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劉臨并不是個普通人。
他是冠業侯的門客,專程從鄴城趕來見齊楹。
泱泱大裕,在這些人的眼中,不過是板上魚。
“陛下的意思侯爺也明白,大裕危困,侯爺必會全力襄助。只是今年年景不好,人困馬乏。若陛下願割微州四城,侯爺麾下雄師便可糧草齊備,揮師北伐。”
“冠業侯的胃口倒是不小。”齊楹語氣看不出喜怒,“微州四城水草茂,大裕的三糧草皆産于此地。若真將此四城割與冠業侯,只怕來年大裕是會死人的。”
“死的都是沒用的人。”劉臨并不避諱,“幾萬生民而已,若陛下真能剜去大裕附骨之蛆,何愁沒有生民百姓?”
齊楹的手指輕輕點著窗沿,看上去已經有了三分不耐。
“微州以西是兆州,朕可以將此地贈與冠業侯。”齊楹道,“但微州不行。”
“陛下。”劉臨挑眉而笑,“現在不是談價的時候。”
齊楹并不退讓:“各路兵馬中,也不只有冠業侯。”
*
這并不是一次愉悅的對話,甚至可以算是不歡而散。
浮屠之下,金鈴聲裏,行像已進尾聲。
“為表誠意,我們將會把薛則簡的首級送上,餘下便是要看陛下的誠意了。”
這是劉臨離開前對齊楹說的最後一句話。
劉臨走後一刻,齊楹從藏經室走了出來。這地方他分外諳,無需用盲杖牽引足以如履平地。
他站在臺階上,金鈴嗡然靈,齊楹聽見了薛執的聲音。
的嗓音其實沒有什麽特別,像這個人,綿得如同雲霧。
穿雲破月,宛若水般向他湧來。
百戲之後,觀戲的人群開始登塔了,執眼見著自己被攢的人群越推越遠,不得不力向回去。
幕籬不知何時被掉了,人群中有人一把拉住的胳膊。
“薛姑娘!”那人喊了一聲。
執裝作沒聽見,只想把手掙。
那人不死心,離得更近了些:“薛姑娘忘了我嗎?我是賀唯啊。”
執避無可避,終于擡起頭:“我不認得你。你也找錯人了。”
賀唯搖頭:“我沒認錯,先前咱們在宮宴上見過的。”
執的確見過賀唯,不過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了。賀唯在廷尉司供職,雖不過是個文曹,可廷尉司到底是有實權的地方,他曾私下裏找過一次執,懇請替大司馬傳遞消息。
那一回執便推了,自那次起,便愈發謹慎,不再一個人獨自。
不知道的是,賀唯上個月已經轉投齊楹麾下,為齊楹做事。
此間種種,不過是一個專門為而設置的局。
“姑娘如今份尊貴,若是能攜什麽消息與屬下,價格比過去翻一番,黃金二百兩買姑娘做大司馬的耳報神。也不會難為著姑娘,不是什麽難事。”
見執不回答,只一力想要掙他,賀唯刻意低了嗓音:“還是姑娘如今有了旁的生意,看不起賀唯了?”
執越退,他便越發近了一步,執雪花貌本就引人注目,此刻,愈是惹得路人頻頻回顧。
執倏爾停下腳步,盯著他的眼睛:“既如此,我的確有消息要說與大司馬聽,你可願借一步說話?”
賀唯聽聞此言,欣然同意。
于是跟著執出人群,到了一個轉角。
他還沒來得及說話,一記響亮的耳便甩到了臉上。
“混帳東西,吃了熊心豹子膽!你幾次三番背著我人,我為了孩子都忍下來了,唯獨這回,你竟敢覬覦我妹妹。今年才十二歲,你這個畜生!”
執的聲音很大,立刻有目聚在上。指著賀唯的鼻尖,瞪著眼睛:“還不快滾!”
學了十幾年的閨訓,還是頭一遭這樣講話,表面上看著潑辣,裏其實手都在發抖。
百姓中認識賀唯的人可比認得執的人多多了,立刻有人說:“這人……好像是廷尉司的那個文曹……”
賀唯心裏苦不疊,按住自己頭上的帽子,低下頭趕忙人群溜之大吉。
立在窗邊的齊楹,畔莫名旋出一笑意,只是一閃而過。
執又被人群推搡了許久,終在攢的人影中看見了齊楹。怕他看不見自己,立刻喊了他一聲:“微明!”
