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
燕嘉允直到用晚膳前才從書房回主院,來時卻穿著一飛魚,腰佩繡春刀,不知是在什* 麽時候又出門辦公事了。
他剛到,蘇琬就來請安。見燕嘉允沒吱聲,喬蘅心裏嘆氣,同往常那般扮起溫和賢良的夫人,與蘇琬東拉西扯。
大抵是見套不到什麽有用的消息,蘇琬很快就結束閑聊,告辭離去。
燕嘉允站起,看了喬蘅一眼,取下腰佩的繡春刀。
喬蘅看蘇琬還沒走遠,理所當然認為他是在暗示自己做戲,本著敬業的態度走過去,溫聲語道:
“夫君,讓妾給你寬吧。”
擡起手,正要給他解開飛魚外袍,燕嘉允忽然後退一步,眼神微凜,冷聲喝止道:
“住手。”
喬蘅被他突然嚴肅的態度弄得一驚,立刻停了手,道:“怎麽了?”
燕嘉允側開子不讓飛魚,見不再有作才淡淡道:“錦衛有令,飛魚袍不可隨意在子面前更換。以後你不必給我寬。”
“噢……這樣啊。”
喬蘅不知道錦衛還有這種規矩,道:“這是為何?妾以後會注意的。”
“曾經有子想要勾引錦衛為自己的家族行便,而後帶走飛魚又攪得京都滿城風雨,故而皇上定下此規。”
燕嘉允淡聲說,“錦衛有三條令。你可知曉?”
喬蘅道:“妾不知。”
燕嘉允雙臂環,淡淡道:“不應枉法徇私;不該聞而不查,查而不報;不得在子面前隨意更換飛魚。”
喬蘅默默記住這三條令,心裏犯嘀咕。
那其他錦衛,豈不是跟夫人親熱時都要避開換,場面太難以想象了。
燕嘉允留意到沒有什麽表的面容,心裏輕輕一哂,愈發肯定了心裏的猜想。喬蘅十有八九已經心系于他了,不然怎會如此失落?
他可萬萬得守住貞潔,不能被了袍去。
-
次日,喬蘅收到了揚州府嬸娘寫的信。看完信,喬蘅出幾分輕松的笑意。
嬸娘將詢問的事都一一辦妥了,得知想在京都做生意,立刻跟族中商量了一下,送來了兩個當過掌櫃的老頭還有他們各自的徒弟,另外還送來一批江南特有的布匹和飾。若喬蘅還想要點心師傅,後續可以再送來。
因囑咐了低調行事,幾人和帶來的幾輛馬車都在京郊驛站等著。
喬蘅帶上榴月和李嬤嬤,立刻跟戚叔說了一聲要出門,并且最近都要去外面。
戚叔言又止,這幾日世子難得清閑在家,他本來還很高興兩人能夠培養,怎的一個閑下來了,另一個又頻頻要出門?
可沒等他再細問喬蘅就出了府。
離開燕府之後喬蘅直奔驛站,順著小二的指示找到了包廂裏的管掌櫃和廖掌櫃,二人皆恭敬行禮:“喬姑娘。”
後跟著的兩個年模樣的徒弟也跟著行禮。
喬蘅將二人扶起來,微笑道:“嬸娘應當把我找你們的目的告訴你們了,此地不比揚州府,機遇與失敗并存,不知你們可願跟著我留在京都?”
管掌櫃笑道:“喬姑娘,不瞞您說,在下與廖掌櫃和兩位徒兒原是京都人士,老母也都在京都,只是從前跟著主家老太爺才遷去揚州府。從前回不來也就罷了,如今喬家有主子回到這裏,剩餘的不人人都願隨姑娘過來……只是我二人打頭罷了。”
“原來如此,若喬家還有願意來京的,回頭我給嬸娘寫信,可再送一些過來,我這裏有個莊子,足夠住得下你們。你們二人有老母在京,那應當就有自家的宅子,我就不給你們安排住了。”
喬蘅溫和道,“二位都是有經驗的,我相信你們,事宜就讓李嬤嬤給你們講吧。”
兩位管事自然應下來。這麽多年來終于有了回京的機會,誰能不心?
