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43章 社

第43章 社

當一個卑微的社牛雜被一個社恐和另一個社恐包圍, 該做什麽呢?

程婉蘊選擇什麽也不做。

因為劉格格這個別樣的“社恐”會把們都安排得妥妥的。

劉格格和宋格格都不是空手來的。

劉格格帶了一個伺候的人,一開始程婉蘊還沒看見邊那個手拎肩抗、滿頭大汗的壯碩宮,直到劉格格爬上馬車, 回跟那宮要東西了, 程婉蘊才目瞪口呆。

那宮生得一張大方臉,上褐的宮旗裝都繃得的,走起路來虎虎生威, 嗓子也亮:“格格,還有這個呢!”

劉格格帶了三種棋盤、四套葉子牌、三個攢盒點心,一簸箕堆紗宮花、兩盒自制首飾, 甚至還有兩陶罐腌蘿蔔。

宋格格也嚇住了,與程婉蘊同步流出了目瞪狗呆的神,然後很快又低下頭去。

四爺和說讓得空陪程格格說話,就小心翼翼地請示四爺這頭一回去該怎麽備禮。四爺也很重視,特意了空跟一塊兒挑了兩盒蟲草、兩盒燕,都是直接走四爺私庫挑細選出來的。

結果劉格格跟搬家似的, 怎麽帶了那麽多呀?那程格格會不會覺得怠慢了?宋格格有種自己要辦砸差事的惶恐。

劉格格果真像螞蟻搬家般,從宮手中一盒一盒將東西運到車上, 再整齊壘到馬車角落裏, 在這時候, 青杏碧桃也已經將小榻收拾出來,馬車裏空間有限,們便和劉宋兩位格格的人一塊兒在車轅外頭。

宋格格小聲地向程婉蘊福問了好, 默默遞上送的東西, 見程婉蘊沒有出不愉快, 才略略安心,便遠遠坐在一旁不說話了。

劉格格則毫不見外, 直接坐到程婉蘊對面,將那小山般的東西一樣樣拿過來,語氣快活地介紹著:“我聽五爺說,萬歲爺吩咐今兒不宿在長山峪行宮,要直接去鞍子嶺行宮與王家營行宮,因此要在馬車上坐到傍晚呢,所以我帶了好些玩意、吃食,咱們姊妹幾個可以邊吃邊玩消磨時間!哦還有,這個首飾是我這幾天新做的,就當做見面禮送給你!然後這腌蘿蔔——是我邊媽媽做的,可好吃了,又脆又酸又辣又甜,也送你!”

劉格格出來帶腌蘿蔔,程婉蘊出來帶梅幹菜,頓時對劉格格有了同屬于吃貨的心心相惜之,然後又被的熱砸得不知如何回應,只能連連點頭:“好好好,謝謝謝謝,你太客氣了。”

劉格格這樣活泛的子在宮裏實在見,而瞧著魯莽,實則卻知道看人下菜碟,至之前程婉蘊就發現在大福晉和田側福晉跟前都很乖巧,怪不得五爺敢將帶在邊,也不怕惹事。

宋格格在一旁也很有意思,不說話,但是臉上的表又很富,是個典型被宮規宮律馴服過的人,離了四爺的小院就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做一件事,但又還有幾分沒被磨滅的好奇,見劉格格變戲法一般掏出一樣又一樣,也跟著一會兒瞪眼、一會兒張、一會兒撓頭。

“這個糕點也很好吃,夾心的!裏頭是現熬的櫻桃醬,”劉格格又給們分點心,程婉蘊便順勢拿出了自己的“保溫杯”。

果然一亮相就收獲了兩位格格頗為“哇哦”的眼神。

自打懷孕以後就一直想要個保溫杯,而且是超大容量的那種。于是就畫了個讓太子爺都認不出的草稿造辦的人去頭疼。

務府在太子爺公淩普的執掌下,對毓慶宮那是有求必應、沒求也應的,所以在收到的鬼畫符後,造辦飛快派了個會畫圖的小太監,十分恭敬仔細地詢問的意思,然後當場重畫了一張新稿紙。

一開始想做個大肚杯,後來太子爺看了造辦重繪的稿紙,沉默良久,憋出一句:“好像痰盂。”

程婉蘊:“……”

立刻就添金再去造辦走一趟,重新修改了設計。

這回乖乖參考宮裏的“暖水釜”做了個小版本,只是不是宮裏常見的“寬口短頸長腹”的模樣,而是參考後世保溫杯那種修長流暢的圓柱形,膽是玻璃的,外頭是窯白瓷,雙層結構。

宋朝就有玻璃制品了,但大多是有玻璃,清朝也不例外,只是玻璃制作技藝較之宋朝更為純、應用更廣了。

現在清朝已經能生産出大塊的玻璃,康熙原本想用來鑲窗子的,但最後因不夠結實、耐熱較差而作罷。

據說兩廣總督也曾從歐羅千裏迢迢“進口”了幾塊明的大玻璃片獻給康熙,宮裏稱之為洋玻璃,但花費巨大,所以宮裏大多還是用紗和紙糊窗。

不過讓造辦用玻璃膽做個保溫杯,倒不算為難。後來一共做了兩大兩小四個,大的按照後世的標準,大概能裝1.5l水,裝滿水以後整個水壺就太重了,程婉蘊一般是放在屋子裏當恒溫水壺用,小的大概400ml,就能隨攜帶。

