歇息,香雪坐了一會,忽然就捂著肚痛呼:“我肚子好痛!”
溫幸妤趕忙湊過去,張道:“怎麽會痛?可是吃壞了肚子?”
香雪直哼哼痛,斷斷續續回道:“許,許是昨日吃的粽子有問題,妤娘…好痛怎麽辦……”
溫幸妤一臉焦急,對著靜月和瓶兒道:“靜月,去找個小師傅,讓他帶咱們去廂房!”
靜月一聽,趕忙跑去找僧人,不一會就領了過來。
靜月和瓶兒攙著香雪,溫幸妤拿東西,由僧人引至廂房。
把香雪放在榻上後,指揮道:“靜月,你跟小師傅去請會醫的師傅來。”
“瓶兒,你去廚房要些熱水來!”
“快!”
靜月和瓶兒被催得慌了神,再者香雪確實臉發白,頭冒冷汗,故而并未懷疑,領了命腳步匆匆去了。
兩人離開後,香雪朝溫幸妤做了個口型:“快去。”
溫幸妤重重點頭,離開廂房,避開靜月和瓶兒的方向,飛快小跑到寺廟後山的化人亭。
觀瀾哥的骨,想要帶回同州,必須要進行焚化。
我朝對火葬有嚴格限制,僅允許僧、遠途歸葬者、蕃人焚化骨。普通百姓若想,必須向府報備,獲得許可後方可進行。
可規定雖如此,但土葬本高昂,而火葬則更“省便”,故而為普通百姓首選。不人會因窮困常規避令,焚燒。
也有不信奉佛的富戶人家,收買化人亭的僧去辦。
溫幸妤沒辦法自己去石水村,只好來寺廟的化人亭,找負責此事的僧,使銀子讓他們去辦。
等離開那天,再去取骨灰壇即可。
這是能想到最穩妥的辦法。
趕到化人亭,溫幸妤直接找到了負責此事的僧人,曉之以之以理,又塞了銀子,最終讓那僧人松了口,答應去辦。
給僧人說了香雪丈夫的容貌,言明日此人會來寺廟同他們一起去石水村,取骨回來焚燒。最後又道,只要辦,還會有筆不菲的報酬。
那僧人應下來,還寫了收據。
溫幸妤這才放心,匆匆回了廂房。
一進廂房,靜月和瓶兒正急得打算出去尋。
“夫人,您去哪裏了?可奴婢們擔心。”
瓶兒看起來不大高興,嘟著抱怨。
溫幸妤歉疚道:“剛才見你們遲遲不歸,香雪肚子又痛,我一時著急,便想著去尋,哪知迷了路……”
靜月想著夫人出去不久,又是老實子,想必說的是實話。
松了口氣道:“夫人沒事就好。”
若是出事,怕是要被大人罰死。
溫幸妤連說了幾句對不住,坐到香雪旁邊,關心道:“你好點了嗎?”
香雪見神放松,就知道事辦完了,道:“方才來了個師傅,說是沒什麽大事,就是了涼。”
“我喝了些熱水,已經好多了。”
聞言,溫幸妤道:“沒事就好。”
四人又逗留了一會,便一道下山去了。
到了城中,溫幸妤借著買東西的空擋,將畫了觀瀾哥埋葬地的紙,以及一張五十兩的銀票塞到香雪袖中。
做完這些,二人各自歸家。
*
另一邊,林府,書房。
蟬鳴和日從窗外槐樹間進來,林維楨和祝無執對坐檀木棋桌前,一人手執黑子,一人手執白子。
棋枰上白子已頹勢,祝無執神認真凝重,林維楨則看起來輕松得多。
乍一看,是祝無執被打得節節敗退,可事實誰知道呢?
俄而,黑子勝,林維楨拂須朗笑:“賢侄又讓我。”
祝無執笑得謙遜:“林叔說笑了,我棋技哪裏能比得上您?”
林維楨指腹挲著溫潤棋子,沒有回答這句話,忽然道:“賢侄二十二了吧?”