旁支族裏很多人都蠢蠢,只是有的怕新主子刁難,有的怕不好混下去,不敢做打頭的那個罷了。他們兩人只有各自老母在京,揚州府無牽無掛,心一橫就答應過來了。不過說實話,心裏多都有些忐忑。
如今見了新主子一面,喬氏主家嫡出的姑娘,面容出衆,氣度溫和,脾也溫,瞧著是個好相與的,他們也終于能放下心。
廖管事道:“旁支族裏有不婢,原本老家也是在京都的,們先前讓我替們問問,姑娘這裏還缺不缺人?若是缺人,不老家在京都的婢也想回京。”
“我不嫌人多,若是能來那再好不過了。”喬蘅出幾分真心實意的笑。本來還在愁去人牙子那裏買婢的話能不能做好店的繡工,如今看來,有了嬸娘送來的婢,店和布匹店的繡娘是不缺了。
下面只要等錢富貴尋來工匠打造鋪面裝潢木、篩選能做江南料的布匹,店的鋪子就能先開張了。
喬蘅對自己畫花樣的手藝很自信,有了畫出來的花樣,“江南牌”裳絕對能風靡京都。也唯有,才能畫得了這些鋪面的花樣子圖。
還債是次要的,掙錢是為了自己有底氣。
“莊子目前我還沒打理好,若是商量事,暫時現在此驛站吧。以後你們給燕府管事傳信,我便會戴帷帽出來。”
喬蘅看向李嬤嬤道:“我不宜久出,你稍後再回府,我先行一步。”
李嬤嬤應了聲是。心裏也頗有些激,這麽多年來終于有機會一展拳腳,都已經迫不及待給姑娘掙錢了。
喬蘅沒有多留便低調回府。
一路上都有些雀躍,想到鋪面的開張不再遙不可及,心裏更是期待得。從前家裏告訴要做大家閨秀,喬蘅一直都嚴格標榜自己,如今沒了這層桎梏,反倒無所顧忌起來,天地遼闊,總要做一些事才行。
一到燕府,喬蘅就匆匆去往主院,迫不及待地想著設計鋪和布匹鋪的外布局,以至于思緒太專注、步伐太輕快,本沒注意到主院門口的戚叔似有話要說。
戚叔看著夫人走遠的背影,張開到一半的緩緩合上了。而後他想到了什麽,出一抹慈祥的笑。
罷了,夫人進正房不是天經地義的麽?世子也不能怪他。
喬蘅進了正房,看到屋的景象,腳步一頓,左右環視一圈,確實是正房沒錯。不解地走進裏屋,站在床榻邊看著木櫥大開,男人穿的鋪了滿床。
能放在床榻上的,定然是燕嘉允的。只是燕嘉允的為何都鋪在這裏?
喬蘅站在原地思索半晌也沒得出個靠譜的結論,只猜出燕嘉允應當是想把都收拾起來,送往書房。
至于原因……喬蘅想了想,大抵是故意表演給蘇琬看的。畢竟誰家夫婦像他們一樣陌生?做戲做全套,收拾裳只是其中一個必要表演步驟。
喬蘅不知道自己只猜對了一半。
當然了,打死現在也想不到——燕嘉允的都放在床,是因為他猜測再住下去會讓喬蘅深種,而決定去書房避一段時間,故而命戚叔趁著喬蘅不在,快些給他收拾裳。
不明真相的喬蘅輕嘆口氣,開始著手整理床上的。
能放在這裏的,估計都是一些普通裳,拿給外人看也沒什麽要,畢竟是做戲……喬蘅這般想著,把上和外、中中一件件疊好摞在一起,而後翻到下面的東西,腦子驟然僵住了,手上作也僵住了。
這是幾條。
幾條穿了一段時間的、半新不舊的。
什麽都有,黑的灰的藍的……上面還有被燕嘉允穿出來的淺淺突出來的布料。
喬蘅意識到什麽,臉頰驀地紅了。
“你在做什麽!”
背後忽然傳來燕嘉允的聲音,他大步走過來,手裏還握著剛剛去刑部大牢沾染了兇手的的繡春刀。他想阻止喬蘅,但顯然來不及了。
喬蘅被嚇了一跳,手裏僵地攥著,轉微紅著面頰,無措無言地看著他。燕嘉允低頭看過去,視線微微發僵。
一瞬間,空氣安靜了。
喬蘅只覺腦海裏各種想法呼嘯而過,自小經歷過各種場面,甚至被折辱的場面都有過,但全都沒像現在這般尷尬過。
不對,不是小小的尷尬,是簡直尷尬到想原地離府再走遠二裏地。
“你為何翻我的?!”燕嘉允咬著牙,畢竟是男人,臉皮厚一些,哪怕耳廓已經變紅了,仍然可以假裝什麽都沒發生一樣把一把奪過來。
然而拿到手上的下一瞬他又後悔了,搶這玩意幹嘛,還不如就讓喬蘅拿著,好歹是更尷尬。
現在好了,到他不知道該拿著還是該丟掉。
“啊……這不是做戲讓我整理裳嗎?”
