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22章 第22章

第22章 第22章

燕嘉允說完這句話耳朵就變得一片緋紅, 不過大抵是兩個人尷尬過太多會回,他竟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心態,說著說著態度就理直氣壯了起來:

“你剛好撞進來,幫我拿個裳也不過分吧。”

殊不知門外的喬蘅卻比他更尷尬, 明明吃了虧的人是燕嘉允, 可的腦袋卻仍然嗡嗡的。

方才太措手不及了些, 以至于現在腦海裏還在回著那副薄分明的軀,還有他那雖然拉聳著卻極為可觀的……

喬蘅的耳廓更紅了, 渾都僵起來, 聽到燕嘉允這般理直氣壯的語氣, 不自覺帶了幾分氣惱道:

“我去給你喊下人拿, 你在這裏等著。”

話罷,不等燕嘉允同意, 急急忙忙走出了主院。

燕府下人不,但在主院伺候的不多,不過喬蘅不在意是哪個下人,隨便拉個人就好了,去隔壁院子尋到一個負責澆花的小廝,不自然地清了清嗓子,道:

“世子在沐浴, 讓你去給他拿裳。”

小廝有些懵,下一秒他想起戚管事的某些“吩咐”,立刻眉開眼笑起來道:“是嗎?世子原來在沐浴啊!那只好辛苦一下夫人了, 小的做不來這些, 夫人恕罪啊!”

說著他拿著花盆連忙跑遠了, 後似有洪水猛在追趕。

喬蘅:“……”

意識到了有點不對勁,但打心底不願信邪, 又來到門口找到戚叔,道:“戚叔,世子在主院的耳房裏沐浴,煩請你……”

“哎呀呀,夫人,你說什麽老奴聽不見啊!”

戚叔大著嗓子吼道:“這幾日老奴的耳朵有點兒背,辛苦夫人了,老奴這就給您賠罪!”

說著他利索地抱拳鞠躬,沒等喬蘅反應過來就腳麻利地走出去三丈遠。

喬蘅:“……”

喬蘅知道了,他們就是故意的。

一時不知道該氣該笑,慣來好脾氣的沒辦法對下人發脾氣,只好又回到主院的耳房門口,猶豫著問道:

“你、你還在裏面嗎?”

“不然?”

燕嘉允沒好氣的聲音傳出來,“我不在裏面還能一..不.掛地出去嗎?”

喬蘅心道也是。

耳廓慢慢又染上不自然的緋紅,翁聲道:“你的裳和……和衩在哪?”

燕嘉允微微一頓,道:“裳在書房的木櫥裏。裏面有箱籠,裝著裏。”

喬蘅忍著害臊,側過頭去,不自在地問道:“裳拿什麽樣的?還有你的那、那衩,拿什麽的?”

燕嘉允有點暴躁的聲音傳出來:“隨便,除了公服,能在府裏穿的裳就行。衩你之前見過的,黑的藍的什麽的,哪個都行。”

他的臉皮厚度只能到這裏,生怕喬蘅再問下去,催促道:“快點,求你了我的夫人,你知道在冬天淨室裏多冷嗎?”

“我、我知道了,你等一下。”

喬蘅趕忙去了書房,門沒關,走到燕嘉允說的木櫥裏,翻出雪白中,還有一件朱的外袍。再打開旁邊的箱籠,裏面果然堆了一堆衩,有的疊了放好的,有幾個仍在上面沒來得及疊,喬蘅閉著眼睛隨便拿了一個出來,仍在裳裏團吧團吧抱在懷裏,起出了書房。

快步回到淨室,喬蘅微微紅著臉皮,閉眼給他遞進去,燕嘉允很快接了過去,關上了門。

喬蘅松了一口氣。

待在這裏屬實不自在,喬蘅沒等燕嘉允出來就回了正房。

燕嘉允在淨室裏不知道磨蹭什麽,好半晌才穿好裳出來,走進正房裏頭發還微微著。兩個人的視線對上,又不約而同地錯開。

喬蘅忍了忍,沒有忍住,輕輕咳了一聲說:“你、你那些怎麽不疊一疊。”

燕嘉允正坐在八仙桌旁邊喝熱茶緩解不自在,本不想再提這事,聞言又忍不住回頭反駁道:

“誰說的,我疊了!你那次擅自拿了我的衩,你走了之後我一條條疊好了的。”

喬蘅也不想再提,但燕嘉允都這麽說了,也爭辯道:“可方才我明明看到有幾條七八糟地堆在上面,這不是個好習慣,你有時間就疊一疊呀。”

燕嘉允不想與爭論,道:“知道了。我今晚去疊。”

大概是兩個人都很想跳過這一茬,喬蘅努力地找話題,道:“你那東宮的案子如何了?”

燕嘉允平日裏對這種公事都不大想提,但今日回應得很快:“在抓兇手頭領,但很難查到他的位置。”

“若一直抓不到呢?”

“那這很有可能會為一樁懸案。”

喬蘅應了一聲表示知道了。

喬蘅的話頭功讓燕嘉允的思緒回到正事上,他蹙眉思索著,道了聲去忙就起去了書房。

等他走後,喬蘅獨自在人榻上坐了一會,方才霧氣中窺見的那副堅實有力的軀又浮現在腦海裏。

先前只顧著惱了,現在再回想,燕嘉允的口附近似乎有一塊嶙峋的疤痕,痕跡很重,哪怕喬蘅這種不懂傷口的人,也能猜出那一定是很深的傷。

他不是在勳貴家族中捧著長大的世子爺嗎?

喬蘅有些疑,那心口怎麽會有傷呢?

是不是……燕家,燕嘉允,也有一些往年,是不為外人所知的呢?

喬蘅從前對此漠不關心,但如今卻生出幾分好奇。

-

太子封璋對喬蘅的覬覦讓有點急迫起來,整日整夜地留在了垂英閣,翻看著從書房借來的關于東宮的書籍。

燕嘉允知道太子是導致喬家傾塌的罪魁禍首,見借書也沒多想,只道還書時放到原

書籍上關于東宮的記載大多數都中規中矩,唯一比較特別的就是說東宮有個地牢,但喬蘅的直覺覺得小荀不在地牢裏,而是被封璋塞到了別

在喬蘅查找資料的時間裏,燕嘉允又出門去辦案了,一連數日未回。

等他終于回府的那一日,喬蘅正巧去正房用膳,聽到他在門口跟空鏡的談:

“兇手必然在春水街,那裏空餘的鋪面頗多,巷口崎嶇難走,最適合藏。你現在去一趟戶部,看能不能查出來第五鋪那間的主人是誰,實在不行就說錦衛要借用,結案即還。”

心不在焉地聽著,喬蘅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手裏好幾間鋪面,大多數都在春杏街附近,唯有一間暫時留作備用的空餘鋪面不在春杏街。而且似乎就是在……

忽然擱箸起,匆匆離開主院,背後燕嘉允詫異地過來,忽視了他的打量,徑直穿過林徑來到垂英閣,從書案木屜的最底層翻找出鋪面的票據,定睛細看——

空鋪餘一,六平方丈,居春水街北五

春水街第五間鋪面——他們在找的那間——不就是手頭上餘下的這間嗎?

