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看賬 姚六公子如何
二十一章
屋子裏這些賬本子,三五個賬房也得理一個月,後面還要陸續不斷的來,有得忙了。
所以,表叔外頭到底有多買賣?
正不知該如何回報衛王,現能幫他理這麽些賬,暫時就不用另找事做了,崔蘭愔覺著甚好。
不言給屋裏的事都代了,喊來個小侍給崔蘭愔使喚,仍舊回了書房。
格子上的賬本都標了日期,崔蘭愔發現最早的是宣寧九年的,十一年前了,比白麟說的還多一年,衛王竟是十五歲就在外面行走了。
人都說窮人的孩子好當家,就是如此,衛王為皇子,再不濟用度上也不會了他,那他是為何呢?
小侍不語很是勤快機靈,會說話,眼裏有活,不等崔蘭愔說就給活都幹到了前頭。
崔蘭愔將宣寧九年的賬冊都找了出來,不語就上前給那些賬冊都搬到了窗下的大書案上。
說到不語的名字,卻是前兒白麟挑了他在這裏服侍後,現給他改的名兒。
不言到這會兒還沒從改名的喜悅中出來,他給崔蘭愔學道,“別個不知多羨慕我來這裏服侍二小姐,還說我和不言的名一聽就是一對兒,以後肯定是要一起當差的,同不言一起當差我不敢想,能服侍好二小姐我就心滿意足了。”
同不言一起當差,就意味著是到了衛王跟前,以後就是王府侍裏拔尖的了,衛王府裏的侍哪個會不想,不語如此說,不過是怕想大了空。
崔蘭愔心生憐憫,鼓勵他道:“你用心做事,做得比別人都好,自然就挑你上去了,我看你準的。”
不語靦腆笑著:“多謝二小姐指點我。”
後面他服侍的更上心了,給崔蘭愔端茶水的時機掌握的恰好,既不會擾了做事,又不會讓到。
剛翻開賬本時,崔蘭愔看得一頭霧水,什麽長青門賬五十兩,虎步堂賬六十兩,岳氏十三鞭賬七十五兩……
第一個月賬一筆,共賬五十兩,第二個月多些,賬兩筆一百一十兩。
對比一間茶鋪子一個月賺二十兩,月五十兩銀子何其多,是能讓夢裏樂開花的程度。
可不能這麽比,本朝親王一年的俸銀就有一萬兩,折到每個月就有八百多兩,這樣比,那點進賬就沒啥看頭了。
衛王是為啥要掙這蠅頭小利呢?
先頭半年都是這樣的賬,區別只是後面單筆賬的銀子漸漸多了起來,再沒見低于二百兩的。
這都是什麽買賣?崔蘭愔覺著不是正常的路子。
忽然間想到茶鋪子劉黑皮上門威脅那回,劉黑皮說過什麽要拿出一的利來孝敬什麽的,譚氏當年給講崔信的時候也說過,崔信了兵權留京後,軍中每年還有孝敬給他,崔家的家底大多是那筆銀子投出去做買賣積下來的。
雖說江湖同軍中不是一回事,可很多事的道理是一樣的,再看賬本上長青門、虎步堂這些明顯就是江湖幫派,崔蘭愔有些明白了,衛王是靠無本買賣起家的,他該是同東水關碼頭上那些江湖幫派的做法一樣,不過他做的更大些,竟是直接從江湖幫派那裏份子賺銀子。
不管是哪裏,無緣無故誰會分好給你,孝敬錢燒手著,可不是誰都有本事拿的。
看劉黑皮那樣就知道,江湖人都不是好相與的,想他們的份子可不是開口就了,你得在武力和勢力上服人家才行。
十五歲的衛王怎麽就敢賺那樣刀口來的銀子,且做到了這麽大。雖早想到衛王在江湖上有些勢力,這些還是超出了崔蘭愔的想像。
年時的衛王會是什麽樣?也是現在這樣對什麽都興致缺缺的麽?想像著一個整天打瞌睡的年帶著人在江湖上打打殺殺的,那畫面還喜人。
再往後翻,半年以後的賬冊裏開始有了正經生意,不過都是投錢拿份子的,衛王沒有自己支攤子的買賣。