喬蘅思維轉的不像以前那樣快,但條理仍算清晰,努力鎮定地說,“對、對不住,我不知這些裳我不能看,因為蘇琬一直住在府裏,我以為這是你故意放在這裏留給我的。”
燕嘉允簡直要氣死了,他是什麽人才會把留給本不的新婦整理,他又不是瞎了殘了!
但大概是尷尬到了極點,他反而鎮定下來,先前的猜想與現在的況功連了串兒。
先是不責問他為何不到親現場,後來又用咳自殘的方式吸引他的憐惜,平日裏用溫鄉化他,表現得百依百順,一副唯他馬首是瞻的模樣。最後再從之接近他,比方說這種私。
他已經看穿了的心思,需得盡快一刀兩斷,不再留給任何覬覦自己的機會。
燕嘉允把手裏攥著的或黑或灰或藍的丟到一邊,垂眼用巾帕了手裏刀尖的,沒什麽語氣地說道:
“待我大業告,我會寫一封和離書一拍兩散,你最好盡快斷了對我的念想。”
喬蘅有一瞬間沒聽懂他在說什麽,疑占了上風:
“……啊?”
但下一秒,就意識到他說了“和離”而不是“休妻”,眼底的疑被詫異取代。
不愧是京都大魔王,連賜的婚事都敢和離,喬蘅萬萬沒敢想此生還能有這種好事,一剎間諸多疑都變得不重要,滿腔欣喜爬上眼角眉梢,把整個人都襯得靈起來。
顧不得燕嘉允慢慢充滿不解和訝然的目,喬蘅著雀躍的語氣問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燕世子此言當真?”
第12章 第12章
燕嘉允直到用晚膳前才從書房回主院,來時卻穿著一飛魚,腰佩繡春刀,不知是在什* 麽時候又出門辦公事了。
他剛到,蘇琬就來請安。見燕嘉允沒吱聲,喬蘅心裏嘆氣,同往常那般扮起溫和賢良的夫人,與蘇琬東拉西扯。
大抵是見套不到什麽有用的消息,蘇琬很快就結束閑聊,告辭離去。
燕嘉允站起,看了喬蘅一眼,取下腰佩的繡春刀。
喬蘅看蘇琬還沒走遠,理所當然認為他是在暗示自己做戲,本著敬業的態度走過去,溫聲語道:
“夫君,讓妾給你寬吧。”
擡起手,正要給他解開飛魚外袍,燕嘉允忽然後退一步,眼神微凜,冷聲喝止道:
“住手。”
喬蘅被他突然嚴肅的態度弄得一驚,立刻停了手,道:“怎麽了?”
燕嘉允側開子不讓飛魚,見不再有作才淡淡道:“錦衛有令,飛魚袍不可隨意在子面前更換。以後你不必給我寬。”
“噢……這樣啊。”
喬蘅不知道錦衛還有這種規矩,道:“這是為何?妾以後會注意的。”
“曾經有子想要勾引錦衛為自己的家族行便,而後帶走飛魚又攪得京都滿城風雨,故而皇上定下此規。”
燕嘉允淡聲說,“錦衛有三條令。你可知曉?”
喬蘅道:“妾不知。”
燕嘉允雙臂環,淡淡道:“不應枉法徇私;不該聞而不查,查而不報;不得在子面前隨意更換飛魚。”
喬蘅默默記住這三條令,心裏犯嘀咕。
那其他錦衛,豈不是跟夫人親熱時都要避開換,場面太難以想象了。
燕嘉允留意到沒有什麽表的面容,心裏輕輕一哂,愈發肯定了心裏的猜想。喬蘅十有八九已經心系于他了,不然怎會如此失落?