祝無執擡眼看著林維楨,點頭道:“不錯,再有兩個月,就二十二了。”
林維楨意味深長笑道:“像你這般年紀時,我孩子都會走路了。”
“你也該婚了。”
祝無執面不改,溫聲道:“林叔所言極是。”
林維楨朗聲一笑,又頗為惋惜道:“可惜我兒還小,不然怎麽都得把許給你。”
頓了頓,他站起招手:“你嬸子前段時間尋了些適齡閨秀畫像,你且隨我來看看。”
“若是看上哪個,等國公府翻案平反,就找人上門提親去。”
祝無執看著林維楨的背影,眸了一瞬,轉眼又恢複如初。
他走到書案前,只見林維楨拿出個冊子,翻開來指著給他看。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就直言了。冊上閨秀皆出名門,樣貌上乘,不管哪個娶回去,都會對你有所助益。”
“你回去了好好挑挑。”
祝無執掃過冊子,面上恭敬,心中卻在冷笑。
說得好聽,也不過是為了利用他的婚事,進一步控制他,并且拉攏高位朝臣,維系關系。
他心思百轉,面上滴水不,接過冊子笑著拱手:“勞您和嬸嬸費心。”
林維楨笑著擺了擺手:“行了,回去吧,改日選好了人,把冊子差人送過來便是。”
祝無執拱手稱是,便恭敬告辭了。
*
回到宅子,他徑直回了書房,坐在書案前,盯著案上的冊子,滿面鷙。
好一個林維楨,真以為自己是什麽人,竟敢把手這麽長。
縱然他說得有幾分道理,自己確實該尋個家世相當,能帶來助力的妻子,可這也不代表他能手。
坐了好一會,他才下心中郁氣。
靜月端了茶進來,就見祝無執面沉,心中一驚,小心翼翼擱下茶,正告退,就聽得一道冰冷嗓音。
“把這東西燒了。”
靜月愣了一瞬,就見一朱紅冊子被丟在地毯上。
趕忙撿起來,恭敬應了聲,轉退下。
剛走到門邊,後又傳來聲音。
“等會。”
靜月疑轉。
祝無執忽然輕笑一聲,道:“先不燒,把冊子給我,妤娘來。”
靜月不明所以,不敢猜,低眉順眼的把冊子雙手放回書案上,才領命退下。
祝無執把冊子攤開在書案上,眸晦暗。
他確實該娶妻,只是不會選這冊上的子。
但這東西也不是全然無用,起碼能試探一二溫幸妤的態度。
頃,溫幸妤推門而。
一線殘書房窗欞,暖黃的映在祝無執半張俊臉上,瑩瑩如暖玉。
他一月白長衫坐于書案前,手中把玩著個竹骨灑金扇,見來了,眸微擡,出個淡笑,招手道:“來。”
溫幸妤見他笑得莫名,擔心今日做的事暴,心中一。
許是這段時日僞裝慣了,雖心裏慌,但面卻平穩依舊。
垂眸走至他跟前,聲道:“怎麽了?”
祝無執合扇,以扇頭點了點案上冊子,笑道:“這冊子上皆是名門閨秀,你且看看,哪個比較好。”
溫幸妤心裏咯噔一聲,似隨意道:“我不懂面相,又沒見過們,看不大出來好不好。”
祝無執笑得意味深長:“無妨,你且看看,覺得哪個賢良淑德、寬容大度,盡管指給我。”
溫幸妤心尖發,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
還有三天,一定不能功虧一簣。
強下擔憂,擡眼看去,對上祝無執含笑的眼,靜默片刻後,輕輕點頭。
翻了幾頁,隨手指著其中一位閨秀,看向祝無執:“我覺得都好的,或許這一位…最賢淑大度。”
祝無執把玩扇子的手一頓,他沒有看溫幸妤指的誰,而是掀起眼皮,直直盯著清秀的側臉。
眸含冰雪,角卻帶著笑,嗓音緩緩:“是嗎?”
【作者有話說】
[哈哈大笑]來啦
文中關于憑由、牙人、節日、寺廟、火葬習俗等,皆據史料,仿宋(勿考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