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哀家也沒法子。”太後的神有些恍惚。
在一聲聲的打更聲裏,太後寫完了一道懿旨,看著紙上未幹的墨跡,低聲對著迎春說:“薛賊帶兵城那日,你將此詔宣與聽,送上路。”
的手指輕輕過桌上裝滿珠寶的漆盒,又說:“將這個與同葬吧。”
*
翌日清早,執晨起後在院子裏給梔子花澆水。一個馮銀的侍低著頭匆匆向外走,被卻玉撞了個正著。
“站住!”卻玉住,“手裏拿著什麽東西?”
那侍支支吾吾,眼神游移,卻玉的子潑辣,當即上去掰的手:“下賤胚子,讓我看看你是不是做了賊。”
三兩下的功夫搶過馮銀手裏的東西,卻玉冷笑著給了一耳:“好一個賤蹄子,真當姑娘是好欺負的,什麽都敢。”
走到執邊,將手裏的東西拿給看。
是一塊羊脂玉璧,兩條魚銜尾相環,雲生霧繞。這曾是齊桓送給的東西,原本是一對兒,他們兩人一人一只。執也曾佩戴過兩回,後來便束之高閣了。若不是今日被馮銀翻出來,都快不記得自己有這麽個東西了。
馮銀的年歲不大,人也瘦小,跪在執面前抖得像篩糠一樣。
卻玉帶著人去抄了馮銀的屋子,然後回稟道:“這蹄子已經將東西收了七七八八,看樣子是早就想跑了,的包袱裏還藏了些碎銀子,也不知道是賣了咱們什麽東西換來的錢。”
伺候執的人不多,但這些奴才也都跟了許多年,執看著馮銀道:“你想出宮去?”
原本還在抖的馮銀聽了這句話擡起頭來,臉上還掛著卻玉的掌印,眼裏已經蓄起了淚:“姑娘待我不薄,是我馮銀對不起姑娘。”
猛地磕頭,額上很快見了:“姑娘,奴才只過這一回,那些銀子都是奴才這些年攢的份例錢。若有一日大司馬的人進了宮,奴才們不是被糟踐,就是剩下死路一條。求姑娘給奴才一條活路。”
宮裏的人一日過一日。
各署衙門空了大半,懂得攀附關系的人都早已逃出生天。那些沒人脈的,便拿著自己積累的銀子四逢迎周旋。這些事執也早有耳聞,不但是未央宮裏如此,整個長安城都人心浮。城郊幾座古剎的金羅漢,都被人連夜用小刀刮去了金箔。
執轉頭問卻玉:“咱們永福堂還剩下多人?”
卻玉去各屋轉了轉,將人帶到院子裏,算上自己還有四個侍,三個侍。
起進屋拿了自己的妝奩盒子,從裏頭挑出一條玉鐲。
“馮銀,這個你拿著。”這玉鐲的雖有些浮,卻是很好的料子,馮銀怔怔的不敢接。
“卻玉,這一盒子東西你們都拿去分了吧。”執坐回圈椅上,邊的紅泥小爐冒著熱氣,茶湯碧綠,香氣清淡。雲鬟霧鬢,眉目雋永:“能走就都快些走吧。”
天氣仍有些冷,執攏著手爐,頸子上圍著白的兔絨圍領,白皙修長的頸子仿若只手可折,整個人亭亭的,宛若春梨綻雪。
“既然能謀生,何必要等死呢。”
奴才們面面廝覷,哪個也不敢當第一個。
“卻玉。”
“是。”
卻玉拿著執的盒子轉了一圈,將裏頭的東西發了出去。
“你們都走吧。”執不再看那些千恩萬謝的奴才們,拿著手爐起向房走,卻玉跟在後進了室,而後撲通一聲跪下來:“奴才要永遠跟著姑娘。”
執看著有些愣,卻玉紅著眼圈說:“奴才五歲時就跟著姑娘,這些年自薛大人去後,又跟著姑娘去了大司馬府、再到如今了宮。奴才心裏拿姑娘當親人,就算是要死,也要留在姑娘邊。”
