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之看著氣鼓鼓的模樣,邊的笑意愈發明顯。
他將那幾顆充當“戰利品”的餞梅子,推到了崔寶珠的面前。
“方才是我運氣好些。”
“這些,都歸你。”
他的聲音溫和,帶著一不易察覺的縱容。
崔寶珠看著推到眼前的梅子,又抬眼看了看李玄之。
那雙清澈的杏眼里,還帶著幾分未散的懊惱和不服氣。
哼了一聲,小巧的鼻翼微微皺起。
“我才不要你的梅子!這可不是梅子的問題!”
“那依崔大姑娘之見,是什麼問題?”
氣的是,自己方才還信誓旦旦地說要教他,結果反被他這個“初學者”殺得片甲不留。
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是你……是你太狡猾了!”
“明明就會玩,還裝作不會!害我白白……白白浪費表!”
李玄之聽著這孩子氣的指責,眼底的笑意更深。
“我確實是第一次玩。不過,此道與行軍布陣,倒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
“方才那一局,”李玄之拿起幾張牌,在桌上攤開,“崔大姑娘起手牌不錯,有天牌,有人牌,亦有地牌。”
“按理說,只要穩扎穩打,勝算不小。”
崔寶珠聽他分析,不由自主地跟著點頭。
沒錯,起手牌確實很好,當時還暗自得意呢。
“可你急于求。”李玄之繼續道,“見我出了一張散牌,便以為我手中無大牌,立刻便想制。”
他指著其中一張牌:“這一張,你出得太早了。”
“若能再忍一忍,待我再出幾牌,探明我的虛實,或許結果便不同了。”
他講得條理清晰,深淺出。
崔寶珠聽著,漸漸了神。
原來這小小的葉子牌里,還有這麼多門道。
以前只知道胡出牌,憑運氣輸贏,從未想過這些。
楊妙蓮在一旁聽得也是津津有味,時不時還問上幾句。
李玄之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楊顯忠看著這一幕,心中暗暗稱奇。
他這位主子,平日里雖然看著溫和,骨子里卻是極為冷淡疏離的。
便是對著朝中那些老臣,也鮮有這般耐心細致的時候。
今日對著崔大姑娘,竟像是換了個人似的。
“明白了麼?”李玄之講完,看向崔寶珠,目溫潤。
崔寶珠有些不好意思地了鼻子。
“好像……明白了一點點。”
四人又開局,崔寶珠終于反敗為勝。
楊妙蓮:“寶珠姐姐,你可算是贏回來了!”
崔寶珠揚了揚下,一臉的小得意。
“那是自然!本姑娘是誰!”
李玄之看著那副神采飛揚的小模樣,只覺得心中某個角落,似乎也跟著了幾分。
楊顯忠端起茶盞,輕輕呷了一口,陛下,您這讓得也未免太明顯了些吧?
崔寶珠是越戰越勇,手風順得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出的牌,每每都能恰到好地制住旁人。
而李玄之那邊,卻像是走了霉運一般,牌路不順。
“哎呀,李公子,你這張牌出錯了!”
崔寶珠指著李玄之剛打出的一張牌,語氣帶著幾分惋惜,又夾雜著一小小的竊喜。
李玄之聞言,抬眸看向,邊勾起一抹無奈的淺笑。
“哦?是麼?”
出纖纖玉指,將桌上的牌局指點了一番。
“你看看,你若出這張,便能如何如何……”
“可你偏偏出了這張。”
這話說得一本正經,聽在楊顯忠耳朵里,卻讓他差點把剛喝進去的茶水給噴出來。
這位崔大姑娘,也著實是個妙人。
竟能讓素來喜怒不形于的陛下,陪著玩這般……稚的游戲。
而且,還玩得這般“投”。
“崔大姑娘牌技高超,在下甘拜下風。”
“就是就是!寶珠姐姐最厲害了!”