喬蘅拿了票據放在袖,穿過林徑回到主院,走到燕嘉允的前面。

燕嘉允不解地看過來道:“你方才急匆匆地去做什麽了?”

“我有事要與你說。”正了正神,改用“我”作自述,明顯是商談的口吻,道:“我能幫錦衛解決東宮一案,但我有條件。”

燕嘉允目詫異,隨即眉梢一挑,饒有興致道:“可以,去書房詳聊。”

喬蘅跟著燕嘉允來到書房。

他關上門,邀請喬蘅在書案對面坐下,但喬蘅沒,站在原地認真地看著他,道:

“你們說的春水街第五間鋪子,乃喬家所有。”

燕嘉允的眉梢又是微微一挑,道:“這倒是巧,我們確實急需第五間鋪面,那裏位置最適合用作餌。喬家願意割?”

喬蘅立即明白了他話裏的深意——用作餌,那就是有借無還的意思。

所以他方才告訴空鏡的結案即還,原來是先斬後奏、先取後付。

喬蘅沒有言明那鋪子就是自己的,只道:“我能保證把鋪子弄過來給錦衛,隨你們折騰,毫無後顧之憂。但我需要你答應我一個條件。”

說完這些,有點沒有底氣。案子是錦衛的案子,而卻需要燕嘉允幫忙出力,屬實不算公平的買賣。

燕嘉允角一揚,顯然聽出來了其中含義,似笑非笑道:

“喬蘅,你這麽想讓你的夫君吃虧啊。”

喬蘅攥的票據,抿了抿道:“你就說能不能談吧。”

燕嘉允直截了當道:“能談,你的條件是什麽?”

喬蘅做了個深呼吸,忽然雙膝跪地,正等開口提要求的燕嘉允微微一愣,就見那雙山泉一般清澈亮的杏眸微微垂下,叩首道:

“我想請你借我一點武藝高超的人力,幫忙在燕京尋找一下我的胞弟,喬荀。”

燕嘉允微微蹙眉:“你的胞弟?”

喬蘅嗓音輕輕抖起來:“他被太子押送京藏了起來,下落不明,生死未蔔!我的條件就是我給你鋪面助你結案,你借我人力找到我的胞弟。”

話落,空氣安靜了數秒。

喬蘅能覺到頭頂有道視線一直在打量

有些焦灼,果然是太著急了,胃口太大了嗎?

燕嘉允雖然年輕,但絕非好糊弄之人,這樣不公平的易對他來講就是吃虧,他怎麽會願意答應……

念頭剛落下,喬蘅就聽到燕嘉允的一聲“知道了”,有些驚訝地擡起頭,就見他彎腰手攥住自己的手腕,溫熱手掌用力把從冰涼的地板上拉了起來。

年人懶洋洋開腔道:“原來我的小舅子被封璋給抓了。親這麽多時日了,你怎麽不早說?”

-

商談的結果是喬蘅把鋪子給錦衛,隨意錦衛使用,用作餌可能就會廢掉一間鋪面,而燕嘉允則幫尋找喬荀。

喬蘅的丹青很好,畫了一幅胞弟的畫像給他,道:“小荀今年十二歲,相貌出衆,眼睛很漂亮,而且極聰明。若他知道我們正在尋他,定然會想方設法主線索出來。”

燕嘉允接了畫像,道:“封璋帶走他無非是想替自己頂罪,如今皇上知道了封璋犯的事,你胞弟也就沒什麽作用了,封璋這人又自負,也不想放走他,所以估計是在哪裏關著自生自滅,生命安全應當無虞,你也不必太擔心了。”

喬蘅也明白這個道理,稍稍放了心,拿出鋪子的票據給他,道:“希衛早日抓到那位殺手。”

燕嘉允收了票據,給空鏡,讓他送至衙門。

買賣談妥了,喬蘅只需要坐等燕嘉允這邊的消息,燕嘉允隨意地問了句:

“找到你胞弟之後,你有什麽想法?怎麽安置他?”

“肯定不能再讓他待在京都了。”喬蘅道,“至于送去哪裏,妾還沒想好。”

燕嘉允慢悠悠道:“我倒是有個安排。”

喬蘅好奇地看著他:“什麽?”

燕嘉允難得賣了個關子:“到時候再告訴你。”