見執不說話,語氣也愈發悲愴:“姑娘過得太苦了。”
執吸了吸鼻子,一雙明眸微微泛紅,擡手去扶:“你願意留下我自然也是很歡喜的。”們兩人的手握在一起,誰也沒舍得松開。
永福堂裏驟然闃寂無聲,只有糟糟的腳步聲忽遠忽近。不過一兩日的功夫,宮裏的人跑了大半,就連皇後太後邊的人都了許多面孔。
永福堂的小院中種了一棵金葉梨,是瑯琊太守王唐前些年獻給太後的。如今才萌生了幾串花苞,是這暗無天日的掖庭早春,難得的一抹。執經過這棵樹時,也仰著臉觀賞上面的花苞,過了很久才笑說:“這些年都不見它開花,今年竟是頭一回。只是不知道還有沒有緣分等它結果。”
這日到了午時,卻玉去膳房提膳。才走到徽華門,便聽得鋪天蓋地的喪鐘聲。
這聲音石破天驚,像是獵獵的冷風直往人的骨頭裏鑽。
卻玉嚇了一跳,人猛地立在原地。宮裏的人或是茫然或是慌不擇路,甚至沒有幾個人來得及為溘然長逝的大行皇帝傷悲。
不知人群裏哪個方向高呼一聲:“大司馬的兵馬城了!”
這聲音竟如此驚天地,像是炸雷般掠過雙耳。
蹄聲匝匝,煙塵盡起。馬嘶聲、低叱聲約約,揮鞭聲宛若裂帛。
卻玉也不去拿午膳了,瘋了一般往回跑。
未央宮作一團,卻玉迎著人群向永福堂的方向。
一群羽林軍將永福堂圍了個水洩不通,卻玉的心猛地跳起來,只見一個面白無須的老太監端著一個托盤往裏走。待看清盤上的東西,卻玉一就跪了下來。
上面分明是一條白綾子。細的線織在一起,在日下金燦燦地生出一輝來。
抖著開口:“常侍,這是要做什麽?”
這太監名申安,頭上戴著一頂翎絨做的煙墩帽,一雙眼藏在暗影裏像是冰冷的蛇。他用眼尾覷了一下卻玉,他記得是永福堂的人,于是對著羽林軍道:“捂。”
立刻有三個人上前來堵住了卻玉的。
眼淚奪眶不控制地而出,嗚咽了一聲,卻被人牢牢摁住了胳膊,雙止不住的踢蹬卻又彈不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申安帶著兩個中常侍走進了永福堂。
朱紅的門被人從裏面合上,院子裏一片死寂,甚至聽不見執的說話聲,唯有春風吹過金葉梨樹的聲音。
過了一刻鐘,申安拿著空托盤走了出來,他是見慣大生死的人,臉上平平淡淡地看不出喜怒。那三個羽林軍見狀才松開了卻玉的手。
卻玉撞開人群猛地沖向院,院子裏空空看不見一個人影,便跌跌撞撞地向室跑去。所有人都不把放在眼裏,急匆匆地回去複命了。
兩扇綺寮門孤零零的搖曳在晌午的風裏,蟠螭紋角葉發出細微的鳴聲。穿堂風吹過紗帳,整個永福堂都帶著死一般的安靜。
卻玉沖進北堂,只見束竹楹柱上倒映著繡鞋的影子,松鶴延年的掛畫前是踢翻的杌子。
白綾之上,執閉著眼睛,像是睡著的神一般。
這幅場景像畫兒似的,唯獨執白生生的頸子上纏著白綾子,映襯著直欞窗外靜謐的日,詭譎又凄豔。
“姑娘!”卻玉擡手去抱執的,可為子力量不濟,本不能將執解救下來。外面有雜的腳步聲響起。
“執!”是一個年的嗓音。
卻玉的眼淚糊了一臉,回轉頭,一個遍戎裝的年正大步走來,他上鎖子甲痕尚新,卻玉當即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二爺!”