楊顯忠看著李玄之又“不小心”打錯了一張牌,然后崔寶珠歡呼雀躍地收牌,心中再次默默嘆息。
陛下,您這演技,若是放到梨園行里,怕是也能混個名角兒當當了。
外面的日頭漸漸西斜,暑氣也消散了不。
園子里賽巧的活早已結束,夫人們小姐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閑聊,或者在丫鬟的陪伴下四賞景。
李玄之放下手中的茶盞,白瓷與桌面撞,發出一聲清微的聲響。
他的視線極快地與楊顯忠匯了一瞬。
楊顯忠何等機敏,立刻會意。
“白日里的暑熱總算過去了,”楊顯忠語帶笑意,聲音溫和,“這會兒清河邊的晚風,想來是頂愜意的。再人備些簡單的酒菜,就在船上用了晚膳,也算是一樁雅事。”
崔寶珠心中微,“只是天不早了,我出來也有一整日了,怕是……該回府了。若再晚些,怕是家中要掛念了。”
“崔大姑娘不必憂心。眼下時辰尚早,還算不得太晚。”
“楊某這就派個得力的人,即刻往崔府去一趟,”他語速不疾不徐,“給府上遞個話。”
“就說今日乞巧佳節,姑娘是咱們伯府的貴客,我家母親和小妹都極喜歡姑娘,特意留姑娘在府里用了晚膳,稍后自會派人妥當護送姑娘回府。”
他微微一笑,補充道:“如此,既全了禮數,也不會讓崔大姑娘為難,您看如何?”
“那……”咬了咬,心中那點顧慮漸漸消散,“若是不會太麻煩楊公子的話……”
“不麻煩,不麻煩!能請到崔大姑娘,是咱們伯府的榮幸!”楊顯忠立刻接口,臉上的笑容又真摯了幾分,“那此事便這麼說定了!”
他轉頭對候在一旁的管事吩咐道:“去,讓人把畫舫收拾妥當,里頭的東西都預備齊全了。”
“再挑個機靈可靠的小廝,即刻備馬去一趟崔府,務必將話給傳到,禮數要周全,不可有毫差池。”
那管事躬應道:“是,公子,小的這就去辦。”
說罷,便領命匆匆下樓去了。
楊妙蓮高興得差點跳起來,拉著崔寶珠的袖子直晃悠。
“太好了!寶珠姐姐,咱們可以去清河上玩了!我跟你說,我們家那畫舫可漂亮了!”
李玄之看著氣鼓鼓的模樣,邊的笑意愈發明顯。
他將那幾顆充當“戰利品”的餞梅子,推到了崔寶珠的面前。
“方才是我運氣好些。”
“這些,都歸你。”
他的聲音溫和,帶著一不易察覺的縱容。
崔寶珠看著推到眼前的梅子,又抬眼看了看李玄之。
那雙清澈的杏眼里,還帶著幾分未散的懊惱和不服氣。
哼了一聲,小巧的鼻翼微微皺起。
“我才不要你的梅子!這可不是梅子的問題!”
“那依崔大姑娘之見,是什麼問題?”
氣的是,自己方才還信誓旦旦地說要教他,結果反被他這個“初學者”殺得片甲不留。
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是你……是你太狡猾了!”
“明明就會玩,還裝作不會!害我白白……白白浪費表!”
李玄之聽著這孩子氣的指責,眼底的笑意更深。
“我確實是第一次玩。不過,此道與行軍布陣,倒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
“方才那一局,”李玄之拿起幾張牌,在桌上攤開,“崔大姑娘起手牌不錯,有天牌,有人牌,亦有地牌。”
“按理說,只要穩扎穩打,勝算不小。”
崔寶珠聽他分析,不由自主地跟著點頭。
沒錯,起手牌確實很好,當時還暗自得意呢。
“可你急于求。”李玄之繼續道,“見我出了一張散牌,便以為我手中無大牌,立刻便想制。”
他指著其中一張牌:“這一張,你出得太早了。”
“若能再忍一忍,待我再出幾牌,探明我的虛實,或許結果便不同了。”
他講得條理清晰,深淺出。
崔寶珠聽著,漸漸了神。
原來這小小的葉子牌里,還有這麼多門道。
以前只知道胡出牌,憑運氣輸贏,從未想過這些。
楊妙蓮在一旁聽得也是津津有味,時不時還問上幾句。
李玄之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楊顯忠看著這一幕,心中暗暗稱奇。
他這位主子,平日里雖然看著溫和,骨子里卻是極為冷淡疏離的。
便是對著朝中那些老臣,也鮮有這般耐心細致的時候。
今日對著崔大姑娘,竟像是換了個人似的。
“明白了麼?”李玄之講完,看向崔寶珠,目溫潤。
崔寶珠有些不好意思地了鼻子。
“好像……明白了一點點。”
四人又開局,崔寶珠終于反敗為勝。
楊妙蓮:“寶珠姐姐,你可算是贏回來了!”