他可萬萬得守住貞潔,不能被了袍去。
-
次日,喬蘅收到了揚州府嬸娘寫的信。看完信,喬蘅出幾分輕松的笑意。
嬸娘將詢問的事都一一辦妥了,得知想在京都做生意,立刻跟族中商量了一下,送來了兩個當過掌櫃的老頭還有他們各自的徒弟,另外還送來一批江南特有的布匹和飾。若喬蘅還想要點心師傅,後續可以再送來。
因囑咐了低調行事,幾人和帶來的幾輛馬車都在京郊驛站等著。
喬蘅帶上榴月和李嬤嬤,立刻跟戚叔說了一聲要出門,并且最近都要去外面。
戚叔言又止,這幾日世子難得清閑在家,他本來還很高興兩人能夠培養,怎的一個閑下來了,另一個又頻頻要出門?
可沒等他再細問喬蘅就出了府。
離開燕府之後喬蘅直奔驛站,順著小二的指示找到了包廂裏的管掌櫃和廖掌櫃,二人皆恭敬行禮:“喬姑娘。”
後跟著的兩個年模樣的徒弟也跟著行禮。
喬蘅將二人扶起來,微笑道:“嬸娘應當把我找你們的目的告訴你們了,此地不比揚州府,機遇與失敗并存,不知你們可願跟著我留在京都?”
管掌櫃笑道:“喬姑娘,不瞞您說,在下與廖掌櫃和兩位徒兒原是京都人士,老母也都在京都,只是從前跟著主家老太爺才遷去揚州府。從前回不來也就罷了,如今喬家有主子回到這裏,剩餘的不人人都願隨姑娘過來……只是我二人打頭罷了。”
“原來如此,若喬家還有願意來京的,回頭我給嬸娘寫信,可再送一些過來,我這裏有個莊子,足夠住得下你們。你們二人有老母在京,那應當就有自家的宅子,我就不給你們安排住了。”
喬蘅溫和道,“二位都是有經驗的,我相信你們,事宜就讓李嬤嬤給你們講吧。”
兩位管事自然應下來。這麽多年來終于有了回京的機會,誰能不心?
旁支族裏很多人都蠢蠢,只是有的怕新主子刁難,有的怕不好混下去,不敢做打頭的那個罷了。他們兩人只有各自老母在京,揚州府無牽無掛,心一橫就答應過來了。不過說實話,心裏多都有些忐忑。
如今見了新主子一面,喬氏主家嫡出的姑娘,面容出衆,氣度溫和,脾也溫,瞧著是個好相與的,他們也終于能放下心。
廖管事道:“旁支族裏有不婢,原本老家也是在京都的,們先前讓我替們問問,姑娘這裏還缺不缺人?若是缺人,不老家在京都的婢也想回京。”
“我不嫌人多,若是能來那再好不過了。”喬蘅出幾分真心實意的笑。本來還在愁去人牙子那裏買婢的話能不能做好店的繡工,如今看來,有了嬸娘送來的婢,店和布匹店的繡娘是不缺了。
下面只要等錢富貴尋來工匠打造鋪面裝潢木、篩選能做江南料的布匹,店的鋪子就能先開張了。
喬蘅對自己畫花樣的手藝很自信,有了畫出來的花樣,“江南牌”裳絕對能風靡京都。也唯有,才能畫得了這些鋪面的花樣子圖。
還債是次要的,掙錢是為了自己有底氣。
“莊子目前我還沒打理好,若是商量事,暫時現在此驛站吧。以後你們給燕府管事傳信,我便會戴帷帽出來。”
喬蘅看向李嬤嬤道:“我不宜久出,你稍後再回府,我先行一步。”
李嬤嬤應了聲是。心裏也頗有些激,這麽多年來終于有機會一展拳腳,都已經迫不及待給姑娘掙錢了。
喬蘅沒有多留便低調回府。
一路上都有些雀躍,想到鋪面的開張不再遙不可及,心裏更是期待得。從前家裏告訴要做大家閨秀,喬蘅一直都嚴格標榜自己,如今沒了這層桎梏,反倒無所顧忌起來,天地遼闊,總要做一些事才行。
一到燕府,喬蘅就匆匆去往主院,迫不及待地想著設計鋪和布匹鋪的外布局,以至于思緒太專注、步伐太輕快,本沒注意到主院門口的戚叔似有話要說。
戚叔看著夫人走遠的背影,張開到一半的緩緩合上了。而後他想到了什麽,出一抹慈祥的笑。
罷了,夫人進正房不是天經地義的麽?世子也不能怪他。
喬蘅進了正房,看到屋的景象,腳步一頓,左右環視一圈,確實是正房沒錯。不解地走進裏屋,站在床榻邊看著木櫥大開,男人穿的鋪了滿床。
能放在床榻上的,定然是燕嘉允的。只是燕嘉允的為何都鋪在這裏?