看了下,開始是支馬隊,沒兩個月了駱駝隊,販的有茶葉、布料、皮……五花八門,且東西南北四方皆囊括了。
這樣的生意都要頂風險的,都是需要有武勇的人跟著的,就算不是江湖幫派的買賣,必也出錢雇了他們一路護著,所以衛王的正經買賣也不是尋常人能做的。
想通這些,別的也都通了。
之前崔蘭愔覺著江湖離很遙遠,只是不往那上頭想,這會兒想想,各地的鏢局,富貴人家請的看家護院的,縱算不是江湖中人,也都是有牽扯的,江湖人只是一種說法罷了。
宣寧九年的賬沒那麽複雜,到傍晚時崔蘭愔已經理好了。
等明日理好出賬,兩下裏一對,一年的進出就清晰明了了。
崔蘭愔合上賬冊,不語鎖了門,往書房去準備給衛王回了就家去。
崔蘭愔在書房外先問了,不言在裏頭開了門,才進了。
進去就覺出不對,平時見了未語先笑的白麟這會兒一臉的凝重,像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怕打擾了衛王的正事,崔蘭愔上前屈膝褔禮道:“表叔,我今日先理出了第一年的賬,等明天理好出賬再一起報上來。”
“二小姐不用急著報賬,等理出來對不上的再說。”白麟道。
“這樣也好。”崔蘭愔應了,“那表叔我就回了?”
衛王卻一指一彈,崔蘭愔臉帶疑問,沒什麽事要說的呀?
“二小姐坐會兒。”看坐了,白麟又轉向不言,“給二小姐倒杯茶來。”
剛好也了,崔蘭愔接過不言的茶慢慢喝著,想著會是什麽事。
茶喝到半盞,白麟苦笑道:“二小姐,我對不住你,因著我那日往太醫院請人沒想到避著人,太醫們雖,可下頭人多雜的卻防不住,順嬪宮裏的太監恰好在那裏抓藥,二小姐有頭疾的事就那太監跟太醫院裏的雜役打聽出來了,那太監又是碎的,這事兒就從宮裏傳出來了。”
崔蘭愔這才解了,關于的那些話是從宮裏頭傳出來的。
看著一臉歉意懊惱的白麟,這事兒怎也怪不到他頭上,一個王爺親衛哪可能知道關于婚嫁上的那些彎彎繞繞。
“不關白爺的事,白爺別往自己上攬,再者我有頭疾的事早晚也瞞不住。”
以前崔家來往的人家還行,現在因著陳太後和衛王,該有不人關注的向,時候長了,趕上有事病著不了面,有個兩回,有心人就會想法子探究了。
這些崔蘭愔才在來時的馬車上就想通了,之前還想瞞住,是想當然了。
白麟卻沒有變好過些,“二小姐,總之是我做事不周。”
一直沉默的衛王忽然問:“姚六公子如何?”
啥?崔蘭愔不明白怎麽跳到了這個話題上?
然後,瞪圓了眼,怕自己想錯了,結道:“表叔是……何意?”
“王爺的意思,他可做主二小姐同姚家的六公子的婚事。”
所以,只要點頭,表叔就給他的親表侄,姚家六公子許給了?
就是沒有衛王,哪怕仍被李家著,姚家在江南、在仕林中的地位擺在那裏,姚家公子小姐都不愁婚嫁,世家大戶們還是願意同姚家結親。
現在衛王回歸,姚家更上層樓,結親的範圍就更廣了,姚家四房做為衛王真正的外家,李宜馨外,李家別的嫡估計都願意嫁進去。
且四房兩代單傳,到姚六公子這輩兒也才兄弟兩人,他又是長子,四房的期該都落在他上,譚家都不願意,姚家四房又怎會願意他娶個傳說中不宜生養的病秧子。
衛王發話,姚家四房不得不認,可心裏憋著氣,嫁過去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可這些怎好同表叔說,崔蘭愔扯著袖子,要是拒絕會不會讓表叔覺著不知好歹?