喬蘅一時竟有些期待起來,燕嘉允能想到這個安排,不管怎麽說肯定不是個壞的活計,小荀不至于無可去。

答應了喬蘅,燕嘉允就不打算再拖延,當即招了數個暗衛現,將喬荀的畫像給他們一一看過去,下令在京都裏暗暗搜尋,有任何蛛馬跡就要上報。

這些暗衛最擅長偵查,能在七日走遍京都的各個角落,若喬荀當真被封璋仍在哪個犄角旮旯裏,燕府暗衛掘地三尺都能找得到。

燕嘉允開始忙活找人的事後,喬蘅也沒閑著,回到了垂英閣。

一方面是翻看鋪面的賬本,盈餘充足,正好快該過年了,打算給大家發紅包,另一方面就是思索一件事——

打算做點什麽來回報燕嘉允的幫忙。

喬蘅的繡藝很好,本想給燕嘉允繡個東西,但轉念一想,不管繡什麽送給他都顯得過分親昵了些,好似曖昧告白似的,不想讓燕嘉允誤會或是到為難,便放棄了這個想法。

思來想去,喬蘅趁著燕嘉允不在府裏,決定出門上街轉轉。

燕京最繁華的莫過于東西兩市,東市賣吃食,略小一些,西市賣件,略大一些,錢富貴那些布匹就是在西市批買的。

由于白蘇、榴月和李嬤嬤都在店鋪子裏幫忙,喬蘅便獨自坐了燕府的馬車去往西市。

京都進了臘月,樹梢上變得禿禿的,一片冷寂。由于太冷,街上行人也不多。

喬蘅披上狐裘披風,手裏抱著湯婆子,穿得暖暖和和的才出門。吩咐車夫慢慢地行駛,微微掀了簾子,著京都的寒冷,順便往西市街鋪兩邊掃量著。

古玩字畫、飾鐵……西市賣的東西五花八門,價錢也頗有差異。有的便宜至幾銅錢,有的貴至數千兩銀子。

喬蘅看到一家鋪面,眼睛微亮,喊了聲“停”。

待馬車停穩,放下湯婆子,走下馬車進去逛了逛。這裏面賣的都是用窯燒出來的瓷盞、瓷杯,外頭鍍了層好看的彩釉。鋪子客人不,每個人手裏都拿了瓷盞打算買走。

喬蘅看一眼價錢,不便宜,但也不算太貴,算是適合添置在家裏的件,也適合送人。買個窯燒的瓷杯送給燕嘉允,好像還不錯。

在鋪子裏逛了起來,瓷都燒得很好看,高矮胖瘦皆有,但總覺得都缺了點什麽,最後喬蘅走到角落裏,目定住不了——

這是一個的瓷盞,但不算一個單獨的盞,盞壁上掛了一只泥塑的茸茸大狗狗,被燒黃澄澄的,趴在盞沿顯得憨態可掬。

喬蘅一眼就覺得這只大狗狗很像燕嘉允。

當即拿起瓷盞問價:“掌櫃的,這個多錢?”

掌櫃擡眼一看,就笑了:“姑娘眼真好,這泥塑燒的狗狗盞乃我們這裏的鎮店之寶,要五十兩銀子。”

五十兩,喬蘅心道,這屬實是貴了點,旁邊都是五兩十兩最多二十兩的,這個直接翻了倍。

打量著這狗狗盞,越看越喜歡,最後還是掏了銀票付賬,道:

“掌櫃的,這個我買了,麻煩您給用好看一點的匣子裝一下。”

“這是自然,我們這裏的杯盞最適合送人,匣子都是上好的黑木匣呢。”

掌櫃的麻利給喬蘅包好。

喬蘅接了盞,心輕快地走出鋪子,尋思著等會回府怎麽送給他才合適。

一個沒注意,在馬車旁匆匆撞上一個子,下意識護住木匣,扭頭看向來人。

只聽子哎呦一聲,捂著額頭盛氣淩人地怒視而來:“是誰走路這般莽撞……喬蘅?是你?”

京中見過喬蘅的不多,能準確說出名字的就更了,喬蘅欠行禮,垂眼:“民婦給昭寧公主問安。”

“你怎麽在這?給誰買的東西?”昭寧公主打量幾眼,哼笑道:“難不是給燕嘉允買的?呵,想打他的心,你簡直在癡心妄想!他眼裏看不上你這種循規蹈矩的子,你怎麽好意思買東西討好他的?”

周圍行人漸漸都看了過來,畢竟昭寧公主來集市可不常見,另一個還是最近頗議論的喬家嫡

聽著逐漸圍攏的瞧熱鬧聲音,喬蘅不想被當作猴兒一般圍觀,冷淡地垂著眼,道:

“公主說的是,民婦如浮萍,自是不敢攀附燕世子的。民婦要回府了,公主慢走。”

說罷便不再理會昭寧公主,轉上了燕府馬車,合上了簾子擋住昭寧公主的怒視。

“喬蘅!你!”昭寧公主被不接不避的態度給惹惱了,“燕嘉允不會喜歡你的,不然怎會遲遲不與你圓房?本公主看你能得意到幾時!”

忿忿擡起下,吩咐後兩個侍道:“咱們走!”

兩個侍無奈地互看一眼,默默跟上了昭寧公主。

馬車裏,喬蘅給燕嘉允買東西的好心被短暫影響了一下。

今日在集市到昭寧公主在意料之外,想來不出一個時辰,這邊的對話就都會傳到皇城裏,而對于至今沒有與燕嘉允圓房的話題定然會再次被人們提起。

燕世子不寵、燕家遲早休棄雲雲,都是老生常談了。

但喬蘅也只煩悶了一會就把這件事給拋到了腦後。如今的生活比想象中好了很多,手裏鋪子掙錢,背靠燕府做靠山,還能借著燕嘉允的暗衛尋找胞弟,不知比初到京都好了多倍。至于一個同房,喬蘅真的不看在眼裏。

更何況,其實也不想和燕嘉允同房。

與其現在纏綿拉拉扯扯剪不斷,不如一開始就劃清界限,相敬如賓。喬蘅覺得能和離最好,若不能的話,那日後等相融洽一些後,想辦法在膝下養一個燕家嫡支子嗣,的主母地位才能徹底穩固。

喬蘅所求不多,自由和權利二擇一,互不相犯、穩妥一生就好。

至于昭寧公主的挖苦,就當個狗吠吧。

這般想著,的心又變得不錯起來。

回到燕府,喬蘅帶著木匣去了主院,沒瞧見燕嘉允的人,想了想,走去書房,敲了敲門,仍然是沒人,喬蘅看了一眼外頭的空鏡,把手裏的木匣遞給他道:

“煩請你把它放到世子書案上,就說是我送給他的謝禮。”

空鏡看了一眼木匣,書房重地確實不好在世子不在時讓夫人進去,他遂接了過來,言簡意賅地嗯了聲。

“那麻煩你了,多謝。”喬蘅含笑打了聲招呼,轉出了主院。

冬日太冷,喬蘅不想在屋外久待,打算去燒了地龍的垂英閣裏小睡一會,順便寫一寫開布匹鋪面的章程。

誰知剛走出主院,迎面就看到燕嘉允從府外回來,兩人對視了個正著。

驚訝地停了腳步,有些期待地問:

“世子剛從外面回來?可是有小荀的消息了?”

“嗯,剛剛去了趟衙門,商量年底宮宴值守的事兒。”

燕嘉允開口,這是回答前一個問題,而後接著回複後面的問題,“目前還沒有,沒這麽快,有線索我會通知你。”

“既然如此,那麻煩你了。”喬蘅激道。

燕嘉允嗯了聲,濃眉下的一雙眼睛帶著複雜的緒,喬蘅本告辭,被他這般眼神打量得渾不對勁,道:

“世子,發生何事了?妾上有什麽不妥嗎?”

“沒有。沒什麽不妥。”

燕嘉允言又止,回想到方才在皇城聽到的流言,試探道:“你方才去了西市?”

“是,妾給世子買了點謝禮。”喬蘅被他幽深的黑眸看得雲裏霧裏,道:“怎麽了?”

燕嘉允抿了下,略一猶豫道:“你到昭寧公主了?”

喬蘅想起方才遇到的事,不由失笑:* “原來你說的是這件事。昭寧公主拿妾沒有辦法,挖苦了兩句,別的倒也沒什麽。”

燕嘉允剛才就聽說過了,但他想問的不是這個。他一雙桃花眼直勾勾地盯著,心頭湧著難以言說的緒。

他覺得納罕,難不自己聽說的同房啊、不寵啊那些流言,喬蘅沒聽到?另外又覺得不可置信,若是喬蘅聽到了,怎會這般淡定?他沒有和同房,就一點不在意?

