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參見宜安殿下。”務府的太監們齊齊跪地行禮。
原來是宜安公主來了。
趙玄祐轉過,拱手施禮:“臣趙玄祐拜見宜安殿下。”
“趙玄祐?”宜安公主聽著他自報家門,秀眉微蹙。
上月剛滿十七,鵝蛋臉面,柳葉彎眉,原是生得俏可人。只天生尊貴,又得帝后喜,生驕縱,時常橫目視人,看著并不和氣。
“是。”趙玄祐不疾不徐道。
“這名字倒是耳的。”
見想不出來,旁邊小太監適時提醒道:“這位是靖遠侯府世子,陛下今日欽點的中書省參軍趙大人。”
“靖遠侯府?”宜安公主眸中忽然有了亮,“哦,你是崔夷初的……如意郎君吧?”
“夷初正是微臣的夫人。”
宜安公主剎那間對他起了濃濃的興致,抬眼細細打量起來。
見他姿頎長,風儀俊整,俊目幽深泓邃,又兼幾分清舉氣度,宜安公主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你可知道崔夷初從前是我的伴讀?”
“臣知道。”
去年趙玄祐和崔夷初婚的時候,宜安公主遣人送了賀禮,底下人來給趙玄祐回過。
不過,他以為,夫人給公主做伴讀,想來兩人關系切,但聽公主的口氣,似乎并不喜歡夫人,甚至,還有些敵意。
他想起了葉莫琀對他說宮中有不利于夫人的流言。
心里想了這麼多,面上卻是平淡無波,只恭敬回道:“是。”
“回公主殿下,”務府太監道,“陛下重賞了世子,正在領賞呢。”
“我說誰那麼大手筆,一次拿那麼多妝花緞走,原來是父皇,”宜安公主終于收回了目,說話間走上前翻看起趙玄祐挑的那五匹妝花緞。
先是給葉老太君挑的蓮青和秋香,再是給崔夷初挑的水綠、鵝黃和杏紅。
宜安公主笑道:“這三匹都是給崔夷初的?”
“是。”
“難得父皇賞賜,世子竟然自己一匹都不留,當真是心疼媳婦的。”
趙玄祐神淡淡:“公主謬贊了。”
宜安公主自是看出他的緒,卻不以為然,依舊說道:“母后今日也賜了我一匹,我原想著拿一匹鵝黃的,可這最后一匹竟被你拿走了。”
“公主請便。”
聽著趙玄祐清冷果斷的語聲,宜安公主眸中的玩味更濃:“多謝世子承讓,我瞧著正好那匹石青的緞子也不錯,世子拿回去給自己做一新。”
“多謝公主,微臣告退。”
趙玄祐話語簡短,行禮告退后,旁邊的太監忙把他挑的五匹緞子抱起來,送他出宮。
看著他漸行漸遠的影,宜安公主撇了撇,輕輕“嗤”了一聲。
旁邊宮忙把要的那一匹鵝黃緞子抱起來,小聲道:“公主,可以回宮了。”
走出務府,遠遠地還能看見趙玄祐的背影。
宮道:“沒想到這位世子看著比京城里其他公侯之家的公子強許多。”
“可不是麼?原本以為崔夷初走投無路,只能嫁個大幾歲的鄙武夫,誰知竟是這樣的人。”
宜安公主是天之驕,慣素眼高于頂,遇到趙玄祐,亦不起了波瀾。
俊逸出塵,文武兼修,不卑不,氣度斐然,還深得父皇喜歡,一回京就升不說,還安排在中書省這樣機要衙門當差,顯然有重用提拔之意。
至今沒指婚,便是一直沒有相中的人選。
若早知靖遠侯世子是這樣的人……
“真是便宜那賤人了。”
宮見生氣,小聲道:“是揀了天大的便宜,靖遠侯世子可是倒了大霉。”
宜安公主無奈點了點頭,又橫了宮一眼,輕蔑道:“母后說了,此事休要再提,仔細你的腦袋。”
“奴婢知罪。”
*
馬車轆轆,趙玄祐倚窗而坐,看著窗外的街市,心緒頗不寧靜。
最初從葉莫琀那里聽說說宮中有不利于崔夷初的流言時,他并未在意。
崔夷初品貌俱佳,高貴清雅,惹人非議在理之中。
但在宮中是宜安公主的伴讀,即便有流言,宜安公主應是最了解的為人嗎?怎麼會對那般輕蔑態度?
夫人平常固然有些冷淡疏離,但夜里卸下一切防備后的溫可心,任誰都不會不喜歡。
宜安公主既與相識多年,怎會不知道的?
那日葉莫琀的原話是,皇后不喜崔夷初,不僅不讓嫁皇家,還不讓繼續做公主伴讀。
當時他以為,這一定是空來風,但與宜安公主言談過后,以公主對崔夷初的態度,顯然傳言并非虛妄。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夫人被皇后和公主視為眼中釘?
