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設局

設局

車簾掀開時,外面的日落進來。

那立在馬車前的影被熙襯托得越發灼目,他半邊臉陷在影中,雙眸沉若深潭。

衛姝瑤急忙反轉了書冊,卻聽到一聲極輕的笑聲。

沒看清謝明翊的臉,車簾又倏地落下了。

衛姝瑤怔了一會兒,低眉去看手中的話本子。

這才發現,書頁上的字一個個都忽然變得不認識了,奇形怪狀的。

真的把書拿反了。

衛姝瑤皺眉,一下反應過來———

方才其實并未拿倒,謝明翊故意誆的。

衛姝瑤氣呼呼地扔了書冊,從袖中出青玉瓶,倒出一粒藥丸恨恨吞了下去。

“姑娘,是藥三分毒,這樣胡吃也不行呀。”寶枝看了一眼,道:“不過自從賀太醫為姑娘配了這方藥,姑娘夜裏再也沒有夢魘過了,也不再說夢裏的胡話了。”

衛姝瑤慢慢抿了口茶水,想起賀祈年所說,還差一味松脂琥珀蟬,心下開始琢磨起來。

昨夜,謝明翊提出,想要在太子妃大選之時做一件事。若功,能否順便要幾個松脂琥珀蟬呢?

即便不為此事,先前給謝明翊的行軍路線圖,是否可以權當些籌碼?

左右這東西也并不難辦……

末了,衛姝瑤又想起北境之危,決意回宮後再認真研究幾份行軍路線圖紙,以備不時之需,或解燃眉之急。

快進西華門時,衛姝瑤乘坐的馬車忽然偏離了隊伍,拐進了一條小巷子。

衛姝瑤心下一,擡眼卻見梁錦老神在在地趕著車,毫沒有警惕的神便知道是謝明翊的安排,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果不其然,過了一會兒,馬車停在一小院前。

車簾再度揚起來,一襲青衫映衛姝瑤眸中。

來人目不斜視,擡手請下車,“小丫頭,下來罷。”

衛姝瑤渾,低下頭,手裏的話本子輕輕放下來,垂眸跟著下了車。

對方步履自若,仿佛從前種種嫌隙如過眼煙雲不存在似的,態度恭敬,神平靜。

衛姝瑤心底卻是湧著不安,手指不自覺收攏起來。

來人正是沈興良的老仆康伯,年在沈府念書時,康伯沒照顧,總是笑瞇瞇地親昵喚一句小丫頭。

那時候是學堂最小的孩子,康伯偶爾會幫著教書先生看管孩子們,對更是頗為耐心,逢年過節還會特意給備些吃的零兒。

沈衛兩家生分後,康伯隨沈興良前往肅州,料想也了不苦,形較昔年消瘦了許多。

衛姝瑤垂著頭,鼻子一酸,勉強下心緒,跟著康伯一路前行。

“老爺前段日子舊疾複發,去了江南養病,昨兒剛剛回來。”