他看著喬蘅溫婉的笑容,沒忍住問道:“你遇到昭寧公主的時候,挖苦你什麽了?”

喬蘅無奈地嘆了口氣,不太在意道:“不過是一些以前就議論過的事罷了,毫無新意。”

燕嘉允不知是不是一筋搭錯了,有些執拗地追問底:“什麽議論過的事,我怎麽沒聽說過?”

喬蘅奇怪地看著他,以前沒聽說過嗎?不太可能吧?但既然他這般說,想來是今日的流言給燕府造了影響,于是放輕語氣,溫聲細語地說:“妾沒有把那些酸言冷語放心上,世子放心便是,燕府應當不會被影響到,外人議論也就圖個新鮮罷了。”

“……”

燕嘉允緒不太好,他一點都沒被寬到。

他一雙漆黑瞳仁沉沉盯著,語氣生道:“昭寧公主是不是說你什麽了,讓你不敢對我講?”

喬蘅有些迷了,燕嘉允到底想問什麽,怎麽緒越來越差的樣子,盡力讓他放寬心道:“妾沒有瞞世子的事,世子何出此言?”

燕嘉允眉頭擰:“那說你什麽了?”

喬蘅想了想,終于答出了燕嘉允想問的東西:“他說妾想打世子就是癡心妄想,你看不上妾這種循規蹈矩的子,也不會喜歡上我,不然怎會遲遲不與妾圓房。”

回憶了一下,確實沒別的了。

燕嘉允只見眼前的人峨眉輕蹙,而後很坦然道:“就是這些陳言舊語,毫無新意的。”

語調很溫,輕聲細語的,似是想寬他,他也別在意。

燕嘉允:“……”

他心頭著一不知名的不痛快的緒,總覺得很不爽,好像剛才糾結了一路的事本沒被喬蘅放在眼裏。

腦子裏的想法還沒來得及過一遍,話音口而出:“你就不想與我同房從此平息流言蜚語嗎?”

喬蘅一愣,驚愕地向他,似是本沒想到他會說出這種話,以至于一時回答不上來。

燕嘉允微微一愣,瞬間覺得後悔,話不過腦子,他怎麽就說出了這種話來!緋紅瞬間燒紅了耳朵,他磕絆地開口:“不是,喬蘅,我的意思是……”

一出聲才發現本無從解釋,越辯解越尷尬。

喬蘅倒是率先反應過來,噗嗤一笑,溫和輕聲道:

“妾知道世子擔心,但是世子實在多慮了,不過是一些流言蜚語,妾行得正坐得直,不會被非議所影響,多謝世子關心。”

一句四兩撥千斤的話語,化解了燕嘉允想要原地離府出走的尷尬。

“嗯,我就是這個意思,你沒有困擾就好。”

燕嘉允在心裏說,沒錯,對,他就是這麽想的……狗屁,他這麽想的才怪。

燕嘉允總覺得再繼續這個話題,會導致兩個人的關系産生一些變質的改變,他打心裏逃避繼續深想下去。

喬蘅都不在意,他在這裏在意個什麽勁。既已約法三章,他又不是輕易毀諾之人。

一番對話之後再無要事,兩人就地分開。喬蘅去垂英閣忙碌開布匹鋪的事,燕嘉允回了書房。

空鏡指向屋的書案,稟報:“世子,這是夫人給您的謝禮。”

燕嘉允方才聽到喬蘅提了謝禮的事,想來是謝他幫忙尋找喬荀的,他興致莫名不高,去書案打開一看,一個不知道什麽玩意的帶著狗的瓷出現在黑木匣裏。

燕嘉允拿在手裏看了看,一個不知道能幹什麽的杯盞,像是泥土一樣土不溜秋的,旁邊還趴著一只看起來不太聰明的狗,吐著舌頭直樂。

喬蘅怎麽會買這種看起來不太聰明的禮

燕嘉允心裏嘀咕一聲。

空鏡適時問道:“世子,給您放在哪?”

燕嘉允在書房環顧一周,終于在窗沿旮旯尋到合適的位置,拿起杯盞走過去放那兒,思索了下,道:

“這狗盞瞧著不太機靈,就用來放抹布吧。”

就這麽一錘定音了。

-

喬蘅的鋪生意很紅火,趁著勢頭,把布匹鋪開了起來,廖掌櫃負責此鋪。

鋪裏的布料都是喬蘅親自掌眼,與京都任何一家都沒有重複,都是江南那邊清麗婉約的款式,一開業就格外生意火,頗年輕姑娘和婦人歡迎。

更有高門大戶的管事來問能不能訂長期的四季布料,他們給府裏的姑娘們裁裳。

喬蘅將這些事的決定權都給了廖掌櫃。廖掌櫃經驗富,對于喬蘅的放權也很是激,一門心思都撲在了這上面。

另外把白蘇從鋪調了過來,跟著廖掌櫃和他的徒弟一起學習管鋪子的賬。

忙碌完這些又是五六日過去了。

期間喬蘅收到了燕家老宅送來的信,信是燕夫人寫的,表述了對于喬蘅的喜以及無法互相見一面的憾,還道燕嘉允的脾氣有點差,希喬蘅多多包容,若是有不滿之可以寫信給與燕父定然批判燕嘉允雲雲。

喬蘅心裏有幾分暖意,作為一個被賜婚進來的兒媳,能得到婆母的喜并不容易,而且看燕夫人這語氣,似乎喜更甚燕嘉允,言語間對自己的兒子頗有嫌棄。

認真地回了信,并表示有機會定會與燕嘉允一同回老宅拜他們。

等兩個鋪子都步正軌後,喬蘅拿到了一批比預想中還要多得多的銀兩。

細數了一遍,暫時不打算還給燕嘉允,而是獨自去了錢莊,把銀子存了起來。

喬蘅從錢莊回到燕府,一進門就聽戚叔說燕嘉允正在主院書房裏等著來到書房門口敲了敲門,過了會,燕嘉允打開書房。

他示意進來,坐在書案邊,喬蘅走進來才看見他拿了張京都的輿圖,正用朱砂筆勾畫著。

喬蘅解下厚披風放在木架上,輕提擺坐在書案對面,剛從外面回來雙手冰涼,手邊正好有個湯婆子,捂在上面暖著手,問道:“世子,你找妾何事?”

