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nbsp;nbsp; 第48章
◎風雪滿路◎
初冬夜雪, 朔風如刀,卷著滿天銀屑,簌簌落下, 將汴京城裹在一片茫茫素縞之中。
城東某宅院書房,燈火昏黃。
祝無執立于案前,手執狼毫,揮筆寫就, 深邃眉眼籠在跳躍的燭中, 忽明忽暗, 人分不清喜怒。
曹頌立于下首, 拱手稟報:“主子, 夫人…于子時一刻離開。”
祝無執筆鋒微頓,墨跡滴落, 眸閃過了然和失。
俄而, 他擱下筆, 淡聲道:“可將那帶了人皮面的死囚放宅子?”
曹頌垂首稱是:“稟主子,已經趁庭院仆從昏迷將帶進去。”
祝無執道:“明日按計劃假意搜捕。”
“不要驚府, 只暗中給那幾個江湖人士。”
曹頌拱手稱是, 躬退下。
屋炭盆明滅,祝無執負手立于窗前,看院中雪茫茫,遠皇城巍峨沉寂。半晌,他角出個嘲弄的笑。
到底還是跑了。
總是這樣人失。
輕嘆一聲, 他想,且先允逍遙幾日, 待汴京事平, 再接回來。
雪夜沉沉, 庭院如冢,書房燈燭溫暖似爐。
可這暖是假象,沉寂亦是假象。唯無聲湧的暗流,才是這汴京皇城中,真正的底。
*
翌日天蒙蒙亮,月亮虛影還掛在空中,溫幸妤便起收拾妥帖。
曲三娘等人把陸觀瀾的骨灰給,驅馬車前往提前收買的商隊,以鏢師份,將安頓好。
他們給商隊的說辭是,溫幸妤出書香門第,向往江湖,但家中不同意出門,故而出此下策,花銀子請商隊帶出城。
商隊的人見溫幸妤氣度溫婉,確實看著像書香門第閨秀,又聽得父親只是七品,他們商隊并非得罪不起。再者溫幸妤出手闊綽,有錢能使鬼推磨,商隊的人和鏢師很快松口答應。
溫幸妤害怕靠商隊出城不夠穩妥,也怕會牽連旁人,故而打算瞞著曲三娘等人,先假意上商隊的車,再尋機會下車,改頭換面後自行想辦法出城。這樣就能混淆祝無執親衛視線,讓他們去追商隊,給留出逃遁的時間。
可還未上商隊的車,就聽得曲三娘說,昨夜開始城中已有人手持男兩種畫像,在幾個碼頭和城門蹲守搜捕,
按照迷香藥力,他們不該醒來這麽快。溫幸妤只當是習武之人不同,迷香的量不夠足。
思來想去,覺得若不靠商隊遮掩,恐怕出不了城就會被捉。
無奈,最終決定還是先藏在商隊貨中出城,等行至合適的地方,再轉道去別。
商隊的人將貨裝好,溫幸妤便按照原先計劃,藏在一堆疊裳的箱子。
蜷在,細細聽著外頭的靜,待聽到城門有人詢問盤查,登時張起來。
不過好在這商隊的人和守城之人有,塞了些銀子後,痛痛快快放行了。
商隊行至離汴京三十裏時,停了下來。
溫幸妤掀開箱蓋,跳下裝貨的馬車。
只見雪幕中,有一青年牽馬立于路旁,著狐大氅,頭戴鬥笠,形頎長。
顯然是在等。
他踏雪而來,扯下面巾,出一張清雋明秀的臉。
正是沈為開。
溫幸妤怔愣片刻,疑道:“沈大人,你怎麽在這?”
沈為開笑道:“阿鶯姐莫怪,我問了曲三娘你的去,特地快馬來此等候。”
說罷,他在溫幸妤不解的目中,從懷裏拿出一份憑由:“這憑由上姓名和地點皆是空白,姐姐可隨意填寫。”
溫幸妤接過掃了幾眼,看到了上面的府印。
沈為開知有疑慮,解釋道:“放心,我繞過他的視野辦的,不會被發現。”
溫幸妤著憑由,心複雜。
看著青年笑瞇瞇的眼睛,問道:“你為何…如此助我?”
