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嚇到 表叔,我該怎麽辦
四十八章
熱意從頭臉燒灼到腳底, 尤其前的炙燙讓崔蘭愔想給自己埋起來,怎麽會這樣大意。
還不敢立即挪開,那樣太突兀了, 本來無意的事反說不清了, 以後還怎麽跟衛王自然相。
崔蘭愔屏住呼吸,一點一點挪開距離,這才有勇氣探頭打量衛王的表,不想衛王擡指往手上彈了一指,“怎麽停了?”
他是用了些力氣的,崔蘭愔手背上有些刺痛,就想到面壁時他打來教訓犯規的棋子,繃的弦一下就松了。
衛王剛才該沒注意到, 想想也是, 一個腦裏紛擾不停過事的人怎麽會注意到外頭的細枝末節。
崔蘭愔慢慢鎮定下來,手背上未去的麻意提醒了,商量道:“表叔, 我這樣給你按,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你早上說的面壁抵消了唄。”
“倒忘了, 明早面壁。”
“啊?”崔蘭愔哀, 隨即意識到不對,“表叔你怎麽會忘事……”
衛王兩指虛彈了一記, 崔蘭愔領會了,這是要閉就可以再說的意思,笑著抿住。
又按了有半刻鐘,再瞧衛王已合實了眼,呼吸也變得綿長, 就這麽坐著睡著了。
崔蘭愔拿過迎枕放平了,扶著衛王躺好,榻邊的琉璃畫花鳥宮燈裏照出來的打在他臉上,更襯得他白如玉,濃眉如墨,長睫如扇,直得恰好好的鼻子,不厚不薄的,他長的實在好,之前一點沒說錯,增一分減一分都會有損他的好樣貌。
尤其這會兒他睡了,沒了常罩在眼裏的空寂和索然顯得親切起來,這樣沒距離的表叔讓崔蘭愔看了好一會兒,待不言拿過薄錦被來,才回過神,接了被子給衛王蓋上。
宣寧帝病著,宮裏的端午節安排就都取消了,各家也都減了宴客會親朋,也沒往吳楊河畔搭看賽龍舟的棚子。
沒了達貴人湊熱鬧,今年的端午比往年冷清了不是一星半點。
姚家使人往衛王府送了兩匣子蘇州巧工坊的象牙折扇,還有各的粽子六盒,崔蘭愔和長史商量著回了相應的禮。
天福寺賞櫻後,姚家得了衛王的意思後就沒再提婚事,不過姚六小姐幾個仍和保持著來往,得了好玩的也會遣人給送一份兒,這邊也只得尋東西回禮。
大概是外頭走多了,崔蘭愔對這些人間的來往很有些不耐,想到嫁人後就要整日面對這些,就更不急著嫁人了。
崔謖得了端午日的假,他找麟衛捎信告訴了崔蘭愔,想和約好了端午日一起回去。
五月初三,理好手裏的事,崔蘭愔坐車回了家。
崔晟要去工部值事,崔戩要去書院,洪佶雖在家,也是在南院書房苦讀,後院裏只有姜氏和崔蘭芝守一起。
沒通稟,崔蘭愔悄悄進了門,姜氏和崔蘭芝正長籲短嘆地說著話。
“怎麽了這是?”
姜氏和崔蘭芝這才發現來了,可見之前有多投了。
崔蘭芝小腹微隆,已開始顯懷,拉著崔蘭愔坐到邊,“我和娘正說堂嫂的事呢。”
董氏?崔蘭愔疑問:“怎麽了?”