康伯領著到了正院,先行一步進去通傳了。

衛姝瑤站在廊下,生出張來。

沈興良剛回京城,就要見,怕不只是謝明翊的緣故。若只是想親眼瞧瞧如今衛家落魄,應當也不至于這般著急。

忐忑不安,不知等會兒要如何面對一位三年前的故人長輩。

等在廊下時,悄悄擡眼,打量著裏間靜。便見幾個仆從進出,都是往年在沈府見過的老仆。

心下低嘆,沈將軍確實是這樣一個念舊的人……可他絕不會念著和衛家的舊,那些往事如天塹,難以彌合。

想起年時,父親對兄長提及沈興良的神來。

父親麾下雖然能人異士衆多,不乏驍勇善戰之人,但他提到沈興良時,卻是格外不同。

“沈三其人,得他相助我之幸也。”彼時父親神采奕奕,聊到這位得力幹將時,誇贊不已。

衛姝瑤從半知半解的話中聽了出來,沈興良雖面貌生得儒雅,沙場縱橫時卻最為勇猛,這人非是一腔孤勇,頭腦也十分靈活,實屬有勇有謀。

可惜唯一不足,便是他拒人千裏之外的子,于人往上十分笨拙。當年他救下了一位夫子,為給夫子留口飯吃,才特意開設了學堂。

因著他彼時已經在聖上面前漸漸得寵,世家大族便送了些孩子過來。沈興良固然不願,得虧衛濛勸說,才勉強一并收下,避免了得罪世族。

昔年在沈府念書時,沈興良對別的孩子都不怎麽在意,唯獨對,會記得派人給送些小玩意兒。

可惜後來出了那件事……衛姝瑤無法苛責父親,但心中始終有愧。

正因此,衛姝瑤對今日的拜見才分外忐忑。

并非指三言兩語化解兩家恩怨,但只要沈興良待點誤會,至在東宮的日子會好過些。

衛姝瑤等了好一會兒,眼看天將晚,康伯終于出來,請進去。

衛姝瑤抿,斂去眼底的張,定了定神,跟著康伯了屋

小院顯然是沈興良的別院,格局并不開闊,屋陳設更是簡樸至極,素淨如雪

迎面唯一惹人注目的,便是懸掛在壁上的一幅字畫,描繪著群山之下一群將士們夜疾奔,騎馬渡河的壯闊畫面。

衛姝瑤不由得多看了兩眼,認出來是前任宰相沈晏清的畫作,眸中微驚。

“知道這是什麽河嗎?”

負手站立在畫前的沈興良忽地開了口。

衛姝瑤沒想到會是這樣的重逢對話,思索了一會兒,輕聲道:“是肅州祁蘭河。”

頓了頓神,又低聲道:“北狄鐵騎若是破了朝天闕,渡過祁蘭河,便會長驅直,宛如鋼刀直指京城。”

聞言,沈興良終于轉過來,慢慢打量了衛姝瑤一眼。

形高大,一玄衫,鬢發已經花白,曾惹得衆多郎芳心暗許的清潤面龐,也染上了風霜。唯有那銳利如鷹的眼眸,依舊炯炯有神。

但,讓衛姝瑤頗意外的是,他右眼已經瞎了,了一潭死水。左眼淡掃過來時,給迫人的氣勢,令不敢直視。

一片長久的靜默,屋聽不見半點聲響。

直至康伯上前挪了個凳子放在衛姝瑤跟前,又上前去扶沈興良。

“老爺坐著罷,瞧給小丫頭嚇得,大氣兒都不敢出了。”康伯笑一笑,將沈興良扶到窗邊榻上。

“你坐吧。”沈興良咳了兩聲,朝衛姝瑤招手。

衛姝瑤方才謝過,安靜坐下來。

衛姝瑤垂著眼,不知如何開口,只覺得沈興良仍在打量自己,終究是忍不住悄悄擡眼,不慎對上他那只獨眼的審視。

衛姝瑤攥著手,遲疑了片刻,端正直了脊背,沒有再低頭。

沈興良倒是略微到詫異。

前段日子,謝明翊曾去信與他,他順便問起衛家幺。謝明翊并未多言,只說畫完了三州輿圖,又給了一份行軍路線圖。

他記憶中弱又的國公千金,竟也有了兄長的兩分氣質。

不屈,執拗,又有傲骨。

譬如現下,他在那雙清湛的眼睛裏看到了坦然和平靜,沒有畏懼愧,也沒有屈辱不堪。

好像只是很平靜地等待著一場審判,并為之願意付出應盡的代價。

沈興良暗自慶幸自己沒有看錯人。

當時謝明翊前往英國公府,其一是為搜羅三州輿圖,其二便是聽從了沈興良的勸解,從董興手裏留下衛家幺

沈興良自然有他的考量在。只是,他不知早在他提出之前,謝明翊早已經有了決斷,不過順水推舟而已。

沈興良複又看了衛姝瑤一眼,慢慢開了口:“聽太子殿下所言,是你畫了三州輿圖,又給了他一份行軍路線圖。”