第21章 看賬 姚六公子如何
二十一章
屋子裏這些賬本子,三五個賬房也得理一個月,後面還要陸續不斷的來,有得忙了。
所以,表叔外頭到底有多買賣?
正不知該如何回報衛王,現能幫他理這麽些賬,暫時就不用另找事做了,崔蘭愔覺著甚好。
不言給屋裏的事都代了,喊來個小侍給崔蘭愔使喚,仍舊回了書房。
格子上的賬本都標了日期,崔蘭愔發現最早的是宣寧九年的,十一年前了,比白麟說的還多一年,衛王竟是十五歲就在外面行走了。
人都說窮人的孩子好當家,就是如此,衛王為皇子,再不濟用度上也不會了他,那他是為何呢?
小侍不語很是勤快機靈,會說話,眼裏有活,不等崔蘭愔說就給活都幹到了前頭。
崔蘭愔將宣寧九年的賬冊都找了出來,不語就上前給那些賬冊都搬到了窗下的大書案上。
說到不語的名字,卻是前兒白麟挑了他在這裏服侍後,現給他改的名兒。
不言到這會兒還沒從改名的喜悅中出來,他給崔蘭愔學道,“別個不知多羨慕我來這裏服侍二小姐,還說我和不言的名一聽就是一對兒,以後肯定是要一起當差的,同不言一起當差我不敢想,能服侍好二小姐我就心滿意足了。”
同不言一起當差,就意味著是到了衛王跟前,以後就是王府侍裏拔尖的了,衛王府裏的侍哪個會不想,不語如此說,不過是怕想大了空。
崔蘭愔心生憐憫,鼓勵他道:“你用心做事,做得比別人都好,自然就挑你上去了,我看你準的。”
不語靦腆笑著:“多謝二小姐指點我。”
後面他服侍的更上心了,給崔蘭愔端茶水的時機掌握的恰好,既不會擾了做事,又不會讓到。
剛翻開賬本時,崔蘭愔看得一頭霧水,什麽長青門賬五十兩,虎步堂賬六十兩,岳氏十三鞭賬七十五兩……
第一個月賬一筆,共賬五十兩,第二個月多些,賬兩筆一百一十兩。
對比一間茶鋪子一個月賺二十兩,月五十兩銀子何其多,是能讓夢裏樂開花的程度。
可不能這麽比,本朝親王一年的俸銀就有一萬兩,折到每個月就有八百多兩,這樣比,那點進賬就沒啥看頭了。
衛王是為啥要掙這蠅頭小利呢?
先頭半年都是這樣的賬,區別只是後面單筆賬的銀子漸漸多了起來,再沒見低于二百兩的。
這都是什麽買賣?崔蘭愔覺著不是正常的路子。
忽然間想到茶鋪子劉黑皮上門威脅那回,劉黑皮說過什麽要拿出一的利來孝敬什麽的,譚氏當年給講崔信的時候也說過,崔信了兵權留京後,軍中每年還有孝敬給他,崔家的家底大多是那筆銀子投出去做買賣積下來的。
雖說江湖同軍中不是一回事,可很多事的道理是一樣的,再看賬本上長青門、虎步堂這些明顯就是江湖幫派,崔蘭愔有些明白了,衛王是靠無本買賣起家的,他該是同東水關碼頭上那些江湖幫派的做法一樣,不過他做的更大些,竟是直接從江湖幫派那裏份子賺銀子。
不管是哪裏,無緣無故誰會分好給你,孝敬錢燒手著,可不是誰都有本事拿的。
看劉黑皮那樣就知道,江湖人都不是好相與的,想他們的份子可不是開口就了,你得在武力和勢力上服人家才行。
十五歲的衛王怎麽就敢賺那樣刀口來的銀子,且做到了這麽大。雖早想到衛王在江湖上有些勢力,這些還是超出了崔蘭愔的想像。
年時的衛王會是什麽樣?也是現在這樣對什麽都興致缺缺的麽?想像著一個整天打瞌睡的年帶著人在江湖上打打殺殺的,那畫面還喜人。
再往後翻,半年以後的賬冊裏開始有了正經生意,不過都是投錢拿份子的,衛王沒有自己支攤子的買賣。
看了下,開始是支馬隊,沒兩個月了駱駝隊,販的有茶葉、布料、皮……五花八門,且東西南北四方皆囊括了。