“那日回娘家後,就在娘家住下了,今兒早上卻由娘家兄嫂陪著回來,說要同崔昶和離,那邊都了套了。”
崔昶那樣待崔謖後,崔家姐弟四個不約而同地都不肯喊崔昶大堂兄了,都開始直呼其名,不過對董氏還是一樣的尊重。
董氏脾氣好,說話慢聲細語的,待人也真誠,就算嫁過來時兩房還有些嫌隙,崔謖和崔戩往那邊走時,待著和崔甫幾個是一樣的。
所以,董氏提出和離,姜氏和崔蘭芝都很不舍,不想大家做不親戚。若不是崔昶做的事,這會兒常氏早兩人過去幫著勸董氏了。
崔蘭愔卻不這樣想,“正因著大堂嫂好,咱們才更要支持和離,崔昶本配不上,趁著現在沒孩子和離了才是最好。”
見隨就說‘和離’好,姜氏就有些心驚跳的,就算不出門,崔晟和崔戩出門回來也不和說,也知道二兒在應城人裏都快一霸了。
陳太後和衛王這樣慣縱下去,姜氏很擔心嫁了人也不肯踏實過日子,可不就聽不得這樣輕巧地說“和離”這樣的話。
正想好好同說說心裏話,崔蘭亭從二房那邊跑過來,見到崔蘭愔就開始抱怨:“我白和你好了,每回來了也不找我,還得我自己地跑過來。”
崔蘭愔沒好氣道,“大伯母正心煩著,我怎好去你。”
“唉,我就是不想見我娘在那裏強留人。”崔蘭亭找椅子坐下來,“我大嫂娘家也是兩房一起住著,有的和睦一心,堂兄弟姐妹們得同嫡親的一樣,我大哥那樣關鍵時候拋下兄弟的做法,是打心底裏鄙夷的,就算勉強留下來,兩人也會過怨偶,還不如放走。”
因著二房有這樣事,崔蘭愔就沒過去,留了崔蘭亭,四個人一起用了午膳。
“愔姐姐,你定了姚五公子還是姚六公子?”崔蘭亭問。
姜氏和崔蘭芝一起看向,兩人早惦記要問。
那日賞櫻後,崔蘭愔就犯了頭疾,又趕上崔甫崔冉參加府試,崔昶要走,常氏一直拉著姜氏和崔蘭芝過去二房幫忙,崔蘭愔那邊也忙,回來也是匆匆又走了,守著那麽些人也不好細問,就耽擱到了現在。
崔蘭愔輕描淡寫地道:“那日賞櫻後,我覺著姚家與我不合適,回去就請表叔給推了。”
“愔姐姐,那可是姚家,大郢讀書人最推崇的人家,嫁進了姚家,你的後代子孫再不用為延師求學發愁了。姚五公子和姚六公子又都是有才有貌的,愔姐姐你是怎麽想的?”
姜氏和崔蘭芝雖沒附和點頭,可眼神裏表的是一樣的意思。
崔蘭愔就知道是這樣,所以才一直拖著沒說,這會兒卻是躲不過了。
這會兒才發現,很多心裏的想法,可以同衛王無所顧忌地說,卻沒辦法和家裏人敞開來說。
“姚家房頭太多,嫁進去了肯定不自在。”
崔蘭芝給鬢邊的頭發順回去,語重心長道,“子只有在娘家時才有自在日子過,嫁了人要在公婆面前立規矩,要服侍夫君,友妯娌和大小姑子,要養育兒,要管家理事,一天恨不能掰開了多分點時候用,一日得片刻清閑都是多婦人比不得的,你不知道,一想到將來回去我就開始犯怵,可天下婦人都如此,也只有隨波逐流著過了。”