杯子外頭還讓匠人繪上了咪咪的工筆畫,有在花草叢中撲蝴蝶的、有蜷起子打盹的、有戴著虎頭帽蹲坐的、還有趴在杯沿甩尾的,為了畫得真,咪咪還去造辦出差了兩天,因此畫得活靈活現。

造辦一送來,程婉蘊便不釋手,選擇困難癥甚至不知道該先用哪個,然後就被太子爺練地順走一大一小,得了,也就不用選擇了。

這回出來,程婉蘊只帶了小的那個,裏頭裝著平日裏常喝的養生茶——玫瑰桂圓紅棗茶。這保溫杯在馬車上尤其好用,隨時都能喝上熱熱的茶水,也不用經常添炭燒火了。

這杯子對比正常喝茶的茶碗,大的出奇,樣子又新奇,自然吸引人目

程婉蘊又拿出兩個小杯子,從保溫杯裏頭給們倒熱茶:“這是我日常喝的花茶,玫瑰花是自個曬的,剛口有一點點,但喝了口齒生香哦!”

們就這麽圍在一塊兒坐著,喝了茶,劉格格又耐不住忙將首飾盒子打開,給程婉蘊試戴做的纏花簪子,們就像後世小朋友在扮娃娃家一般,這個簪子要搭配這種發型才好看,那個簪子要搭配那個宮花,流梳頭打扮,玩了一通下來,連宋格格也放松了許多。

劉格格的手巧,梳頭也很厲害,還懂很多綰發的手法,反手握住頭發,用簪子繞幾下、扭幾下,就能綰出一個漂亮的圓髻,而且穩穩當當也不會掉。

程婉蘊眼睛看會了,手沒會,每次都失敗。

宋格格也是,們倆最後弄得披頭散發,把劉格格笑得東倒西歪:“你們怎麽回事,這手怎麽跟別人的似的,一點也不聽話呀。”

倒騰完頭發,劉格格又拿出彩線和們比賽編絡子,這下程婉蘊可就神了,打絡子手藝不錯的呀!結果居然是悶不做聲的宋格格把們都比了下去,程婉蘊一個都沒弄完,宋格格已經打完同心縷,接著又很快打好祥雲、團錦結,雖都是常見的花樣,但經了的手就顯得格外別致,而且結結實實,不松散不變形。

見程婉蘊湊過來看手法,宋格格臉立馬就紅了,本來靈活的手指也僵住了,低著頭不好意思地停了手:“程格格,你能不能別看著我……我……我……”

張。

忘了是社恐了,程婉蘊回去:“好的好的。”

劉格格編了兩個也不編了,最後們兩個坐得遠遠的,吃著劉格格帶來的櫻桃陷點心,含笑看著宋格格低頭分外專注地打絡子。

“你說什麽時候會發現?”劉格格捂著湊到程婉蘊耳邊笑。

程婉蘊也忍了忍才沒笑出來,宋格格真的太可了,做什麽事似乎都是沉浸式的,只要沒人關注就跟個永機一樣一直做一直做。

們都吃完一盒點心了,宋格格才因為線都用完了茫然擡頭。

手邊堆滿了打好的絡子,各式各樣,竟沒有重樣的。

劉格格也服氣了:“你怎麽能記得住這麽多花樣呀?太厲害了!”

宋格格似乎不太習慣被人誇贊,不知道怎麽回應,臉紅撲撲地低下頭。

後來三人又一塊兒下了棋,一起吃了晚膳,還一起窩在馬車裏睡了會覺,等車馬到了鞍子嶺行宮前,三個人都睡得臉紅紅,宋格格臉頰上還有印子,一臉懵懵然。

要下車了,劉格格和宋格格才依依不舍地和告別。

程婉蘊也很不舍,進宮頭一回了朋友,自然恨不得多多膩在一塊兒。

太子爺雖然好,但男人怎麽也比不上自己的小姐妹吶。

在毓慶宮裏,和唐格格在旁人面前也算要好了,但自個清楚,打心眼裏沒辦法把唐格格和李側福晉當朋友,最多就是同事,唐格格是表面關系還可以的那種同事,李側福晉就是連面子都夠嗆的那種了。

而劉格格、宋格格來找玩,不用想,自然是太子爺和們各自的爺們都同意的,是沒有利益糾葛、份平等又可以放心來往的人。

劉格格拉著的手,念叨了幾句過兩天一定再來尋玩才松手,宋格格沒多說話,但也走上前來拉了拉的手。

然後程婉蘊眼前忽然一暗,就見劉格格那個仿佛“大清布庫子冠軍”的宮正把劉格格帶來的各種棋牌玩意裝進包袱裏,左右手各拎一個,還能縱一躍跳下馬車,穩當落地。

“你這個宮……”程婉蘊悄悄豎起大拇指,“有點厲害。”

劉格格就竊笑:“你說虎姐?生得醜沒人要,在務府裏幹了七八年挑水的活,幹得力大無窮,後來我進了五爺那兒,務府的人帶了一批人來給我挑,我就選了。我挑人只要能幹的,不要漂亮的,你知道吧?”