衛姝瑤頷首,將當時來龍去脈簡短說了一遍,略去個中細節。

沈興良頓了頓,說:“過幾日,我要領兵北上,這兩樣東西很有用,倒也算托你之福。”

衛姝瑤先是一驚,繼而忙垂下眼,道:“昔年父親得到此圖,衆人皆說是假的,我不知究竟有幾分用,只願不要耽擱行軍大事,延誤軍機。”

小心翼翼放低了提及父親的聲音,卻聽得坐上之人斬釘截鐵的聲音。

“那圖,是真的。”

不等衛姝瑤平複震驚的心緒,沈興良接著說道:“我既要離京,又擔憂太子殿下選妃一事,所以今日特意請你過來。”

“肅州祁蘭河,事關重大,可那些蠅營茍且之輩妄圖賣國求榮,他們安了細作京,混選妃的秀之中。雖不知他們究竟要如何行事,但無論如何……”

沈興良面一沉,冷聲道:“萬萬不可讓他們得逞。”

“你要做的,便是去秀之中,尋出那名細作,由太子殿下置。”

衛姝瑤耳中嗡嗡作響,過多的信息量沖擊著大腦,讓有點暈眩。

當然沒有拒絕的餘地,謝明翊和沈興良無非是通知一聲而已。

是故,沒來得及多問兩句,便聽得沈興良揮手命康伯送客了,

衛姝瑤直至出了小院,也仍舊是滿腦子一塌胡塗。

祁蘭河和秀?這個中聯系實在人丈二和尚不著頭腦,而且,為何偏偏讓來做這件事?

且不論謝明翊側暗衛衆多,單他本人便能輕松解決此事。

衛姝瑤糾結了半晌,只能歸功于自己是,和姑娘家們混在一或許更方便行事……

不知,離開小院後,康伯擔憂地了一眼離去的背影。

“老爺,這等事關重大的時候,當真要讓去做?”

沈興良蹙眉,咳了一會兒,平緩了氣息,才淡淡道:“餌若無分量,如何引蛇出?”

沈興良要等的,從來不是什麽細作,而是衛姝瑤的兄長——

他曾經的同僚,他的同袍摯友,他死數月又死而複生的“仇敵”。

如水,春雨微涼。

衛鳴穩住鬥笠,站一偏僻庭院門前。他素來堅毅的雙眸中有幾縷不安。

三個月前,他從石堆裏撿回了一條命。因緣際會下,又被路過的醫帶回了家,得以養好了傷。

只是,他傷了腦袋,許多記憶不甚清晰了。

此次京,便是為了尋回過往的記憶。

“你真的要回去?京城可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

臨行前,救他的醫曾告誡過他,“回京城,你這條好不容易撿回來的命又要沒啦。”

可衛鳴執著要走。

只因,有人給他送了一封信。

信中說他是英國公長子,家世顯赫,世代忠良,有父親有嫡妹。

可,家門傾覆族人流放。

父親落獄斬監候,嫡妹辱藏深宮。

衛鳴只記得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曾是征戰沙場的將軍。他也曾試圖尋回所有記憶,但始終無濟于事。

