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夫人用過早膳,正歪在鋪著錦褥的羅漢床上,由著小丫鬟給捶。
吳舅老爺一家這幾日在府中,心本是不錯的。
劉湘君斂容走了進來,先是恭恭敬敬地請了安。
“母親今日氣瞧著越發好了。”
揀著好聽的話說。
崔老夫人只從鼻子里輕輕“嗯”了一聲。
劉湘君在下首的繡墩上坐了,略微遲疑了一下,方才開口。
“母親,有件事,媳婦想著,還是得知會您一聲。”
崔老夫人這才睜開眼,瞥了一眼:“什麼事?吞吞吐吐的。”
劉湘君陪著笑臉:“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關于寶珠那孩子的親事。”
一聽是這個,崔老夫人來了些神,坐直了些子。
“哦?可是吳家那邊有什麼說法了?”
“我那弟媳,不是瞧著寶珠滿意的麼?”
吳家那孫子吳寶,雖然瞧著是憨厚了些,但自家親戚,知知底,將來寶珠嫁過去,斷不會了委屈。
再說了,寶珠那丫頭,除了那張臉,還有娘留下的那份嫁妝,旁的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
能嫁進吳家,那是的福氣。
劉湘君見崔老夫人誤會了,連忙解釋。
“母親,不是舅老爺家里的意思。”
“是……是老爺那邊。”
崔老夫人眉頭微微一蹙:“老爺?老爺怎麼了?”
劉湘君面幾分難,聲音也放低了些。
“昨兒晚上,媳婦尋了個空,小心翼翼地跟老爺提了一,想探探老爺的口風。”
“畢竟,寶珠的親事,也該早些定下來了。”
崔老夫人點了點頭:“這是自然。男大當婚,大當嫁。”
“那老爺是如何說的?”
劉湘君垂下眼簾,語氣越發謹慎。
“老爺說……他說,幾個孩子的親事,他心里頭……自有主張。”
“媳婦聽著老爺那話音兒,恐怕……恐怕是對吳家這門親事,不大贊同。”
“什麼?”
崔老夫人臉上的笑意瞬間便斂去了,聲音也冷了下來。
“他自有主張?”
“他能有什麼主張?”
“我吳家是配不上他崔家的門楣了,還是怎的?”
崔老夫人越說越氣,聲調也高了八度。
“寶珠那丫頭,平日里那副德,除了吃就是睡,半點大家閨秀的模樣也無!”
“若不是瞧在我娘家的份上,誰家肯要這樣的媳婦?”
“他崔仁貴如今是做大了,眼界也高了,連我這個老婆子娘家的人,也瞧不上了不?”
劉湘君連忙起,走到崔老夫人邊,輕輕替著背順氣。
“母親息怒,母親息怒。”
“老爺并非是瞧不上舅老爺家,只是……只是說兒婚事,需得從長計議。”
“老爺說,寶那孩子瞧著是老實,可……到底是在鄉野長大的,與寶珠的,怕是合不來。”
崔老夫人冷哼一聲:“合不來?”
“父母之命,妁之言,哪有那麼多合不來!”
“我看他就是嫌棄我娘家,攀不上他這棵高枝兒!”
劉湘君心中暗暗苦,這可真是左右為難。
一邊是執拗的婆母,一邊是態度堅決的丈夫。
“母親,老爺也是為了寶珠好,想給尋個更妥帖的歸宿。”
“妥帖?”
崔老夫人挑了挑眉,語氣里滿是譏諷。
“再妥帖,能有自家人妥帖?”
“他這是翅膀了,連我的話也不放在心上了!”