虎姐,這名字取得十分切。

幾人各自回家安頓。

後來每次要啓程去下一個行宮的路上,劉格格和宋格格幾乎都會過來陪,有了朋友,旅途中的時間過得就快多了,在路上走了大半個月,不知不覺就到了熱河。

一到熱河行宮,太子爺就被“黏兒”康熙走了,程婉蘊便自己指揮青杏碧桃收拾,鄭太監則自發去巡視這兒的膳房,還從麻袋裏掏出一只捆了腳的活

程婉蘊簡直想對鄭太監海豹式鼓掌。

居然還帶了一只啊!而且那麽遠的路,都活著呢!

鄭隆德得意地脯:“格格在孕中,奴才自然得想法子給您做好吃的,日裏吃牛羊也燥得很,咱們晚上就清燉一只……”

“不!”程婉蘊眼睛發亮,“咱們吃地鍋!還要玉米餅子!”

鄭隆德立刻彎下腰來洗耳恭聽。

其實地鍋也很簡單,就是用現殺的土,加各式醬料、調料,炒至金黃,再加雜、玉米、蘿蔔、土豆、豆腐皮等蔬菜一塊加水燜煮,然後沿著鍋上一圈玉米餅,再悶上一刻鐘,出來的質鮮、湯濃郁。

下飯神

程婉蘊就高高興興地捧著又長大不的肚子,坐在床榻上看著青杏指揮太監來來回回搬箱子,這回把車上的行李全都卸下來了,因為太子爺派人回來傳話,說差不多要熱河住上一個月,蒙古王公們也在今日都到了,康熙打算在這兒宴請他們。

這些事就和程婉蘊無關了,不可能列席參加宴會,所以專心致志地等候自己的地鍋和鄭太監囑咐過了,要中辣。

發現懷孕以後更能吃辣了。

以前加辣椒都只加勺子尖一點點,加了跟沒加似的。

所以程婉蘊就覺得自己肚子裏是不是個閨,因為也更溜了,以前貪吃上火偶爾還能冒一兩個痘痘,但懷孕以後什麽都不長,也不出去曬太,皮也白了,有時候攬鏡自照都頗為自,都覺得自己分外水,像剛磨好的豆腐。

但是也很能吃酸,就很矛盾。

可能就是口味重了,和生男生沒關系。

程婉蘊自個地吃掉半只,三個玉米餅子,吃得撐到嗓子眼,又扶著腰起來在門前空地繞圈,繞到七八圈的時候,太子才回來,見在那兒散步,便上前來將青杏了下去,自個陪著繼續走。

“今兒如何?可有不自在?”胤礽其實有點累了,宴會上還喝了不酒,但想著一整天沒見阿婉,他還是強打神,“肚子裏的孩子會不會了?”

“好像還沒什麽靜呢,恐怕要再大些。”程婉蘊也聞到太子上的酒味了,不重,被風一吹就散了,走了一會兒已經不撐了,便拉著太子回去:“吃了酒可別吹風,仔細明兒起來頭疼。”

兩個人又牽著手回屋了。

胤礽已經困得走路都快睡著了,不比程婉蘊一路坐著馬車還有小姐妹一塊兒解悶,到了後半程,他幾乎一早起來就在康熙車裏,先幫著理奏折,批到要的,康熙還要有關的大臣過來一起參詳,他這時候就會出去騎會兒馬。

但塞外日頭大風大,曬了一會兒頭暈得很,想回去找阿婉,又想起今兒也是一車都是格格,他不方便過去,就頂著騎了一會兒,才瞥見老四他們不知何時就下馬回了馬車,外頭竟然只剩下他和老大還在騎馬,老大就算了,他本來就恨不得長在馬背上,于是他十分自然地過去蹭車。

進去了才發現,老三老五也在,老三老四正擺盤下棋,老五就在一邊呼呼大睡。

見他進來,老四一個手肘就想把老五懟醒,被胤礽制止了:“出門在外都別拘禮,讓他睡吧,我進來躲躲。”

胤禛就收回手,讓了一個位置給太子。

三個人便流下了會棋,期間老五呼嚕越打越響,還高高低低,聲調分外曲折,聽得三人棋都下不下去了,相視一眼都笑了出來。

胤禛收拾棋子,順問道:“宋氏這段日子沒給二哥那兒添麻煩吧?”

胤祉聽得搖著扇子的手微微一頓。

胤礽已笑道:“怎麽會?們幾個年紀都差不多,我聽程氏說了,們很談得來。”

胤祉便聽出來了,老四家的宋格格去結太子那個程格格了,而且結很久了,他都不知道!