沈為開了下,故作沉思,而後燦然一笑:“大抵是…你過去也幫過我。”
支撐我走出牢籠。
溫幸妤更疑了。
在記憶裏,二人除了時一同玩耍外,再無集。
見疑不解,并不相信,沈為開也不解釋,角梨渦若若現:“阿鶯姐,快走吧,他們該等急了。”
溫幸妤回過神來,只見商隊的人雖未催促,卻神已然不滿。
只好點頭道謝:“多謝,若日後有緣再見,我定報答你。”
沈為開笑著點頭,催促快走。
時間倉促,也不好再磨蹭,轉往鏢師所在的馬車走。
走了幾步,忽然就聽到沈為開清朗的聲音在背後響起。
“阿鶯姐,此去路途艱難,更有被捉風險,你不如……”他頓了頓,似是好心提議:“先住我的另一宅子。”
溫幸妤愕然回頭,就見青年眉眼真摯:“姐姐別誤會,那宅子在我老師名下,他暫且查不到,等風頭過了,我再送你離開。”
聽完,毫不猶豫的搖頭,婉言拒絕:“多謝你的好意,只是我并不喜汴京,更向往江湖。”
沈為開也不糾纏,嘆息道:“好罷,沈某祝姐姐此番離去,一路順風。”
溫幸妤頷首道謝,跳上馬車。
沈為開看著商隊沒風雪,頗有些憾。
可惜沒能讓跟自己走。
俄而,他輕笑一聲,溫鶯啊溫鶯,怎麽還是這般天真。
他篤定,不出十日,就會被祝無執捉回汴京,同他再次相見。
*
溫幸妤和幾個鏢師坐在圍著棉帳的車廂,思索著沈為開的事,總覺得這人對好得離奇。
想不通,只好先放下,掀開隙車簾,只見無邊雪野于面前鋪開。
天地是如此的廣闊,雪覆蓋了四野八荒,抹平了山巒的棱角,模糊了天地的界限。唯剩下一片無邊無際、令人心悸的純淨與蒼茫。
遠巍峨皇城溶于層層雪幕,一點點倒退消失不見,狂跳的心,也漸漸平穩下來。
離開了。
終于離開了。
抱著裝觀瀾哥骨灰壇的包袱,眼中淚意朦朧,眸卻異常堅定。
縱使寒風刺骨,前路艱難,也絕不後悔。
*
兩日後,雪霽雲散。
汴梁深宮,沉沉如晦。
這段日子,劉貴妃沉疴,藥石無靈,太子以老皇帝心疼貴妃、親煉救命丹藥,無法上朝為由,臨朝聽政。
各朝臣卻心知肚明,真正生病的是老皇帝。
皇帝寢殿福寧宮日閉重門,唯聞銅點滴,似催壽數。
夜,皇帝病轉急,一衆太醫圍于龍榻前,施針的施針,灌藥的灌藥,滿頭大汗。
片刻後,皇帝噴出一口鮮,雙目圓瞪,生機驟絕。
太醫們手忙腳,竭力搶救,半個時辰後跪倒在地,神大慟。
“陛下…駕崩了!”
侍疾的劉貴妃面慘白,以指探鼻息,而後倒在地。
太子和其餘宮妃聞訊趕來,只見皇帝氣息全無,面容灰敗,悲痛之餘,命侍馮振傳各大臣進宮,商量此後事宜。
馮振還未出得寢殿,就有小黃門連爬帶滾進來,滿面驚恐,嗓音尖利:“太子殿下,周平章帶著五千人馬近宮門,恐最多半個時辰,破宣德門而來!”
太子并不知皇帝謀劃,聞言大驚失,六神無主。
只見樞使林維楨紫袍玉帶,緩步殿,先是問了太醫話,確定皇帝乃“病故”,并無異常後,心落下一半。
他拱手朝太子道:“殿下莫慌,皇城司的人已暗中戒備,周士元若敢率叛軍宮,那是自投羅網!”