這聲音綿綿的,像是做了什麽錯事一般,哪裏聽得出方才厲荏的模樣。
腳步聲由遠而近,執兩只手合握住齊楹的袖子。
掌心的溫度便過料傳了進來。
“去哪了?”齊楹微微偏過頭,居高臨下地“”向。
執匆匆將幕籬重新戴好,小聲說:“我們走吧。”
的聲音又低又輕,像是一叢茸茸的草。齊楹由著牽著自己的袖子,繞過青檀寺的寶殿,重新登上了馬車。
這一路,走得比來時快了許多,齊楹跟得有些勉強,卻也不曾出言提醒。
待坐定了子,馬車轆轆地向前駛去,執微微松了口氣。
齊楹慢聲問:“什麽孩子?”
執疑地擡頭,他眼上的縧系得一不茍,執卻分明到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上,有那麽幾分看戲的味道。
下一秒,便想起自己才說過的話,臉登時紅:“我……”
除卻馬蹄聲得得聲外,周遭一派寂靜。
“方才有人認出了我。是大司馬的一位廷尉文曹,去歲時曾找我打探消息。我是為了才……”越說聲音越低,語氣中又流出一赧然。
齊楹驀地笑起來:“方才還膽大包天,怎麽現在害怕起來?”他笑得腔微,低低沉沉,執窘迫,無措地著自己的角,齊楹止了笑:“我若是你,我便將消息賣給他。”
“你這黃金二百兩,得分給朕一半。”
齊楹沒有聽到執的作答。
那邊分外安靜,好似只沉默地坐在那裏,連多餘的作都沒有。
不知過了多久,執微微了胳膊。
“臣妾雖姓薛,卻是大裕的臣子。”的聲音很小,像是在囁嚅。
說完這句話,他們倆都沉默了下來。
執向齊楹,齊楹畔仍噙著笑,他放在膝頭的左手輕輕扣了幾次,他就這般坐在這,似是相信,又似是不信。
對話結束在這多有些不尷不尬。
齊楹回了承明宮,太傅尚存的茶已經續過三遍水了。
知道他有話說,齊楹仰著下頜,由著常侍替他換掉上的裝束,笑說:“老師有什麽話便說吧,別憋在心裏。”
“陛下這回,也太冒險了。”這話顯然是在尚存邊徘徊許久了,幾乎沒有猶豫便口而出。
元將常侍們都帶了下去,齊楹走到博古架旁取出了一些香料。他雖眼盲,卻凡事喜歡親力親為,齊楹擡手,將香料撒進博山爐裏。
“青檀寺這個地方有多重要,陛下不是不知道。怎麽偏偏要把帶過去?”尚存言辭有些激烈,“自章文館之事後,咱們能和外頭通消息的地方只剩下青檀寺這一個,若是有朝一日,青檀寺被毀了,咱們的耳目得折去大半。”
齊楹倚著博古架,修長的手指撥弄著香餌罐子:“見過元的人太多了,帶著他也不安全。”
“除了元,也能有別人。無論如何,都不該是薛氏。”
“老師。”齊楹靜靜打斷他,“是朕的皇後。老師別忘了規矩。”
齊楹對尚存向來敬重,這話已經算重話了。
尚存緩緩擡起頭,在博山爐繚繞的煙塵裏,齊楹的臉朦朧縹緲,黃昏的一線天照在他背後,瘦高的量在地上拉長了影子。
“臣僭越了。”尚存長長嘆了一口氣。
他從懷中拿出一份奏折:“臣放出口風說要替陛下選秀,這幾日遞名字進來的大臣不,只是除了薛氏旁枝的兒,便是薛黨的鷹犬爪牙。陛下可要聽聽名字?”