好啊你個老四,平日看著一副清高的樣子,如今也開始用這等手段親近結太子了。

胤祉心裏有點酸,還有點茫然。

他也不知怎麽回事,以前與太子最親厚的兄弟非他莫屬,但自打征討葛爾丹以後,太子似乎有意無意地疏遠了他。

這種覺很微妙,因為太子在人前對每個兄弟都是一樣的,他也沒對他疾言厲,也沒有形同陌路,但就是……就是不大一樣了。

他現在有什麽差事,每回都先上老四。

如今老四更是打蛇隨上,跟在太子後頭被康熙誇獎好幾回了。

太子爺一句話,比誰都管用。他們幾個弟弟想蹭點差事,也都得仰仗太子在康熙面前言幾句。說得重點,太子想帶哪個弟弟當差,全憑他心意罷了。

胤祉有點不服氣。但前幾日康熙提到有個編修律歷的差事,太子還是公允地舉薦了他,他心裏本來還松了口氣的,誰知沒過幾天,他立馬又給老四找了個治河的差事,讓他跟著工部的人好好學。

胤祉頓時覺著自己手上的活不香了。

因為沒人不知道,康熙打算明年要巡視河工,這是早早就發了話的,那太子爺讓老四現在跟工部的人學水務、學治河還能為什麽?

編修律歷這個活,他雖然也很喜歡,但這是個大工程,每個三五年怎麽能完?老四這個可是立馬就能在皇阿瑪跟前臉的。

皇阿瑪兒子那麽多,能讓他時時記掛在心裏的只有太子一個,其他兄弟若能得太子拉一把,自然只有好沒有壞

尤其是太子頭一回監國以後,朝臣們對這位儲君的態度都不一樣了。他不再是康熙邊僅僅被冠于“太子”這個稱謂的兒子。他已經能夠獨立理國家大事了,太子在短短的十幾二十日裏就把滿朝文武都俘獲了。

他像個天然的磁石,甚至不用費心拉攏,只要站在那兒就有無數人前仆後繼願意為他肝腦塗地,出去儲君份帶來的天然優勢之外,太子意外地很得人心。

胤祉向來就比旁人想得長遠,大哥已經要出宮建府了,接下來很快就會到他,他不想一輩子當個頭阿哥,這貝勒和郡王的府邸也不一樣大啊!

胤祉一直都很聽榮妃的話,榮妃之前為他打算的路子就是很太子,好好辦差事,在皇阿瑪還在的時候最也要撈個郡王當。等太子繼位,就等太子給他最親厚的幾個兄弟封親王。

所以胤祉一直致力于當太子的好弟弟。

人都有七,有自己的脾氣,他有時真是忍不住,忍不住嫉妒太子天生就得皇阿瑪寵,有時又嫉妒太子對別的弟弟更好,他覺得自己心裏全是酸泡泡。

于是到了熱河行宮,胤祉一回去就質問田側福晉:“們幾個格格天天都約著一塊兒玩,怎麽單單把你落下了?”

田側福晉都被問懵了。

那幾個格格約著一起玩,和有什麽想幹,又不是格格!

再說了,跟誰來往就跟誰來往,憑什麽讓結一個小格格啊!就是太子爺的格格,也不去!說出去多丟臉呢?

田側福晉便冷笑著說:“妾倒與大福晉相甚篤呢。”

胤祉沉默了片刻,嘆了口氣。

的確,田氏是側福晉,與那幾個格格不同,他也是太著急了……早知道他也帶格格來了,老四老五可真是賊!

這話若是讓胤禛胤祺知道,指定能氣得給他一拳——他們連側福晉都沒有,不帶格格帶什麽?帶嬤嬤嗎?!

兄弟們的心思,胤礽也算知道一些。

他此時也正仰面躺在床上出神。

他本來很困,但真等沐浴更再躺在床榻上,他又不困了。本想和阿婉說說話——他想了幾個男孩孩的小名,想和商量著選一個,結果程婉蘊因懷孕容易犯困,一沾枕頭就睡著了。

胤礽:“……”他只好自己天南地北想一通,讓自己早點萌生睡意。

先還在想,額楚回京也有陣子了,還沒消息傳回來,也不知查探得如何了?

之後,他也想到了老三。

他知道老三是文人,心思細膩,所以他之前對老三沒有多討厭。這個弟弟以前跟著他,他也多照顧幾分。

但在夢裏,老三卻辜負了這份信任,他沒替來遲的他說一句解釋的話……再聯想到明珠,胤礽甚至覺得胤祉是不是早就與老大背地裏眉來眼去,故意這麽做的?

雖說如今已破了局,暫且化了危機,但胤礽還是做不到心無芥。以後再發生這樣的事,老三是不是還會再背後給他一刀?

于是他便遠著了。

又想到了老大……第四回 的夢裏,他與老大已徹底決裂、形同仇寇。

他現在和老大吵吵鬧鬧,他也討厭老大,卻還是難以想象他們竟會走到這一步。

懷著一點悲哀,胤礽睡著了。

隔天,他被窗外的鳥雀婉轉啼鳴吵醒,習慣往旁邊一模,卻了個空。

胤礽疑地坐起來。外頭天才剛大亮呢,阿婉怎麽起那麽早?平日裏不都日上三竿還懶床不起麽。

正想著,程婉蘊就一臉興從外間進來了,手舞足蹈:“太子爺!窗戶底下有只狗下崽了!狗崽才那麽點!太可了,咱們能不能帶回宮裏養呀?”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205章

東宮福妾(清穿)

第43章 社

第43章 社

當一個卑微的社牛雜被一個社恐和另一個社恐包圍, 該做什麽呢?

