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嶼不理會的調侃,「後天我來接你。」
他抬步離開,年年還掛在他胳膊上蹦蹦跳跳,清脆的笑聲在院子裡迴。
-
秋日的過窗簾灑進病房。
蘇卻關掉筆記本電腦,屏幕暗下去的瞬間,一封新郵件的提示音適時彈出。
「How's everything going, kdo」
掃了眼發件人,角不自覺上揚。只有蘇念會用這種不正經的語氣發工作郵件。
十年前,母親帶著姐姐蘇庭再婚,而那時的蘇卻被小姑蘇念帶去了國。
「因為你有意思啊。」
蘇念的理由隨得像的人。雖然外界總覺得這種放棄丁克、接手照顧侄的行為有些不合邏輯,但蘇念自己倒是很篤定。
當年聽到這句話時,還沒明白到底哪裡「有意思」,但後來蘇念的一句戲言倒是點破了——
「你小小年紀,看著乖得很,骨子裡卻藏著倔勁兒,跟誰都不服。我喜歡聰明又有點野的孩子。」
蘇念是獨立翻譯人,負責發掘國中文書籍,將其翻譯英譯本在海外出版。
和國的譯者大多只負責文字翻譯工作不同,海外的獨立翻譯人更像是一個文學經紀人。文字翻譯反而只占整個工作的十分之一,更多時間在做些與翻譯看似無關的事——
穿梭於各大出版社之間推介作品,拉贊助,談版權分,甚至要在各大圖書展上為作品站臺,理後續的市場宣傳。
這些在國可能要分給好幾個部門去做的工作,在國往往都要獨立翻譯人一肩挑。
也正因如此,獨立翻譯人往往薪資厚,一本暢銷書的版稅分就足以讓譯者吃上好幾年。
紐約作為全球出版業的中心,幾乎所有大型出版社的總部都設在這裡,占據英文書本發行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定居波士頓的蘇念一年有大半時間在兩地奔波,蘇卻從小就跟著見識這個圈子的運作。甚至考完駕照第二天,就開始幫在紐約和波士頓之間跑樣書,送文件。
「《裂隙》的出版敲定了,年底紐約上市。這是我們和Petrichor合作第六年,也是最值得期待的一本書。」
「樣書已經寄給你了,替我跑一趟,也聊聊後續的合作。」
「更何況,你不是一直想見嗎?」
蘇卻眼睛一亮。這本書從初稿開始就參與許多細節,甚至幫忙整理過章節結構。而這個筆名更是悉——犀利的文筆,幽默的核,像在生活的裂隙里挖掘亮,又用文字把人的荒謬包裹一層可口的糖。六年來,作為小姑的助手。在郵件和視頻會議中,早已被Petrichor字裡行間那種活生香的趣味吸引。
如今終於要一睹廬山真面目,心裡期待起來。
「約在鴻雁寺?」蘇卻看著郵件里和Petrichor相約的地點,有些意外。
「那裡可是燕北附近最靈驗的寺廟,香火特別旺!」一旁來探病的丁溯薇眼睛一亮,「很多新人都會去那裡祈福,特別是桂花開的時候。寺里有棵百年桂花樹,花開得最好的枝條折下來送人,可是很好的新婚禮呢。」
這麼一聽,立刻來了興致。
姐姐的婚禮就在一個月後,若能帶回這樣一份有意思的禮......
在出院後的第二天,蘇卻便獨自搭車,到了城郊的鴻雁寺。
桂花香若有似無地飄在空氣里。
鴻雁寺香客絡繹不絕。穿過古木,在青石板路上灑下斑駁的影。這座寺廟比想像中大得多,殿宇掩映在古樹之間,著悠遠靜謐。
只是這滿院的桂花香,卻不見桂樹在何。
「天王殿後的小茶亭……」正低頭看著手機導航,餘瞥見一個小孩蹲在池塘邊,子搖搖墜。
糟了!
幾步衝過去,卻發現小孩面前是一尊石佛像。那丫頭手裡握著筆,正專注地往佛像的石座上塗畫著什麼,毫不在意自己歪斜的姿勢。
蘇卻眨了眨眼。
這年頭佛像還能這麼玩?