趙玄祐在戰場上從未有過猶豫,此時卻舉棋不定。
有心回府向崔夷初問個明白,又覺得因為旁人的態度去問,會損傷夫妻分。
想到兩人在錦帳中的濃意,趙玄祐終歸不忍。
思忖再三,他終歸下了這個念頭。
馬車停在侯府前,他還沒進門,便見宋管家匆匆而來。
“何事?”
“剛才府那邊來人了,說是周媽媽死在牢里了。”
死了?
周媽媽私吞的銀子數目雖大,但罪不至死。
“怎麼死的?”
宋管家遲疑片刻,緩聲道:“說是先前興國公府派人去牢里探過,知府想著公府是爺的親家,便把周媽媽的死記了個畏罪自殺。”
趙玄祐立即想起昨晚勸自己給周媽媽滅口的事。
“夫人早上派人出門了嗎?”
“崔榮一大早就去過流芳館,爾后就套車出府了。”
崔榮是崔夷初的陪房,有自己的馬車,平常幫崔夷初跑不需要經過公府的應允,不過馬廄和門房都屬于前院,崔榮走,宋管家這邊也能留意到。
是讓公府去下手的嗎?
趙玄祐眸微冷。
或許,夫人真的有許多他不知道的事。
他一言不發,重新上了馬車,命馬夫前往安寧侯府。
葉莫琀最好呼朋喚友,見趙玄祐來了,沒留意他的神,又喊了幾個朋友。
因著趙玄祐今日獲封了四品京,又在中書省這樣的衙門,他幫他慶賀一番,遂包了一條畫舫游湖,請了京城最有名的歌姬來唱曲,觥籌錯,好不熱鬧。
趙玄祐坐在花叢中,始終心不在焉。
歌姬唱腔婉轉,他一個唱詞都沒聽進去,只不斷喝酒。
葉莫琀初時未覺,后來察覺酒壺片刻就空,這才看出趙玄祐有些不對勁。
他借著醒酒之名,領著趙玄祐走到船尾。
“哥,到底出什麼事了?一晚上都在一個勁兒喝悶酒。”葉莫琀不解地問,“陛下今日擢升你為中書省參軍,天大的喜事,你怎麼愁眉苦臉的?”
趙玄祐酒量甚好,哪怕喝了許多,夜風一吹,也立刻清醒過來。
他見旁人不曾跟過來,沉沉道:“我夫人的事,你到底知道多?”
“奴才參見宜安殿下。”務府的太監們齊齊跪地行禮。
原來是宜安公主來了。
趙玄祐轉過,拱手施禮:“臣趙玄祐拜見宜安殿下。”
“趙玄祐?”宜安公主聽著他自報家門,秀眉微蹙。
上月剛滿十七,鵝蛋臉面,柳葉彎眉,原是生得俏可人。只天生尊貴,又得帝后喜,生驕縱,時常橫目視人,看著并不和氣。
“是。”趙玄祐不疾不徐道。
“這名字倒是耳的。”
見想不出來,旁邊小太監適時提醒道:“這位是靖遠侯府世子,陛下今日欽點的中書省參軍趙大人。”
“靖遠侯府?”宜安公主眸中忽然有了亮,“哦,你是崔夷初的……如意郎君吧?”
“夷初正是微臣的夫人。”
宜安公主剎那間對他起了濃濃的興致,抬眼細細打量起來。
見他姿頎長,風儀俊整,俊目幽深泓邃,又兼幾分清舉氣度,宜安公主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你可知道崔夷初從前是我的伴讀?”
“臣知道。”
去年趙玄祐和崔夷初婚的時候,宜安公主遣人送了賀禮,底下人來給趙玄祐回過。
不過,他以為,夫人給公主做伴讀,想來兩人關系切,但聽公主的口氣,似乎并不喜歡夫人,甚至,還有些敵意。
他想起了葉莫琀對他說宮中有不利于夫人的流言。
心里想了這麼多,面上卻是平淡無波,只恭敬回道:“是。”
“回公主殿下,”務府太監道,“陛下重賞了世子,正在領賞呢。”
“我說誰那麼大手筆,一次拿那麼多妝花緞走,原來是父皇,”宜安公主終于收回了目,說話間走上前翻看起趙玄祐挑的那五匹妝花緞。
先是給葉老太君挑的蓮青和秋香,再是給崔夷初挑的水綠、鵝黃和杏紅。
宜安公主笑道:“這三匹都是給崔夷初的?”