崔寶珠揚了揚下,一臉的小得意。
“那是自然!本姑娘是誰!”
李玄之看著那副神采飛揚的小模樣,只覺得心中某個角落,似乎也跟著了幾分。
楊顯忠端起茶盞,輕輕呷了一口,陛下,您這讓得也未免太明顯了些吧?
崔寶珠是越戰越勇,手風順得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出的牌,每每都能恰到好地制住旁人。
而李玄之那邊,卻像是走了霉運一般,牌路不順。
“哎呀,李公子,你這張牌出錯了!”
崔寶珠指著李玄之剛打出的一張牌,語氣帶著幾分惋惜,又夾雜著一小小的竊喜。
李玄之聞言,抬眸看向,邊勾起一抹無奈的淺笑。
“哦?是麼?”
出纖纖玉指,將桌上的牌局指點了一番。
“你看看,你若出這張,便能如何如何……”
“可你偏偏出了這張。”
這話說得一本正經,聽在楊顯忠耳朵里,卻讓他差點把剛喝進去的茶水給噴出來。
這位崔大姑娘,也著實是個妙人。
竟能讓素來喜怒不形于的陛下,陪著玩這般……稚的游戲。
而且,還玩得這般“投”。
“崔大姑娘牌技高超,在下甘拜下風。”
“就是就是!寶珠姐姐最厲害了!”
楊顯忠看著李玄之又“不小心”打錯了一張牌,然后崔寶珠歡呼雀躍地收牌,心中再次默默嘆息。
陛下,您這演技,若是放到梨園行里,怕是也能混個名角兒當當了。
外面的日頭漸漸西斜,暑氣也消散了不。
園子里賽巧的活早已結束,夫人們小姐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閑聊,或者在丫鬟的陪伴下四賞景。
李玄之放下手中的茶盞,白瓷與桌面撞,發出一聲清微的聲響。
他的視線極快地與楊顯忠匯了一瞬。
楊顯忠何等機敏,立刻會意。
“白日里的暑熱總算過去了,”楊顯忠語帶笑意,聲音溫和,“這會兒清河邊的晚風,想來是頂愜意的。再人備些簡單的酒菜,就在船上用了晚膳,也算是一樁雅事。”
崔寶珠心中微,“只是天不早了,我出來也有一整日了,怕是……該回府了。若再晚些,怕是家中要掛念了。”
“崔大姑娘不必憂心。眼下時辰尚早,還算不得太晚。”
“楊某這就派個得力的人,即刻往崔府去一趟,”他語速不疾不徐,“給府上遞個話。”
“就說今日乞巧佳節,姑娘是咱們伯府的貴客,我家母親和小妹都極喜歡姑娘,特意留姑娘在府里用了晚膳,稍后自會派人妥當護送姑娘回府。”
他微微一笑,補充道:“如此,既全了禮數,也不會讓崔大姑娘為難,您看如何?”
“那……”咬了咬,心中那點顧慮漸漸消散,“若是不會太麻煩楊公子的話……”
“不麻煩,不麻煩!能請到崔大姑娘,是咱們伯府的榮幸!”楊顯忠立刻接口,臉上的笑容又真摯了幾分,“那此事便這麼說定了!”
他轉頭對候在一旁的管事吩咐道:“去,讓人把畫舫收拾妥當,里頭的東西都預備齊全了。”
“再挑個機靈可靠的小廝,即刻備馬去一趟崔府,務必將話給傳到,禮數要周全,不可有毫差池。”
那管事躬應道:“是,公子,小的這就去辦。”
說罷,便領命匆匆下樓去了。
楊妙蓮高興得差點跳起來,拉著崔寶珠的袖子直晃悠。
“太好了!寶珠姐姐,咱們可以去清河上玩了!我跟你說,我們家那畫舫可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