姜氏也道,“可不是,你們祖母夠慈和了吧,我嫁進來不也照樣小心翼翼了好些年,為著不會管家抹了多淚,又因著你爹是腹子,我連著兩胎都生的兒,就算你祖母沒說什麽,那幾年我氣都不敢大聲了。”
“所以我才想晚些嫁,多過幾年眼下的好日子。”
“那你了老姑娘就更不好嫁了。”
“我已經想好了,有太後和表叔在,到時我要找個看我眼過日子的,家裏什麽都我說了算,那樣的日子才自在。”
崔蘭亭順著想了下,“愔姐姐你這想法不錯,不過還得加一條,得是有不輸于姚家公子們那樣好容貌的,那樣才真是誰都比不了的日子呢。”
崔蘭愔暗哼著,有衛王在前,姚家公子算什麽好容貌。
“都給我打住了,這樣話要傳出去,你們倆都要留家裏了。”姜氏和崔蘭芝趕打斷兩人繼續說下去。
崔蘭亭手肘拐著崔蘭愔,兩人使著眼笑著。
午間一起用了膳,三姐妹一起在後面崔蘭愔屋子歇了晌,醒來後用了些茶點,約好了端午日回來,崔蘭愔又打道回了衛王府。
看時候到了申末,不到一個時辰衛王就從宮裏侍疾回來了。
從福寧宮回來後,都是兩人一起用晚膳,不想來回跑,崔蘭愔沒回宜安殿,直接去了衛王的書房。
書房裏不言在,因著不言對宮裏各還沒走,陳太後撥了齊安的小徒弟谷給衛王,這樣衛王往宮裏去的時候都是谷跟著,不言就留在了府裏。
開始他還很忐忑,怕被谷替換了,還找崔蘭愔問,想著到時能不能和不語一起服侍。
崔蘭愔不言只管放心,衛王不同別人,可不是誰都能融會貫通那些彈指手勢的,一樣手勢要據不同的境判斷意思就難倒了多人,換誰也換不下他。
不言放心後,崔蘭愔再來書房,他服侍的更加心意,當是書房裏另一個主子一樣。
崔蘭愔進書房才坐了沒一會兒,赤麟找了過來,“二小姐,康王妃今日往莊子裏去,途中忽然驚了馬,馬兒一路狂奔,帶著馬車落到了吳楊外河裏,待撈人出來時,母子三人俱沒了氣息,只所出的郡主因著早上出門時不大舒服,康王讓留下了。”
崔蘭愔臉上全無,使盡了渾的力氣才沒讓自己抖一團,“康王妃和的兩個兒子都死了?”
赤麟點頭,“辛家人不敢恨康王,怕會遷怒,二小姐出門一定要讓赤雲赤月不離左右。”
“是康……王?”崔蘭愔很肯定,康王妃的死絕不是意外,所謂的驚馬都是人為的,康王殺死了他的妻兒,只留了無關大局的兒。
赤麟肯定點頭,“陛下病著,康王急著同李家表態。”
後面赤麟同說要走,崔蘭愔只是木愣愣地點頭應著,再做不出別的反應。
等赤麟離開了,崔蘭愔再控住不住,蜷在羅安榻上,上開始不住地打著寒戰。
只覺寒意從四面八方席卷而來,骨頭裏都是刺骨的冰寒,手腳凍僵了一樣,想拿過方幾上晾的熱茶暖手都做不到。
不言和不語瞧出不對,慌忙過來問,“二小姐你怎麽了?是要犯頭疾了麽?”
崔蘭愔將頭埋在膝蓋上,“不用管我,我想會兒事。”
陳太後所說的殺妻滅兒真在眼前發生了,那可是三條活生生的人命啊,枕邊妻,膝下兒,就為了那個位置,康王就能毫不留地給抹去了,還是那樣凄慘的死法。
崔蘭愔忍不住在想,假如沒有打上辛家門去,康王妃母子三人是不是就不會死?