燕嘉允視線從輿圖上擡起來,落在的面容上,道:

“暗衛查到喬荀的線索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78章

被迫奉旨成婚後/嫁錦衣

第22章 第22章

第22章 第22章

燕嘉允說完這句話耳朵就變得一片緋紅, 不過大抵是兩個人尷尬過太多會回,他竟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心態,說著說著態度就理直氣壯了起來:

“你剛好撞進來,幫我拿個裳也不過分吧。”

殊不知門外的喬蘅卻比他更尷尬, 明明吃了虧的人是燕嘉允, 可的腦袋卻仍然嗡嗡的。

方才太措手不及了些, 以至于現在腦海裏還在回著那副薄分明的軀,還有他那雖然拉聳著卻極為可觀的……

喬蘅的耳廓更紅了, 渾都僵起來, 聽到燕嘉允這般理直氣壯的語氣, 不自覺帶了幾分氣惱道:

“我去給你喊下人拿, 你在這裏等著。”

話罷,不等燕嘉允同意, 急急忙忙走出了主院。

燕府下人不,但在主院伺候的不多,不過喬蘅不在意是哪個下人,隨便拉個人就好了,去隔壁院子尋到一個負責澆花的小廝,不自然地清了清嗓子,道:

“世子在沐浴, 讓你去給他拿裳。”

小廝有些懵,下一秒他想起戚管事的某些“吩咐”,立刻眉開眼笑起來道:“是嗎?世子原來在沐浴啊!那只好辛苦一下夫人了, 小的做不來這些, 夫人恕罪啊!”

說著他拿著花盆連忙跑遠了, 後似有洪水猛在追趕。

喬蘅:“……”

意識到了有點不對勁,但打心底不願信邪, 又來到門口找到戚叔,道:“戚叔,世子在主院的耳房裏沐浴,煩請你……”

“哎呀呀,夫人,你說什麽老奴聽不見啊!”

戚叔大著嗓子吼道:“這幾日老奴的耳朵有點兒背,辛苦夫人了,老奴這就給您賠罪!”

說著他利索地抱拳鞠躬,沒等喬蘅反應過來就腳麻利地走出去三丈遠。

喬蘅:“……”

喬蘅知道了,他們就是故意的。

一時不知道該氣該笑,慣來好脾氣的沒辦法對下人發脾氣,只好又回到主院的耳房門口,猶豫著問道:

“你、你還在裏面嗎?”

“不然?”

燕嘉允沒好氣的聲音傳出來,“我不在裏面還能一..不.掛地出去嗎?”

喬蘅心道也是。

耳廓慢慢又染上不自然的緋紅,翁聲道:“你的裳和……和衩在哪?”

燕嘉允微微一頓,道:“裳在書房的木櫥裏。裏面有箱籠,裝著裏。”

喬蘅忍著害臊,側過頭去,不自在地問道:“裳拿什麽樣的?還有你的那、那衩,拿什麽的?”

燕嘉允有點暴躁的聲音傳出來:“隨便,除了公服,能在府裏穿的裳就行。衩你之前見過的,黑的藍的什麽的,哪個都行。”

他的臉皮厚度只能到這裏,生怕喬蘅再問下去,催促道:“快點,求你了我的夫人,你知道在冬天淨室裏多冷嗎?”

“我、我知道了,你等一下。”

喬蘅趕忙去了書房,門沒關,走到燕嘉允說的木櫥裏,翻出雪白中,還有一件朱的外袍。再打開旁邊的箱籠,裏面果然堆了一堆衩,有的疊了放好的,有幾個仍在上面沒來得及疊,喬蘅閉著眼睛隨便拿了一個出來,仍在裳裏團吧團吧抱在懷裏,起出了書房。

快步回到淨室,喬蘅微微紅著臉皮,閉眼給他遞進去,燕嘉允很快接了過去,關上了門。

喬蘅松了一口氣。

待在這裏屬實不自在,喬蘅沒等燕嘉允出來就回了正房。

燕嘉允在淨室裏不知道磨蹭什麽,好半晌才穿好裳出來,走進正房裏頭發還微微著。兩個人的視線對上,又不約而同地錯開。

喬蘅忍了忍,沒有忍住,輕輕咳了一聲說:“你、你那些怎麽不疊一疊。”

燕嘉允正坐在八仙桌旁邊喝熱茶緩解不自在,本不想再提這事,聞言又忍不住回頭反駁道:

“誰說的,我疊了!你那次擅自拿了我的衩,你走了之後我一條條疊好了的。”

喬蘅也不想再提,但燕嘉允都這麽說了,也爭辯道:“可方才我明明看到有幾條七八糟地堆在上面,這不是個好習慣,你有時間就疊一疊呀。”

燕嘉允不想與爭論,道:“知道了。我今晚去疊。”

大概是兩個人都很想跳過這一茬,喬蘅努力地找話題,道:“你那東宮的案子如何了?”

燕嘉允平日裏對這種公事都不大想提,但今日回應得很快:“在抓兇手頭領,但很難查到他的位置。”

“若一直抓不到呢?”

“那這很有可能會為一樁懸案。”

喬蘅應了一聲表示知道了。

喬蘅的話頭功讓燕嘉允的思緒回到正事上,他蹙眉思索著,道了聲去忙就起去了書房。

等他走後,喬蘅獨自在人榻上坐了一會,方才霧氣中窺見的那副堅實有力的軀又浮現在腦海裏。

先前只顧著惱了,現在再回想,燕嘉允的口附近似乎有一塊嶙峋的疤痕,痕跡很重,哪怕喬蘅這種不懂傷口的人,也能猜出那一定是很深的傷。

他不是在勳貴家族中捧著長大的世子爺嗎?

喬蘅有些疑,那心口怎麽會有傷呢?

是不是……燕家,燕嘉允,也有一些往年,是不為外人所知的呢?

喬蘅從前對此漠不關心,但如今卻生出幾分好奇。

-

太子封璋對喬蘅的覬覦讓有點急迫起來,整日整夜地留在了垂英閣,翻看著從書房借來的關于東宮的書籍。

燕嘉允知道太子是導致喬家傾塌的罪魁禍首,見借書也沒多想,只道還書時放到原

書籍上關于東宮的記載大多數都中規中矩,唯一比較特別的就是說東宮有個地牢,但喬蘅的直覺覺得小荀不在地牢裏,而是被封璋塞到了別

在喬蘅查找資料的時間裏,燕嘉允又出門去辦案了,一連數日未回。

等他終于回府的那一日,喬蘅正巧去正房用膳,聽到他在門口跟空鏡的談:

“兇手必然在春水街,那裏空餘的鋪面頗多,巷口崎嶇難走,最適合藏。你現在去一趟戶部,看能不能查出來第五鋪那間的主人是誰,實在不行就說錦衛要借用,結案即還。”

心不在焉地聽著,喬蘅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手裏好幾間鋪面,大多數都在春杏街附近,唯有一間暫時留作備用的空餘鋪面不在春杏街。而且似乎就是在……

忽然擱箸起,匆匆離開主院,背後燕嘉允詫異地過來,忽視了他的打量,徑直穿過林徑來到垂英閣,從書案木屜的最底層翻找出鋪面的票據,定睛細看——

空鋪餘一,六平方丈,居春水街北五

春水街第五間鋪面——他們在找的那間——不就是手頭上餘下的這間嗎?