程婉蘊選擇什麽也不做。

因為劉格格這個別樣的“社恐”會把們都安排得妥妥的。

劉格格和宋格格都不是空手來的。

劉格格帶了一個伺候的人,一開始程婉蘊還沒看見邊那個手拎肩抗、滿頭大汗的壯碩宮,直到劉格格爬上馬車, 回跟那宮要東西了, 程婉蘊才目瞪口呆。

那宮生得一張大方臉,上褐的宮旗裝都繃得的,走起路來虎虎生威, 嗓子也亮:“格格,還有這個呢!”

劉格格帶了三種棋盤、四套葉子牌、三個攢盒點心,一簸箕堆紗宮花、兩盒自制首飾, 甚至還有兩陶罐腌蘿蔔。

宋格格也嚇住了,與程婉蘊同步流出了目瞪狗呆的神,然後很快又低下頭去。

四爺和說讓得空陪程格格說話,就小心翼翼地請示四爺這頭一回去該怎麽備禮。四爺也很重視,特意了空跟一塊兒挑了兩盒蟲草、兩盒燕,都是直接走四爺私庫挑細選出來的。

結果劉格格跟搬家似的, 怎麽帶了那麽多呀?那程格格會不會覺得怠慢了?宋格格有種自己要辦砸差事的惶恐。

劉格格果真像螞蟻搬家般,從宮手中一盒一盒將東西運到車上, 再整齊壘到馬車角落裏, 在這時候, 青杏碧桃也已經將小榻收拾出來,馬車裏空間有限,們便和劉宋兩位格格的人一塊兒在車轅外頭。

宋格格小聲地向程婉蘊福問了好, 默默遞上送的東西, 見程婉蘊沒有出不愉快, 才略略安心,便遠遠坐在一旁不說話了。

劉格格則毫不見外, 直接坐到程婉蘊對面,將那小山般的東西一樣樣拿過來,語氣快活地介紹著:“我聽五爺說,萬歲爺吩咐今兒不宿在長山峪行宮,要直接去鞍子嶺行宮與王家營行宮,因此要在馬車上坐到傍晚呢,所以我帶了好些玩意、吃食,咱們姊妹幾個可以邊吃邊玩消磨時間!哦還有,這個首飾是我這幾天新做的,就當做見面禮送給你!然後這腌蘿蔔——是我邊媽媽做的,可好吃了,又脆又酸又辣又甜,也送你!”

劉格格出來帶腌蘿蔔,程婉蘊出來帶梅幹菜,頓時對劉格格有了同屬于吃貨的心心相惜之,然後又被的熱砸得不知如何回應,只能連連點頭:“好好好,謝謝謝謝,你太客氣了。”

劉格格這樣活泛的子在宮裏實在見,而瞧著魯莽,實則卻知道看人下菜碟,至之前程婉蘊就發現在大福晉和田側福晉跟前都很乖巧,怪不得五爺敢將帶在邊,也不怕惹事。

宋格格在一旁也很有意思,不說話,但是臉上的表又很富,是個典型被宮規宮律馴服過的人,離了四爺的小院就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做一件事,但又還有幾分沒被磨滅的好奇,見劉格格變戲法一般掏出一樣又一樣,也跟著一會兒瞪眼、一會兒張、一會兒撓頭。

“這個糕點也很好吃,夾心的!裏頭是現熬的櫻桃醬,”劉格格又給們分點心,程婉蘊便順勢拿出了自己的“保溫杯”。

果然一亮相就收獲了兩位格格頗為“哇哦”的眼神。

自打懷孕以後就一直想要個保溫杯,而且是超大容量的那種。于是就畫了個讓太子爺都認不出的草稿造辦的人去頭疼。

務府在太子爺公淩普的執掌下,對毓慶宮那是有求必應、沒求也應的,所以在收到的鬼畫符後,造辦飛快派了個會畫圖的小太監,十分恭敬仔細地詢問的意思,然後當場重畫了一張新稿紙。

一開始想做個大肚杯,後來太子爺看了造辦重繪的稿紙,沉默良久,憋出一句:“好像痰盂。”

程婉蘊:“……”

立刻就添金再去造辦走一趟,重新修改了設計。

這回乖乖參考宮裏的“暖水釜”做了個小版本,只是不是宮裏常見的“寬口短頸長腹”的模樣,而是參考後世保溫杯那種修長流暢的圓柱形,膽是玻璃的,外頭是窯白瓷,雙層結構。

宋朝就有玻璃制品了,但大多是有玻璃,清朝也不例外,只是玻璃制作技藝較之宋朝更為純、應用更廣了。

現在清朝已經能生産出大塊的玻璃,康熙原本想用來鑲窗子的,但最後因不夠結實、耐熱較差而作罷。

據說兩廣總督也曾從歐羅千裏迢迢“進口”了幾塊明的大玻璃片獻給康熙,宮裏稱之為洋玻璃,但花費巨大,所以宮裏大多還是用紗和紙糊窗。

不過讓造辦用玻璃膽做個保溫杯,倒不算為難。後來一共做了兩大兩小四個,大的按照後世的標準,大概能裝1.5l水,裝滿水以後整個水壺就太重了,程婉蘊一般是放在屋子裏當恒溫水壺用,小的大概400ml,就能隨攜帶。