劉湘君低著頭,不敢接話。
和善堂的氣氛,一時有些凝滯。
過了半晌,崔老夫人目沉沉地看著劉湘君,緩緩開口。
“罷了。”
“既然老爺有他自己的主意,我這個老婆子,也不好強求。”
劉湘君聞言,心中剛要松一口氣。
卻聽崔老夫人又道:“不過,這府里中饋是你掌著,兒的婚嫁,也該由你這個做嫡母的持。”
“寶珠的親事,之后如何周旋……”
崔老夫人頓了頓,眼神銳利地盯著劉湘君。
“那這就是你當家主母的事了。”
劉湘君躬應了聲:“是,母親,媳婦明白了。”
心里卻像吞了一百只蒼蠅似的,不上不下,惡心得。
明白了?明白什麼了?
明白這老虔婆是把一個燙手的山芋,連帶著一屁的麻煩,都甩給了!
讓周旋,讓不失了吳家的面。
說得輕巧!
這吳家是什麼貨,老夫人心里沒數嗎?
那吳寶,一雙小眼睛就差黏在寶珠上了,口水都要流下來了,還想配崔家的姑娘?
便是寶珠再不上進,那也是崔仁貴嫡出的長,再不喜,也不能讓配了這樣的人家!
老爺那邊已經明說了不贊同,若真把寶珠往吳家那火坑里推,老爺能饒了?
可若是不全吳家,老夫人這關怎麼過?娘家人的面子,比天都大!
劉湘君走出和善堂。
罷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劉湘君什麼風浪沒見過?
這點子事,還能難倒不?
款款回到自己的正房。
崔雪賦正坐在窗下的玫瑰椅上,做著繡活。
聽見腳步聲,抬起頭,見是劉湘君,起迎了過來。
“母親,祖母那邊……”
劉湘君走到梳妝臺前坐下,摘下鬢邊一支累嵌寶的金釵,隨手放在檀木的首飾盒里。
“還能如何?你祖母,把寶珠的親事,全權給我置了。”
“哦?那祖母的意思是……”
“的意思?”劉湘君拿起一柄象牙梳,慢慢梳著頭,對著鏡子里的人影冷笑一聲。
“的意思,是既要全了娘家人的臉面,又不能讓這個當母親的,在老爺面前能代過去。”
“最好呢,是寶珠那丫頭,自己上趕著嫁進吳家,皆大歡喜。”
崔雪賦道:“祖母也是為了大姐姐好,吳家畢竟是祖母的娘家,總不會虧待了大姐姐。”
“虧待?”劉湘君哼了一聲,“就吳家那門第,那吳寶的模樣,不虧待,難道還是抬舉了?”
“母親息怒。”崔雪賦輕聲道,“兒只是覺得,既然祖母將此事給了母親,母親定然能置得妥妥當當。”
“若是……若是寶珠姐姐自己也愿意,那自然是兩全其。”
劉湘君將那支金釵穩穩當當地放首飾盒中,發出“嗒”的一聲輕響。
過鏡子,看著后的崔雪賦。
“呵。你那大姐姐的心思,如今怕是野得很,哪里是吳家那樣的淺水洼能攏住的。”
崔雪賦垂著眼簾,思及前日的詩會,小公爺看似不經意地,卻接連幾次問起了崔寶珠的近況。
“母親,兒并非說笑,不愿意,那我們就讓愿意。”
劉湘君角微微勾起。
本是侯府庶出。
未出閣前在嫡母手底下討生活,步步驚心。
好不容易,挖空心思才嫁給了崔仁貴。
在眾多庶姐妹里,算是嫁得頂好的了。
其他的姐妹,不是被嫡母隨意指給了破落戶,便是遠嫁苦寒之地,了無音訊。
深知,子在這世道,想要活得好,便要懂得審時度勢,更要懂得為自己籌謀。
后院被打理得滴水不,崔仁貴至今沒有一個庶出的子,后院也僅有兩個已衰的老姨娘,崔仁貴一年到頭也難得去一兩次。
崔寶珠……
那個丫頭,空有一副好皮囊,卻是個不省心的。
若非那死鬼娘留下大筆嫁妝,還有崔仁貴那點子不值錢的愧疚,這府里哪能留到現在?