話音落下,卻聽得宮門之外,金鐵鳴,殺聲驟起,如平地驚雷撕裂死寂。
不多時,殿門轟然開,同平章事周士元,一朱紫蟒袍,須發戟張,率黑甲死士,踏寢殿。
殿宮人嚇得驚聲尖,太子被侍衛護在後,臉慘白:“樞使,不是說有軍嗎?!怎得將叛軍放進來了!”
面對此等變故,林維楨卻面如舊,鎮定自若,他側頭看了眼慌的太子,暗嗤蠢貨,面上卻依舊恭敬。
他道:“殿下莫怕,我林某定誓死護你周全!”
刀映著殿搖曳的宮燈,一片肅殺之氣。
周士元冷笑一聲,一言不發揮手,命屬下控制殿衆人,親自走到榻跟前,讓帶著的大夫去探脈。
大夫聞問切,卻見皇帝僵臥如朽木,原本蒼白的,忽然慢慢變黑,呈現中毒之像。
確實是中了丹毒,魂歸紫府。
聽得大夫稟報,他心頭巨石方落,殺意再無阻滯,看著不知真相的林維楨,怒指其面容,聲若洪鐘:“林賊!爾竟敢毒殺天子!今日本相,清君側,誅國蠹!”
林維楨見皇帝“死相”不正常,知道恐怕生了變故。
他當初準備的丹藥確實有毒,但那毒要三日後方起效。但現在,榻上皇帝烏黑,顯然已毒發生亡。
幾乎不用想,他明白過來是周士元換了丹藥。
他心下不安,卻已無退路,只得揚聲道:“周士元,你帶兵宮,意圖謀反,還顛倒黑白,簡直罪不容誅!”
說罷,他看向殿門,高聲道:“祝指揮使,還不快帶人來鎮叛軍?!”
殿外有冷風呼嘯,宮人哭嚎,唯不見祝無執影。
林維楨登時面驟變,心知祝無執恐已叛變,自己將命喪黃泉,一時間心中大恨。
周士元見祝無執按照約定并未出現,不免得意,他看著面慘白的林維楨,笑道:“林賊還不束手就擒?”
話音落下,變故叢生
一直垂首立于角落,瑟瑟發抖的老侍,驀然擡頭。
他撕下一張薄如蟬翼的人皮面。面之下,赫然正是那本應僵臥龍榻的老皇帝趙迥。
他直起腰,渾濁的眼掃過殿衆人。
“周士元,爾率甲士,擅闖宮,形同謀逆!林卿……” 老皇帝目如毒蛇般掃過面無人的林維楨:“丹藥有異,其心可誅!皆國賊也!”
“祝卿何在!”
話音落,祝無執披玄重甲,手中長劍而來。
他後,無數軍銳士如黑決堤,洶湧而,刀槍如林,瞬間將周士元及其屬下團團圍困,水洩不通。
祝無執掃過三人各異的臉,面如常,聲音沉冷:“誅殺叛逆,擒拿國賊,敢有異者,立斬!”
說罷,他邊的副指揮使揚聲道:“若現在投明,陛下仁慈,可饒一命。”
此言一出,周士元和林維楨如遭五雷轟頂,面無。
那些叛軍,亦被這“起死回生”的天威所懾,一時茫然無措。
林維楨沒有親衛保護,被擒跪于地。
他目眥盡裂,怒罵道:“豎子爾敢!你認賊作父,對得起定國公府上百冤魂嗎?”
祝無執睨著他,聲音平靜:“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再者…定國公府的人是被周士元和王崇害死,并非陛下。”
林維楨沒找到自己會栽在這樣一個頭小子手裏,恨聲道:“祝無執,你今日背叛我,可曾想過溫幸妤焉有命在?!”
祝無執輕輕搖頭,憐憫道:“不過一個農,你覺得我會在意?”