*
夜風摧枯拉朽地吹著,執醒來時,呼嘯的烈風拍打著青疏窗。
執撐著子坐起來,頸子還上纏著布,間似刀割般撕扯疼痛。的神有些木然,當腳步聲自地罩外響起時,才緩緩擡頭去看。
薛則樸見醒了,臉上驟然出驚喜的神:“你醒了,執姐姐!”
他在杌子上坐好,眼中帶了一分關切的灼熱:“你傷了嗓子,這幾日先不要講話了。”
執醒來時意識回攏的有些慢,的目定定地落在薛則樸的臉上,過了很久之後才對著他出一個笑容來。薛則樸是薛伯彥的次子,今年才剛十五歲。
記憶中的薛則樸還是個孩子模樣,如今已經出落得英姿。他微微昂著頭,說起話來神采奕奕,笑得稚氣又真誠。
他上的白貂襜褕遍繡金線,堂皇富麗,頭戴盡賢冠,上飾以浮金蟬紋。這分明是位列公卿才配有的規制。
“我父親宮了,如今正在謹元殿為大行皇帝舉哀。”他這般說著,手輕輕捋著腰間佩掛的玉綬。
風中飄過檀香的味道,謹元殿裏的念經聲,忽遠忽近地飄來。
執艱難地坐直子,開不了口,便拿起床畔三足凳上的茶杯,手指仍有些抖,蒼白的指尖蘸著水寫了太後二字。
“那妖婦。”薛則樸依稀冷笑了一聲,“與皇後帶著四方館的太子一并逃了。也不知從哪布下了這麽多人馬,都是以一當十的高手。”
執怔怔地聽著,腦子裏浮現的卻是太後邊那個申安的太監,那日對說過的話。
第3章
“哀家也沒法子。”太後的神有些恍惚。
在一聲聲的打更聲裏,太後寫完了一道懿旨,看著紙上未幹的墨跡,低聲對著迎春說:“薛賊帶兵城那日,你將此詔宣與聽,送上路。”
的手指輕輕過桌上裝滿珠寶的漆盒,又說:“將這個與同葬吧。”
*
翌日清早,執晨起後在院子裏給梔子花澆水。一個馮銀的侍低著頭匆匆向外走,被卻玉撞了個正著。
“站住!”卻玉住,“手裏拿著什麽東西?”
那侍支支吾吾,眼神游移,卻玉的子潑辣,當即上去掰的手:“下賤胚子,讓我看看你是不是做了賊。”
三兩下的功夫搶過馮銀手裏的東西,卻玉冷笑著給了一耳:“好一個賤蹄子,真當姑娘是好欺負的,什麽都敢。”
走到執邊,將手裏的東西拿給看。
是一塊羊脂玉璧,兩條魚銜尾相環,雲生霧繞。這曾是齊桓送給的東西,原本是一對兒,他們兩人一人一只。執也曾佩戴過兩回,後來便束之高閣了。若不是今日被馮銀翻出來,都快不記得自己有這麽個東西了。
馮銀的年歲不大,人也瘦小,跪在執面前抖得像篩糠一樣。
卻玉帶著人去抄了馮銀的屋子,然後回稟道:“這蹄子已經將東西收了七七八八,看樣子是早就想跑了,的包袱裏還藏了些碎銀子,也不知道是賣了咱們什麽東西換來的錢。”
伺候執的人不多,但這些奴才也都跟了許多年,執看著馮銀道:“你想出宮去?”