有些事,與其等著它發生,不如……主去引導。
崔老夫人用過早膳,正歪在鋪著錦褥的羅漢床上,由著小丫鬟給捶。
吳舅老爺一家這幾日在府中,心本是不錯的。
劉湘君斂容走了進來,先是恭恭敬敬地請了安。
“母親今日氣瞧著越發好了。”
揀著好聽的話說。
崔老夫人只從鼻子里輕輕“嗯”了一聲。
劉湘君在下首的繡墩上坐了,略微遲疑了一下,方才開口。
“母親,有件事,媳婦想著,還是得知會您一聲。”
崔老夫人這才睜開眼,瞥了一眼:“什麼事?吞吞吐吐的。”
劉湘君陪著笑臉:“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關于寶珠那孩子的親事。”
一聽是這個,崔老夫人來了些神,坐直了些子。
“哦?可是吳家那邊有什麼說法了?”
“我那弟媳,不是瞧著寶珠滿意的麼?”
吳家那孫子吳寶,雖然瞧著是憨厚了些,但自家親戚,知知底,將來寶珠嫁過去,斷不會了委屈。
再說了,寶珠那丫頭,除了那張臉,還有娘留下的那份嫁妝,旁的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
能嫁進吳家,那是的福氣。
劉湘君見崔老夫人誤會了,連忙解釋。
“母親,不是舅老爺家里的意思。”
“是……是老爺那邊。”
崔老夫人眉頭微微一蹙:“老爺?老爺怎麼了?”
劉湘君面幾分難,聲音也放低了些。
“昨兒晚上,媳婦尋了個空,小心翼翼地跟老爺提了一,想探探老爺的口風。”
“畢竟,寶珠的親事,也該早些定下來了。”
崔老夫人點了點頭:“這是自然。男大當婚,大當嫁。”
“那老爺是如何說的?”
劉湘君垂下眼簾,語氣越發謹慎。
“老爺說……他說,幾個孩子的親事,他心里頭……自有主張。”
“媳婦聽著老爺那話音兒,恐怕……恐怕是對吳家這門親事,不大贊同。”
“什麼?”
崔老夫人臉上的笑意瞬間便斂去了,聲音也冷了下來。
“他自有主張?”
“他能有什麼主張?”
“我吳家是配不上他崔家的門楣了,還是怎的?”
崔老夫人越說越氣,聲調也高了八度。
“寶珠那丫頭,平日里那副德,除了吃就是睡,半點大家閨秀的模樣也無!”
“若不是瞧在我娘家的份上,誰家肯要這樣的媳婦?”
“他崔仁貴如今是做大了,眼界也高了,連我這個老婆子娘家的人,也瞧不上了不?”
劉湘君連忙起,走到崔老夫人邊,輕輕替著背順氣。
“母親息怒,母親息怒。”
“老爺并非是瞧不上舅老爺家,只是……只是說兒婚事,需得從長計議。”
“老爺說,寶那孩子瞧著是老實,可……到底是在鄉野長大的,與寶珠的,怕是合不來。”
崔老夫人冷哼一聲:“合不來?”
“父母之命,妁之言,哪有那麼多合不來!”
“我看他就是嫌棄我娘家,攀不上他這棵高枝兒!”
劉湘君心中暗暗苦,這可真是左右為難。
一邊是執拗的婆母,一邊是態度堅決的丈夫。
“母親,老爺也是為了寶珠好,想給尋個更妥帖的歸宿。”
“妥帖?”
崔老夫人挑了挑眉,語氣里滿是譏諷。
“再妥帖,能有自家人妥帖?”
“他這是翅膀了,連我的話也不放在心上了!”