說罷,獨留林維楨怒罵嘶吼,他持劍踏出殿門。
周士元已由屬下護著,廝殺往外退。
福寧宮,頓修羅屠場,軍甲胄良,陣列森嚴,如牆而進。周士元豢養的兵士雖兇悍,卻因變故而士氣衰退,更不用說還有放下兵投降的。
不消一炷香,喊殺漸息。
周士元被擒,叛軍伏遍地。
祝無執收劍鞘,行至皇帝前,拱手道:“啓稟陛下,叛逆已誅,二賊就擒。”
趙迥已經換上龍袍,坐于圈椅上,太子安靜立于一旁。
他擺了擺手,蒼老的臉上帶著疲憊:“把人押天牢,聽候發落。”
祝無執面如常,沉聲應諾:“臣謹遵聖諭!”
躬退出殿門,軍如拖死狗般將失魂落魄的周士元,與癱如泥的林維楨押了下去。
天上又飄起雪花,慢慢掩蓋滿地鮮。
他著遠朦朧山巒,眸淡漠。
*
其後兩日,周林兩黨由祝無執徹查清洗,一時間朝野震,人人自危。
除此之外,在百姓的震驚中,定國公府平反,祝無執恢複份,襲定國公之位。
一朝落魄的國公府世子,不到三年,就複仇雪恨,重登高位。
皇帝嘉獎其平,特許黃金千兩,并賜還國公府宅院,但并未進行拔擢。
祝無執職未升,朝中議論紛紛,言陛下疑心,恐不久會讓其卸職,唯剩虛銜加。
深夜,祝無執忙完事宜,回到宅院。
曹頌稟報完商隊去向,問道:“主子,可要前去接夫人回來?”
祝無執沉思片刻,提筆寫了封名帖,遞給曹頌,嗓音不疾不徐:“不急。”
“不久前,澶州池山上的黑石寨被招安,半月後將來京封,你且讓伍子晦拿我的名帖快馬前去,讓寨主于三日後,劫下所有過路商隊和行人。”
“告訴他們不得傷人,多加恐嚇即可。”
【作者有話說】
抱歉晚了點[可憐]
但是淩晨還會有一更,大概三點左右,寶寶們可以明早起來看。
48nbsp;nbsp; 第48章
◎風雪滿路◎
初冬夜雪, 朔風如刀,卷著滿天銀屑,簌簌落下, 將汴京城裹在一片茫茫素縞之中。
城東某宅院書房,燈火昏黃。
祝無執立于案前,手執狼毫,揮筆寫就, 深邃眉眼籠在跳躍的燭中, 忽明忽暗, 人分不清喜怒。
曹頌立于下首, 拱手稟報:“主子, 夫人…于子時一刻離開。”
祝無執筆鋒微頓,墨跡滴落, 眸閃過了然和失。
俄而, 他擱下筆, 淡聲道:“可將那帶了人皮面的死囚放宅子?”
曹頌垂首稱是:“稟主子,已經趁庭院仆從昏迷將帶進去。”
祝無執道:“明日按計劃假意搜捕。”
“不要驚府, 只暗中給那幾個江湖人士。”
曹頌拱手稱是, 躬退下。
屋炭盆明滅,祝無執負手立于窗前,看院中雪茫茫,遠皇城巍峨沉寂。半晌,他角出個嘲弄的笑。
到底還是跑了。
總是這樣人失。
輕嘆一聲, 他想,且先允逍遙幾日, 待汴京事平, 再接回來。
雪夜沉沉, 庭院如冢,書房燈燭溫暖似爐。
可這暖是假象,沉寂亦是假象。唯無聲湧的暗流,才是這汴京皇城中,真正的底。
*
翌日天蒙蒙亮,月亮虛影還掛在空中,溫幸妤便起收拾妥帖。
曲三娘等人把陸觀瀾的骨灰給,驅馬車前往提前收買的商隊,以鏢師份,將安頓好。
他們給商隊的說辭是,溫幸妤出書香門第,向往江湖,但家中不同意出門,故而出此下策,花銀子請商隊帶出城。