齊楹頷首,尚存便報了三十多個名字出來。
果真和尚存方才說得一般無二。
“朝中中立的幾位大臣都風而,都怕被薛賊視為眼中釘中刺,無人敢先遞這個投名狀。”
齊楹呵了一聲,似在玩笑:“若老師有兒就好了。”
尚存的目從奏折上挪開,低聲說:“臣的確有個兒,上個月才及笄。”
“朕記得,老師一直沒有家。”
“是。”尚存緩緩吐出一口氣,“昔年做得荒唐事,母親早已過世。若陛下不嫌棄,臣願意拋磚引玉。”
“那便如此吧。”齊楹緩緩道。
走出承明宮時,尚存汗重。
陛下是他看著長大的,若算下來,他們相識十數載。他從沒有真的看懂這個徒弟。
齊楹算是個寬仁的人,他早慧多思,雖眼盲卻又能察人心。他這個做師傅的,卻屢屢對他生畏。
元替齊楹淨手,忍不住問:“陛下不怕太傅別有居心嗎?”
原本沒人知道尚存還有個私生的兒,可上個月,他偏偏大張旗鼓地為這兒辦了及笄禮。
齊楹將自己的手指浸水中,著水波在指尖開的覺:“人而已。”
尚存有心將兒送進宮,齊楹也需要這樣份的人。
“朕不在乎他們圖謀,而是怕他們沒有圖謀。”
*
齊楹要納尚太傅之的消息不脛而走,有太傅做先例,陸陸續續又有幾位大臣上書說自己家中有適齡兒,願為陛下相看參選。
執聽到之後倒也不覺得意外。
他說過不會寵幸,更不會讓生孩子,那這些事總得有別人來做。
只是薛則樸聽聞之後頗為不忿,午後便找了個由頭進了宮。
他素來隨心所,出未央宮如無人之境,既不遞牌子,也不拜見皇帝。
而是打著向執問安的旗號,帶著兄長薛則簡才五歲的次子薛桁去了綴霞宮。
等執趕到綴霞宮時,薛桁舞弄著自己那把桃木劍,嬉戲取樂間,把綴霞宮裏的素馨花盡數砍落在地。薛則樸則站在一旁,為他拍手好。
春花如雪,簇簇潔白,滾落在塵泥中,花圃間只餘下殘枝敗葉。
執定定地站在綴霞宮門口,仿佛看到了那一日,草薰風暖,齊楹手執銅壺,躬將素馨花輕輕放在孟皇後的牌位前。
落日銜金,榴花燃。
第12章
劉臨并不是個普通人。
他是冠業侯的門客,專程從鄴城趕來見齊楹。
泱泱大裕,在這些人的眼中,不過是板上魚。
“陛下的意思侯爺也明白,大裕危困,侯爺必會全力襄助。只是今年年景不好,人困馬乏。若陛下願割微州四城,侯爺麾下雄師便可糧草齊備,揮師北伐。”
“冠業侯的胃口倒是不小。”齊楹語氣看不出喜怒,“微州四城水草茂,大裕的三糧草皆産于此地。若真將此四城割與冠業侯,只怕來年大裕是會死人的。”
“死的都是沒用的人。”劉臨并不避諱,“幾萬生民而已,若陛下真能剜去大裕附骨之蛆,何愁沒有生民百姓?”
齊楹的手指輕輕點著窗沿,看上去已經有了三分不耐。
“微州以西是兆州,朕可以將此地贈與冠業侯。”齊楹道,“但微州不行。”
“陛下。”劉臨挑眉而笑,“現在不是談價的時候。”
齊楹并不退讓:“各路兵馬中,也不只有冠業侯。”
*
這并不是一次愉悅的對話,甚至可以算是不歡而散。
浮屠之下,金鈴聲裏,行像已進尾聲。
“為表誠意,我們將會把薛則簡的首級送上,餘下便是要看陛下的誠意了。”
這是劉臨離開前對齊楹說的最後一句話。
劉臨走後一刻,齊楹從藏經室走了出來。這地方他分外諳,無需用盲杖牽引足以如履平地。
他站在臺階上,金鈴嗡然靈,齊楹聽見了薛執的聲音。
的嗓音其實沒有什麽特別,像這個人,綿得如同雲霧。
穿雲破月,宛若水般向他湧來。
百戲之後,觀戲的人群開始登塔了,執眼見著自己被攢的人群越推越遠,不得不力向回去。
幕籬不知何時被掉了,人群中有人一把拉住的胳膊。
“薛姑娘!”那人喊了一聲。
執裝作沒聽見,只想把手掙。
那人不死心,離得更近了些:“薛姑娘忘了我嗎?我是賀唯啊。”
執避無可避,終于擡起頭:“我不認得你。你也找錯人了。”
賀唯搖頭:“我沒認錯,先前咱們在宮宴上見過的。”
執的確見過賀唯,不過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了。賀唯在廷尉司供職,雖不過是個文曹,可廷尉司到底是有實權的地方,他曾私下裏找過一次執,懇請替大司馬傳遞消息。
那一回執便推了,自那次起,便愈發謹慎,不再一個人獨自。
不知道的是,賀唯上個月已經轉投齊楹麾下,為齊楹做事。
此間種種,不過是一個專門為而設置的局。
“姑娘如今份尊貴,若是能攜什麽消息與屬下,價格比過去翻一番,黃金二百兩買姑娘做大司馬的耳報神。也不會難為著姑娘,不是什麽難事。”
見執不回答,只一力想要掙他,賀唯刻意低了嗓音:“還是姑娘如今有了旁的生意,看不起賀唯了?”
