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1卷 第三十六章 縣主表妹

宮里尊卑分明,小主子伺候大主子,在外人看來,這是最尋常不過的事了。

可在東宮的下人眼里,這倒是一等一的稀奇事了。

從來都是見殿下溫聲細語地哄著小主子,怎的今早歇了一覺,這魂好像都換了過來,殿下竟使喚上小主子了。

最要的,這小主子也無半分不愿的模樣。

蕭琰話音剛落,宋稚綰也十分乖巧地應了聲好,那雙白里的纖纖玉指便覆上了他的肩。

宋稚綰也是第一回服侍人,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只是回想著紫云紫月平常給肩的模樣。

了幾下,便停下探頭問道:“太子哥哥,這般力道可好?”

宋稚綰是知道自個兒手上是有些力氣的,所以的時候不敢使勁了。

在蕭琰眼里,此時的力道和小貓撓人差不多。

不過是一時興起哄著人玩,哪里又真舍得讓盡心盡力伺候自己。

蕭琰愜意地舒了口氣,又翻開一本折子:“甚好。”

午間,殿一片安寧。

旁佳人在側,陣陣幽香,稱得上是一番良辰景。

但蕭琰卻眉頭鎖地盯著一本折子看了許久,直到聽到后人綿綿地打了個哈欠,他這才把那雙小手拉下,把人牽到了懷里。

宋稚綰懵懵抬頭:“太子哥哥,我還不累。”

蕭琰那顆小腦袋,按在懷里,“無妨,孤想給你看樣東西。”

說著,蕭琰便把那本折子遞到了宋稚綰眼前。

折子上的字跡工整清晰,開篇先問了皇上安好,隨后又問及太子殿下安好,最后……是一句“寧安縣主安好”。

宋稚綰仔細一瞧,上頭落款的名字有些眼

公孫向珩。

這個名字,去歲時聽過。算起來,這人還是表哥。

公孫家也是武將出,是宋稚綰生母的外祖母家。可這武將家竟也出了個文曲星,去年的殿試中,公孫向珩一舉奪得了一甲第三名。

甚至還得到了皇上的稱贊,稱他文武雙全,才華橫溢。

但即將任職時,遠在蘇州的公孫府卻突然傳來消息,府上的老太夫人突染惡疾,病重在床。

公孫向珩當即便推了任職一事,自請回去侍疾。一時間,朝堂上下無人不夸他孝心至誠。

當時公孫向珩離京前,曾想來東宮探宋稚綰,想請寫一封家書,好帶回蘇州念給老太夫人聽了安心。

可好巧不巧,偏偏那時宋稚綰也生了一場大病。

表兄妹倆最終還是沒能見上面,至于家書,蕭琰倒是親手寫了一封。

信里沒有高高在上的話,字里行間都是宋稚綰平日里的大大小小的日常。

宋稚綰那一病斷斷續續養了快兩月有余才痊愈,病好了,也忘了這一茬。蕭琰也沒再提起過。

如今老太夫人養了半年的病已然痊愈,公孫向珩也赴京任職了,這才遞上折子,請求能代家里長輩見一面。

蕭琰沒理由拒絕。

不過是見一面罷了,又不是將人搶走,他心下雖有些不舒服,但也不好多加干涉。

于是將折子送到宋稚綰跟前,讓自己做決定。

半晌。

宋稚綰放下手中的折子,回頭時眸子亮晶晶的:“太子哥哥,我要見!”

沒人會喜歡自己孤零零的世。

宋稚綰也是如此。

在外人眼里,就是孤。即便是宋稚綰的外祖盛家也在京城,可自小便知道,盛家不疼的母親,待更是不親。

只不過如今住進了東宮,得太子偏

盛家才時不時裝模作樣地來問個好,可也沒有提過要將接回去諸類之事。

如今遠在千里之外的蘇州反倒有人惦記著當然是想見的。

好歹,在這世上還算是有親人的。

看著那張雀躍的小臉,蕭琰笑著的發頂,寵溺道:“那孤派人去安排。”