喬蘅拿了票據放在袖,穿過林徑回到主院,走到燕嘉允的前面。

燕嘉允不解地看過來道:“你方才急匆匆地去做什麽了?”

“我有事要與你說。”正了正神,改用“我”作自述,明顯是商談的口吻,道:“我能幫錦衛解決東宮一案,但我有條件。”

燕嘉允目詫異,隨即眉梢一挑,饒有興致道:“可以,去書房詳聊。”

喬蘅跟著燕嘉允來到書房。

他關上門,邀請喬蘅在書案對面坐下,但喬蘅沒,站在原地認真地看著他,道:

“你們說的春水街第五間鋪子,乃喬家所有。”

燕嘉允的眉梢又是微微一挑,道:“這倒是巧,我們確實急需第五間鋪面,那裏位置最適合用作餌。喬家願意割?”

喬蘅立即明白了他話裏的深意——用作餌,那就是有借無還的意思。

所以他方才告訴空鏡的結案即還,原來是先斬後奏、先取後付。

喬蘅沒有言明那鋪子就是自己的,只道:“我能保證把鋪子弄過來給錦衛,隨你們折騰,毫無後顧之憂。但我需要你答應我一個條件。”

說完這些,有點沒有底氣。案子是錦衛的案子,而卻需要燕嘉允幫忙出力,屬實不算公平的買賣。

燕嘉允角一揚,顯然聽出來了其中含義,似笑非笑道:

“喬蘅,你這麽想讓你的夫君吃虧啊。”

喬蘅攥的票據,抿了抿道:“你就說能不能談吧。”

燕嘉允直截了當道:“能談,你的條件是什麽?”

喬蘅做了個深呼吸,忽然雙膝跪地,正等開口提要求的燕嘉允微微一愣,就見那雙山泉一般清澈亮的杏眸微微垂下,叩首道:

“我想請你借我一點武藝高超的人力,幫忙在燕京尋找一下我的胞弟,喬荀。”

燕嘉允微微蹙眉:“你的胞弟?”

喬蘅嗓音輕輕抖起來:“他被太子押送京藏了起來,下落不明,生死未蔔!我的條件就是我給你鋪面助你結案,你借我人力找到我的胞弟。”

話落,空氣安靜了數秒。

喬蘅能覺到頭頂有道視線一直在打量

有些焦灼,果然是太著急了,胃口太大了嗎?

燕嘉允雖然年輕,但絕非好糊弄之人,這樣不公平的易對他來講就是吃虧,他怎麽會願意答應……

念頭剛落下,喬蘅就聽到燕嘉允的一聲“知道了”,有些驚訝地擡起頭,就見他彎腰手攥住自己的手腕,溫熱手掌用力把從冰涼的地板上拉了起來。

年人懶洋洋開腔道:“原來我的小舅子被封璋給抓了。親這麽多時日了,你怎麽不早說?”

-

商談的結果是喬蘅把鋪子給錦衛,隨意錦衛使用,用作餌可能就會廢掉一間鋪面,而燕嘉允則幫尋找喬荀。

喬蘅的丹青很好,畫了一幅胞弟的畫像給他,道:“小荀今年十二歲,相貌出衆,眼睛很漂亮,而且極聰明。若他知道我們正在尋他,定然會想方設法主線索出來。”

燕嘉允接了畫像,道:“封璋帶走他無非是想替自己頂罪,如今皇上知道了封璋犯的事,你胞弟也就沒什麽作用了,封璋這人又自負,也不想放走他,所以估計是在哪裏關著自生自滅,生命安全應當無虞,你也不必太擔心了。”

喬蘅也明白這個道理,稍稍放了心,拿出鋪子的票據給他,道:“希衛早日抓到那位殺手。”

燕嘉允收了票據,給空鏡,讓他送至衙門。

買賣談妥了,喬蘅只需要坐等燕嘉允這邊的消息,燕嘉允隨意地問了句:

“找到你胞弟之後,你有什麽想法?怎麽安置他?”

“肯定不能再讓他待在京都了。”喬蘅道,“至于送去哪裏,妾還沒想好。”

燕嘉允慢悠悠道:“我倒是有個安排。”

喬蘅好奇地看著他:“什麽?”

燕嘉允難得賣了個關子:“到時候再告訴你。”