“是。”
“難得父皇賞賜,世子竟然自己一匹都不留,當真是心疼媳婦的。”
趙玄祐神淡淡:“公主謬贊了。”
宜安公主自是看出他的緒,卻不以為然,依舊說道:“母后今日也賜了我一匹,我原想著拿一匹鵝黃的,可這最后一匹竟被你拿走了。”
“公主請便。”
聽著趙玄祐清冷果斷的語聲,宜安公主眸中的玩味更濃:“多謝世子承讓,我瞧著正好那匹石青的緞子也不錯,世子拿回去給自己做一新。”
“多謝公主,微臣告退。”
趙玄祐話語簡短,行禮告退后,旁邊的太監忙把他挑的五匹緞子抱起來,送他出宮。
看著他漸行漸遠的影,宜安公主撇了撇,輕輕“嗤”了一聲。
旁邊宮忙把要的那一匹鵝黃緞子抱起來,小聲道:“公主,可以回宮了。”
走出務府,遠遠地還能看見趙玄祐的背影。
宮道:“沒想到這位世子看著比京城里其他公侯之家的公子強許多。”
“可不是麼?原本以為崔夷初走投無路,只能嫁個大幾歲的鄙武夫,誰知竟是這樣的人。”
宜安公主是天之驕,慣素眼高于頂,遇到趙玄祐,亦不起了波瀾。
俊逸出塵,文武兼修,不卑不,氣度斐然,還深得父皇喜歡,一回京就升不說,還安排在中書省這樣機要衙門當差,顯然有重用提拔之意。
至今沒指婚,便是一直沒有相中的人選。
若早知靖遠侯世子是這樣的人……
“真是便宜那賤人了。”
宮見生氣,小聲道:“是揀了天大的便宜,靖遠侯世子可是倒了大霉。”
宜安公主無奈點了點頭,又橫了宮一眼,輕蔑道:“母后說了,此事休要再提,仔細你的腦袋。”
“奴婢知罪。”
*
馬車轆轆,趙玄祐倚窗而坐,看著窗外的街市,心緒頗不寧靜。
最初從葉莫琀那里聽說說宮中有不利于崔夷初的流言時,他并未在意。
崔夷初品貌俱佳,高貴清雅,惹人非議在理之中。
但在宮中是宜安公主的伴讀,即便有流言,宜安公主應是最了解的為人嗎?怎麼會對那般輕蔑態度?
夫人平常固然有些冷淡疏離,但夜里卸下一切防備后的溫可心,任誰都不會不喜歡。
宜安公主既與相識多年,怎會不知道的?
那日葉莫琀的原話是,皇后不喜崔夷初,不僅不讓嫁皇家,還不讓繼續做公主伴讀。
當時他以為,這一定是空來風,但與宜安公主言談過后,以公主對崔夷初的態度,顯然傳言并非虛妄。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夫人被皇后和公主視為眼中釘?
趙玄祐在戰場上從未有過猶豫,此時卻舉棋不定。
有心回府向崔夷初問個明白,又覺得因為旁人的態度去問,會損傷夫妻分。
想到兩人在錦帳中的濃意,趙玄祐終歸不忍。
思忖再三,他終歸下了這個念頭。
馬車停在侯府前,他還沒進門,便見宋管家匆匆而來。
“何事?”
“剛才府那邊來人了,說是周媽媽死在牢里了。”
死了?
周媽媽私吞的銀子數目雖大,但罪不至死。
“怎麼死的?”
宋管家遲疑片刻,緩聲道:“說是先前興國公府派人去牢里探過,知府想著公府是爺的親家,便把周媽媽的死記了個畏罪自殺。”
趙玄祐立即想起昨晚勸自己給周媽媽滅口的事。
“夫人早上派人出門了嗎?”
“崔榮一大早就去過流芳館,爾后就套車出府了。”
崔榮是崔夷初的陪房,有自己的馬車,平常幫崔夷初跑不需要經過公府的應允,不過馬廄和門房都屬于前院,崔榮走,宋管家這邊也能留意到。
是讓公府去下手的嗎?
趙玄祐眸微冷。
或許,夫人真的有許多他不知道的事。
他一言不發,重新上了馬車,命馬夫前往安寧侯府。
葉莫琀最好呼朋喚友,見趙玄祐來了,沒留意他的神,又喊了幾個朋友。
因著趙玄祐今日獲封了四品京,又在中書省這樣的衙門,他幫他慶賀一番,遂包了一條畫舫游湖,請了京城最有名的歌姬來唱曲,觥籌錯,好不熱鬧。
趙玄祐坐在花叢中,始終心不在焉。
歌姬唱腔婉轉,他一個唱詞都沒聽進去,只不斷喝酒。
葉莫琀初時未覺,后來察覺酒壺片刻就空,這才看出趙玄祐有些不對勁。
他借著醒酒之名,領著趙玄祐走到船尾。
“哥,到底出什麼事了?一晚上都在一個勁兒喝悶酒。”葉莫琀不解地問,“陛下今日擢升你為中書省參軍,天大的喜事,你怎麼愁眉苦臉的?”
趙玄祐酒量甚好,哪怕喝了許多,夜風一吹,也立刻清醒過來。
他見旁人不曾跟過來,沉沉道:“我夫人的事,你到底知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