走近幾步,微微彎腰看清那小孩正在畫什麼。
一個胖胖的小人被畫得活靈活現,頭上還頂著個圈,旁邊歪歪扭扭寫著:賜我餃子。
「餃子佛?」沒忍住笑出聲。
小孩猛地抬頭,瞪了一眼,神戒備,「你笑什麼?我這畫得不好嗎?」
「好,非常好。」蘇卻笑意更深,「餃子佛的點子太妙了,這麼好吃的東西,誰不?」
小孩一掃戒備,抱著筆站起來,「你很懂嘛!」
「還行吧。」蘇卻靠在一旁,細細打量:七八歲的年紀,扎著兩個鬆散的麻花辮,臉蛋圓圓的,眼神著一機靈勁兒。
「所以,你覺得佛祖會賜你什麼餃子?」
「豬韭菜的最好!不然加點蝦仁也行。」小孩揚起下,滿臉正氣,「我媽老是讓我吃水煮青菜,太慘了!」
「這麼可憐啊,佛祖怕是都拗不過你。」
「那當然。」小孩揚起下,「我這麼真誠,佛祖肯定喜歡。」
「哦?」一道清潤的聲從旁邊傳來,帶著幾分調侃,「我看佛祖也許得先考慮要不要罰你破壞佛像。」
小孩一個激靈,猛地轉頭看到站在不遠的江津玨,臉瞬間紅了,「媽,我……我沒有破壞。」
「沒有?」江津玨走近,目落在石座上的「餃子佛」,「所以這是祈願的創意?」
江年年支支吾吾,目四飄,「就……就一點點塗嘛。」
「心意倒是夠特別。」江津玨搖搖頭,轉而看向蘇卻,調侃道,「你是路過幫忙參謀的?」
「算是吧。」蘇卻揚了揚眉,隨口答道,「不過我覺得,佛祖大概不會在意這些。小姑娘有這份心誠,應該比在哪裡,畫了什麼,更重要吧。」
江津玨目微微一亮,角的笑意更深了些,「你倒是和同一戰線。」
蘇卻聳了聳肩,「我是就事論事。」
江津玨微微瞇起眼,目在蘇卻上停留片刻。
像極了年年。
那種與生俱來的蠻,不屑遮掩的機靈,還有一渾然天的狡黠勁兒——如果說江年年是小魔王,那眼前的孩無疑是放大版的存在。
這樣的人,難得一見。
江津玨角輕揚,眉眼間出一罕見的欣賞。
不想起蘇念在郵件里提過的幾句——「我這小侄,聰明得很,就是有點氣。你見了,興許會覺得好玩。」
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這對母看起來對鴻雁寺極其悉,蘇卻心念一。也許們知道自己要找的地方。
「對了,您知道天王殿後的小茶亭怎麼走嗎?」
江津玨低頭笑了笑,手裡拎著的桂花籃輕輕晃了晃,「不用找了,你已經見到人了。」
什麼意思?
蘇卻愣了一秒,隨即反應過來,心跳了半拍,「您是Petrichor?」
「是我。」江津玨語氣帶著幾分俏皮,「桂花和人都在這兒,你沒找錯。」
蘇卻笑了,「看來小姑果然沒騙我,說您和您的文字一樣,都很有趣。」
「蘇念倒是很會誇人。」江津玨眼裡多了幾分和的笑意,「不過我看,你比有趣。」
兩人並肩沿著寺里的小路走,聊起了書和合作的事。江津玨談吐溫潤,思路清晰,言語間著一種灑的智慧。難怪小姑形容是「靈魂伴」,這樣的人確實很容易讓人親近。
談間,氣氛輕鬆自然,蘇卻漸漸放下了初見時的拘謹。
臨別時,蘇卻忽然想起什麼,「對了,江老師,我聽人說,這寺里有一株特別有名的桂花樹,您知道在哪兒嗎?」
「那得走遠一點。」江津玨手指向西南的方向,「那裡有一片專屬廂房,樹就在圍牆。」
蘇卻沿著江津玨指的方向,一路走到寺院西南的僻靜角落。
遠遠的,一濃郁的桂花香撲面而來,仿佛雨後醞釀出的金醇酒。
抬頭去,古老的桂花樹從圍牆裡探出枝頭,桂枝橫斜,翠葉如雲,細碎的金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這圍牆是典型的清代寺院建制,灰磚疊砌,上覆綠釉琉璃瓦,飛檐翹角間還點綴著吉祥如意的小。
牆不知是何景致,但這一抹清雅的金黃已讓人浮想聯翩。
蘇卻站在牆外,抬頭著那株桂花樹,眼裡閃過一驚艷。
「真漂亮。」輕聲嘆,忽然目落在牆邊的一腳手架上——那似乎是修剪樹枝的工人留下的工。
猶豫了一下,終究沒能抵擋住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攀了上去。