想到這個可能,崔蘭愔就覺著自己沒辦法推卸,做不到若無其事,閉上眼,那日康王妃的樣子就在眼前浮現。
眼淚不知什麽時候糊了眼,小聲地抑地哭著,著三條人命,覺著再也過不好了。
“怎麽了?”是衛王的聲音。
對著他過來的手,崔蘭愔淚眼婆娑地撲進他的懷裏,“表叔,怎麽辦……嗚……我害了人命……嗚……我好不了了……”
第48章 嚇到 表叔,我該怎麽辦
四十八章
熱意從頭臉燒灼到腳底, 尤其前的炙燙讓崔蘭愔想給自己埋起來,怎麽會這樣大意。
還不敢立即挪開,那樣太突兀了, 本來無意的事反說不清了, 以後還怎麽跟衛王自然相。
崔蘭愔屏住呼吸,一點一點挪開距離,這才有勇氣探頭打量衛王的表,不想衛王擡指往手上彈了一指,“怎麽停了?”
他是用了些力氣的,崔蘭愔手背上有些刺痛,就想到面壁時他打來教訓犯規的棋子,繃的弦一下就松了。
衛王剛才該沒注意到, 想想也是, 一個腦裏紛擾不停過事的人怎麽會注意到外頭的細枝末節。
崔蘭愔慢慢鎮定下來,手背上未去的麻意提醒了,商量道:“表叔, 我這樣給你按,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你早上說的面壁抵消了唄。”
“倒忘了, 明早面壁。”
“啊?”崔蘭愔哀, 隨即意識到不對,“表叔你怎麽會忘事……”
衛王兩指虛彈了一記, 崔蘭愔領會了,這是要閉就可以再說的意思,笑著抿住。
又按了有半刻鐘,再瞧衛王已合實了眼,呼吸也變得綿長, 就這麽坐著睡著了。
崔蘭愔拿過迎枕放平了,扶著衛王躺好,榻邊的琉璃畫花鳥宮燈裏照出來的打在他臉上,更襯得他白如玉,濃眉如墨,長睫如扇,直得恰好好的鼻子,不厚不薄的,他長的實在好,之前一點沒說錯,增一分減一分都會有損他的好樣貌。
尤其這會兒他睡了,沒了常罩在眼裏的空寂和索然顯得親切起來,這樣沒距離的表叔讓崔蘭愔看了好一會兒,待不言拿過薄錦被來,才回過神,接了被子給衛王蓋上。
宣寧帝病著,宮裏的端午節安排就都取消了,各家也都減了宴客會親朋,也沒往吳楊河畔搭看賽龍舟的棚子。
沒了達貴人湊熱鬧,今年的端午比往年冷清了不是一星半點。
姚家使人往衛王府送了兩匣子蘇州巧工坊的象牙折扇,還有各的粽子六盒,崔蘭愔和長史商量著回了相應的禮。
天福寺賞櫻後,姚家得了衛王的意思後就沒再提婚事,不過姚六小姐幾個仍和保持著來往,得了好玩的也會遣人給送一份兒,這邊也只得尋東西回禮。
大概是外頭走多了,崔蘭愔對這些人間的來往很有些不耐,想到嫁人後就要整日面對這些,就更不急著嫁人了。
崔謖得了端午日的假,他找麟衛捎信告訴了崔蘭愔,想和約好了端午日一起回去。
五月初三,理好手裏的事,崔蘭愔坐車回了家。
崔晟要去工部值事,崔戩要去書院,洪佶雖在家,也是在南院書房苦讀,後院裏只有姜氏和崔蘭芝守一起。
沒通稟,崔蘭愔悄悄進了門,姜氏和崔蘭芝正長籲短嘆地說著話。
“怎麽了這是?”
姜氏和崔蘭芝這才發現來了,可見之前有多投了。
崔蘭芝小腹微隆,已開始顯懷,拉著崔蘭愔坐到邊,“我和娘正說堂嫂的事呢。”
董氏?崔蘭愔疑問:“怎麽了?”