那封信中所言,衛鳴本是半信半疑。

直至他深夜輾轉反側時,到了枕頭下染的平安符。

符是大魏有名的靈山寺高僧開過的,裝在一個小巧致的錦囊裏。錦囊繡紋華,繡工湛,一看便知出自大戶人家閨秀之手。

恍惚中,他眼前就浮現出燈下豔的,捧著錦囊笑著塞進他懷裏的樣子。

“阿哥,你要平安,早點回來,教嬋嬋劍法呀!”小姑娘言笑晏晏,一雙清澈的眼眸彎起來,像彎月牙兒。

莫名的,衛鳴心下一窒。

那一夜,他生出了莫大的憤懣。

若他是以守山河的將軍,若他世代忠良,拋頭顱灑熱,卻落得個家破人亡,連最小的妹妹也護不住……

何其荒謬。

衛鳴按側長劍,叩開了木門。

他昂首,盯著這深夜中猶自微亮的繁華古城。

飄進鬥笠,落在他眉宇間,涼意沁面頰。

門“咯吱”一聲開了。

深沉黑夜中,赫然出一張年輕傲氣的面孔,如出鞘利劍,極快地打量了衛鳴一眼。

“原來是衛將軍,君上等您多時了!”

看清來人,對方斂了殺氣,拱手請衛鳴

衛鳴蹙眉,低聲問:“我是不是見過你?”

來人步伐微頓,回首笑道:“自然是見過的,在下肅州蕭家五郎,你怕是忘了我的名了……”

落後他半步的高大男人摘下鬥笠,用沉穩的眼眸盯著他。

“我知道,蕭知言。”

肅州蕭家,曾經的名門族,因寧王謀反一案一夕垮塌。蕭家最出名的男兒郎,北境何人不知何人不曉呢?

蕭知言面一僵,笑了笑,沒再多話,快步領著衛鳴行至廊下。

“你們究竟找我做什麽?”衛鳴按住腰側配劍,停了下來。

蕭知言擡手正要掀開簾子,聞言手上作一頓。

忽然傳來一聲輕笑,繼而便聽得金玉般溫潤的嗓音慢條斯理地響起——

“本王尋你,刺殺太子。”

一字一句,幹脆利落。

寧王:侄子不乖,覬覦本王王妃,該教育

謝一:小皇叔,你的想法很危險(禮貌微笑)

撒花,小皇叔終于要面啦!不知道還有多人記得前面提過很多次的寧王殿下。

這裏提一下三位的年紀,主十七歲,男主二十歲,小皇叔二十七歲。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23章

昭月長明

設局

設局

車簾掀開時,外面的日落進來。

那立在馬車前的影被熙襯托得越發灼目,他半邊臉陷在影中,雙眸沉若深潭。

衛姝瑤急忙反轉了書冊,卻聽到一聲極輕的笑聲。

沒看清謝明翊的臉,車簾又倏地落下了。

衛姝瑤怔了一會兒,低眉去看手中的話本子。

這才發現,書頁上的字一個個都忽然變得不認識了,奇形怪狀的。

真的把書拿反了。

衛姝瑤皺眉,一下反應過來———

方才其實并未拿倒,謝明翊故意誆的。

衛姝瑤氣呼呼地扔了書冊,從袖中出青玉瓶,倒出一粒藥丸恨恨吞了下去。

“姑娘,是藥三分毒,這樣胡吃也不行呀。”寶枝看了一眼,道:“不過自從賀太醫為姑娘配了這方藥,姑娘夜裏再也沒有夢魘過了,也不再說夢裏的胡話了。”

衛姝瑤慢慢抿了口茶水,想起賀祈年所說,還差一味松脂琥珀蟬,心下開始琢磨起來。

昨夜,謝明翊提出,想要在太子妃大選之時做一件事。若功,能否順便要幾個松脂琥珀蟬呢?

即便不為此事,先前給謝明翊的行軍路線圖,是否可以權當些籌碼?