——————

公孫向珩得了太子恩準,翌日一早便遞了拜帖來到東宮。

說起來,他還沒見過這位縣主表妹,只是聽京中傳言,表妹深太子看重,聽說還長得傾國傾城。

公孫府離京遠,在權貴眾多的京城里,實在算不上是什麼顯赫家族。出了盛懷一個將軍,可到底也不是姓公孫的。

當初北疆傳來噩耗,得知只剩下宋稚綰一個孤

公孫老太夫人心疼得一夜全白了頭,想著拼了老命,也不能將外孫留下的唯一一個孩子丟給盛家。

好在太子得憐憫,養在了東宮里。

但這些年公孫府也沒想著借著這一層親去沾

直到公孫向珩中了探花,得了圣意。這才敢提出,想探一眼。

公孫向珩被請了座,王忠奉上一盞茶,恭敬笑道:“煩請公孫大人稍等片刻,小主子今日晨起晚了些,現下正在趕過來。大人先坐下喝口茶。”

公孫向珩對京城之事了解甚,但看王忠似乎年紀稍年長,想來應該是太子邊的老人了。

于是奉茶時他也站起,恭恭敬敬地回了個禮。

“多謝公公。是我心急來得早了些,縣主不必著急,在下愿等無妨。”

他規矩的舉止言語挑不出半分錯來,王忠看在眼里。心想這跟盛家趨炎附勢的那幾位可真是天差地別。

公孫向珩抿了口茶,口中茶香四溢,使他不由得暗暗多打量了幾眼。

這茶一喝便知名貴無比,抬眼再看這太子宮里的每一,不說極盡奢華,但跟公孫府比起來,的確是太子府更好。

再加上方才王忠口中對宋稚綰的維護之意。

想來,他這縣主表妹在這里過得應當不錯。比接回公孫府要好得多。

習武之人的耳力比尋常人好,公孫向珩正想著,突然聽到了一陣匆匆的腳步聲。

他連忙起站定,直直向殿門。

宋稚綰今日特地打扮了一番,穿一襲碧織錦流云步子邁得有些急,提起的擺如輕霧搖曳,碧和春日的相得益彰,襯得整個人格外地鮮活靈俏。

那一頭青被挽發髻,發間綴著的步搖簪子,無一不是金所制。

的確好看,但公孫向珩不敢多看。

縣主表妹的后,還跟著個亦步亦趨的太子殿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285章

東宮嬌養:太子撿回的掌心寵

第1卷 第三十六章 縣主表妹

宮里尊卑分明,小主子伺候大主子,在外人看來,這是最尋常不過的事了。

可在東宮的下人眼里,這倒是一等一的稀奇事了。

從來都是見殿下溫聲細語地哄著小主子,怎的今早歇了一覺,這魂好像都換了過來,殿下竟使喚上小主子了。

最要的,這小主子也無半分不愿的模樣。

蕭琰話音剛落,宋稚綰也十分乖巧地應了聲好,那雙白里的纖纖玉指便覆上了他的肩。

宋稚綰也是第一回服侍人,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只是回想著紫云紫月平常給肩的模樣。

了幾下,便停下探頭問道:“太子哥哥,這般力道可好?”

宋稚綰是知道自個兒手上是有些力氣的,所以的時候不敢使勁了。

在蕭琰眼里,此時的力道和小貓撓人差不多。

不過是一時興起哄著人玩,哪里又真舍得讓盡心盡力伺候自己。

蕭琰愜意地舒了口氣,又翻開一本折子:“甚好。”

午間,殿一片安寧。

旁佳人在側,陣陣幽香,稱得上是一番良辰景。

但蕭琰卻眉頭鎖地盯著一本折子看了許久,直到聽到后人綿綿地打了個哈欠,他這才把那雙小手拉下,把人牽到了懷里。

宋稚綰懵懵抬頭:“太子哥哥,我還不累。”

蕭琰那顆小腦袋,按在懷里,“無妨,孤想給你看樣東西。”