“那日回娘家後,就在娘家住下了,今兒早上卻由娘家兄嫂陪著回來,說要同崔昶和離,那邊都了套了。”
崔昶那樣待崔謖後,崔家姐弟四個不約而同地都不肯喊崔昶大堂兄了,都開始直呼其名,不過對董氏還是一樣的尊重。
董氏脾氣好,說話慢聲細語的,待人也真誠,就算嫁過來時兩房還有些嫌隙,崔謖和崔戩往那邊走時,待著和崔甫幾個是一樣的。
所以,董氏提出和離,姜氏和崔蘭芝都很不舍,不想大家做不親戚。若不是崔昶做的事,這會兒常氏早兩人過去幫著勸董氏了。
崔蘭愔卻不這樣想,“正因著大堂嫂好,咱們才更要支持和離,崔昶本配不上,趁著現在沒孩子和離了才是最好。”
見隨就說‘和離’好,姜氏就有些心驚跳的,就算不出門,崔晟和崔戩出門回來也不和說,也知道二兒在應城人裏都快一霸了。
陳太後和衛王這樣慣縱下去,姜氏很擔心嫁了人也不肯踏實過日子,可不就聽不得這樣輕巧地說“和離”這樣的話。
正想好好同說說心裏話,崔蘭亭從二房那邊跑過來,見到崔蘭愔就開始抱怨:“我白和你好了,每回來了也不找我,還得我自己地跑過來。”
崔蘭愔沒好氣道,“大伯母正心煩著,我怎好去你。”
“唉,我就是不想見我娘在那裏強留人。”崔蘭亭找椅子坐下來,“我大嫂娘家也是兩房一起住著,有的和睦一心,堂兄弟姐妹們得同嫡親的一樣,我大哥那樣關鍵時候拋下兄弟的做法,是打心底裏鄙夷的,就算勉強留下來,兩人也會過怨偶,還不如放走。”
因著二房有這樣事,崔蘭愔就沒過去,留了崔蘭亭,四個人一起用了午膳。
“愔姐姐,你定了姚五公子還是姚六公子?”崔蘭亭問。
姜氏和崔蘭芝一起看向,兩人早惦記要問。
那日賞櫻後,崔蘭愔就犯了頭疾,又趕上崔甫崔冉參加府試,崔昶要走,常氏一直拉著姜氏和崔蘭芝過去二房幫忙,崔蘭愔那邊也忙,回來也是匆匆又走了,守著那麽些人也不好細問,就耽擱到了現在。
崔蘭愔輕描淡寫地道:“那日賞櫻後,我覺著姚家與我不合適,回去就請表叔給推了。”
“愔姐姐,那可是姚家,大郢讀書人最推崇的人家,嫁進了姚家,你的後代子孫再不用為延師求學發愁了。姚五公子和姚六公子又都是有才有貌的,愔姐姐你是怎麽想的?”
姜氏和崔蘭芝雖沒附和點頭,可眼神裏表的是一樣的意思。
崔蘭愔就知道是這樣,所以才一直拖著沒說,這會兒卻是躲不過了。
這會兒才發現,很多心裏的想法,可以同衛王無所顧忌地說,卻沒辦法和家裏人敞開來說。
“姚家房頭太多,嫁進去了肯定不自在。”
崔蘭芝給鬢邊的頭發順回去,語重心長道,“子只有在娘家時才有自在日子過,嫁了人要在公婆面前立規矩,要服侍夫君,友妯娌和大小姑子,要養育兒,要管家理事,一天恨不能掰開了多分點時候用,一日得片刻清閑都是多婦人比不得的,你不知道,一想到將來回去我就開始犯怵,可天下婦人都如此,也只有隨波逐流著過了。”
姜氏也道,“可不是,你們祖母夠慈和了吧,我嫁進來不也照樣小心翼翼了好些年,為著不會管家抹了多淚,又因著你爹是腹子,我連著兩胎都生的兒,就算你祖母沒說什麽,那幾年我氣都不敢大聲了。”
“所以我才想晚些嫁,多過幾年眼下的好日子。”
“那你了老姑娘就更不好嫁了。”
