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在這里開了那麼多年,就沒收過什麼跑費外賣費,你懂不懂什麼是‘街坊生意’?要是把本都轉嫁在客人上,算什麼街坊?”
這類的話題李靜芬和關好彩從來都沒辦法達共識,兩婆孫的金錢觀和消費觀大相徑庭。
李靜芬懶得再說,一手塑料袋一手卷紙拎起來就要走。
關好彩攔住:“我給你跑,這錢我出。”
李靜芬大聲拒絕:“不是,就隔壁巷而已!來回都不用十分鐘,跑還沒來我都已經回來了!”
關好彩“嘖”了一聲,深知外婆的固執程度。
一把把外婆手里的袋子和卷紙都奪過來,沒好氣道:“那我去送!我送!這樣總可以了吧?”
孫的聲音在貨架之間跌跌撞撞,李靜芬頓了幾秒,確認問道:“你送?”
“……對對對,的地址你給我。”
“福元五巷135號302房!”
關好彩轉要走,李靜芬喚住:“等等!還有東西沒拿!”
邊說邊走回柜臺,指尖在筆記本上點了幾下,心里已經算好了錢。
再從月餅盒里抓出一把零錢,逐張點算清楚,遞給關好彩:“喏,周老太只用現金付錢的。”
關好彩抓過來,囫圇塞進大里:“走了。”
李靜芬往前傾,半個子在玻璃柜上,看著孫窈窕影走遠,才收回目,搖頭長嘆一口氣。
第13章 平安結
「芬芳士多」所在的這一片區多年前沒被劃進老城改造計劃里,沒能乘上東風,一條恩寶路好似大峽谷,把兩岸分得清清楚楚。
恩寶路往右是永慶坊,如今羊城里數一數二的網紅景區,新舊相融,互為輝映,一批批游客來又去,在荔枝灣上泛舟,在亭臺樓閣中品粵劇,在知名酒家飲茶,在打銅鋪或粵繡工坊里做手工……
但關好彩行走的這一帶,除了沿街的騎樓有被修繕過,其他的似乎一直都沒太大的改變。
把耳機調至降噪模式,拐進福元五巷。
五巷比二巷還要窄,巷弄無法進車,有電車迎面而來時需要側避讓,腳底下的麻石路凹凸不平,一不小心就要崴腳撲街。
住一樓的街坊把趟櫳門拉到底,門口豆腐潤大的空地上擺二三個竹筐,曬咸魚,曬菜干,曬霸王花,曬香菇,再搬張木凳坐下,就著稀稀拉拉的暖曬自己。
也有許多房子出租給外來務工人員,屋檐下、臺上掛滿了服,稍微瞟一眼,都能知道這家“老破小”里頭住了多人——是單寡佬,還是三代同堂。
部分老樓早就只剩一個凋零落敗的空殼,磚墻掉渣,鐵窗生銹,倒是有些門神畫即便褪至發白,卻仍堅守在門口,雙目錚錚,正氣凜然,卻不知守護的主人家再也不會歸來。
有些危樓拆了一半不知為何就停了工,門沒封,只釘上幾條木,仿佛無掩籠一只,里頭的老墻讓人用白油漆涂畫,某某我好想你,某某我喜歡你。
為什麼說是「某某」,因為唯獨那人名讓黑油漆蓋得嚴嚴實實。
是誰借醉發瘋、清醒后說不出口的意。
周老太住的樓棟在一條“掘頭巷*”的盡頭,關好彩一路走著,路上陸陸續續遇到幾個穿黃馬甲的人,有男有,年紀都不太大,還有看上去像大學生的年輕姑娘。
他們兩三人為一組,手里大袋小袋,也有人和關好彩一樣拎著一兩卷紙,關好彩以為他們是附近超市送貨的,聽著歌從他們后經過,沒留意到,他們馬甲上印著「平安結」的logo。
周老太家沒防盜門,大白天的,門昏暗不清。
沒電梯,樓梯窄陡,一層兩戶,關好彩爬上三樓,發現兩道門上都沒門牌號,分不清哪戶才是周老太的302。
但其中一戶里的木門是開著的,鐵門垂著一小塊門簾,下方鏤空有白熾燈的滲出來,關好彩關了耳機的降噪模式,聽見誰在門那頭說著話,嘻嘻哈哈。
走到門前,試圖從門簾旁側的細長隙往里瞅,正探頭探腦著,里面有人走了過來,關好彩一驚,來不及后退,門簾已經出淡淡人影。
接著門簾被人起來,伴著一句:“阿琳,你們先——”
話音戛然而止,門里門外的兩人皆愣住。
關好彩真心到驚訝,口而出:“怎麼又是你?”
門的人竟是向天庥,這幾天總遇到的那位“老同學”。
這是什麼“緣分偶遇”?
還是什麼“冤魂不散”?
聞言,向天庥不自覺地皺眉,不答反問:“你在這里做什麼?”
“替我外婆送貨啊。”也不管對方能不能看到,關好彩提了提手里的貨,“我要去302,門上沒門牌,哪家是302?”
向天庥又不答,轉頭大聲問屋:“阿婆,你在‘芬芳’買了東西嗎?”
很快有人應:“啊!對對對!我差點忘了這事!”
向天庥推開門,對關好彩說:“這里是302。”
“是靜芬來了嗎?”周老太拄著拐杖走過來,聲音很大,“靜芬啊不好意思——誒,不是靜芬?”
向天庥把整扇門推開,替關好彩向老太太介紹:“是叻婆的孫啊。”
“靜芬的孫?”周老太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狐疑道,“靜芬的孫我見過啊,阿韻嘛,好乖好靚的那個。”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芬芳在這里開了那麼多年,就沒收過什麼跑費外賣費,你懂不懂什麼是‘街坊生意’?要是把本都轉嫁在客人上,算什麼街坊?”