說著,蕭琰便把那本折子遞到了宋稚綰眼前。

折子上的字跡工整清晰,開篇先問了皇上安好,隨后又問及太子殿下安好,最后……是一句“寧安縣主安好”。

宋稚綰仔細一瞧,上頭落款的名字有些眼

公孫向珩。

這個名字,去歲時聽過。算起來,這人還是表哥。

公孫家也是武將出,是宋稚綰生母的外祖母家。可這武將家竟也出了個文曲星,去年的殿試中,公孫向珩一舉奪得了一甲第三名。

甚至還得到了皇上的稱贊,稱他文武雙全,才華橫溢。

但即將任職時,遠在蘇州的公孫府卻突然傳來消息,府上的老太夫人突染惡疾,病重在床。

公孫向珩當即便推了任職一事,自請回去侍疾。一時間,朝堂上下無人不夸他孝心至誠。

當時公孫向珩離京前,曾想來東宮探宋稚綰,想請寫一封家書,好帶回蘇州念給老太夫人聽了安心。

可好巧不巧,偏偏那時宋稚綰也生了一場大病。

表兄妹倆最終還是沒能見上面,至于家書,蕭琰倒是親手寫了一封。

信里沒有高高在上的話,字里行間都是宋稚綰平日里的大大小小的日常。

宋稚綰那一病斷斷續續養了快兩月有余才痊愈,病好了,也忘了這一茬。蕭琰也沒再提起過。

如今老太夫人養了半年的病已然痊愈,公孫向珩也赴京任職了,這才遞上折子,請求能代家里長輩見一面。

蕭琰沒理由拒絕。

不過是見一面罷了,又不是將人搶走,他心下雖有些不舒服,但也不好多加干涉。

于是將折子送到宋稚綰跟前,讓自己做決定。

半晌。

宋稚綰放下手中的折子,回頭時眸子亮晶晶的:“太子哥哥,我要見!”

沒人會喜歡自己孤零零的世。

宋稚綰也是如此。

在外人眼里,就是孤。即便是宋稚綰的外祖盛家也在京城,可自小便知道,盛家不疼的母親,待更是不親。

只不過如今住進了東宮,得太子偏

盛家才時不時裝模作樣地來問個好,可也沒有提過要將接回去諸類之事。

如今遠在千里之外的蘇州反倒有人惦記著當然是想見的。

好歹,在這世上還算是有親人的。

看著那張雀躍的小臉,蕭琰笑著的發頂,寵溺道:“那孤派人去安排。”

——————

公孫向珩得了太子恩準,翌日一早便遞了拜帖來到東宮。

說起來,他還沒見過這位縣主表妹,只是聽京中傳言,表妹深太子看重,聽說還長得傾國傾城。

公孫府離京遠,在權貴眾多的京城里,實在算不上是什麼顯赫家族。出了盛懷一個將軍,可到底也不是姓公孫的。

當初北疆傳來噩耗,得知只剩下宋稚綰一個孤

公孫老太夫人心疼得一夜全白了頭,想著拼了老命,也不能將外孫留下的唯一一個孩子丟給盛家。

好在太子得憐憫,養在了東宮里。

但這些年公孫府也沒想著借著這一層親去沾

直到公孫向珩中了探花,得了圣意。這才敢提出,想探一眼。

公孫向珩被請了座,王忠奉上一盞茶,恭敬笑道:“煩請公孫大人稍等片刻,小主子今日晨起晚了些,現下正在趕過來。大人先坐下喝口茶。”

公孫向珩對京城之事了解甚,但看王忠似乎年紀稍年長,想來應該是太子邊的老人了。

于是奉茶時他也站起,恭恭敬敬地回了個禮。

“多謝公公。是我心急來得早了些,縣主不必著急,在下愿等無妨。”

他規矩的舉止言語挑不出半分錯來,王忠看在眼里。心想這跟盛家趨炎附勢的那幾位可真是天差地別。

公孫向珩抿了口茶,口中茶香四溢,使他不由得暗暗多打量了幾眼。

這茶一喝便知名貴無比,抬眼再看這太子宮里的每一,不說極盡奢華,但跟公孫府比起來,的確是太子府更好。

再加上方才王忠口中對宋稚綰的維護之意。

想來,他這縣主表妹在這里過得應當不錯。比接回公孫府要好得多。

習武之人的耳力比尋常人好,公孫向珩正想著,突然聽到了一陣匆匆的腳步聲。

他連忙起站定,直直向殿門。

宋稚綰今日特地打扮了一番,穿一襲碧織錦流云步子邁得有些急,提起的擺如輕霧搖曳,碧和春日的相得益彰,襯得整個人格外地鮮活靈俏。

那一頭青被挽發髻,發間綴著的步搖簪子,無一不是金所制。

的確好看,但公孫向珩不敢多看。

縣主表妹的后,還跟著個亦步亦趨的太子殿下。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