執越退,他便越發近了一步,執雪花貌本就引人注目,此刻,愈是惹得路人頻頻回顧。
執倏爾停下腳步,盯著他的眼睛:“既如此,我的確有消息要說與大司馬聽,你可願借一步說話?”
賀唯聽聞此言,欣然同意。
于是跟著執出人群,到了一個轉角。
他還沒來得及說話,一記響亮的耳便甩到了臉上。
“混帳東西,吃了熊心豹子膽!你幾次三番背著我人,我為了孩子都忍下來了,唯獨這回,你竟敢覬覦我妹妹。今年才十二歲,你這個畜生!”
執的聲音很大,立刻有目聚在上。指著賀唯的鼻尖,瞪著眼睛:“還不快滾!”
學了十幾年的閨訓,還是頭一遭這樣講話,表面上看著潑辣,裏其實手都在發抖。
百姓中認識賀唯的人可比認得執的人多多了,立刻有人說:“這人……好像是廷尉司的那個文曹……”
賀唯心裏苦不疊,按住自己頭上的帽子,低下頭趕忙人群溜之大吉。
立在窗邊的齊楹,畔莫名旋出一笑意,只是一閃而過。
執又被人群推搡了許久,終在攢的人影中看見了齊楹。怕他看不見自己,立刻喊了他一聲:“微明!”
這聲音綿綿的,像是做了什麽錯事一般,哪裏聽得出方才厲荏的模樣。
腳步聲由遠而近,執兩只手合握住齊楹的袖子。
掌心的溫度便過料傳了進來。
“去哪了?”齊楹微微偏過頭,居高臨下地“”向。
執匆匆將幕籬重新戴好,小聲說:“我們走吧。”
的聲音又低又輕,像是一叢茸茸的草。齊楹由著牽著自己的袖子,繞過青檀寺的寶殿,重新登上了馬車。
這一路,走得比來時快了許多,齊楹跟得有些勉強,卻也不曾出言提醒。
待坐定了子,馬車轆轆地向前駛去,執微微松了口氣。
齊楹慢聲問:“什麽孩子?”
