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亭部是羈押犯人的地方, 薛則樸被關了數日,雖然沒有被人苛待,到底不如平日裏整飭冠那麽方便。這幾日胡子長出了一層青茬, 眼下烏青一片,顯然也是夜不安寢的。
亭部的雜役敲了敲他的監號:“有人來看你。”
薛則樸擡起眼, 只看見雪片般潔白的一片角,接著是一個人挪玉步, 纖纖地立在他面前。
“執姐姐。”薛則樸猛地撲上前,兩只手牢牢握住鐵門的欄桿。
他仔仔細細地將執打量一番:“你還好嗎?”
披著氅子, 兔絨的滾邊外頭著一節纖細的頸子, 手裏拿著一只手爐, 外頭是錦緞繡墨竹的棉手爐套子。發飾簡單沒有什麽裝飾,看上去還是過去在大司馬府裏的樣子。
“我很好。”執點頭, “陛下說, 今日下錢糧之前會命人送你出去。”
薛則樸的耳朵裏聽不進這些,他一個勁地往執的上瞧:“你傷得重不重, 那日我確實是……多虧有你, 不然我真的是闖了大禍了。”
執咳嗽了一聲, 側避開他的視線:“則樸,我不是在幫你。”
薛則樸錯愕地向:“你說什麽?”
“今日來,我是想對你說一句話。”執眼睫垂下來,撥弄著手爐罩子上的絨, “這樣的事,唯此一回。若你再做出這等事,我便再也不見你了。”
“執姐姐……”
“還有。”執的目終于徐徐地擡起, 落在了薛則樸的臉上,“你得我一聲皇後才是。”
薛則樸終于意識到執是生氣了。
正因著子溫吞沉靜, 不與人爭執,薛則樸從沒料想過執生起氣來會是什麽樣子。裏沒說什麽申斥他的話,甚至臉上連怒都不曾見。
這一句也是回答了他當日的那個問題。
是齊楹的皇後。
在亭部又冷的拐角,方懿和靜靜地站在那裏。
執的聲音落地後,許久後才響起薛則樸的回音。
“姐姐……”
“你口口聲聲我一聲姐姐,卻又殺我丈夫。”執站直了子,“你擲劍傷他之時,可曾想過我是你姐姐?”
不再聽薛則樸的回答,執已經向亭部大牢外走去。
足音漸漸不可聞,方懿和冷峻的眼中終于流出了一意外。
*
九月初九是送齊徽出長安的日子。
從天不亮,整個未央宮便熱鬧起來。
直到黃昏時分,齊楹送齊徽出了城,這場飾太平的鬧劇才算是作罷。
這幾日齊楹執去承明宮的日子很多,今日趁著他不在,執卻玉來替洗頭。
執的傷已經好多了,愈合結痂時偶爾作,徐平不要沾水,所以只好單獨洗一洗頭發。
躺在榻上,卻玉端了個銅盆來,先是拿熱水替將頭發潤。
趁著卻玉水的功夫,執閉著眼,聞著皂角的淡淡香氣,忍不住笑:“還記不記得在江陵時的孫嬤嬤?就是唱歌的那個,總是一邊給我洗頭一邊唱歌,聽著催眠得很,好幾回還沒開口,我便困得睜不開眼了。”
印象最深的還是在冬日裏,一壺開水倒進銅盆裏,白的水汽跟著便冒了出來。江陵將軍府是前朝老臣的私邸,老房子裏常年帶著一泛著氣的黴味,混著皂角的清香,四周都是朦朧的水汽,匾方上的字像是藏在雲後面,影影綽綽像是做夢似的。
一只手托起的頭,輕輕地往發間水。
烏黑的頭發落在瓷白的掌心裏,像是溪水間搖曳的水草。
手的主人替打上一層泡沫,手指舒展開,替開打結的頭發。
梳開,再理順。
不厭其煩,好像這是世界上第一要的事。
當稀薄的降真香味混著皂角的香氣徐徐飄來時,執終于睜開了眼睛。
齊楹立在後,袖口挽起至手肘,出一節手臂。他掬著的一縷長發,用手指一點點梳開發尾。
朦朧的水汽彌漫在屏風後面,宛若仙闕中的雲霧。
他系著縧,角不自覺地抿平著,這個角度可以清晰地看見齊楹下頜好看的廓。
人如花隔雲端。
這是執腦子裏冒出來的一句沒頭沒尾的話。
沒開口,只靜靜地盯著他看。
嘩嘩啦啦的水聲裏,齊楹到了的注視,隨即莞爾:“朕臉上寫字了不?”