這類的話題李靜芬和關好彩從來都沒辦法達共識,兩婆孫的金錢觀和消費觀大相徑庭。
李靜芬懶得再說,一手塑料袋一手卷紙拎起來就要走。
關好彩攔住:“我給你跑,這錢我出。”
李靜芬大聲拒絕:“不是,就隔壁巷而已!來回都不用十分鐘,跑還沒來我都已經回來了!”
關好彩“嘖”了一聲,深知外婆的固執程度。
一把把外婆手里的袋子和卷紙都奪過來,沒好氣道:“那我去送!我送!這樣總可以了吧?”
孫的聲音在貨架之間跌跌撞撞,李靜芬頓了幾秒,確認問道:“你送?”
“……對對對,的地址你給我。”
“福元五巷135號302房!”
關好彩轉要走,李靜芬喚住:“等等!還有東西沒拿!”
邊說邊走回柜臺,指尖在筆記本上點了幾下,心里已經算好了錢。
再從月餅盒里抓出一把零錢,逐張點算清楚,遞給關好彩:“喏,周老太只用現金付錢的。”
關好彩抓過來,囫圇塞進大里:“走了。”
李靜芬往前傾,半個子在玻璃柜上,看著孫窈窕影走遠,才收回目,搖頭長嘆一口氣。
第13章 平安結
「芬芳士多」所在的這一片區多年前沒被劃進老城改造計劃里,沒能乘上東風,一條恩寶路好似大峽谷,把兩岸分得清清楚楚。
恩寶路往右是永慶坊,如今羊城里數一數二的網紅景區,新舊相融,互為輝映,一批批游客來又去,在荔枝灣上泛舟,在亭臺樓閣中品粵劇,在知名酒家飲茶,在打銅鋪或粵繡工坊里做手工……
但關好彩行走的這一帶,除了沿街的騎樓有被修繕過,其他的似乎一直都沒太大的改變。
把耳機調至降噪模式,拐進福元五巷。
五巷比二巷還要窄,巷弄無法進車,有電車迎面而來時需要側避讓,腳底下的麻石路凹凸不平,一不小心就要崴腳撲街。
住一樓的街坊把趟櫳門拉到底,門口豆腐潤大的空地上擺二三個竹筐,曬咸魚,曬菜干,曬霸王花,曬香菇,再搬張木凳坐下,就著稀稀拉拉的暖曬自己。
也有許多房子出租給外來務工人員,屋檐下、臺上掛滿了服,稍微瞟一眼,都能知道這家“老破小”里頭住了多人——是單寡佬,還是三代同堂。
部分老樓早就只剩一個凋零落敗的空殼,磚墻掉渣,鐵窗生銹,倒是有些門神畫即便褪至發白,卻仍堅守在門口,雙目錚錚,正氣凜然,卻不知守護的主人家再也不會歸來。
有些危樓拆了一半不知為何就停了工,門沒封,只釘上幾條木,仿佛無掩籠一只,里頭的老墻讓人用白油漆涂畫,某某我好想你,某某我喜歡你。
為什麼說是「某某」,因為唯獨那人名讓黑油漆蓋得嚴嚴實實。
是誰借醉發瘋、清醒后說不出口的意。
周老太住的樓棟在一條“掘頭巷*”的盡頭,關好彩一路走著,路上陸陸續續遇到幾個穿黃馬甲的人,有男有,年紀都不太大,還有看上去像大學生的年輕姑娘。
他們兩三人為一組,手里大袋小袋,也有人和關好彩一樣拎著一兩卷紙,關好彩以為他們是附近超市送貨的,聽著歌從他們后經過,沒留意到,他們馬甲上印著「平安結」的logo。
周老太家沒防盜門,大白天的,門昏暗不清。
沒電梯,樓梯窄陡,一層兩戶,關好彩爬上三樓,發現兩道門上都沒門牌號,分不清哪戶才是周老太的302。
但其中一戶里的木門是開著的,鐵門垂著一小塊門簾,下方鏤空有白熾燈的滲出來,關好彩關了耳機的降噪模式,聽見誰在門那頭說著話,嘻嘻哈哈。
走到門前,試圖從門簾旁側的細長隙往里瞅,正探頭探腦著,里面有人走了過來,關好彩一驚,來不及后退,門簾已經出淡淡人影。
接著門簾被人起來,伴著一句:“阿琳,你們先——”
話音戛然而止,門里門外的兩人皆愣住。
關好彩真心到驚訝,口而出:“怎麼又是你?”
門的人竟是向天庥,這幾天總遇到的那位“老同學”。
這是什麼“緣分偶遇”?
還是什麼“冤魂不散”?
聞言,向天庥不自覺地皺眉,不答反問:“你在這里做什麼?”
“替我外婆送貨啊。”也不管對方能不能看到,關好彩提了提手里的貨,“我要去302,門上沒門牌,哪家是302?”
向天庥又不答,轉頭大聲問屋:“阿婆,你在‘芬芳’買了東西嗎?”
很快有人應:“啊!對對對!我差點忘了這事!”
向天庥推開門,對關好彩說:“這里是302。”
“是靜芬來了嗎?”周老太拄著拐杖走過來,聲音很大,“靜芬啊不好意思——誒,不是靜芬?”
向天庥把整扇門推開,替關好彩向老太太介紹:“是叻婆的孫啊。”
“靜芬的孫?”周老太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狐疑道,“靜芬的孫我見過啊,阿韻嘛,好乖好靚的那個。”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