商隊的人見溫幸妤氣度溫婉,確實看著像書香門第閨秀,又聽得父親只是七品,他們商隊并非得罪不起。再者溫幸妤出手闊綽,有錢能使鬼推磨,商隊的人和鏢師很快松口答應。
溫幸妤害怕靠商隊出城不夠穩妥,也怕會牽連旁人,故而打算瞞著曲三娘等人,先假意上商隊的車,再尋機會下車,改頭換面後自行想辦法出城。這樣就能混淆祝無執親衛視線,讓他們去追商隊,給留出逃遁的時間。
可還未上商隊的車,就聽得曲三娘說,昨夜開始城中已有人手持男兩種畫像,在幾個碼頭和城門蹲守搜捕,
按照迷香藥力,他們不該醒來這麽快。溫幸妤只當是習武之人不同,迷香的量不夠足。
思來想去,覺得若不靠商隊遮掩,恐怕出不了城就會被捉。
無奈,最終決定還是先藏在商隊貨中出城,等行至合適的地方,再轉道去別。
商隊的人將貨裝好,溫幸妤便按照原先計劃,藏在一堆疊裳的箱子。
蜷在,細細聽著外頭的靜,待聽到城門有人詢問盤查,登時張起來。
不過好在這商隊的人和守城之人有,塞了些銀子後,痛痛快快放行了。
商隊行至離汴京三十裏時,停了下來。
溫幸妤掀開箱蓋,跳下裝貨的馬車。
只見雪幕中,有一青年牽馬立于路旁,著狐大氅,頭戴鬥笠,形頎長。
顯然是在等。
他踏雪而來,扯下面巾,出一張清雋明秀的臉。
正是沈為開。
溫幸妤怔愣片刻,疑道:“沈大人,你怎麽在這?”
沈為開笑道:“阿鶯姐莫怪,我問了曲三娘你的去,特地快馬來此等候。”
說罷,他在溫幸妤不解的目中,從懷裏拿出一份憑由:“這憑由上姓名和地點皆是空白,姐姐可隨意填寫。”
溫幸妤接過掃了幾眼,看到了上面的府印。
沈為開知有疑慮,解釋道:“放心,我繞過他的視野辦的,不會被發現。”
溫幸妤著憑由,心複雜。
看著青年笑瞇瞇的眼睛,問道:“你為何…如此助我?”
沈為開了下,故作沉思,而後燦然一笑:“大抵是…你過去也幫過我。”
支撐我走出牢籠。
溫幸妤更疑了。
在記憶裏,二人除了時一同玩耍外,再無集。
見疑不解,并不相信,沈為開也不解釋,角梨渦若若現:“阿鶯姐,快走吧,他們該等急了。”
溫幸妤回過神來,只見商隊的人雖未催促,卻神已然不滿。
只好點頭道謝:“多謝,若日後有緣再見,我定報答你。”
沈為開笑著點頭,催促快走。
時間倉促,也不好再磨蹭,轉往鏢師所在的馬車走。
走了幾步,忽然就聽到沈為開清朗的聲音在背後響起。
“阿鶯姐,此去路途艱難,更有被捉風險,你不如……”他頓了頓,似是好心提議:“先住我的另一宅子。”
溫幸妤愕然回頭,就見青年眉眼真摯:“姐姐別誤會,那宅子在我老師名下,他暫且查不到,等風頭過了,我再送你離開。”
聽完,毫不猶豫的搖頭,婉言拒絕:“多謝你的好意,只是我并不喜汴京,更向往江湖。”
沈為開也不糾纏,嘆息道:“好罷,沈某祝姐姐此番離去,一路順風。”
溫幸妤頷首道謝,跳上馬車。
沈為開看著商隊沒風雪,頗有些憾。
可惜沒能讓跟自己走。
俄而,他輕笑一聲,溫鶯啊溫鶯,怎麽還是這般天真。
他篤定,不出十日,就會被祝無執捉回汴京,同他再次相見。
*
溫幸妤和幾個鏢師坐在圍著棉帳的車廂,思索著沈為開的事,總覺得這人對好得離奇。
想不通,只好先放下,掀開隙車簾,只見無邊雪野于面前鋪開。