他的袖子了,擺前面也沾了水。素來端方雋秀的人,也有這般走下凡塵的樣子。
執也笑,說:“陛下笑話臣妾呢。”
說著正要起,齊楹的手指用力便再次將重新按回水裏:“別,沖水了。”
從他指間下的水聲像是一場纏綿不絕的秋雨,洗掉了頭上的皂角,齊楹拉著執走到院子裏的回廊上坐著。
接過卻玉遞來的巾櫛,耐心地替去發上的水珠。
浮躍金,照得整個人都熱起來。
他的手掌輕輕過發梢,好將裏頭的水都出來。
一切都妥當了,齊楹也終于松下一口氣來:“這活兒朕也是第一回 做。”
執拿著梳子輕輕把頭發梳開,齊楹和并肩坐在回廊上,迎面燦爛的秋灑在他們兩個人的上。
“若朕不當皇帝,還會這麽給你洗頭。”他神平和,語氣卻又試探之意:“你願意嗎?”
齊楹的手指被泡得微微發皺,像是一塊開的宣紙。
一沒有沖淨的皂泡明晃晃地掛在他的手腕上,執出食指替他抹去。
“陛下能做的事多了,只為臣妾梳洗豈不是屈才了。”執手裏握著的是齊楹送給的那只簪子,將一直垂落到腰間的長發松松挽起。
東珠搖,勾著執的發。
日也是暖的,這個晴朗的初冬,一風都沒有。
過了半晌,齊楹才笑著說:“早知道現在過得這麽高興,新婚那日,朕就該和你多飲兩杯合巹酒。”他的袖口還沒挽下來,執垂著眼,緩緩出手,一點一點替他摺平。
“待今年下雪後,臣妾從梅樹上取些雪來。等明年開春時,和陛下煮青梅酒喝。”
那便又得是三四個月之後的景了。
庭中微微一靜。
“好。”齊楹輕聲允了。
梧桐的葉子黃了,在地上鋪了厚厚一層,執人留出一條走路的小徑,餘下的便任由它們落在那。
橙黃橘綠、一年好景。
執對著路邊拿著掃帚的張通招了招手:“張通,你過來。”
張通立刻撂下掃帚一路小跑著過來給執磕頭:“娘娘。”
“這些日子我教你的東西,都還記得嗎?”
“回娘娘的話,奴才全記著呢。”張通著膛說。
他本就勤,每日皇後教他的一頁大字,他都一字不差地寫上許多遍,晚上做夢那些字兒便排列組合在一起,圍著他蒼蠅一般轉。
“給陛下背來聽聽。”
“是。”張通又磕了個頭,跪著背起書來。
“奉春建策,留侯演。天人合應,以發皇明……”
一口氣背完了一整篇賦來。
“不錯。”執贊了一句。張通臉上爬上一紅暈,他歡喜地給執行禮,“多謝娘娘。”
執他回去繼續當差了,而後才側向齊楹。
“這孩子張通,之前是尚方司的人。他原本就認得一些字,臣妾最近又教了他一些。這孩子比臣妾想象得還要聰明,臣妾家裏幾個子侄輩的小孩都比不得他。”
執選的是宮人,來歷一查就清,也是專門為了他安心。
“他是自閹的,宮比較早,看著瘦小些,年齡已經十四了。除了認字,手藝也巧,還會打家,臣妾如今用的那個小矮幾就是他前日裏才打好的。”
風吹了執細碎的頭發,輕聲說:“元不是宮人,又是陛下昔年舊人,認得他的人太多了些,也太紮眼了。張通不過是個小黃門,聰明機靈也不起眼。”
齊楹明白執的意思。
這個人有著一副的腸,除此之外,比起,還有更為耀眼的聰慧與沉著。
“朕聽你的。”齊楹緩緩握住的手,“五日後朕就要去殷川了,算下來大概要去一兩個月。這陣子,朕要把朝政給你。尚存和方懿和都留在宮中,凡事你可以聽聽他們的意見,最後由你來拿主意。”
“陛下……”執有些慌地站起來。
“別怕。”齊楹的手將握得很,他的聲音總是這般平穩,如同秋一般,穿破烏雲照向,“朕說你行,你便一定能做到。”
“執,就算你信不過自己,難不還信不過朕?”