執疑地擡頭,他眼上的縧系得一不茍,執卻分明到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上,有那麽幾分看戲的味道。
下一秒,便想起自己才說過的話,臉登時紅:“我……”
除卻馬蹄聲得得聲外,周遭一派寂靜。
“方才有人認出了我。是大司馬的一位廷尉文曹,去歲時曾找我打探消息。我是為了才……”越說聲音越低,語氣中又流出一赧然。
齊楹驀地笑起來:“方才還膽大包天,怎麽現在害怕起來?”他笑得腔微,低低沉沉,執窘迫,無措地著自己的角,齊楹止了笑:“我若是你,我便將消息賣給他。”
“你這黃金二百兩,得分給朕一半。”
齊楹沒有聽到執的作答。
那邊分外安靜,好似只沉默地坐在那裏,連多餘的作都沒有。
不知過了多久,執微微了胳膊。
“臣妾雖姓薛,卻是大裕的臣子。”的聲音很小,像是在囁嚅。
說完這句話,他們倆都沉默了下來。
執向齊楹,齊楹畔仍噙著笑,他放在膝頭的左手輕輕扣了幾次,他就這般坐在這,似是相信,又似是不信。
對話結束在這多有些不尷不尬。
齊楹回了承明宮,太傅尚存的茶已經續過三遍水了。
知道他有話說,齊楹仰著下頜,由著常侍替他換掉上的裝束,笑說:“老師有什麽話便說吧,別憋在心裏。”
“陛下這回,也太冒險了。”這話顯然是在尚存邊徘徊許久了,幾乎沒有猶豫便口而出。
元將常侍們都帶了下去,齊楹走到博古架旁取出了一些香料。他雖眼盲,卻凡事喜歡親力親為,齊楹擡手,將香料撒進博山爐裏。
“青檀寺這個地方有多重要,陛下不是不知道。怎麽偏偏要把帶過去?”尚存言辭有些激烈,“自章文館之事後,咱們能和外頭通消息的地方只剩下青檀寺這一個,若是有朝一日,青檀寺被毀了,咱們的耳目得折去大半。”
齊楹倚著博古架,修長的手指撥弄著香餌罐子:“見過元的人太多了,帶著他也不安全。”
“除了元,也能有別人。無論如何,都不該是薛氏。”
“老師。”齊楹靜靜打斷他,“是朕的皇後。老師別忘了規矩。”
齊楹對尚存向來敬重,這話已經算重話了。
尚存緩緩擡起頭,在博山爐繚繞的煙塵裏,齊楹的臉朦朧縹緲,黃昏的一線天照在他背後,瘦高的量在地上拉長了影子。
“臣僭越了。”尚存長長嘆了一口氣。
他從懷中拿出一份奏折:“臣放出口風說要替陛下選秀,這幾日遞名字進來的大臣不,只是除了薛氏旁枝的兒,便是薛黨的鷹犬爪牙。陛下可要聽聽名字?”
齊楹頷首,尚存便報了三十多個名字出來。
果真和尚存方才說得一般無二。
“朝中中立的幾位大臣都風而,都怕被薛賊視為眼中釘中刺,無人敢先遞這個投名狀。”
齊楹呵了一聲,似在玩笑:“若老師有兒就好了。”
尚存的目從奏折上挪開,低聲說:“臣的確有個兒,上個月才及笄。”
“朕記得,老師一直沒有家。”
“是。”尚存緩緩吐出一口氣,“昔年做得荒唐事,母親早已過世。若陛下不嫌棄,臣願意拋磚引玉。”
“那便如此吧。”齊楹緩緩道。
走出承明宮時,尚存汗重。
陛下是他看著長大的,若算下來,他們相識十數載。他從沒有真的看懂這個徒弟。
齊楹算是個寬仁的人,他早慧多思,雖眼盲卻又能察人心。他這個做師傅的,卻屢屢對他生畏。
元替齊楹淨手,忍不住問:“陛下不怕太傅別有居心嗎?”
原本沒人知道尚存還有個私生的兒,可上個月,他偏偏大張旗鼓地為這兒辦了及笄禮。
齊楹將自己的手指浸水中,著水波在指尖開的覺:“人而已。”
尚存有心將兒送進宮,齊楹也需要這樣份的人。
“朕不在乎他們圖謀,而是怕他們沒有圖謀。”
*
齊楹要納尚太傅之的消息不脛而走,有太傅做先例,陸陸續續又有幾位大臣上書說自己家中有適齡兒,願為陛下相看參選。
執聽到之後倒也不覺得意外。
他說過不會寵幸,更不會讓生孩子,那這些事總得有別人來做。
只是薛則樸聽聞之後頗為不忿,午後便找了個由頭進了宮。
他素來隨心所,出未央宮如無人之境,既不遞牌子,也不拜見皇帝。
而是打著向執問安的旗號,帶著兄長薛則簡才五歲的次子薛桁去了綴霞宮。
等執趕到綴霞宮時,薛桁舞弄著自己那把桃木劍,嬉戲取樂間,把綴霞宮裏的素馨花盡數砍落在地。薛則樸則站在一旁,為他拍手好。
春花如雪,簇簇潔白,滾落在塵泥中,花圃間只餘下殘枝敗葉。
執定定地站在綴霞宮門口,仿佛看到了那一日,草薰風暖,齊楹手執銅壺,躬將素馨花輕輕放在孟皇後的牌位前。
落日銜金,榴花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