天地是如此的廣闊,雪覆蓋了四野八荒,抹平了山巒的棱角,模糊了天地的界限。唯剩下一片無邊無際、令人心悸的純淨與蒼茫。
遠巍峨皇城溶于層層雪幕,一點點倒退消失不見,狂跳的心,也漸漸平穩下來。
離開了。
終于離開了。
抱著裝觀瀾哥骨灰壇的包袱,眼中淚意朦朧,眸卻異常堅定。
縱使寒風刺骨,前路艱難,也絕不後悔。
*
兩日後,雪霽雲散。
汴梁深宮,沉沉如晦。
這段日子,劉貴妃沉疴,藥石無靈,太子以老皇帝心疼貴妃、親煉救命丹藥,無法上朝為由,臨朝聽政。
各朝臣卻心知肚明,真正生病的是老皇帝。
皇帝寢殿福寧宮日閉重門,唯聞銅點滴,似催壽數。
夜,皇帝病轉急,一衆太醫圍于龍榻前,施針的施針,灌藥的灌藥,滿頭大汗。
片刻後,皇帝噴出一口鮮,雙目圓瞪,生機驟絕。
太醫們手忙腳,竭力搶救,半個時辰後跪倒在地,神大慟。
“陛下…駕崩了!”
侍疾的劉貴妃面慘白,以指探鼻息,而後倒在地。
太子和其餘宮妃聞訊趕來,只見皇帝氣息全無,面容灰敗,悲痛之餘,命侍馮振傳各大臣進宮,商量此後事宜。
馮振還未出得寢殿,就有小黃門連爬帶滾進來,滿面驚恐,嗓音尖利:“太子殿下,周平章帶著五千人馬近宮門,恐最多半個時辰,破宣德門而來!”
太子并不知皇帝謀劃,聞言大驚失,六神無主。
只見樞使林維楨紫袍玉帶,緩步殿,先是問了太醫話,確定皇帝乃“病故”,并無異常後,心落下一半。
他拱手朝太子道:“殿下莫慌,皇城司的人已暗中戒備,周士元若敢率叛軍宮,那是自投羅網!”
話音落下,卻聽得宮門之外,金鐵鳴,殺聲驟起,如平地驚雷撕裂死寂。
不多時,殿門轟然開,同平章事周士元,一朱紫蟒袍,須發戟張,率黑甲死士,踏寢殿。
殿宮人嚇得驚聲尖,太子被侍衛護在後,臉慘白:“樞使,不是說有軍嗎?!怎得將叛軍放進來了!”
面對此等變故,林維楨卻面如舊,鎮定自若,他側頭看了眼慌的太子,暗嗤蠢貨,面上卻依舊恭敬。
他道:“殿下莫怕,我林某定誓死護你周全!”
刀映著殿搖曳的宮燈,一片肅殺之氣。
周士元冷笑一聲,一言不發揮手,命屬下控制殿衆人,親自走到榻跟前,讓帶著的大夫去探脈。
大夫聞問切,卻見皇帝僵臥如朽木,原本蒼白的,忽然慢慢變黑,呈現中毒之像。
確實是中了丹毒,魂歸紫府。
聽得大夫稟報,他心頭巨石方落,殺意再無阻滯,看著不知真相的林維楨,怒指其面容,聲若洪鐘:“林賊!爾竟敢毒殺天子!今日本相,清君側,誅國蠹!”
林維楨見皇帝“死相”不正常,知道恐怕生了變故。
他當初準備的丹藥確實有毒,但那毒要三日後方起效。但現在,榻上皇帝烏黑,顯然已毒發生亡。
幾乎不用想,他明白過來是周士元換了丹藥。
他心下不安,卻已無退路,只得揚聲道:“周士元,你帶兵宮,意圖謀反,還顛倒黑白,簡直罪不容誅!”
說罷,他看向殿門,高聲道:“祝指揮使,還不快帶人來鎮叛軍?!”
殿外有冷風呼嘯,宮人哭嚎,唯不見祝無執影。
林維楨登時面驟變,心知祝無執恐已叛變,自己將命喪黃泉,一時間心中大恨。
周士元見祝無執按照約定并未出現,不免得意,他看著面慘白的林維楨,笑道:“林賊還不束手就擒?”