院中水培了一株秋海棠,養出了細的須,鑽在鵝卵石的隙間,宛若一株盆景似的。
花朵已經凋了幾朵,餘下四五朵立在日下,白鮮妍。
兩尾小紅魚甩開尾,冒出一連串的氣泡。
過了半晌,執終于咬著下輕嗯了一聲。
*
到了晚間,張通帶著漆桶走進椒房殿,想要給執的一口舊箱子補漆。
執正握著書卷在讀,見是他,對著他招手:“張通你來,我對你有話說。”
于是張通立刻放下桶,繞過纏枝掐地罩恭恭敬敬地走到執面前。
“往後你跟著陛下,你願不願意?”
張通愣住了,這一回反倒不像之前那麽驚喜了。
他咬著牙,跪著給執磕了個頭:“娘娘,是奴才哪裏做得不好嗎?”
執失笑:“若是你有了什麽過失,我還要把你送到陛下眼前,這不是要給陛下添堵麽?”
張通語氣怏怏的:“可奴才只想跟著娘娘。”
說罷再擡起頭,眼睛亮晶晶地看著執:“娘娘,宮裏比奴才機靈的人多如牛,就讓奴才還跟著娘娘吧。”
他長了黑白分明的一雙眼,烏滴滴地亮,像是能照得出人影一樣。
執起,親手扶他起來:“張通,你往後是能有大造化的人,難道你只願意做個小黃門,同這些桌椅板凳打一輩子的道嗎?”
第29章
亭部是羈押犯人的地方, 薛則樸被關了數日,雖然沒有被人苛待,到底不如平日裏整飭冠那麽方便。這幾日胡子長出了一層青茬, 眼下烏青一片,顯然也是夜不安寢的。
亭部的雜役敲了敲他的監號:“有人來看你。”
薛則樸擡起眼, 只看見雪片般潔白的一片角,接著是一個人挪玉步, 纖纖地立在他面前。
“執姐姐。”薛則樸猛地撲上前,兩只手牢牢握住鐵門的欄桿。
他仔仔細細地將執打量一番:“你還好嗎?”
披著氅子, 兔絨的滾邊外頭著一節纖細的頸子, 手裏拿著一只手爐, 外頭是錦緞繡墨竹的棉手爐套子。發飾簡單沒有什麽裝飾,看上去還是過去在大司馬府裏的樣子。
“我很好。”執點頭, “陛下說, 今日下錢糧之前會命人送你出去。”
薛則樸的耳朵裏聽不進這些,他一個勁地往執的上瞧:“你傷得重不重, 那日我確實是……多虧有你, 不然我真的是闖了大禍了。”
執咳嗽了一聲, 側避開他的視線:“則樸,我不是在幫你。”
薛則樸錯愕地向:“你說什麽?”
“今日來,我是想對你說一句話。”執眼睫垂下來,撥弄著手爐罩子上的絨, “這樣的事,唯此一回。若你再做出這等事,我便再也不見你了。”
“執姐姐……”
“還有。”執的目終于徐徐地擡起, 落在了薛則樸的臉上,“你得我一聲皇後才是。”
薛則樸終于意識到執是生氣了。
正因著子溫吞沉靜, 不與人爭執,薛則樸從沒料想過執生起氣來會是什麽樣子。裏沒說什麽申斥他的話,甚至臉上連怒都不曾見。
這一句也是回答了他當日的那個問題。
是齊楹的皇後。
在亭部又冷的拐角,方懿和靜靜地站在那裏。
執的聲音落地後,許久後才響起薛則樸的回音。
“姐姐……”
“你口口聲聲我一聲姐姐,卻又殺我丈夫。”執站直了子,“你擲劍傷他之時,可曾想過我是你姐姐?”