喬蘅一時竟有些期待起來,燕嘉允能想到這個安排,不管怎麽說肯定不是個壞的活計,小荀不至于無可去。

答應了喬蘅,燕嘉允就不打算再拖延,當即招了數個暗衛現,將喬荀的畫像給他們一一看過去,下令在京都裏暗暗搜尋,有任何蛛馬跡就要上報。

這些暗衛最擅長偵查,能在七日走遍京都的各個角落,若喬荀當真被封璋仍在哪個犄角旮旯裏,燕府暗衛掘地三尺都能找得到。

燕嘉允開始忙活找人的事後,喬蘅也沒閑著,回到了垂英閣。

一方面是翻看鋪面的賬本,盈餘充足,正好快該過年了,打算給大家發紅包,另一方面就是思索一件事——

打算做點什麽來回報燕嘉允的幫忙。

喬蘅的繡藝很好,本想給燕嘉允繡個東西,但轉念一想,不管繡什麽送給他都顯得過分親昵了些,好似曖昧告白似的,不想讓燕嘉允誤會或是到為難,便放棄了這個想法。

思來想去,喬蘅趁著燕嘉允不在府裏,決定出門上街轉轉。

燕京最繁華的莫過于東西兩市,東市賣吃食,略小一些,西市賣件,略大一些,錢富貴那些布匹就是在西市批買的。

由于白蘇、榴月和李嬤嬤都在店鋪子裏幫忙,喬蘅便獨自坐了燕府的馬車去往西市。

京都進了臘月,樹梢上變得禿禿的,一片冷寂。由于太冷,街上行人也不多。

喬蘅披上狐裘披風,手裏抱著湯婆子,穿得暖暖和和的才出門。吩咐車夫慢慢地行駛,微微掀了簾子,著京都的寒冷,順便往西市街鋪兩邊掃量著。

古玩字畫、飾鐵……西市賣的東西五花八門,價錢也頗有差異。有的便宜至幾銅錢,有的貴至數千兩銀子。

喬蘅看到一家鋪面,眼睛微亮,喊了聲“停”。

待馬車停穩,放下湯婆子,走下馬車進去逛了逛。這裏面賣的都是用窯燒出來的瓷盞、瓷杯,外頭鍍了層好看的彩釉。鋪子客人不,每個人手裏都拿了瓷盞打算買走。

喬蘅看一眼價錢,不便宜,但也不算太貴,算是適合添置在家裏的件,也適合送人。買個窯燒的瓷杯送給燕嘉允,好像還不錯。

在鋪子裏逛了起來,瓷都燒得很好看,高矮胖瘦皆有,但總覺得都缺了點什麽,最後喬蘅走到角落裏,目定住不了——

這是一個的瓷盞,但不算一個單獨的盞,盞壁上掛了一只泥塑的茸茸大狗狗,被燒黃澄澄的,趴在盞沿顯得憨態可掬。

喬蘅一眼就覺得這只大狗狗很像燕嘉允。

當即拿起瓷盞問價:“掌櫃的,這個多錢?”

掌櫃擡眼一看,就笑了:“姑娘眼真好,這泥塑燒的狗狗盞乃我們這裏的鎮店之寶,要五十兩銀子。”

五十兩,喬蘅心道,這屬實是貴了點,旁邊都是五兩十兩最多二十兩的,這個直接翻了倍。

打量著這狗狗盞,越看越喜歡,最後還是掏了銀票付賬,道:

“掌櫃的,這個我買了,麻煩您給用好看一點的匣子裝一下。”

“這是自然,我們這裏的杯盞最適合送人,匣子都是上好的黑木匣呢。”

掌櫃的麻利給喬蘅包好。

喬蘅接了盞,心輕快地走出鋪子,尋思著等會回府怎麽送給他才合適。

一個沒注意,在馬車旁匆匆撞上一個子,下意識護住木匣,扭頭看向來人。

只聽子哎呦一聲,捂著額頭盛氣淩人地怒視而來:“是誰走路這般莽撞……喬蘅?是你?”

京中見過喬蘅的不多,能準確說出名字的就更了,喬蘅欠行禮,垂眼:“民婦給昭寧公主問安。”

“你怎麽在這?給誰買的東西?”昭寧公主打量幾眼,哼笑道:“難不是給燕嘉允買的?呵,想打他的心,你簡直在癡心妄想!他眼裏看不上你這種循規蹈矩的子,你怎麽好意思買東西討好他的?”

周圍行人漸漸都看了過來,畢竟昭寧公主來集市可不常見,另一個還是最近頗議論的喬家嫡

聽著逐漸圍攏的瞧熱鬧聲音,喬蘅不想被當作猴兒一般圍觀,冷淡地垂著眼,道:

“公主說的是,民婦如浮萍,自是不敢攀附燕世子的。民婦要回府了,公主慢走。”

說罷便不再理會昭寧公主,轉上了燕府馬車,合上了簾子擋住昭寧公主的怒視。

“喬蘅!你!”昭寧公主被不接不避的態度給惹惱了,“燕嘉允不會喜歡你的,不然怎會遲遲不與你圓房?本公主看你能得意到幾時!”

忿忿擡起下,吩咐後兩個侍道:“咱們走!”

兩個侍無奈地互看一眼,默默跟上了昭寧公主。

馬車裏,喬蘅給燕嘉允買東西的好心被短暫影響了一下。

今日在集市到昭寧公主在意料之外,想來不出一個時辰,這邊的對話就都會傳到皇城裏,而對于至今沒有與燕嘉允圓房的話題定然會再次被人們提起。

燕世子不寵、燕家遲早休棄雲雲,都是老生常談了。

但喬蘅也只煩悶了一會就把這件事給拋到了腦後。如今的生活比想象中好了很多,手裏鋪子掙錢,背靠燕府做靠山,還能借著燕嘉允的暗衛尋找胞弟,不知比初到京都好了多倍。至于一個同房,喬蘅真的不看在眼裏。

更何況,其實也不想和燕嘉允同房。

與其現在纏綿拉拉扯扯剪不斷,不如一開始就劃清界限,相敬如賓。喬蘅覺得能和離最好,若不能的話,那日後等相融洽一些後,想辦法在膝下養一個燕家嫡支子嗣,的主母地位才能徹底穩固。

喬蘅所求不多,自由和權利二擇一,互不相犯、穩妥一生就好。

至于昭寧公主的挖苦,就當個狗吠吧。

這般想著,的心又變得不錯起來。

回到燕府,喬蘅帶著木匣去了主院,沒瞧見燕嘉允的人,想了想,走去書房,敲了敲門,仍然是沒人,喬蘅看了一眼外頭的空鏡,把手裏的木匣遞給他道:

“煩請你把它放到世子書案上,就說是我送給他的謝禮。”

空鏡看了一眼木匣,書房重地確實不好在世子不在時讓夫人進去,他遂接了過來,言簡意賅地嗯了聲。

“那麻煩你了,多謝。”喬蘅含笑打了聲招呼,轉出了主院。

冬日太冷,喬蘅不想在屋外久待,打算去燒了地龍的垂英閣裏小睡一會,順便寫一寫開布匹鋪面的章程。

誰知剛走出主院,迎面就看到燕嘉允從府外回來,兩人對視了個正著。

驚訝地停了腳步,有些期待地問:

“世子剛從外面回來?可是有小荀的消息了?”

“嗯,剛剛去了趟衙門,商量年底宮宴值守的事兒。”

燕嘉允開口,這是回答前一個問題,而後接著回複後面的問題,“目前還沒有,沒這麽快,有線索我會通知你。”

“既然如此,那麻煩你了。”喬蘅激道。

燕嘉允嗯了聲,濃眉下的一雙眼睛帶著複雜的緒,喬蘅本告辭,被他這般眼神打量得渾不對勁,道:

“世子,發生何事了?妾上有什麽不妥嗎?”

“沒有。沒什麽不妥。”

燕嘉允言又止,回想到方才在皇城聽到的流言,試探道:“你方才去了西市?”

“是,妾給世子買了點謝禮。”喬蘅被他幽深的黑眸看得雲裏霧裏,道:“怎麽了?”

燕嘉允抿了下,略一猶豫道:“你到昭寧公主了?”

喬蘅想起方才遇到的事,不由失笑:* “原來你說的是這件事。昭寧公主拿妾沒有辦法,挖苦了兩句,別的倒也沒什麽。”

燕嘉允剛才就聽說過了,但他想問的不是這個。他一雙桃花眼直勾勾地盯著,心頭湧著難以言說的緒。

他覺得納罕,難不自己聽說的同房啊、不寵啊那些流言,喬蘅沒聽到?另外又覺得不可置信,若是喬蘅聽到了,怎會這般淡定?他沒有和同房,就一點不在意?