腳手架晃了晃,蘇卻穩住形,抓住牆頭往裡看。
牆的庭院幽靜清雅,桂花樹橫亙其中,枝葉濃如傘,細碎的金黃在風中輕,灑落滿地。地上的石桌旁,散落著幾枝剛剪下的桂花,香氣裊裊,混著潤的泥土味,沁人心脾。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 |
江津嶼不理會的調侃,「後天我來接你。」
他抬步離開,年年還掛在他胳膊上蹦蹦跳跳,清脆的笑聲在院子裡迴。
-
秋日的過窗簾灑進病房。
蘇卻關掉筆記本電腦,屏幕暗下去的瞬間,一封新郵件的提示音適時彈出。
「How's everything going, kdo」
掃了眼發件人,角不自覺上揚。只有蘇念會用這種不正經的語氣發工作郵件。
十年前,母親帶著姐姐蘇庭再婚,而那時的蘇卻被小姑蘇念帶去了國。
「因為你有意思啊。」
蘇念的理由隨得像的人。雖然外界總覺得這種放棄丁克、接手照顧侄的行為有些不合邏輯,但蘇念自己倒是很篤定。
當年聽到這句話時,還沒明白到底哪裡「有意思」,但後來蘇念的一句戲言倒是點破了——
「你小小年紀,看著乖得很,骨子裡卻藏著倔勁兒,跟誰都不服。我喜歡聰明又有點野的孩子。」
蘇念是獨立翻譯人,負責發掘國中文書籍,將其翻譯英譯本在海外出版。
和國的譯者大多只負責文字翻譯工作不同,海外的獨立翻譯人更像是一個文學經紀人。文字翻譯反而只占整個工作的十分之一,更多時間在做些與翻譯看似無關的事——
穿梭於各大出版社之間推介作品,拉贊助,談版權分,甚至要在各大圖書展上為作品站臺,理後續的市場宣傳。
這些在國可能要分給好幾個部門去做的工作,在國往往都要獨立翻譯人一肩挑。
也正因如此,獨立翻譯人往往薪資厚,一本暢銷書的版稅分就足以讓譯者吃上好幾年。
紐約作為全球出版業的中心,幾乎所有大型出版社的總部都設在這裡,占據英文書本發行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定居波士頓的蘇念一年有大半時間在兩地奔波,蘇卻從小就跟著見識這個圈子的運作。甚至考完駕照第二天,就開始幫在紐約和波士頓之間跑樣書,送文件。
「《裂隙》的出版敲定了,年底紐約上市。這是我們和Petrichor合作第六年,也是最值得期待的一本書。」
「樣書已經寄給你了,替我跑一趟,也聊聊後續的合作。」
「更何況,你不是一直想見嗎?」
蘇卻眼睛一亮。這本書從初稿開始就參與許多細節,甚至幫忙整理過章節結構。而這個筆名更是悉——犀利的文筆,幽默的核,像在生活的裂隙里挖掘亮,又用文字把人的荒謬包裹一層可口的糖。六年來,作為小姑的助手。在郵件和視頻會議中,早已被Petrichor字裡行間那種活生香的趣味吸引。
如今終於要一睹廬山真面目,心裡期待起來。
「約在鴻雁寺?」蘇卻看著郵件里和Petrichor相約的地點,有些意外。
「那裡可是燕北附近最靈驗的寺廟,香火特別旺!」一旁來探病的丁溯薇眼睛一亮,「很多新人都會去那裡祈福,特別是桂花開的時候。寺里有棵百年桂花樹,花開得最好的枝條折下來送人,可是很好的新婚禮呢。」
這麼一聽,立刻來了興致。
姐姐的婚禮就在一個月後,若能帶回這樣一份有意思的禮......
在出院後的第二天,蘇卻便獨自搭車,到了城郊的鴻雁寺。
桂花香若有似無地飄在空氣里。
鴻雁寺香客絡繹不絕。穿過古木,在青石板路上灑下斑駁的影。這座寺廟比想像中大得多,殿宇掩映在古樹之間,著悠遠靜謐。
只是這滿院的桂花香,卻不見桂樹在何。
「天王殿後的小茶亭……」正低頭看著手機導航,餘瞥見一個小孩蹲在池塘邊,子搖搖墜。
糟了!
幾步衝過去,卻發現小孩面前是一尊石佛像。那丫頭手裡握著筆,正專注地往佛像的石座上塗畫著什麼,毫不在意自己歪斜的姿勢。
蘇卻眨了眨眼。
這年頭佛像還能這麼玩?