劉湘君低著頭,不敢接話。
和善堂的氣氛,一時有些凝滯。
過了半晌,崔老夫人目沉沉地看著劉湘君,緩緩開口。
“罷了。”
“既然老爺有他自己的主意,我這個老婆子,也不好強求。”
劉湘君聞言,心中剛要松一口氣。
卻聽崔老夫人又道:“不過,這府里中饋是你掌著,兒的婚嫁,也該由你這個做嫡母的持。”
“寶珠的親事,之后如何周旋……”
崔老夫人頓了頓,眼神銳利地盯著劉湘君。
“那這就是你當家主母的事了。”
劉湘君躬應了聲:“是,母親,媳婦明白了。”
心里卻像吞了一百只蒼蠅似的,不上不下,惡心得。
明白了?明白什麼了?
明白這老虔婆是把一個燙手的山芋,連帶著一屁的麻煩,都甩給了!
讓周旋,讓不失了吳家的面。
說得輕巧!
這吳家是什麼貨,老夫人心里沒數嗎?
那吳寶,一雙小眼睛就差黏在寶珠上了,口水都要流下來了,還想配崔家的姑娘?
便是寶珠再不上進,那也是崔仁貴嫡出的長,再不喜,也不能讓配了這樣的人家!
老爺那邊已經明說了不贊同,若真把寶珠往吳家那火坑里推,老爺能饒了?
可若是不全吳家,老夫人這關怎麼過?娘家人的面子,比天都大!
劉湘君走出和善堂。
罷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劉湘君什麼風浪沒見過?
這點子事,還能難倒不?
款款回到自己的正房。
崔雪賦正坐在窗下的玫瑰椅上,做著繡活。
聽見腳步聲,抬起頭,見是劉湘君,起迎了過來。
“母親,祖母那邊……”
劉湘君走到梳妝臺前坐下,摘下鬢邊一支累嵌寶的金釵,隨手放在檀木的首飾盒里。
“還能如何?你祖母,把寶珠的親事,全權給我置了。”
“哦?那祖母的意思是……”
“的意思?”劉湘君拿起一柄象牙梳,慢慢梳著頭,對著鏡子里的人影冷笑一聲。
“的意思,是既要全了娘家人的臉面,又不能讓這個當母親的,在老爺面前能代過去。”
“最好呢,是寶珠那丫頭,自己上趕著嫁進吳家,皆大歡喜。”
崔雪賦道:“祖母也是為了大姐姐好,吳家畢竟是祖母的娘家,總不會虧待了大姐姐。”
“虧待?”劉湘君哼了一聲,“就吳家那門第,那吳寶的模樣,不虧待,難道還是抬舉了?”
“母親息怒。”崔雪賦輕聲道,“兒只是覺得,既然祖母將此事給了母親,母親定然能置得妥妥當當。”
“若是……若是寶珠姐姐自己也愿意,那自然是兩全其。”
劉湘君將那支金釵穩穩當當地放首飾盒中,發出“嗒”的一聲輕響。
過鏡子,看著后的崔雪賦。
“呵。你那大姐姐的心思,如今怕是野得很,哪里是吳家那樣的淺水洼能攏住的。”
崔雪賦垂著眼簾,思及前日的詩會,小公爺看似不經意地,卻接連幾次問起了崔寶珠的近況。
“母親,兒并非說笑,不愿意,那我們就讓愿意。”
劉湘君角微微勾起。
本是侯府庶出。
未出閣前在嫡母手底下討生活,步步驚心。
好不容易,挖空心思才嫁給了崔仁貴。
在眾多庶姐妹里,算是嫁得頂好的了。
其他的姐妹,不是被嫡母隨意指給了破落戶,便是遠嫁苦寒之地,了無音訊。
深知,子在這世道,想要活得好,便要懂得審時度勢,更要懂得為自己籌謀。
后院被打理得滴水不,崔仁貴至今沒有一個庶出的子,后院也僅有兩個已衰的老姨娘,崔仁貴一年到頭也難得去一兩次。
崔寶珠……
那個丫頭,空有一副好皮囊,卻是個不省心的。
若非那死鬼娘留下大筆嫁妝,還有崔仁貴那點子不值錢的愧疚,這府里哪能留到現在?
有些事,與其等著它發生,不如……主去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