不再聽薛則樸的回答,執已經向亭部大牢外走去。
足音漸漸不可聞,方懿和冷峻的眼中終于流出了一意外。
*
九月初九是送齊徽出長安的日子。
從天不亮,整個未央宮便熱鬧起來。
直到黃昏時分,齊楹送齊徽出了城,這場飾太平的鬧劇才算是作罷。
這幾日齊楹執去承明宮的日子很多,今日趁著他不在,執卻玉來替洗頭。
執的傷已經好多了,愈合結痂時偶爾作,徐平不要沾水,所以只好單獨洗一洗頭發。
躺在榻上,卻玉端了個銅盆來,先是拿熱水替將頭發潤。
趁著卻玉水的功夫,執閉著眼,聞著皂角的淡淡香氣,忍不住笑:“還記不記得在江陵時的孫嬤嬤?就是唱歌的那個,總是一邊給我洗頭一邊唱歌,聽著催眠得很,好幾回還沒開口,我便困得睜不開眼了。”
印象最深的還是在冬日裏,一壺開水倒進銅盆裏,白的水汽跟著便冒了出來。江陵將軍府是前朝老臣的私邸,老房子裏常年帶著一泛著氣的黴味,混著皂角的清香,四周都是朦朧的水汽,匾方上的字像是藏在雲後面,影影綽綽像是做夢似的。
一只手托起的頭,輕輕地往發間水。
烏黑的頭發落在瓷白的掌心裏,像是溪水間搖曳的水草。
手的主人替打上一層泡沫,手指舒展開,替開打結的頭發。
梳開,再理順。
不厭其煩,好像這是世界上第一要的事。
當稀薄的降真香味混著皂角的香氣徐徐飄來時,執終于睜開了眼睛。
齊楹立在後,袖口挽起至手肘,出一節手臂。他掬著的一縷長發,用手指一點點梳開發尾。
朦朧的水汽彌漫在屏風後面,宛若仙闕中的雲霧。
他系著縧,角不自覺地抿平著,這個角度可以清晰地看見齊楹下頜好看的廓。
人如花隔雲端。
這是執腦子裏冒出來的一句沒頭沒尾的話。
沒開口,只靜靜地盯著他看。
嘩嘩啦啦的水聲裏,齊楹到了的注視,隨即莞爾:“朕臉上寫字了不?”
他的袖子了,擺前面也沾了水。素來端方雋秀的人,也有這般走下凡塵的樣子。
執也笑,說:“陛下笑話臣妾呢。”
說著正要起,齊楹的手指用力便再次將重新按回水裏:“別,沖水了。”
從他指間下的水聲像是一場纏綿不絕的秋雨,洗掉了頭上的皂角,齊楹拉著執走到院子裏的回廊上坐著。
接過卻玉遞來的巾櫛,耐心地替去發上的水珠。
浮躍金,照得整個人都熱起來。
他的手掌輕輕過發梢,好將裏頭的水都出來。
一切都妥當了,齊楹也終于松下一口氣來:“這活兒朕也是第一回 做。”
執拿著梳子輕輕把頭發梳開,齊楹和并肩坐在回廊上,迎面燦爛的秋灑在他們兩個人的上。
“若朕不當皇帝,還會這麽給你洗頭。”他神平和,語氣卻又試探之意:“你願意嗎?”