原本還在抖的馮銀聽了這句話擡起頭來,臉上還掛著卻玉的掌印,眼裏已經蓄起了淚:“姑娘待我不薄,是我馮銀對不起姑娘。”
猛地磕頭,額上很快見了:“姑娘,奴才只過這一回,那些銀子都是奴才這些年攢的份例錢。若有一日大司馬的人進了宮,奴才們不是被糟踐,就是剩下死路一條。求姑娘給奴才一條活路。”
宮裏的人一日過一日。
各署衙門空了大半,懂得攀附關系的人都早已逃出生天。那些沒人脈的,便拿著自己積累的銀子四逢迎周旋。這些事執也早有耳聞,不但是未央宮裏如此,整個長安城都人心浮。城郊幾座古剎的金羅漢,都被人連夜用小刀刮去了金箔。
執轉頭問卻玉:“咱們永福堂還剩下多人?”
卻玉去各屋轉了轉,將人帶到院子裏,算上自己還有四個侍,三個侍。
起進屋拿了自己的妝奩盒子,從裏頭挑出一條玉鐲。
“馮銀,這個你拿著。”這玉鐲的雖有些浮,卻是很好的料子,馮銀怔怔的不敢接。
“卻玉,這一盒子東西你們都拿去分了吧。”執坐回圈椅上,邊的紅泥小爐冒著熱氣,茶湯碧綠,香氣清淡。雲鬟霧鬢,眉目雋永:“能走就都快些走吧。”
天氣仍有些冷,執攏著手爐,頸子上圍著白的兔絨圍領,白皙修長的頸子仿若只手可折,整個人亭亭的,宛若春梨綻雪。
“既然能謀生,何必要等死呢。”
奴才們面面廝覷,哪個也不敢當第一個。
“卻玉。”
“是。”
卻玉拿著執的盒子轉了一圈,將裏頭的東西發了出去。
“你們都走吧。”執不再看那些千恩萬謝的奴才們,拿著手爐起向房走,卻玉跟在後進了室,而後撲通一聲跪下來:“奴才要永遠跟著姑娘。”
執看著有些愣,卻玉紅著眼圈說:“奴才五歲時就跟著姑娘,這些年自薛大人去後,又跟著姑娘去了大司馬府、再到如今了宮。奴才心裏拿姑娘當親人,就算是要死,也要留在姑娘邊。”
見執不說話,語氣也愈發悲愴:“姑娘過得太苦了。”
執吸了吸鼻子,一雙明眸微微泛紅,擡手去扶:“你願意留下我自然也是很歡喜的。”們兩人的手握在一起,誰也沒舍得松開。
永福堂裏驟然闃寂無聲,只有糟糟的腳步聲忽遠忽近。不過一兩日的功夫,宮裏的人跑了大半,就連皇後太後邊的人都了許多面孔。
永福堂的小院中種了一棵金葉梨,是瑯琊太守王唐前些年獻給太後的。如今才萌生了幾串花苞,是這暗無天日的掖庭早春,難得的一抹。執經過這棵樹時,也仰著臉觀賞上面的花苞,過了很久才笑說:“這些年都不見它開花,今年竟是頭一回。只是不知道還有沒有緣分等它結果。”
這日到了午時,卻玉去膳房提膳。才走到徽華門,便聽得鋪天蓋地的喪鐘聲。
這聲音石破天驚,像是獵獵的冷風直往人的骨頭裏鑽。
卻玉嚇了一跳,人猛地立在原地。宮裏的人或是茫然或是慌不擇路,甚至沒有幾個人來得及為溘然長逝的大行皇帝傷悲。
不知人群裏哪個方向高呼一聲:“大司馬的兵馬城了!”
這聲音竟如此驚天地,像是炸雷般掠過雙耳。
蹄聲匝匝,煙塵盡起。馬嘶聲、低叱聲約約,揮鞭聲宛若裂帛。
卻玉也不去拿午膳了,瘋了一般往回跑。
未央宮作一團,卻玉迎著人群向永福堂的方向。
一群羽林軍將永福堂圍了個水洩不通,卻玉的心猛地跳起來,只見一個面白無須的老太監端著一個托盤往裏走。待看清盤上的東西,卻玉一就跪了下來。
上面分明是一條白綾子。細的線織在一起,在日下金燦燦地生出一輝來。
抖著開口:“常侍,這是要做什麽?”