左右這東西也并不難辦……

末了,衛姝瑤又想起北境之危,決意回宮後再認真研究幾份行軍路線圖紙,以備不時之需,或解燃眉之急。

快進西華門時,衛姝瑤乘坐的馬車忽然偏離了隊伍,拐進了一條小巷子。

衛姝瑤心下一,擡眼卻見梁錦老神在在地趕著車,毫沒有警惕的神便知道是謝明翊的安排,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果不其然,過了一會兒,馬車停在一小院前。

車簾再度揚起來,一襲青衫映衛姝瑤眸中。

來人目不斜視,擡手請下車,“小丫頭,下來罷。”

衛姝瑤渾,低下頭,手裏的話本子輕輕放下來,垂眸跟著下了車。

對方步履自若,仿佛從前種種嫌隙如過眼煙雲不存在似的,態度恭敬,神平靜。

衛姝瑤心底卻是湧著不安,手指不自覺收攏起來。

來人正是沈興良的老仆康伯,年在沈府念書時,康伯沒照顧,總是笑瞇瞇地親昵喚一句小丫頭。

那時候是學堂最小的孩子,康伯偶爾會幫著教書先生看管孩子們,對更是頗為耐心,逢年過節還會特意給備些吃的零兒。

沈衛兩家生分後,康伯隨沈興良前往肅州,料想也了不苦,形較昔年消瘦了許多。

衛姝瑤垂著頭,鼻子一酸,勉強下心緒,跟著康伯一路前行。

“老爺前段日子舊疾複發,去了江南養病,昨兒剛剛回來。”

康伯領著到了正院,先行一步進去通傳了。

衛姝瑤站在廊下,生出張來。

沈興良剛回京城,就要見,怕不只是謝明翊的緣故。若只是想親眼瞧瞧如今衛家落魄,應當也不至于這般著急。

忐忑不安,不知等會兒要如何面對一位三年前的故人長輩。

等在廊下時,悄悄擡眼,打量著裏間靜。便見幾個仆從進出,都是往年在沈府見過的老仆。

心下低嘆,沈將軍確實是這樣一個念舊的人……可他絕不會念著和衛家的舊,那些往事如天塹,難以彌合。

想起年時,父親對兄長提及沈興良的神來。

父親麾下雖然能人異士衆多,不乏驍勇善戰之人,但他提到沈興良時,卻是格外不同。

“沈三其人,得他相助我之幸也。”彼時父親神采奕奕,聊到這位得力幹將時,誇贊不已。

衛姝瑤從半知半解的話中聽了出來,沈興良雖面貌生得儒雅,沙場縱橫時卻最為勇猛,這人非是一腔孤勇,頭腦也十分靈活,實屬有勇有謀。

可惜唯一不足,便是他拒人千裏之外的子,于人往上十分笨拙。當年他救下了一位夫子,為給夫子留口飯吃,才特意開設了學堂。

因著他彼時已經在聖上面前漸漸得寵,世家大族便送了些孩子過來。沈興良固然不願,得虧衛濛勸說,才勉強一并收下,避免了得罪世族。

昔年在沈府念書時,沈興良對別的孩子都不怎麽在意,唯獨對,會記得派人給送些小玩意兒。

可惜後來出了那件事……衛姝瑤無法苛責父親,但心中始終有愧。

正因此,衛姝瑤對今日的拜見才分外忐忑。

并非指三言兩語化解兩家恩怨,但只要沈興良待點誤會,至在東宮的日子會好過些。

衛姝瑤等了好一會兒,眼看天將晚,康伯終于出來,請進去。

衛姝瑤抿,斂去眼底的張,定了定神,跟著康伯了屋

小院顯然是沈興良的別院,格局并不開闊,屋陳設更是簡樸至極,素淨如雪

迎面唯一惹人注目的,便是懸掛在壁上的一幅字畫,描繪著群山之下一群將士們夜疾奔,騎馬渡河的壯闊畫面。

衛姝瑤不由得多看了兩眼,認出來是前任宰相沈晏清的畫作,眸中微驚。

“知道這是什麽河嗎?”