喬蘅站在原地思索半晌也沒得出個靠譜的結論,只猜出燕嘉允應當是想把都收拾起來,送往書房。
至于原因……喬蘅想了想,大抵是故意表演給蘇琬看的。畢竟誰家夫婦像他們一樣陌生?做戲做全套,收拾裳只是其中一個必要表演步驟。
喬蘅不知道自己只猜對了一半。
當然了,打死現在也想不到——燕嘉允的都放在床,是因為他猜測再住下去會讓喬蘅深種,而決定去書房避一段時間,故而命戚叔趁著喬蘅不在,快些給他收拾裳。
不明真相的喬蘅輕嘆口氣,開始著手整理床上的。
能放在這裏的,估計都是一些普通裳,拿給外人看也沒什麽要,畢竟是做戲……喬蘅這般想著,把上和外、中中一件件疊好摞在一起,而後翻到下面的東西,腦子驟然僵住了,手上作也僵住了。
這是幾條。
幾條穿了一段時間的、半新不舊的。
什麽都有,黑的灰的藍的……上面還有被燕嘉允穿出來的淺淺突出來的布料。
喬蘅意識到什麽,臉頰驀地紅了。
“你在做什麽!”
背後忽然傳來燕嘉允的聲音,他大步走過來,手裏還握著剛剛去刑部大牢沾染了兇手的的繡春刀。他想阻止喬蘅,但顯然來不及了。
喬蘅被嚇了一跳,手裏僵地攥著,轉微紅著面頰,無措無言地看著他。燕嘉允低頭看過去,視線微微發僵。
一瞬間,空氣安靜了。
喬蘅只覺腦海裏各種想法呼嘯而過,自小經歷過各種場面,甚至被折辱的場面都有過,但全都沒像現在這般尷尬過。
不對,不是小小的尷尬,是簡直尷尬到想原地離府再走遠二裏地。
“你為何翻我的?!”燕嘉允咬著牙,畢竟是男人,臉皮厚一些,哪怕耳廓已經變紅了,仍然可以假裝什麽都沒發生一樣把一把奪過來。
然而拿到手上的下一瞬他又後悔了,搶這玩意幹嘛,還不如就讓喬蘅拿著,好歹是更尷尬。
現在好了,到他不知道該拿著還是該丟掉。
“啊……這不是做戲讓我整理裳嗎?”
喬蘅思維轉的不像以前那樣快,但條理仍算清晰,努力鎮定地說,“對、對不住,我不知這些裳我不能看,因為蘇琬一直住在府裏,我以為這是你故意放在這裏留給我的。”
燕嘉允簡直要氣死了,他是什麽人才會把留給本不的新婦整理,他又不是瞎了殘了!
但大概是尷尬到了極點,他反而鎮定下來,先前的猜想與現在的況功連了串兒。
先是不責問他為何不到親現場,後來又用咳自殘的方式吸引他的憐惜,平日裏用溫鄉化他,表現得百依百順,一副唯他馬首是瞻的模樣。最後再從之接近他,比方說這種私。
他已經看穿了的心思,需得盡快一刀兩斷,不再留給任何覬覦自己的機會。
燕嘉允把手裏攥著的或黑或灰或藍的丟到一邊,垂眼用巾帕了手裏刀尖的,沒什麽語氣地說道:
“待我大業告,我會寫一封和離書一拍兩散,你最好盡快斷了對我的念想。”
喬蘅有一瞬間沒聽懂他在說什麽,疑占了上風:
“……啊?”
但下一秒,就意識到他說了“和離”而不是“休妻”,眼底的疑被詫異取代。
不愧是京都大魔王,連賜的婚事都敢和離,喬蘅萬萬沒敢想此生還能有這種好事,一剎間諸多疑都變得不重要,滿腔欣喜爬上眼角眉梢,把整個人都襯得靈起來。
顧不得燕嘉允慢慢充滿不解和訝然的目,喬蘅著雀躍的語氣問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燕世子此言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