這太監名申安,頭上戴著一頂翎絨做的煙墩帽,一雙眼藏在暗影裏像是冰冷的蛇。他用眼尾覷了一下卻玉,他記得是永福堂的人,于是對著羽林軍道:“捂。”
立刻有三個人上前來堵住了卻玉的。
眼淚奪眶不控制地而出,嗚咽了一聲,卻被人牢牢摁住了胳膊,雙止不住的踢蹬卻又彈不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申安帶著兩個中常侍走進了永福堂。
朱紅的門被人從裏面合上,院子裏一片死寂,甚至聽不見執的說話聲,唯有春風吹過金葉梨樹的聲音。
過了一刻鐘,申安拿著空托盤走了出來,他是見慣大生死的人,臉上平平淡淡地看不出喜怒。那三個羽林軍見狀才松開了卻玉的手。
卻玉撞開人群猛地沖向院,院子裏空空看不見一個人影,便跌跌撞撞地向室跑去。所有人都不把放在眼裏,急匆匆地回去複命了。
兩扇綺寮門孤零零的搖曳在晌午的風裏,蟠螭紋角葉發出細微的鳴聲。穿堂風吹過紗帳,整個永福堂都帶著死一般的安靜。
卻玉沖進北堂,只見束竹楹柱上倒映著繡鞋的影子,松鶴延年的掛畫前是踢翻的杌子。
白綾之上,執閉著眼睛,像是睡著的神一般。
這幅場景像畫兒似的,唯獨執白生生的頸子上纏著白綾子,映襯著直欞窗外靜謐的日,詭譎又凄豔。
“姑娘!”卻玉擡手去抱執的,可為子力量不濟,本不能將執解救下來。外面有雜的腳步聲響起。
“執!”是一個年的嗓音。
卻玉的眼淚糊了一臉,回轉頭,一個遍戎裝的年正大步走來,他上鎖子甲痕尚新,卻玉當即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二爺!”
*
夜風摧枯拉朽地吹著,執醒來時,呼嘯的烈風拍打著青疏窗。
執撐著子坐起來,頸子還上纏著布,間似刀割般撕扯疼痛。的神有些木然,當腳步聲自地罩外響起時,才緩緩擡頭去看。
薛則樸見醒了,臉上驟然出驚喜的神:“你醒了,執姐姐!”
他在杌子上坐好,眼中帶了一分關切的灼熱:“你傷了嗓子,這幾日先不要講話了。”
執醒來時意識回攏的有些慢,的目定定地落在薛則樸的臉上,過了很久之後才對著他出一個笑容來。薛則樸是薛伯彥的次子,今年才剛十五歲。
記憶中的薛則樸還是個孩子模樣,如今已經出落得英姿。他微微昂著頭,說起話來神采奕奕,笑得稚氣又真誠。
他上的白貂襜褕遍繡金線,堂皇富麗,頭戴盡賢冠,上飾以浮金蟬紋。這分明是位列公卿才配有的規制。
“我父親宮了,如今正在謹元殿為大行皇帝舉哀。”他這般說著,手輕輕捋著腰間佩掛的玉綬。
風中飄過檀香的味道,謹元殿裏的念經聲,忽遠忽近地飄來。
執艱難地坐直子,開不了口,便拿起床畔三足凳上的茶杯,手指仍有些抖,蒼白的指尖蘸著水寫了太後二字。
“那妖婦。”薛則樸依稀冷笑了一聲,“與皇後帶著四方館的太子一并逃了。也不知從哪布下了這麽多人馬,都是以一當十的高手。”
執怔怔地聽著,腦子裏浮現的卻是太後邊那個申安的太監,那日對說過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