他看著喬蘅溫婉的笑容,沒忍住問道:“你遇到昭寧公主的時候,挖苦你什麽了?”

喬蘅無奈地嘆了口氣,不太在意道:“不過是一些以前就議論過的事罷了,毫無新意。”

燕嘉允不知是不是一筋搭錯了,有些執拗地追問底:“什麽議論過的事,我怎麽沒聽說過?”

喬蘅奇怪地看著他,以前沒聽說過嗎?不太可能吧?但既然他這般說,想來是今日的流言給燕府造了影響,于是放輕語氣,溫聲細語地說:“妾沒有把那些酸言冷語放心上,世子放心便是,燕府應當不會被影響到,外人議論也就圖個新鮮罷了。”

“……”

燕嘉允緒不太好,他一點都沒被寬到。

他一雙漆黑瞳仁沉沉盯著,語氣生道:“昭寧公主是不是說你什麽了,讓你不敢對我講?”

喬蘅有些迷了,燕嘉允到底想問什麽,怎麽緒越來越差的樣子,盡力讓他放寬心道:“妾沒有瞞世子的事,世子何出此言?”

燕嘉允眉頭擰:“那說你什麽了?”

喬蘅想了想,終于答出了燕嘉允想問的東西:“他說妾想打世子就是癡心妄想,你看不上妾這種循規蹈矩的子,也不會喜歡上我,不然怎會遲遲不與妾圓房。”

回憶了一下,確實沒別的了。

燕嘉允只見眼前的人峨眉輕蹙,而後很坦然道:“就是這些陳言舊語,毫無新意的。”

語調很溫,輕聲細語的,似是想寬他,他也別在意。

燕嘉允:“……”

他心頭著一不知名的不痛快的緒,總覺得很不爽,好像剛才糾結了一路的事本沒被喬蘅放在眼裏。

腦子裏的想法還沒來得及過一遍,話音口而出:“你就不想與我同房從此平息流言蜚語嗎?”

喬蘅一愣,驚愕地向他,似是本沒想到他會說出這種話,以至于一時回答不上來。

燕嘉允微微一愣,瞬間覺得後悔,話不過腦子,他怎麽就說出了這種話來!緋紅瞬間燒紅了耳朵,他磕絆地開口:“不是,喬蘅,我的意思是……”

一出聲才發現本無從解釋,越辯解越尷尬。

喬蘅倒是率先反應過來,噗嗤一笑,溫和輕聲道:

“妾知道世子擔心,但是世子實在多慮了,不過是一些流言蜚語,妾行得正坐得直,不會被非議所影響,多謝世子關心。”

一句四兩撥千斤的話語,化解了燕嘉允想要原地離府出走的尷尬。

“嗯,我就是這個意思,你沒有困擾就好。”

燕嘉允在心裏說,沒錯,對,他就是這麽想的……狗屁,他這麽想的才怪。

燕嘉允總覺得再繼續這個話題,會導致兩個人的關系産生一些變質的改變,他打心裏逃避繼續深想下去。

喬蘅都不在意,他在這裏在意個什麽勁。既已約法三章,他又不是輕易毀諾之人。

一番對話之後再無要事,兩人就地分開。喬蘅去垂英閣忙碌開布匹鋪的事,燕嘉允回了書房。

空鏡指向屋的書案,稟報:“世子,這是夫人給您的謝禮。”

燕嘉允方才聽到喬蘅提了謝禮的事,想來是謝他幫忙尋找喬荀的,他興致莫名不高,去書案打開一看,一個不知道什麽玩意的帶著狗的瓷出現在黑木匣裏。

燕嘉允拿在手裏看了看,一個不知道能幹什麽的杯盞,像是泥土一樣土不溜秋的,旁邊還趴著一只看起來不太聰明的狗,吐著舌頭直樂。

喬蘅怎麽會買這種看起來不太聰明的禮

燕嘉允心裏嘀咕一聲。

空鏡適時問道:“世子,給您放在哪?”

燕嘉允在書房環顧一周,終于在窗沿旮旯尋到合適的位置,拿起杯盞走過去放那兒,思索了下,道:

“這狗盞瞧著不太機靈,就用來放抹布吧。”

就這麽一錘定音了。

-

喬蘅的鋪生意很紅火,趁著勢頭,把布匹鋪開了起來,廖掌櫃負責此鋪。

鋪裏的布料都是喬蘅親自掌眼,與京都任何一家都沒有重複,都是江南那邊清麗婉約的款式,一開業就格外生意火,頗年輕姑娘和婦人歡迎。

更有高門大戶的管事來問能不能訂長期的四季布料,他們給府裏的姑娘們裁裳。

喬蘅將這些事的決定權都給了廖掌櫃。廖掌櫃經驗富,對于喬蘅的放權也很是激,一門心思都撲在了這上面。

另外把白蘇從鋪調了過來,跟著廖掌櫃和他的徒弟一起學習管鋪子的賬。

忙碌完這些又是五六日過去了。

期間喬蘅收到了燕家老宅送來的信,信是燕夫人寫的,表述了對于喬蘅的喜以及無法互相見一面的憾,還道燕嘉允的脾氣有點差,希喬蘅多多包容,若是有不滿之可以寫信給與燕父定然批判燕嘉允雲雲。

喬蘅心裏有幾分暖意,作為一個被賜婚進來的兒媳,能得到婆母的喜并不容易,而且看燕夫人這語氣,似乎喜更甚燕嘉允,言語間對自己的兒子頗有嫌棄。

認真地回了信,并表示有機會定會與燕嘉允一同回老宅拜他們。

等兩個鋪子都步正軌後,喬蘅拿到了一批比預想中還要多得多的銀兩。

細數了一遍,暫時不打算還給燕嘉允,而是獨自去了錢莊,把銀子存了起來。

喬蘅從錢莊回到燕府,一進門就聽戚叔說燕嘉允正在主院書房裏等著來到書房門口敲了敲門,過了會,燕嘉允打開書房。

他示意進來,坐在書案邊,喬蘅走進來才看見他拿了張京都的輿圖,正用朱砂筆勾畫著。

喬蘅解下厚披風放在木架上,輕提擺坐在書案對面,剛從外面回來雙手冰涼,手邊正好有個湯婆子,捂在上面暖著手,問道:“世子,你找妾何事?”

燕嘉允視線從輿圖上擡起來,落在的面容上,道:

“暗衛查到喬荀的線索了。”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