“我已經想好了,有太後和表叔在,到時我要找個看我眼過日子的,家裏什麽都我說了算,那樣的日子才自在。”
崔蘭亭順著想了下,“愔姐姐你這想法不錯,不過還得加一條,得是有不輸于姚家公子們那樣好容貌的,那樣才真是誰都比不了的日子呢。”
崔蘭愔暗哼著,有衛王在前,姚家公子算什麽好容貌。
“都給我打住了,這樣話要傳出去,你們倆都要留家裏了。”姜氏和崔蘭芝趕打斷兩人繼續說下去。
崔蘭亭手肘拐著崔蘭愔,兩人使著眼笑著。
午間一起用了膳,三姐妹一起在後面崔蘭愔屋子歇了晌,醒來後用了些茶點,約好了端午日回來,崔蘭愔又打道回了衛王府。
看時候到了申末,不到一個時辰衛王就從宮裏侍疾回來了。
從福寧宮回來後,都是兩人一起用晚膳,不想來回跑,崔蘭愔沒回宜安殿,直接去了衛王的書房。
書房裏不言在,因著不言對宮裏各還沒走,陳太後撥了齊安的小徒弟谷給衛王,這樣衛王往宮裏去的時候都是谷跟著,不言就留在了府裏。
開始他還很忐忑,怕被谷替換了,還找崔蘭愔問,想著到時能不能和不語一起服侍。
崔蘭愔不言只管放心,衛王不同別人,可不是誰都能融會貫通那些彈指手勢的,一樣手勢要據不同的境判斷意思就難倒了多人,換誰也換不下他。
不言放心後,崔蘭愔再來書房,他服侍的更加心意,當是書房裏另一個主子一樣。
崔蘭愔進書房才坐了沒一會兒,赤麟找了過來,“二小姐,康王妃今日往莊子裏去,途中忽然驚了馬,馬兒一路狂奔,帶著馬車落到了吳楊外河裏,待撈人出來時,母子三人俱沒了氣息,只所出的郡主因著早上出門時不大舒服,康王讓留下了。”
崔蘭愔臉上全無,使盡了渾的力氣才沒讓自己抖一團,“康王妃和的兩個兒子都死了?”
赤麟點頭,“辛家人不敢恨康王,怕會遷怒,二小姐出門一定要讓赤雲赤月不離左右。”
“是康……王?”崔蘭愔很肯定,康王妃的死絕不是意外,所謂的驚馬都是人為的,康王殺死了他的妻兒,只留了無關大局的兒。
赤麟肯定點頭,“陛下病著,康王急著同李家表態。”
後面赤麟同說要走,崔蘭愔只是木愣愣地點頭應著,再做不出別的反應。
等赤麟離開了,崔蘭愔再控住不住,蜷在羅安榻上,上開始不住地打著寒戰。
只覺寒意從四面八方席卷而來,骨頭裏都是刺骨的冰寒,手腳凍僵了一樣,想拿過方幾上晾的熱茶暖手都做不到。
不言和不語瞧出不對,慌忙過來問,“二小姐你怎麽了?是要犯頭疾了麽?”
崔蘭愔將頭埋在膝蓋上,“不用管我,我想會兒事。”
陳太後所說的殺妻滅兒真在眼前發生了,那可是三條活生生的人命啊,枕邊妻,膝下兒,就為了那個位置,康王就能毫不留地給抹去了,還是那樣凄慘的死法。
崔蘭愔忍不住在想,假如沒有打上辛家門去,康王妃母子三人是不是就不會死?
想到這個可能,崔蘭愔就覺著自己沒辦法推卸,做不到若無其事,閉上眼,那日康王妃的樣子就在眼前浮現。
眼淚不知什麽時候糊了眼,小聲地抑地哭著,著三條人命,覺著再也過不好了。
“怎麽了?”是衛王的聲音。
對著他過來的手,崔蘭愔淚眼婆娑地撲進他的懷裏,“表叔,怎麽辦……嗚……我害了人命……嗚……我好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