負手站立在畫前的沈興良忽地開了口。

衛姝瑤沒想到會是這樣的重逢對話,思索了一會兒,輕聲道:“是肅州祁蘭河。”

頓了頓神,又低聲道:“北狄鐵騎若是破了朝天闕,渡過祁蘭河,便會長驅直,宛如鋼刀直指京城。”

聞言,沈興良終于轉過來,慢慢打量了衛姝瑤一眼。

形高大,一玄衫,鬢發已經花白,曾惹得衆多郎芳心暗許的清潤面龐,也染上了風霜。唯有那銳利如鷹的眼眸,依舊炯炯有神。

但,讓衛姝瑤頗意外的是,他右眼已經瞎了,了一潭死水。左眼淡掃過來時,給迫人的氣勢,令不敢直視。

一片長久的靜默,屋聽不見半點聲響。

直至康伯上前挪了個凳子放在衛姝瑤跟前,又上前去扶沈興良。

“老爺坐著罷,瞧給小丫頭嚇得,大氣兒都不敢出了。”康伯笑一笑,將沈興良扶到窗邊榻上。

“你坐吧。”沈興良咳了兩聲,朝衛姝瑤招手。

衛姝瑤方才謝過,安靜坐下來。

衛姝瑤垂著眼,不知如何開口,只覺得沈興良仍在打量自己,終究是忍不住悄悄擡眼,不慎對上他那只獨眼的審視。

衛姝瑤攥著手,遲疑了片刻,端正直了脊背,沒有再低頭。

沈興良倒是略微到詫異。

前段日子,謝明翊曾去信與他,他順便問起衛家幺。謝明翊并未多言,只說畫完了三州輿圖,又給了一份行軍路線圖。

他記憶中弱又的國公千金,竟也有了兄長的兩分氣質。

不屈,執拗,又有傲骨。

譬如現下,他在那雙清湛的眼睛裏看到了坦然和平靜,沒有畏懼愧,也沒有屈辱不堪。

好像只是很平靜地等待著一場審判,并為之願意付出應盡的代價。

沈興良暗自慶幸自己沒有看錯人。

當時謝明翊前往英國公府,其一是為搜羅三州輿圖,其二便是聽從了沈興良的勸解,從董興手裏留下衛家幺

沈興良自然有他的考量在。只是,他不知早在他提出之前,謝明翊早已經有了決斷,不過順水推舟而已。

沈興良複又看了衛姝瑤一眼,慢慢開了口:“聽太子殿下所言,是你畫了三州輿圖,又給了他一份行軍路線圖。”

衛姝瑤頷首,將當時來龍去脈簡短說了一遍,略去個中細節。

沈興良頓了頓,說:“過幾日,我要領兵北上,這兩樣東西很有用,倒也算托你之福。”

衛姝瑤先是一驚,繼而忙垂下眼,道:“昔年父親得到此圖,衆人皆說是假的,我不知究竟有幾分用,只願不要耽擱行軍大事,延誤軍機。”

小心翼翼放低了提及父親的聲音,卻聽得坐上之人斬釘截鐵的聲音。

“那圖,是真的。”

不等衛姝瑤平複震驚的心緒,沈興良接著說道:“我既要離京,又擔憂太子殿下選妃一事,所以今日特意請你過來。”

“肅州祁蘭河,事關重大,可那些蠅營茍且之輩妄圖賣國求榮,他們安了細作京,混選妃的秀之中。雖不知他們究竟要如何行事,但無論如何……”

沈興良面一沉,冷聲道:“萬萬不可讓他們得逞。”

“你要做的,便是去秀之中,尋出那名細作,由太子殿下置。”

衛姝瑤耳中嗡嗡作響,過多的信息量沖擊著大腦,讓有點暈眩。

當然沒有拒絕的餘地,謝明翊和沈興良無非是通知一聲而已。

是故,沒來得及多問兩句,便聽得沈興良揮手命康伯送客了,

衛姝瑤直至出了小院,也仍舊是滿腦子一塌胡塗。

祁蘭河和秀?這個中聯系實在人丈二和尚不著頭腦,而且,為何偏偏讓來做這件事?

且不論謝明翊側暗衛衆多,單他本人便能輕松解決此事。

衛姝瑤糾結了半晌,只能歸功于自己是,和姑娘家們混在一或許更方便行事……

不知,離開小院後,康伯擔憂地了一眼離去的背影。

“老爺,這等事關重大的時候,當真要讓去做?”