這樣的生意都要頂風險的,都是需要有武勇的人跟著的,就算不是江湖幫派的買賣,必也出錢雇了他們一路護著,所以衛王的正經買賣也不是尋常人能做的。
想通這些,別的也都通了。
之前崔蘭愔覺著江湖離很遙遠,只是不往那上頭想,這會兒想想,各地的鏢局,富貴人家請的看家護院的,縱算不是江湖中人,也都是有牽扯的,江湖人只是一種說法罷了。
宣寧九年的賬沒那麽複雜,到傍晚時崔蘭愔已經理好了。
等明日理好出賬,兩下裏一對,一年的進出就清晰明了了。
崔蘭愔合上賬冊,不語鎖了門,往書房去準備給衛王回了就家去。
崔蘭愔在書房外先問了,不言在裏頭開了門,才進了。
進去就覺出不對,平時見了未語先笑的白麟這會兒一臉的凝重,像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怕打擾了衛王的正事,崔蘭愔上前屈膝褔禮道:“表叔,我今日先理出了第一年的賬,等明天理好出賬再一起報上來。”
“二小姐不用急著報賬,等理出來對不上的再說。”白麟道。
“這樣也好。”崔蘭愔應了,“那表叔我就回了?”
衛王卻一指一彈,崔蘭愔臉帶疑問,沒什麽事要說的呀?
“二小姐坐會兒。”看坐了,白麟又轉向不言,“給二小姐倒杯茶來。”
剛好也了,崔蘭愔接過不言的茶慢慢喝著,想著會是什麽事。
茶喝到半盞,白麟苦笑道:“二小姐,我對不住你,因著我那日往太醫院請人沒想到避著人,太醫們雖,可下頭人多雜的卻防不住,順嬪宮裏的太監恰好在那裏抓藥,二小姐有頭疾的事就那太監跟太醫院裏的雜役打聽出來了,那太監又是碎的,這事兒就從宮裏傳出來了。”
崔蘭愔這才解了,關于的那些話是從宮裏頭傳出來的。
看著一臉歉意懊惱的白麟,這事兒怎也怪不到他頭上,一個王爺親衛哪可能知道關于婚嫁上的那些彎彎繞繞。
“不關白爺的事,白爺別往自己上攬,再者我有頭疾的事早晚也瞞不住。”
以前崔家來往的人家還行,現在因著陳太後和衛王,該有不人關注的向,時候長了,趕上有事病著不了面,有個兩回,有心人就會想法子探究了。
這些崔蘭愔才在來時的馬車上就想通了,之前還想瞞住,是想當然了。
白麟卻沒有變好過些,“二小姐,總之是我做事不周。”
一直沉默的衛王忽然問:“姚六公子如何?”
啥?崔蘭愔不明白怎麽跳到了這個話題上?
然後,瞪圓了眼,怕自己想錯了,結道:“表叔是……何意?”
“王爺的意思,他可做主二小姐同姚家的六公子的婚事。”
所以,只要點頭,表叔就給他的親表侄,姚家六公子許給了?
就是沒有衛王,哪怕仍被李家著,姚家在江南、在仕林中的地位擺在那裏,姚家公子小姐都不愁婚嫁,世家大戶們還是願意同姚家結親。
現在衛王回歸,姚家更上層樓,結親的範圍就更廣了,姚家四房做為衛王真正的外家,李宜馨外,李家別的嫡估計都願意嫁進去。
且四房兩代單傳,到姚六公子這輩兒也才兄弟兩人,他又是長子,四房的期該都落在他上,譚家都不願意,姚家四房又怎會願意他娶個傳說中不宜生養的病秧子。
衛王發話,姚家四房不得不認,可心裏憋著氣,嫁過去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可這些怎好同表叔說,崔蘭愔扯著袖子,要是拒絕會不會讓表叔覺著不知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