杯子外頭還讓匠人繪上了咪咪的工筆畫,有在花草叢中撲蝴蝶的、有蜷起子打盹的、有戴著虎頭帽蹲坐的、還有趴在杯沿甩尾的,為了畫得真,咪咪還去造辦出差了兩天,因此畫得活靈活現。

造辦一送來,程婉蘊便不釋手,選擇困難癥甚至不知道該先用哪個,然後就被太子爺練地順走一大一小,得了,也就不用選擇了。

這回出來,程婉蘊只帶了小的那個,裏頭裝著平日裏常喝的養生茶——玫瑰桂圓紅棗茶。這保溫杯在馬車上尤其好用,隨時都能喝上熱熱的茶水,也不用經常添炭燒火了。

這杯子對比正常喝茶的茶碗,大的出奇,樣子又新奇,自然吸引人目

程婉蘊又拿出兩個小杯子,從保溫杯裏頭給們倒熱茶:“這是我日常喝的花茶,玫瑰花是自個曬的,剛口有一點點,但喝了口齒生香哦!”

們就這麽圍在一塊兒坐著,喝了茶,劉格格又耐不住忙將首飾盒子打開,給程婉蘊試戴做的纏花簪子,們就像後世小朋友在扮娃娃家一般,這個簪子要搭配這種發型才好看,那個簪子要搭配那個宮花,流梳頭打扮,玩了一通下來,連宋格格也放松了許多。

劉格格的手巧,梳頭也很厲害,還懂很多綰發的手法,反手握住頭發,用簪子繞幾下、扭幾下,就能綰出一個漂亮的圓髻,而且穩穩當當也不會掉。

程婉蘊眼睛看會了,手沒會,每次都失敗。

宋格格也是,們倆最後弄得披頭散發,把劉格格笑得東倒西歪:“你們怎麽回事,這手怎麽跟別人的似的,一點也不聽話呀。”

倒騰完頭發,劉格格又拿出彩線和們比賽編絡子,這下程婉蘊可就神了,打絡子手藝不錯的呀!結果居然是悶不做聲的宋格格把們都比了下去,程婉蘊一個都沒弄完,宋格格已經打完同心縷,接著又很快打好祥雲、團錦結,雖都是常見的花樣,但經了的手就顯得格外別致,而且結結實實,不松散不變形。

見程婉蘊湊過來看手法,宋格格臉立馬就紅了,本來靈活的手指也僵住了,低著頭不好意思地停了手:“程格格,你能不能別看著我……我……我……”

張。

忘了是社恐了,程婉蘊回去:“好的好的。”

劉格格編了兩個也不編了,最後們兩個坐得遠遠的,吃著劉格格帶來的櫻桃陷點心,含笑看著宋格格低頭分外專注地打絡子。

“你說什麽時候會發現?”劉格格捂著湊到程婉蘊耳邊笑。

程婉蘊也忍了忍才沒笑出來,宋格格真的太可了,做什麽事似乎都是沉浸式的,只要沒人關注就跟個永機一樣一直做一直做。

們都吃完一盒點心了,宋格格才因為線都用完了茫然擡頭。

手邊堆滿了打好的絡子,各式各樣,竟沒有重樣的。

劉格格也服氣了:“你怎麽能記得住這麽多花樣呀?太厲害了!”

宋格格似乎不太習慣被人誇贊,不知道怎麽回應,臉紅撲撲地低下頭。

後來三人又一塊兒下了棋,一起吃了晚膳,還一起窩在馬車裏睡了會覺,等車馬到了鞍子嶺行宮前,三個人都睡得臉紅紅,宋格格臉頰上還有印子,一臉懵懵然。

要下車了,劉格格和宋格格才依依不舍地和告別。

程婉蘊也很不舍,進宮頭一回了朋友,自然恨不得多多膩在一塊兒。

太子爺雖然好,但男人怎麽也比不上自己的小姐妹吶。

在毓慶宮裏,和唐格格在旁人面前也算要好了,但自個清楚,打心眼裏沒辦法把唐格格和李側福晉當朋友,最多就是同事,唐格格是表面關系還可以的那種同事,李側福晉就是連面子都夠嗆的那種了。

而劉格格、宋格格來找玩,不用想,自然是太子爺和們各自的爺們都同意的,是沒有利益糾葛、份平等又可以放心來往的人。

劉格格拉著的手,念叨了幾句過兩天一定再來尋玩才松手,宋格格沒多說話,但也走上前來拉了拉的手。

然後程婉蘊眼前忽然一暗,就見劉格格那個仿佛“大清布庫子冠軍”的宮正把劉格格帶來的各種棋牌玩意裝進包袱裏,左右手各拎一個,還能縱一躍跳下馬車,穩當落地。

“你這個宮……”程婉蘊悄悄豎起大拇指,“有點厲害。”

劉格格就竊笑:“你說虎姐?生得醜沒人要,在務府裏幹了七八年挑水的活,幹得力大無窮,後來我進了五爺那兒,務府的人帶了一批人來給我挑,我就選了。我挑人只要能幹的,不要漂亮的,你知道吧?”