走近幾步,微微彎腰看清那小孩正在畫什麼。
一個胖胖的小人被畫得活靈活現,頭上還頂著個圈,旁邊歪歪扭扭寫著:賜我餃子。
「餃子佛?」沒忍住笑出聲。
小孩猛地抬頭,瞪了一眼,神戒備,「你笑什麼?我這畫得不好嗎?」
「好,非常好。」蘇卻笑意更深,「餃子佛的點子太妙了,這麼好吃的東西,誰不?」
小孩一掃戒備,抱著筆站起來,「你很懂嘛!」
「還行吧。」蘇卻靠在一旁,細細打量:七八歲的年紀,扎著兩個鬆散的麻花辮,臉蛋圓圓的,眼神著一機靈勁兒。
「所以,你覺得佛祖會賜你什麼餃子?」
「豬韭菜的最好!不然加點蝦仁也行。」小孩揚起下,滿臉正氣,「我媽老是讓我吃水煮青菜,太慘了!」
「這麼可憐啊,佛祖怕是都拗不過你。」
「那當然。」小孩揚起下,「我這麼真誠,佛祖肯定喜歡。」
「哦?」一道清潤的聲從旁邊傳來,帶著幾分調侃,「我看佛祖也許得先考慮要不要罰你破壞佛像。」
小孩一個激靈,猛地轉頭看到站在不遠的江津玨,臉瞬間紅了,「媽,我……我沒有破壞。」
「沒有?」江津玨走近,目落在石座上的「餃子佛」,「所以這是祈願的創意?」
江年年支支吾吾,目四飄,「就……就一點點塗嘛。」
「心意倒是夠特別。」江津玨搖搖頭,轉而看向蘇卻,調侃道,「你是路過幫忙參謀的?」
「算是吧。」蘇卻揚了揚眉,隨口答道,「不過我覺得,佛祖大概不會在意這些。小姑娘有這份心誠,應該比在哪裡,畫了什麼,更重要吧。」
江津玨目微微一亮,角的笑意更深了些,「你倒是和同一戰線。」
蘇卻聳了聳肩,「我是就事論事。」
江津玨微微瞇起眼,目在蘇卻上停留片刻。
像極了年年。
那種與生俱來的蠻,不屑遮掩的機靈,還有一渾然天的狡黠勁兒——如果說江年年是小魔王,那眼前的孩無疑是放大版的存在。
這樣的人,難得一見。
江津玨角輕揚,眉眼間出一罕見的欣賞。
不想起蘇念在郵件里提過的幾句——「我這小侄,聰明得很,就是有點氣。你見了,興許會覺得好玩。」
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這對母看起來對鴻雁寺極其悉,蘇卻心念一。也許們知道自己要找的地方。
「對了,您知道天王殿後的小茶亭怎麼走嗎?」
江津玨低頭笑了笑,手裡拎著的桂花籃輕輕晃了晃,「不用找了,你已經見到人了。」
什麼意思?
蘇卻愣了一秒,隨即反應過來,心跳了半拍,「您是Petrichor?」
「是我。」江津玨語氣帶著幾分俏皮,「桂花和人都在這兒,你沒找錯。」
蘇卻笑了,「看來小姑果然沒騙我,說您和您的文字一樣,都很有趣。」
「蘇念倒是很會誇人。」江津玨眼裡多了幾分和的笑意,「不過我看,你比有趣。」
兩人並肩沿著寺里的小路走,聊起了書和合作的事。江津玨談吐溫潤,思路清晰,言語間著一種灑的智慧。難怪小姑形容是「靈魂伴」,這樣的人確實很容易讓人親近。
談間,氣氛輕鬆自然,蘇卻漸漸放下了初見時的拘謹。
臨別時,蘇卻忽然想起什麼,「對了,江老師,我聽人說,這寺里有一株特別有名的桂花樹,您知道在哪兒嗎?」
「那得走遠一點。」江津玨手指向西南的方向,「那裡有一片專屬廂房,樹就在圍牆。」
蘇卻沿著江津玨指的方向,一路走到寺院西南的僻靜角落。
遠遠的,一濃郁的桂花香撲面而來,仿佛雨後醞釀出的金醇酒。
抬頭去,古老的桂花樹從圍牆裡探出枝頭,桂枝橫斜,翠葉如雲,細碎的金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這圍牆是典型的清代寺院建制,灰磚疊砌,上覆綠釉琉璃瓦,飛檐翹角間還點綴著吉祥如意的小。
牆不知是何景致,但這一抹清雅的金黃已讓人浮想聯翩。
蘇卻站在牆外,抬頭著那株桂花樹,眼裡閃過一驚艷。
「真漂亮。」輕聲嘆,忽然目落在牆邊的一腳手架上——那似乎是修剪樹枝的工人留下的工。
猶豫了一下,終究沒能抵擋住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攀了上去。
腳手架晃了晃,蘇卻穩住形,抓住牆頭往裡看。
牆的庭院幽靜清雅,桂花樹橫亙其中,枝葉濃如傘,細碎的金黃在風中輕,灑落滿地。地上的石桌旁,散落著幾枝剛剪下的桂花,香氣裊裊,混著潤的泥土味,沁人心脾。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