話音落下,變故叢生
一直垂首立于角落,瑟瑟發抖的老侍,驀然擡頭。
他撕下一張薄如蟬翼的人皮面。面之下,赫然正是那本應僵臥龍榻的老皇帝趙迥。
他直起腰,渾濁的眼掃過殿衆人。
“周士元,爾率甲士,擅闖宮,形同謀逆!林卿……” 老皇帝目如毒蛇般掃過面無人的林維楨:“丹藥有異,其心可誅!皆國賊也!”
“祝卿何在!”
話音落,祝無執披玄重甲,手中長劍而來。
他後,無數軍銳士如黑決堤,洶湧而,刀槍如林,瞬間將周士元及其屬下團團圍困,水洩不通。
祝無執掃過三人各異的臉,面如常,聲音沉冷:“誅殺叛逆,擒拿國賊,敢有異者,立斬!”
說罷,他邊的副指揮使揚聲道:“若現在投明,陛下仁慈,可饒一命。”
此言一出,周士元和林維楨如遭五雷轟頂,面無。
那些叛軍,亦被這“起死回生”的天威所懾,一時茫然無措。
林維楨沒有親衛保護,被擒跪于地。
他目眥盡裂,怒罵道:“豎子爾敢!你認賊作父,對得起定國公府上百冤魂嗎?”
祝無執睨著他,聲音平靜:“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再者…定國公府的人是被周士元和王崇害死,并非陛下。”
林維楨沒找到自己會栽在這樣一個頭小子手裏,恨聲道:“祝無執,你今日背叛我,可曾想過溫幸妤焉有命在?!”
祝無執輕輕搖頭,憐憫道:“不過一個農,你覺得我會在意?”
說罷,獨留林維楨怒罵嘶吼,他持劍踏出殿門。
周士元已由屬下護著,廝殺往外退。
福寧宮,頓修羅屠場,軍甲胄良,陣列森嚴,如牆而進。周士元豢養的兵士雖兇悍,卻因變故而士氣衰退,更不用說還有放下兵投降的。
不消一炷香,喊殺漸息。
周士元被擒,叛軍伏遍地。
祝無執收劍鞘,行至皇帝前,拱手道:“啓稟陛下,叛逆已誅,二賊就擒。”
趙迥已經換上龍袍,坐于圈椅上,太子安靜立于一旁。
他擺了擺手,蒼老的臉上帶著疲憊:“把人押天牢,聽候發落。”
祝無執面如常,沉聲應諾:“臣謹遵聖諭!”
躬退出殿門,軍如拖死狗般將失魂落魄的周士元,與癱如泥的林維楨押了下去。
天上又飄起雪花,慢慢掩蓋滿地鮮。
他著遠朦朧山巒,眸淡漠。
*
其後兩日,周林兩黨由祝無執徹查清洗,一時間朝野震,人人自危。
除此之外,在百姓的震驚中,定國公府平反,祝無執恢複份,襲定國公之位。
一朝落魄的國公府世子,不到三年,就複仇雪恨,重登高位。
皇帝嘉獎其平,特許黃金千兩,并賜還國公府宅院,但并未進行拔擢。
祝無執職未升,朝中議論紛紛,言陛下疑心,恐不久會讓其卸職,唯剩虛銜加。
深夜,祝無執忙完事宜,回到宅院。
曹頌稟報完商隊去向,問道:“主子,可要前去接夫人回來?”
祝無執沉思片刻,提筆寫了封名帖,遞給曹頌,嗓音不疾不徐:“不急。”
“不久前,澶州池山上的黑石寨被招安,半月後將來京封,你且讓伍子晦拿我的名帖快馬前去,讓寨主于三日後,劫下所有過路商隊和行人。”
“告訴他們不得傷人,多加恐嚇即可。”
【作者有話說】
抱歉晚了點[可憐]
但是淩晨還會有一更,大概三點左右,寶寶們可以明早起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