虎姐,這名字取得十分切。

幾人各自回家安頓。

後來每次要啓程去下一個行宮的路上,劉格格和宋格格幾乎都會過來陪,有了朋友,旅途中的時間過得就快多了,在路上走了大半個月,不知不覺就到了熱河。

一到熱河行宮,太子爺就被“黏兒”康熙走了,程婉蘊便自己指揮青杏碧桃收拾,鄭太監則自發去巡視這兒的膳房,還從麻袋裏掏出一只捆了腳的活

程婉蘊簡直想對鄭太監海豹式鼓掌。

居然還帶了一只啊!而且那麽遠的路,都活著呢!

鄭隆德得意地脯:“格格在孕中,奴才自然得想法子給您做好吃的,日裏吃牛羊也燥得很,咱們晚上就清燉一只……”

“不!”程婉蘊眼睛發亮,“咱們吃地鍋!還要玉米餅子!”

鄭隆德立刻彎下腰來洗耳恭聽。

其實地鍋也很簡單,就是用現殺的土,加各式醬料、調料,炒至金黃,再加雜、玉米、蘿蔔、土豆、豆腐皮等蔬菜一塊加水燜煮,然後沿著鍋上一圈玉米餅,再悶上一刻鐘,出來的質鮮、湯濃郁。

下飯神

程婉蘊就高高興興地捧著又長大不的肚子,坐在床榻上看著青杏指揮太監來來回回搬箱子,這回把車上的行李全都卸下來了,因為太子爺派人回來傳話,說差不多要熱河住上一個月,蒙古王公們也在今日都到了,康熙打算在這兒宴請他們。

這些事就和程婉蘊無關了,不可能列席參加宴會,所以專心致志地等候自己的地鍋和鄭太監囑咐過了,要中辣。

發現懷孕以後更能吃辣了。

以前加辣椒都只加勺子尖一點點,加了跟沒加似的。

所以程婉蘊就覺得自己肚子裏是不是個閨,因為也更溜了,以前貪吃上火偶爾還能冒一兩個痘痘,但懷孕以後什麽都不長,也不出去曬太,皮也白了,有時候攬鏡自照都頗為自,都覺得自己分外水,像剛磨好的豆腐。

但是也很能吃酸,就很矛盾。

可能就是口味重了,和生男生沒關系。

程婉蘊自個地吃掉半只,三個玉米餅子,吃得撐到嗓子眼,又扶著腰起來在門前空地繞圈,繞到七八圈的時候,太子才回來,見在那兒散步,便上前來將青杏了下去,自個陪著繼續走。

“今兒如何?可有不自在?”胤礽其實有點累了,宴會上還喝了不酒,但想著一整天沒見阿婉,他還是強打神,“肚子裏的孩子會不會了?”

“好像還沒什麽靜呢,恐怕要再大些。”程婉蘊也聞到太子上的酒味了,不重,被風一吹就散了,走了一會兒已經不撐了,便拉著太子回去:“吃了酒可別吹風,仔細明兒起來頭疼。”

兩個人又牽著手回屋了。

胤礽已經困得走路都快睡著了,不比程婉蘊一路坐著馬車還有小姐妹一塊兒解悶,到了後半程,他幾乎一早起來就在康熙車裏,先幫著理奏折,批到要的,康熙還要有關的大臣過來一起參詳,他這時候就會出去騎會兒馬。

但塞外日頭大風大,曬了一會兒頭暈得很,想回去找阿婉,又想起今兒也是一車都是格格,他不方便過去,就頂著騎了一會兒,才瞥見老四他們不知何時就下馬回了馬車,外頭竟然只剩下他和老大還在騎馬,老大就算了,他本來就恨不得長在馬背上,于是他十分自然地過去蹭車。

進去了才發現,老三老五也在,老三老四正擺盤下棋,老五就在一邊呼呼大睡。

見他進來,老四一個手肘就想把老五懟醒,被胤礽制止了:“出門在外都別拘禮,讓他睡吧,我進來躲躲。”

胤禛就收回手,讓了一個位置給太子。

三個人便流下了會棋,期間老五呼嚕越打越響,還高高低低,聲調分外曲折,聽得三人棋都下不下去了,相視一眼都笑了出來。

胤禛收拾棋子,順問道:“宋氏這段日子沒給二哥那兒添麻煩吧?”

胤祉聽得搖著扇子的手微微一頓。

胤礽已笑道:“怎麽會?們幾個年紀都差不多,我聽程氏說了,們很談得來。”

胤祉便聽出來了,老四家的宋格格去結太子那個程格格了,而且結很久了,他都不知道!