齊楹的手指被泡得微微發皺,像是一塊開的宣紙。
一沒有沖淨的皂泡明晃晃地掛在他的手腕上,執出食指替他抹去。
“陛下能做的事多了,只為臣妾梳洗豈不是屈才了。”執手裏握著的是齊楹送給的那只簪子,將一直垂落到腰間的長發松松挽起。
東珠搖,勾著執的發。
日也是暖的,這個晴朗的初冬,一風都沒有。
過了半晌,齊楹才笑著說:“早知道現在過得這麽高興,新婚那日,朕就該和你多飲兩杯合巹酒。”他的袖口還沒挽下來,執垂著眼,緩緩出手,一點一點替他摺平。
“待今年下雪後,臣妾從梅樹上取些雪來。等明年開春時,和陛下煮青梅酒喝。”
那便又得是三四個月之後的景了。
庭中微微一靜。
“好。”齊楹輕聲允了。
梧桐的葉子黃了,在地上鋪了厚厚一層,執人留出一條走路的小徑,餘下的便任由它們落在那。
橙黃橘綠、一年好景。
執對著路邊拿著掃帚的張通招了招手:“張通,你過來。”
張通立刻撂下掃帚一路小跑著過來給執磕頭:“娘娘。”
“這些日子我教你的東西,都還記得嗎?”
“回娘娘的話,奴才全記著呢。”張通著膛說。
他本就勤,每日皇後教他的一頁大字,他都一字不差地寫上許多遍,晚上做夢那些字兒便排列組合在一起,圍著他蒼蠅一般轉。
“給陛下背來聽聽。”
“是。”張通又磕了個頭,跪著背起書來。
“奉春建策,留侯演。天人合應,以發皇明……”
一口氣背完了一整篇賦來。
“不錯。”執贊了一句。張通臉上爬上一紅暈,他歡喜地給執行禮,“多謝娘娘。”
執他回去繼續當差了,而後才側向齊楹。
“這孩子張通,之前是尚方司的人。他原本就認得一些字,臣妾最近又教了他一些。這孩子比臣妾想象得還要聰明,臣妾家裏幾個子侄輩的小孩都比不得他。”
執選的是宮人,來歷一查就清,也是專門為了他安心。
“他是自閹的,宮比較早,看著瘦小些,年齡已經十四了。除了認字,手藝也巧,還會打家,臣妾如今用的那個小矮幾就是他前日裏才打好的。”
風吹了執細碎的頭發,輕聲說:“元不是宮人,又是陛下昔年舊人,認得他的人太多了些,也太紮眼了。張通不過是個小黃門,聰明機靈也不起眼。”
齊楹明白執的意思。
這個人有著一副的腸,除此之外,比起,還有更為耀眼的聰慧與沉著。
“朕聽你的。”齊楹緩緩握住的手,“五日後朕就要去殷川了,算下來大概要去一兩個月。這陣子,朕要把朝政給你。尚存和方懿和都留在宮中,凡事你可以聽聽他們的意見,最後由你來拿主意。”
“陛下……”執有些慌地站起來。
“別怕。”齊楹的手將握得很,他的聲音總是這般平穩,如同秋一般,穿破烏雲照向,“朕說你行,你便一定能做到。”
“執,就算你信不過自己,難不還信不過朕?”
院中水培了一株秋海棠,養出了細的須,鑽在鵝卵石的隙間,宛若一株盆景似的。
花朵已經凋了幾朵,餘下四五朵立在日下,白鮮妍。
兩尾小紅魚甩開尾,冒出一連串的氣泡。
過了半晌,執終于咬著下輕嗯了一聲。
*
到了晚間,張通帶著漆桶走進椒房殿,想要給執的一口舊箱子補漆。
執正握著書卷在讀,見是他,對著他招手:“張通你來,我對你有話說。”
于是張通立刻放下桶,繞過纏枝掐地罩恭恭敬敬地走到執面前。
“往後你跟著陛下,你願不願意?”
張通愣住了,這一回反倒不像之前那麽驚喜了。
他咬著牙,跪著給執磕了個頭:“娘娘,是奴才哪裏做得不好嗎?”
執失笑:“若是你有了什麽過失,我還要把你送到陛下眼前,這不是要給陛下添堵麽?”
張通語氣怏怏的:“可奴才只想跟著娘娘。”
說罷再擡起頭,眼睛亮晶晶地看著執:“娘娘,宮裏比奴才機靈的人多如牛,就讓奴才還跟著娘娘吧。”
他長了黑白分明的一雙眼,烏滴滴地亮,像是能照得出人影一樣。
執起,親手扶他起來:“張通,你往後是能有大造化的人,難道你只願意做個小黃門,同這些桌椅板凳打一輩子的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