沈興良蹙眉,咳了一會兒,平緩了氣息,才淡淡道:“餌若無分量,如何引蛇出?”

沈興良要等的,從來不是什麽細作,而是衛姝瑤的兄長——

他曾經的同僚,他的同袍摯友,他死數月又死而複生的“仇敵”。

如水,春雨微涼。

衛鳴穩住鬥笠,站一偏僻庭院門前。他素來堅毅的雙眸中有幾縷不安。

三個月前,他從石堆裏撿回了一條命。因緣際會下,又被路過的醫帶回了家,得以養好了傷。

只是,他傷了腦袋,許多記憶不甚清晰了。

此次京,便是為了尋回過往的記憶。

“你真的要回去?京城可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

臨行前,救他的醫曾告誡過他,“回京城,你這條好不容易撿回來的命又要沒啦。”

可衛鳴執著要走。

只因,有人給他送了一封信。

信中說他是英國公長子,家世顯赫,世代忠良,有父親有嫡妹。

可,家門傾覆族人流放。

父親落獄斬監候,嫡妹辱藏深宮。

衛鳴只記得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曾是征戰沙場的將軍。他也曾試圖尋回所有記憶,但始終無濟于事。

那封信中所言,衛鳴本是半信半疑。

直至他深夜輾轉反側時,到了枕頭下染的平安符。

符是大魏有名的靈山寺高僧開過的,裝在一個小巧致的錦囊裏。錦囊繡紋華,繡工湛,一看便知出自大戶人家閨秀之手。

恍惚中,他眼前就浮現出燈下豔的,捧著錦囊笑著塞進他懷裏的樣子。

“阿哥,你要平安,早點回來,教嬋嬋劍法呀!”小姑娘言笑晏晏,一雙清澈的眼眸彎起來,像彎月牙兒。

莫名的,衛鳴心下一窒。

那一夜,他生出了莫大的憤懣。

若他是以守山河的將軍,若他世代忠良,拋頭顱灑熱,卻落得個家破人亡,連最小的妹妹也護不住……

何其荒謬。

衛鳴按側長劍,叩開了木門。

他昂首,盯著這深夜中猶自微亮的繁華古城。

飄進鬥笠,落在他眉宇間,涼意沁面頰。

門“咯吱”一聲開了。

深沉黑夜中,赫然出一張年輕傲氣的面孔,如出鞘利劍,極快地打量了衛鳴一眼。

“原來是衛將軍,君上等您多時了!”

看清來人,對方斂了殺氣,拱手請衛鳴

衛鳴蹙眉,低聲問:“我是不是見過你?”

來人步伐微頓,回首笑道:“自然是見過的,在下肅州蕭家五郎,你怕是忘了我的名了……”

落後他半步的高大男人摘下鬥笠,用沉穩的眼眸盯著他。

“我知道,蕭知言。”

肅州蕭家,曾經的名門族,因寧王謀反一案一夕垮塌。蕭家最出名的男兒郎,北境何人不知何人不曉呢?

蕭知言面一僵,笑了笑,沒再多話,快步領著衛鳴行至廊下。

“你們究竟找我做什麽?”衛鳴按住腰側配劍,停了下來。

蕭知言擡手正要掀開簾子,聞言手上作一頓。

忽然傳來一聲輕笑,繼而便聽得金玉般溫潤的嗓音慢條斯理地響起——

“本王尋你,刺殺太子。”

一字一句,幹脆利落。

寧王:侄子不乖,覬覦本王王妃,該教育

謝一:小皇叔,你的想法很危險(禮貌微笑)

撒花,小皇叔終于要面啦!不知道還有多人記得前面提過很多次的寧王殿下。

這裏提一下三位的年紀,主十七歲,男主二十歲,小皇叔二十七歲。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