好啊你個老四,平日看著一副清高的樣子,如今也開始用這等手段親近結太子了。

胤祉心裏有點酸,還有點茫然。

他也不知怎麽回事,以前與太子最親厚的兄弟非他莫屬,但自打征討葛爾丹以後,太子似乎有意無意地疏遠了他。

這種覺很微妙,因為太子在人前對每個兄弟都是一樣的,他也沒對他疾言厲,也沒有形同陌路,但就是……就是不大一樣了。

他現在有什麽差事,每回都先上老四。

如今老四更是打蛇隨上,跟在太子後頭被康熙誇獎好幾回了。

太子爺一句話,比誰都管用。他們幾個弟弟想蹭點差事,也都得仰仗太子在康熙面前言幾句。說得重點,太子想帶哪個弟弟當差,全憑他心意罷了。

胤祉有點不服氣。但前幾日康熙提到有個編修律歷的差事,太子還是公允地舉薦了他,他心裏本來還松了口氣的,誰知沒過幾天,他立馬又給老四找了個治河的差事,讓他跟著工部的人好好學。

胤祉頓時覺著自己手上的活不香了。

因為沒人不知道,康熙打算明年要巡視河工,這是早早就發了話的,那太子爺讓老四現在跟工部的人學水務、學治河還能為什麽?

編修律歷這個活,他雖然也很喜歡,但這是個大工程,每個三五年怎麽能完?老四這個可是立馬就能在皇阿瑪跟前臉的。

皇阿瑪兒子那麽多,能讓他時時記掛在心裏的只有太子一個,其他兄弟若能得太子拉一把,自然只有好沒有壞

尤其是太子頭一回監國以後,朝臣們對這位儲君的態度都不一樣了。他不再是康熙邊僅僅被冠于“太子”這個稱謂的兒子。他已經能夠獨立理國家大事了,太子在短短的十幾二十日裏就把滿朝文武都俘獲了。

他像個天然的磁石,甚至不用費心拉攏,只要站在那兒就有無數人前仆後繼願意為他肝腦塗地,出去儲君份帶來的天然優勢之外,太子意外地很得人心。

胤祉向來就比旁人想得長遠,大哥已經要出宮建府了,接下來很快就會到他,他不想一輩子當個頭阿哥,這貝勒和郡王的府邸也不一樣大啊!

胤祉一直都很聽榮妃的話,榮妃之前為他打算的路子就是很太子,好好辦差事,在皇阿瑪還在的時候最也要撈個郡王當。等太子繼位,就等太子給他最親厚的幾個兄弟封親王。

所以胤祉一直致力于當太子的好弟弟。

人都有七,有自己的脾氣,他有時真是忍不住,忍不住嫉妒太子天生就得皇阿瑪寵,有時又嫉妒太子對別的弟弟更好,他覺得自己心裏全是酸泡泡。

于是到了熱河行宮,胤祉一回去就質問田側福晉:“們幾個格格天天都約著一塊兒玩,怎麽單單把你落下了?”

田側福晉都被問懵了。

那幾個格格約著一起玩,和有什麽想幹,又不是格格!

再說了,跟誰來往就跟誰來往,憑什麽讓結一個小格格啊!就是太子爺的格格,也不去!說出去多丟臉呢?

田側福晉便冷笑著說:“妾倒與大福晉相甚篤呢。”

胤祉沉默了片刻,嘆了口氣。

的確,田氏是側福晉,與那幾個格格不同,他也是太著急了……早知道他也帶格格來了,老四老五可真是賊!

這話若是讓胤禛胤祺知道,指定能氣得給他一拳——他們連側福晉都沒有,不帶格格帶什麽?帶嬤嬤嗎?!

兄弟們的心思,胤礽也算知道一些。

他此時也正仰面躺在床上出神。

他本來很困,但真等沐浴更再躺在床榻上,他又不困了。本想和阿婉說說話——他想了幾個男孩孩的小名,想和商量著選一個,結果程婉蘊因懷孕容易犯困,一沾枕頭就睡著了。

胤礽:“……”他只好自己天南地北想一通,讓自己早點萌生睡意。

先還在想,額楚回京也有陣子了,還沒消息傳回來,也不知查探得如何了?

之後,他也想到了老三。

他知道老三是文人,心思細膩,所以他之前對老三沒有多討厭。這個弟弟以前跟著他,他也多照顧幾分。

但在夢裏,老三卻辜負了這份信任,他沒替來遲的他說一句解釋的話……再聯想到明珠,胤礽甚至覺得胤祉是不是早就與老大背地裏眉來眼去,故意這麽做的?

雖說如今已破了局,暫且化了危機,但胤礽還是做不到心無芥。以後再發生這樣的事,老三是不是還會再背後給他一刀?

于是他便遠著了。

又想到了老大……第四回 的夢裏,他與老大已徹底決裂、形同仇寇。

他現在和老大吵吵鬧鬧,他也討厭老大,卻還是難以想象他們竟會走到這一步。

懷著一點悲哀,胤礽睡著了。

隔天,他被窗外的鳥雀婉轉啼鳴吵醒,習慣往旁邊一模,卻了個空。

胤礽疑地坐起來。外頭天才剛大亮呢,阿婉怎麽起那麽早?平日裏不都日上三竿還懶床不起麽。

正想著,程婉蘊就一臉興從外間進來了,手舞足蹈:“太子爺!窗戶底下有只狗下崽了!狗崽才那麽點!太可了,咱們能不能帶回宮裏養呀?”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